排序算法-快速排序
一、快速排序介绍
1.1 原理介绍
快速排序(Quick Sort)是一种常用的排序算法,也是一种基于分治思想的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是选取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分成两部分,使得左边部分的元素都小于等于基准元素,右边部分的元素都大于等于基准元素,然后对左右两部分分别递归进行排序,最终得到一个有序数组。
1.2 原理介绍
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快速排序的原理和实现过程:
- 选择基准元素
快速排序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基准元素,一般情况下是选择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或最后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元素。选择基准元素的目的是将数组划分成两个部分,使得左边部分的元素都小于等于基准元素,右边部分的元素都大于等于基准元素。 - 划分数组
在选择了基准元素之后,需要将数组划分成两部分。具体方法是使用两个指针 i 和 j 分别从数组的左右两端开始扫描,当 i 指向的元素大于等于基准元素时,停止移动,当 j 指向的元素小于等于基准元素时,停止移动,然后交换 i 和 j 指向的元素,继续移动指针。当 i 和 j 相遇时,将基准元素与 i 指向的元素交换位置,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划分。 - 递归排序
划分数组之后,将左右两部分分别递归进行排序,直到每个部分只剩下一个元素或空数组为止。递归排序的过程中,需要重复执行以上两个步骤,即选择基准元素和划分数组。 - 合并数组
在递归排序完成之后,需要将左右两部分合并成一个有序数组。由于左右两部分都已经有序,可以使用归并排序的思想来合并数组。
示例讲解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快速排序的过程:
- 原数组:[3, 5, 1, 9, 7, 2, 8, 4, 6]
- 选择基准元素 3,分成左半部分 [1, 2] 和右半部分 [5, 9, 7, 8, 4, 6]
- 对左半部分 [1, 2] 递归调用快速排序算法,得到有序数组 [1, 2]
- 对右半部分 [5, 9, 7, 8, 4, 6] 选择基准元素 5,分成左半部分 [4] 和右半部分 [9, 7, 8, 6]
- 对左半部分 [4] 递归调用快速排序算法,得到有序数组 [4]
- 对右半部分 [9, 7, 8, 6] 选择基准元素 9,分成左半部分 [7, 8, 6] 和右半部分 []
- 对左半部分 [7, 8, 6] 选择基准元素 7,分成左半部分 [6] 和右半部分 [8]
- 对左半部分 [6] 递归调用快速排序算法,得到有序数组 [6]
- 对右半部分 [8] 递归调用快速排序算法,得到有序数组 [8]
- 将左半部分 [6]、基准元素 7 和右半部分 [8] 拼接起来,得到有序数组 [6, 7, 8]
- 将左半部分 [4]、基准元素 5 和右半部分 [6, 7, 8, 9] 拼接起来,得到有序数组 [4, 5, 6, 7, 8, 9]
- 将左半部分 [1, 2]、基准元素 3 和右半部分 [4, 5, 6, 7, 8, 9] 拼接起来,得到有序数组 [1, 2, 3, 4, 5, 6, 7, 8, 9]
1.3复杂度
-
时间复杂度:
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其中 n 表示要排序的数组的长度。
在最坏情况下,即每次选择的基准元素都是当前数组中最小或最大的元素,递归树的深度将达到 n,此时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但是,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远远优于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
快速排序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原地排序算法,即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只需要通过交换数组中的元素来实现排序。这使得快速排序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被广泛使用。 -
空间复杂度:
快速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为 O(logn) 至 O(n),其中 n 表示要排序的数组的长度。
在递归调用快速排序算法时,需要使用递归栈来保存每一层递归的状态。
在最坏情况下,即每次选择的基准元素都是当前数组中最小或最大的元素,递归树的深度将达到 n,此时的空间复杂度为 O(n)。但是,在平均情况下,递归树的深度通常为 O(logn),因此空间复杂度为 O(logn)。另外,快速排序是一种原地排序算法,即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只需要通过交换数组中的元素来实现排序。因此,快速排序的空间复杂度在最优情况下为 O(1)。
1.4 应用场景
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以下是一些快速排序的应用场景:
-
排序大规模数据: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比其他常见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等更快,因此适用于需要处理大规模数据的场景。
-
搜索数据:快速排序可以对数据进行排序,使得搜索数据时可以更快速地定位到目标数据,因此适用于需要频繁搜索数据的场景。
-
数据压缩:快速排序可以将相似的数据放在一起,从而提高数据的压缩率,因此适用于需要进行数据压缩的场景。
-
数据库查询:快速排序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排序,从而提高查询效率,适用于需要频繁查询数据库的场景。
-
数组去重:快速排序可以将数组中相同的元素放在一起,从而方便去重操作,适用于需要进行数组去重的场景。
1.5 优缺点
优点:
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具有以下优点:
-
时间复杂度低: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比其他常见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等更快。
-
原地排序:快速排序是一种原地排序算法,即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只需要通过交换数组中的元素来实现排序。
-
分治思想:快速排序采用分治思想,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进行求解,从而简化了问题的复杂度。
-
可以进行原地去重操作:快速排序可以将数组中相同的元素放在一起,从而方便去重操作。
缺点:
但是,快速排序也存在一些缺点:
-
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较高:在最坏情况下,即每次选择的基准元素都是当前数组中最小或最大的元素,递归树的深度将达到 n,此时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
-
对于小规模数据排序效率低:当要排序的数据规模较小的时候,快速排序的效率不如其他简单的排序算法,如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等。
-
选择基准元素的难度:选择基准元素的方式会影响快速排序的性能,如果每次选择的基准元素都是当前数组中的最小或最大元素,将会导致快速排序的性能退化。
-
不稳定性:快速排序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即在排序过程中相同的元素可能会被交换位置,从而导致相同元素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二、代码实现
python实现
def quick_sort(arr):
"""
快速排序算法的实现函数
Parameters:
arr (list): 要排序的数组
Returns:
list: 排序后的数组
"""
# 如果数组长度小于等于1,则直接返回
if len(arr) <= 1:
return arr
# 选择基准元素
pivot = arr[0]
# 分割数组
left = [x for x in arr[1:] if x <= pivot]
right = [x for x in arr[1:] if x > pivot]
# 递归调用快速排序算法,并将分割后的数组合并起来
return quick_sort(left) + [pivot] + quick_sort(right)
测试
import random
# 生成随机数组
arr = [random.randint(0, 100) for _ in range(10)]
print("原始数组:", arr)
# 对数组进行快速排序
arr_sorted = quick_sort(arr)
print("排序后数组:", arr_sorted)
# 验证排序结果是否正确
assert arr_sorted == sorted(arr), "排序结果不正确"
print("排序结果正确")
【本文转载】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6755535/article/details/13114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