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STM32项目】基于STM32多传感器融合的新型智能导盲杖设计(完整工程资料源码)

【STM32项目】基于STM32多传感器融合的新型智能导盲杖设计(完整工程资料源码)

时间:2024-03-30 18:34:44浏览次数:27  
标签:障碍物 导盲 传感器 STM32 智能 源码 模块 超声波

基于STM32多传感器融合的新型智能导盲杖设计演示效果

<iframe allowfullscreen="true" data-mediaembed="csdn" frameborder="0" id="1IeK670P-1711552772769" src="https://live.csdn.net/v/embed/373573"></iframe>

基于stm32智能盲杖

 

 前言:

      目前,中国盲人数量已突破两千万大关,而城市盲道设计不合理、盲道被非法侵占等危害盲人出行安全的问题屡禁不止[1-3]。随着科技发展,智能盲杖不断涌现,但这些智能盲杖并不智能[4,5]。针对市售智能盲杖无法探测上方障碍物、地面路况(如凹坑、楼梯高度)等缺点,本系统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采取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实现对上方障碍物、前方障碍物、路面情况的检测,并且辅以优化算法增加检测频率,使盲杖反应更快速、检测更灵敏。另外,盲杖还具有智能语音播报、夜晚LED安全灯、倾倒检测等辅助功能,方便盲人的出行。

目录:

基于STM32多传感器融合的新型智能导盲杖设计演示效果

 前言:

目录:

一、现实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二、总体设计方案

2.1 设计目标:

2.1.1功能需求:

2.1.2 设计目标:

2.2 设计思路:       

2.3 设计特点与创新点

2.3.1 设计特点:

三、硬件系统设计:

3.1 单片机选型及性能分析:

3.2 传感器模块选择与设计:

3.2.1 超声波传感器

3.2.2 语音播报模块

3.3 其他硬件组件:

3.3.1 12V转5V稳压模块

3.3.2 12V转3.3V稳压模块

3.3.3 光照传感器与继电器控制LED的选型和设计

3.3.4   OLED显示屏:

3.4 系统硬件整体概括

3.4.1 电源管理部分

3.4.2 传感器信号处理部分

3.4.3 控制逻辑部分

3.4.4显示与指示部分

3.4.5其他注意事项

四、软件系统设计

4.1 软件设计概述:

4.2 单片机编程:

4.2.1 编程环境

4.2.2 编程语言

4.2.3 主要程序流程

4.3 算法设计与实现: 

4.3.1 测距算法

4.3.2 避障算法

4.3.3 注意事项:

4.4 系统调试与优化:

4.4.1软件调试过程

五、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六、结论与展望

6.1存在问题与不足

6.1.1 硬件与传感器集成

6.1.2 算法优化与改进

6.1.3 用户体验与交互

6.1.4 功耗管理与续航

6.1.5 软件维护与升级

6.1.6 安全性考虑

6.2 未来研究展望:

项目资料获取链接:基于STM32多传感器融合的新型智能导盲杖设计(源码+电路图+ppt+论文).zip资源-CSDN文库

资源详情:

总文件夹:

参考文献:

源代码:

电路图:


 


 

一、现实意义:

1.1 研究背景:

        盲人群体的出行困难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视力的限制,盲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在户外环境中,如何安全、有效地识别障碍物和路况,成为了他们出行的关键难题。

        现有的导盲设备,如传统盲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盲人提供了帮助,但其功能相对单一,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传统盲杖主要依靠触觉来探测地面的障碍物,而无法检测上方的障碍物,这增加了盲人碰撞的风险。此外,对于地面的路况,如坑洼、台阶等,传统盲杖也往往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导致盲人在行走过程中容易摔倒或受伤。

        更为关键的是,传统盲杖的探测范围有限,反应速度也相对较慢,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户外环境。特别是在人流密集、车辆穿梭的城市中,盲人往往需要更加灵敏、全面的导盲设备来帮助他们识别和规避潜在的风险。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新型智能盲杖设计方案。该方案不仅克服了传统盲杖的诸多不足,还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和优化算法,实现了对上方障碍物及地面路况的全面、准确检测,为盲人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我们相信,这一创新性的设计将为盲人群体的出行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1.2 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显示,导盲杖技术的发展正呈现出智能化、多功能化的趋势,并已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对无障碍环境的关注度提升,导盲杖的智能化研发逐渐成为热点。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投入研发力量,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和智能算法,提升导盲杖的探测精度和反应速度。一些先进的设计不仅能够检测地面障碍物,还能识别上方物体以及路况信息,为盲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导航服务。

       同时,国内的研究还注重导盲杖的人性化设计。例如,通过加入语音交互、手势控制等功能,使盲人能够更加方便地与导盲杖进行互动,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此外,一些研究还关注盲人的健康状况,通过导盲杖监测身体指标,为盲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

       在国际上,导盲杖技术的发展同样迅速。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推出了具有先进功能的智能导盲杖产品,并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这些产品不仅具备高精度的       导航和定位能力,还融入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为盲人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此外,国际上的研究还注重导盲杖与其他无障碍设备的互联互通。通过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设备的配合使用,实现信息共享和功能互补,进一步提升盲人的生活质量。

       针对以上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导盲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多功能化、人性化,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导盲杖将会在帮助视障人群更好地出行和生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3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1.提升导盲杖的探测能力:通过集成多传感器技术,包括超声波测距、加速度计以及光敏传感器等,增强导盲杖对上方障碍物和地面路况的探测能力,从而帮助盲人更全面、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

        2.增强导盲杖的智能化水平:利用优化算法提升传感器的检测频率和响应速度,使导盲杖能够更快速、更灵敏地识别并响应环境变化,提升盲人的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3.优化导盲杖的使用体验:通过人性化设计,如加入语音提示、震动反馈等功能,使导盲杖的操作更加简便直观,降低盲人使用门槛,同时提升其使用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4.推动导盲杖技术的创新发展: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推动导盲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为盲人群体提供更加先进、高效的辅助设备,促进无障碍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提升导盲杖的性能和使用体验,为盲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辅助,同时推动导盲杖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普及。

1.4 研究意义:

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导盲杖设计具有深远的必要性和潜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盲人出行的安全性与便利性: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导盲杖设计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和智能算法,能够全面、准确地探测周围环境,包括上方障碍物和地面路况。这种设计能够显著提高盲人出行的安全性,减少因无法感知障碍物而导致的碰撞和摔倒风险。同时,智能导盲杖的便捷操作也极大提升了盲人出行的便利性,使其能够更加自信、独立地行走于户外环境。

        2.推动无障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智能导盲杖作为无障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发和创新对于推动整个无障碍技术领域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单片机的设计思路为智能导盲杖提供了更为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有助于解决传统导盲设备在功能、性能等方面的局限性。这种创新性的设计不仅能够为盲人提供更好的辅助服务,还能够为其他无障碍设备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3.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盲人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其出行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研发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导盲杖,我们可以为盲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盲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还能够增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尊重,促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4.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对无障碍环境的日益重视,智能导盲杖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导盲杖设计具有成本低、性能稳定、易于推广等优势,能够满足广大盲人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该设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有望为相关企业和机构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个性化定制与适用性提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导盲杖设计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通过调整单片机的程序,可以实现对不同传感器和功能的灵活配置,从而满足不同盲人用户的需求。例如,对于视力严重受损的用户,可以增加语音提示的音量和清晰度;对于行动不便的用户,可以调整震动反馈的强度和频率。这种个性化定制的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用户的特点和需求,提高导盲杖的适用性。

        6.智能学习与持续优化:单片机作为智能导盲杖的核心控制器,具备智能学习和自我优化的能力。通过收集用户的使用数据和反馈,单片机可以对导盲杖的性能和功能进行持续优化。例如,通过对用户行走路线的分析和学习,导盲杖可以逐渐适应用户的行走习惯,提供更加精准的导航服务。这种智能学习和优化的特性使得导盲杖能够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完善和提升。

        7.跨平台兼容与扩展性: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导盲杖设计具有跨平台兼容性和良好的扩展性。单片机可以与多种外部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通过与这些设备的配合使用,导盲杖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服务,如实时定位、路线规划、社交互动等。这种跨平台兼容性和扩展性使得导盲杖能够与其他无障碍设备无缝对接,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出行体验。

        8.教育与科普价值:智能导盲杖的研发和应用还具有教育和科普价值。通过推广智能导盲杖的使用,可以提高公众对无障碍技术的认知和理解,增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尊重。同时,智能导盲杖的设计过程也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如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等,对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导盲杖设计具有必要性和潜在价值,对于提高盲人出行的安全性与便利性、推动无障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以及拓展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有助于提高盲人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还具有个性化定制、智能学习、跨平台兼容、教育与科普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设计方案

2.1 设计目标:

我们可以明确智能导盲杖的功能需求和设计目标如下:

2.1.1功能需求:

         1.光线检测与LED照明

                (1)利用光敏传感器实时检测环境光线强度。

                (2)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自动开启LED灯,为盲人提供照明,确保夜间出行的安全性。

        2.超声波测距与障碍物检测:

                (1)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循环检测前方、上方和下方的障碍物距离。

                (2)当检测到前方1.5米内、上方小于1.5米或下方0.2米内存在障碍物时,及时响应并触发语音播报模块。

        3.语音播报:

                根据超声波测距结果,语音模块播报障碍物的方位和距离,为盲人提供明确的导航信息。

        4.电源管理:

                (1)电池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

                (2)需要设计有效的电源管理策略,确保系统的长时间稳定运行。

2.1.2 设计目标:

        1.安全性:

                导盲杖应能够准确、及时地检测并响应周围的障碍物,确保盲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2.易用性:

                (1)导盲杖的操作应简单直观,方便盲人快速上手。

                (2)语音播报应清晰、准确,能够提供有用的导航信息。

        3.舒适性:

                (1)导盲杖的设计应考虑人体工学,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舒适、省力。

                (2)LED灯的亮度应适中,避免对盲人造成不适。

        4.耐用性:

                导盲杖应具有较高的耐用性和稳定性,能够在各种环境下长时间工作。

        5.扩展性:

                设计应考虑未来的功能扩展和升级,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

        智能导盲杖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安全性、易用性、舒适性、耐用性和扩展性等方面的需求,确保为盲人提供高效、可靠的辅助导航服务。

2.2 设计思路:       

        本系统以STM32F103C8T6为核心控制器,辅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语音播报模块以及电池模块等关键组件构成。从实物图(图2.1)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各部件的集成与布局;超声波的探测角度和范围(图2.2)则详细展示了其探测能力;而总体设计框图(图2.3)则清晰地呈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模块间的交互关系。

        在系统启动并完成所有硬件初始化后,光敏传感器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实时监测环境光线强度。一旦检测到光线较弱,系统将自动点亮LED灯,为盲人夜晚出行提供必要的照明,从而确保他们的安全。

        随后,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开始循环工作,精准地探测周围的障碍物。当前方1.5米内有障碍物,或上方有小于1.5米的障碍物,亦或下方0.2米内检测不到地面时,系统都会迅速响应,通过语音播报模块向用户准确传达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信息。

f6212571a469457a9ee6d0e1f45254aa.png

                                                        图2.1 实物示意图 

f1cf0561f29c4722ab91be3d5b70d44f.png

   图2.2 三组超声波工作示意图 

98a0142563254044bd9a7ed92ec0f1cd.png 图2.3 总体结构框图

2.3 设计特点与创新点

2.3.1 设计特点:

  1. 高度集成与模块化设计:本系统采用高度集成的设计理念,将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语音播报模块以及电池模块等关键组件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紧凑且功能完善的整体。模块化设计使得各个部件之间能够灵活组合,便于后续的维护与升级。

  2. 智能化与自动化:系统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特点。通过光敏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和LED灯的自动开启,实现了夜间照明的智能化管理。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循环工作以及语音播报的实时反馈,使得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并应对障碍物,为盲人提供实时的导航信息。

  3. 用户友好性:系统的操作界面简洁明了,盲人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触摸或语音指令轻松控制导盲杖。此外,语音播报模块采用清晰、易懂的语音提示,确保用户能够准确理解导航信息和警报内容。

2.3.2 创新点:

  1. 全方位障碍物检测:系统采用了前方、上方和下方三个方向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实现了对周围环境的全方位检测。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检测到前方的障碍物,还能感知到头顶和脚下的障碍,为盲人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导航信息。

  2. 智能光敏调节与LED照明:通过光敏传感器的实时监测,系统能够根据环境光线强度自动调节LED灯的亮度。这种智能光敏调节机制不仅确保了夜间出行的安全性,还提高了盲人的舒适度,避免了过亮或过暗的光线对视觉造成的干扰。

        本智能导盲杖的设计特点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高度集成与模块化设计、智能化与自动化、多重安全保障以及全方位障碍物检测、智能光敏调节与LED照明,这些独特性和创新之处使得本系统在为盲人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三、硬件系统设计:

3.1 单片机选型及性能分析:

        所选的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C8T6(如图3.1)。这款单片机作为智能导盲杖的控制核心,在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cf5efeab1cd44a8ba7af0078209ecbf0.png

图 3.1 STM32F103C8T6

        性能特点方面,STM32F103C8T6具有显著的优势。它采用了ARM Cortex-M3内核,主频高达72MHz,同时拥有1.25 DMIPS/MHz的计算能力,使得它在处理传感器数据、执行控制命令时表现出色,能够满足智能导盲杖在实时性方面的要求。此外,该单片机还具有低功耗特性,它支持多种低功耗模式,能够在不同功耗需求下实现最优化的性能和功耗平衡,这对于延长导盲杖的续航时间至关重要。

        在系统中的作用方面,STM32F103C8T6担任着协调各个传感器和模块、处理传感器数据、执行控制命令以及实现与其他智能设备的通信等关键任务。它首先通过光敏传感器检测环境光线强度,控制LED灯的开启和关闭,确保盲人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能够安全出行。同时,它实时接收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等模块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一旦发现障碍物或摔倒等异常情况,立即通过语音播报模块向用户发出警报,确保用户的安全。

        此外,STM32F103C8T6还具备易于开发和调试的特点。它支持多种调试接口,如JTAG、SWD和ISP等,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工具和软件支持,使得开发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程序编写、调试和优化,提高了开发效率。

3.2 传感器模块选择与设计:

        针对智能导盲杖系统,超声波传感器、语音播报模块等关键传感器的选型、工作原理及其在导盲杖中的应用如下:

3.2.1 超声波传感器

选型
        超声波传感器通常选用高频段、小体积、低功耗的型号,以适应导盲杖的便携性和长时间工作的需求。超声波测距模块如HC-SR04(如图 3.2),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导盲杖的障碍物检测。

1b6735af579b41f781a44a90a13af710.png

图 3.2 HC-SR04

工作原理
        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传感器内部包含一个超声波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工作时,发射器向周围环境中发射一定频率的超声波脉冲,这些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会反射回来,被接收器接收。通过测量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之间的时间差,结合声速,就可以计算出传感器到障碍物的距离。使用时,首先向trig端口输入一个大于10us的高电平,触发测距功能。此时,超声波发送口发出8个40Hz的方波。若在指定时间内接收口收到回波,则echo端输出高电平且启动定时器,以计算高电平输出持续时间。当echo端停止输出高电平时,定时器也停止计时。此时定时器所计时间,即为发出超声波遇障碍物往返一程所用时间。最后可以通过公式,算出距离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其计算公式为:距离=(高电平持续时间*340m/s)/2。

2a773f1fb35942fa8d67bf3a6376fd22.png

图 3.3 HC-SR04电路原理图 

应用
        在导盲杖中,超声波传感器被用于全方位地检测障碍物。通常,导盲杖会配备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前方、上方和下方,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全面监测。当传感器检测到一定范围内的障碍物时,会向控制核心发送信号,触发相应的报警或导航机制。通过超声波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导盲杖能够帮助盲人准确感知周围环境,避免碰撞和摔倒等危险情况。

3.2.2 语音播报模块

选型
        语音播报模块应选用音质清晰、音量可调、功耗低的型号。考虑到盲人的听觉需求,播报模块还应具备较高的语音识别度和自然的语音合成能力。市场上常见的语音播报模块如XY-V17B(如图 3.4)等,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并支持多种语音内容的定制和播放。

ca86ba1f07b848da8c1174450f16bb55.png

       图 3.4 XY-V17B

工作原理

        语音播报模块采用XY-V17B,集成IO分段触发,UART串口控制,ONE_line单总线串口控制,标准MP3等功能;支持MP3,WAV解码格式,最大支持32G TF卡存储,可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电脑更新TF卡存储音频文件,语音播报模块电路原理图(如图 3.6)所示。

        运行时,若检测到障碍物,则根据障碍物情况不同,通过3个IO口高低电平的不同的组合,来播报不同的提示语。

239a8c2982f54f68b90747d213840b22.png

图 3.6  XY-V17B语音播报模块电路原理图

应用
        在导盲杖中,语音播报模块扮演着信息传递的重要角色。当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时,语音播报模块会接收到控制核心的指令,播放相应的语音提示信息,如“前方有障碍物,请绕行”等。此外,语音播报模块还可以用于播报其他导航信息、电量提醒、操作提示等,帮助盲人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导盲杖。

        超声波传感器和语音播报模块在智能导盲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它们的协同工作,导盲杖能够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和准确导航,为盲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3.3 其他硬件组件:

        针对智能导盲杖系统,12V转5V和12V转3.3V的稳压模块以及光照传感器控制继电器打开LED等硬件组件的选型和设计:

3.3.1 12V转5V稳压模块

选型
        考虑到智能导盲杖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工作电压需求,需要选用一款能够将12V电源稳定转换为5V输出的稳压模块。市面上有多种成熟的稳压模块可供选择,DC-DC隔离降压电源模块(如图 3.5)。

269e8791ba9f4096a0e4180b3735fad5.png

 图 3.5 DC-DC隔离降压电源模块

设计
        12V转5V稳压模块的设计需要确保电源转换的稳定性和效率。首先,应根据所选稳压模块的输入和输出参数,合理设计电路布局和元件选型,以减小线路损耗和干扰。其次,设置适当的滤波电路,以减小输出电源的纹波噪声,提高电源质量。考虑模块的散热问题,确保在高负载工作时能够稳定运行。

3.3.2 12V转3.3V稳压模块

选型
        对于某些需要3.3V工作电压的模块(如某些数字逻辑电路或传感器),需要选用12V转3.3V的稳压模块。与12V转5V稳压模块选择模块相同,DC-DC隔离降压电源模块(如图 3.4)。

设计
        12V转3.3V稳压模块的设计同样需要注重稳定性和效率。在电路布局和元件选型上,充分考虑减小线路损耗和干扰。同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滤波电路的设计可能更为关键,以确保输出电源的纯净度。散热问题同样需要关注,尤其是在高负载或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

3.3.3 光照传感器与继电器控制LED的选型和设计

选型
        光照传感器(如图3.6)用于检测环境光线强度,以控制LED灯的开启和关闭。在选择光照传感器时,应考虑其灵敏度、测量范围、响应时间以及功耗等参数。常见的光照传感器有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等类型,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继电器(如图3.7)用于根据光照传感器的信号控制LED灯的通断。在选择继电器时,应关注其触点容量、线圈电压以及切换速度等参数,确保能够满足LED灯的控制需求。

a257739fcdb545df9def80f5f8fbad42.png

图3.6  光照传感器

66fdd4ccf90f4671afdd379f26d0b216.png

 图3.7 继电器

设计
        光照传感器与继电器控制LED的电路设计应简单可靠。首先,应根据所选光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类型(模拟或数字),设计相应的信号处理电路,将光照强度转换为继电器可识别的控制信号。其次,应合理设计继电器的驱动电路,确保继电器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此外,还需考虑电路的抗干扰性能,以避免误触发或漏触发的情况发生。

3.3.4   OLED显示屏

选型:

        考虑到导盲杖的使用场景和便携性,OLED显示屏(如图 3.8)的分辨率应足够高,以提供清晰的信息显示。同时,尺寸也不宜过大,以保持导盲杖的轻便性,由于导盲杖可能在户外等多种光线环境下使用,因此OLED显示屏需要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以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清晰显示信息。

6c48ae10c3b44ebdaa24b446d8b7affb.png

图 3.8 OLED显示屏

设计:

           OLED显示屏在导盲杖中主要用于显示各种信息,如障碍物距离等。通过实时更新这些信息,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导盲杖的状态和周围环境。        

3.4 系统硬件整体概括

        智能导盲杖的原理图(如图3.9),我们主要关注电源管理、传感器信号处理、控制逻辑以及LED指示等关键部分。以下是对这些部分的详细分析:

4e63bcfb42eb4f63aa7c4c4e2640233a.png

        图3.9 智能导盲杖的原理图

3.4.1 电源管理部分

        原理图中的电源管理部分主要包括12V电池输入,12V转5V和12V转3.3V的稳压模块。

  1. 12V电池输入:电池作为整个系统的电源,为各个模块提供所需的电能。

  2. 12V转5V稳压模块:该模块将12V电池电压转换为5V,为需要5V供电的模块(如某些传感器、控制模块等)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在原理图中,应关注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口连接是否正确,以及是否配备了必要的滤波电容来减小电源噪声。

  3. 12V转3.3V稳压模块:同样,该模块将12V电压转换为3.3V,为需要更低工作电压的模块(如微控制器或其他数字电路)供电。在原理图中,应检查模块的输入输出连接、滤波电容的配置以及可能的散热措施。

3.4.2 传感器信号处理部分

  1. 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障碍物。在原理图中,应查看传感器的电源和信号输出是否正确连接。通常,传感器会输出一个模拟信号,该信号需要经过适当的调理电路(如放大、滤波等)后,才能被控制模块读取。

  2. 光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线强度。其输出可能是模拟或数字信号,具体取决于传感器的类型。在原理图中,应关注传感器的供电和信号输出连接,以及可能的信号调理电路。

3.4.3 控制逻辑部分

        控制逻辑部分通常由微控制器(如STM32F103C8T6)实现,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算法或逻辑做出响应。

  1. 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执行控制命令以及与其他模块通信。在原理图中,应检查微控制器的供电、时钟、复位以及与其他模块的接口连接是否正确。

  2. 继电器控制:继电器用于根据微控制器的指令控制LED灯的通断。在原理图中,应查看继电器的线圈驱动电路以及触点与LED灯的连接是否正确。

3.4.4显示与指示部分

  1. OLED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如距离。OLED显示屏的电源、数据和控制信号线都与微控制器相连,以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显示。
  2. LED灯:作为状态指示器,LED灯可以显示导盲杖的不同工作状态,如电量不足、障碍物检测等。从原理图中可以看到,LED灯的引脚直接与微控制器的GPIO引脚相连,由微控制器控制其亮灭。

3.4.5其他注意事项

  1. 布线与隔离:原理图中应注意布线的合理性,避免交叉干扰。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电路,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2. 保护电路:原理图中应包含必要的保护电路,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以防止因异常情况导致的电路损坏或安全事故。

        通过对原理图的详细分析,可以确保智能导盲杖的各个部分正确连接、功能实现,并为后续的电路制作和调试提供指导。

四、软件系统设计

4.1 软件设计概述:

        如图4.1所示,在系统硬件完成初始化后,光敏传感器会首先评估当前场景的光线状况。若检测到光线较暗,传感器DO口会输出高电平信号,随即触发LED灯亮起,从而为盲人夜晚出行提供安全保障。紧接着,上、中、下三组超声波传感器将依次启动进行障碍物检测。一旦上方障碍物的高度低于1.5米,系统会立即启动语音播报功能,提示“上方有栅栏请小心”。若前方障碍物距离小于1.5米,同样会触发语音播报,警示“前方有障碍物请小心”。此外,当检测到下方地面距离大于0.2米时,系统会及时播报“下方凹坑请小心”,以提醒使用者注意地面状况。由于上、中两组传感器主要聚焦于小于1.5米范围内的障碍物检测,因此,当这两组传感器的超声波回传时间超过9ms时,系统便可判定该区域安全,进而跳过后续检测,直接进入下方传感器的检测阶段。这一设计不仅优化了系统的响应速度,还提升了导盲杖的灵敏度,使其能够更高效地为用户提供导航辅助。

1c018e0ca7fd486fa8131d28a126144e.png

图4.1盲杖整体设计程序流程图

4.2 单片机编程:

        关于STM32单片机的编程环境、编程语言以及主要程序流程的说明:

4.2.1 编程环境

        STM32单片机通常使用STM32CubeIDE作为集成开发环境(IDE)。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开发平台,提供了从代码编辑、编译、调试到烧录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此外,它还集成了STM32CubeMX工具,用于图形化配置单片机引脚、时钟、中断等资源,以及自动生成初始化代码。

4.2.2 编程语言

        STM32单片机的编程主要使用C/C++语言。C语言因其高效、可移植性强以及与底层硬件交互方便等特点,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占据主导地位。C++语言则提供了更多的面向对象特性,但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中使用相对较少。

4.2.3 主要程序流程

  1. 系统初始化:包括时钟配置、GPIO引脚初始化、中断优先级设置等。这些配置可以通过STM32CubeMX工具自动生成。

  2. 传感器初始化:对光敏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进行初始化,设置其工作模式、数据读取方式等。

  3. 主循环:在主循环中不断检测传感器数据,并根据数据做出相应的处理。

  4. 光敏传感器检测:读取光敏传感器的数据,判断当前光线情况。如果光线较暗,则通过GPIO引脚控制LED灯亮起。

  5. 优化响应速度:当上、中两组传感器的超声波回传时间超过9ms时,跳过后续检测直接进入下方传感器的检测阶段。

  6. 中断处理:根据需要配置外部中断或定时器中断等,用于处理紧急事件或定时任务。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定时器中断来定期检测传感器数据,以避免在主循环中长时间占用CPU资源。

  7. 调试与测试:在开发过程中使用STM32CubeIDE的调试功能进行代码调试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在各种场景下都能正常工作并满足设计要求。

  8. 代码优化与重构:根据实际需求对代码进行优化和重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例如,将传感器检测和处理逻辑封装成独立的函数或模块,以便于后续的功能扩展和调试。

4.3 算法设计与实现: 

        针对导盲杖系统中测距、避障等核心算法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以下进行详细的阐述:

4.3.1 测距算法

1.设计思路:

        测距算法的核心在于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测量障碍物与导盲杖之间的距离。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其反射回来的信号,根据发射与接收的时间差计算距离。

2.实现方法:

        (1)初始化超声波传感器:设置传感器的发射引脚和接收引脚,配置工作模式和通信协议。

        (2)发射超声波:向超声波传感器的发射引脚发送一个短暂的脉冲信号,触发传感器发射超声波。

        (3)等待并接收反射信号:开启定时器,开始计时,并等待接收超声波的反射信号。当接收到反射信号时,停止计时。

        (4)计算距离: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和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计算障碍物与导盲杖之间的距离。公式为:距离 = (时间差 × 声速) / 2。

        (5)数据处理与滤波:由于环境噪声和传感器误差,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如使用滑动平均滤波器或卡尔曼滤波器,以提高测距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3.2 避障算法

1. 设计思路:

        避障算法的目标是根据测距算法获取的距离信息,判断导盲杖前方、上方和下方是否存在障碍物,并根据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采取相应的避障措施。

2. 实现方法:

        (1)分组检测障碍物:导盲杖上的上、中、下三组超声波传感器分别负责检测不同高度范围的障碍物。
        (2)距离判断:根据测距算法得到的距离信息,判断各组传感器检测到的障碍物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安全阈值(如1.5米)。
        (3)语音提示:当检测到障碍物时,通过语音模块发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如“前方有障碍物请小心”。
        (4)路径规划:根据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可以设计简单的路径规划算法,如当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提示使用者向左或向右转向;当检测到上方有低矮障碍物时,提示低头避开。
        (5)优化响应速度:为了提高响应速度,可以设定一个时间阈值。当上、中两组传感器的超声波回传时间超过该阈值时,认为该区域安全,跳过后续检测,直接进行下一组传感器的检测。
        (6)安全性考虑:在避障算法中,需要特别关注使用者的安全。例如,在检测到紧急障碍物时,除了语音提示外,还可以考虑通过振动模块或其他方式提供触觉反馈,以确保使用者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4.3.3 注意事项:

         测距算法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温度、湿度、风速以及传感器本身的性能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算法进行校准和调试,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避障算法的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者的行走习惯和导盲杖的实际使用场景。避免过于复杂的算法导致响应延迟或误判,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和安全。

4.4 系统调试与优化:

4.4.1软件调试过程

软件调试是确保程序正确运行的关键步骤,特别是在导盲杖这样的关键应用中。调试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错误识别:首先,从用户反馈、测试报告或日志文件中识别出软件存在的错误或异常行为。对于导盲杖系统,这可能包括测距不准确、避障算法失效等问题。
  2. 设置断点与单步执行:在代码的关键位置设置断点,然后使用调试工具进行单步执行。这样可以观察变量的变化,理解程序的执行流程,从而定位错误的具体位置。
  3. 分析原因:通过分析错误发生时程序的状态、变量值以及调用栈等信息,找出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
  4. 修改代码:根据分析结果,修改代码以修复错误。这可能涉及修复逻辑错误、更新算法参数或优化代码结构等操作。
  5. 重复测试:对修改后的代码进行重复测试,确保错误已经被修复,并且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4.4.2性能优化措施

性能优化旨在提高软件的运行效率、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针对导盲杖系统,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

  1. 算法优化:优化测距和避障算法,减少计算量,提高实时性。例如,可以采用更高效的算法或数据结构来加速计算过程。
  2. 内存管理:通过合理的内存分配和回收机制,减少内存泄漏和碎片化问题。对于嵌入式系统如导盲杖,内存资源尤为宝贵,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内存的使用效率。
  3. 并行处理:利用多核处理器或并行计算技术,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处理单元同时执行,从而提高整体性能。
  4. 代码优化:通过减少循环次数、避免不必要的计算、使用更快的库函数等方式,优化代码的执行效率。

4.4.3效果评估

为了评估优化措施的效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分析。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

  1. 响应时间测试:测量软件在不同场景下的响应时间,以评估其实时性能。对于导盲杖系统,响应时间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安全和体验。
  2. 资源占用分析:通过监控软件运行时的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等指标,分析软件的资源利用效率。这有助于发现资源瓶颈并进行针对性优化。
  3. 基准测试:设计一组典型的测试用例,记录软件在优化前后的性能数据(如响应时间、准确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这可以直观地展示优化措施带来的性能提升。
  4. 用户体验反馈:收集用户对软件使用体验的反馈,了解优化措施是否真正提高了软件的易用性和可靠性。

        软件调试、性能优化和效果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迭代和改进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在导盲杖这样的关键应用中,这些步骤尤为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安全和体验。

五、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为验证导盲杖报警灵敏度与其他功能的可靠性,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了多组实验。取其中的两例:一为图书馆正门的连续台阶处至升旗台的70米区域,二为校门出口前50米至出口处车辆升降杆的区域,测试实景图5.1所示,实验数据如表1、表2所示。

6d91f96c28af4fbdb0a0779ebcf232ae.png

图5.1 两例测试实景图

表1 图书馆区域检测结果

/

上方障碍物

前方障碍物

台阶/凹坑

出现障碍物(次)

0

6

28

实际检测(次)

0

6

27

成功检测率(%)

/

100

96.42

 

表2 升降杆区域检测结果

/

上方障碍物

前方障碍物

台阶/凹坑

出现障碍物(次)

1

2

1

实际检测(次)

1

2

1

成功检测率(%)

100

100

100

        经试验,该盲杖在路况结构简单的区域内,均反应灵敏,可及时提醒使用者路面情况,夜晚LED灯也能根据光线情况自动开关,倾倒报警功能正常。但在路况复杂,人流量大的地段,会出现报警频繁的现象。另外,若障碍物体积过小,会有一定几率检测不到。

六、结论与展望

6.1存在问题与不足

针对上述分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改进方向:

6.1.1 硬件与传感器集成

  1. 传感器精度提升:考虑使用更高精度的超声波传感器或结合其他类型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激光雷达等)来提高测距和避障的准确性。

  2. 硬件抗干扰能力:增强硬件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以减少环境噪声对传感器信号的影响。

6.1.2 算法优化与改进

  1. 算法自适应性:开发具有自适应能力的算法,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用户习惯自动调整参数和阈值,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2.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以提高障碍物检测和避障的可靠性。

6.1.3 用户体验与交互

  1. 语音提示优化:优化语音提示的内容和方式,使其更加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同时提供个性化的语音选择,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 震动反馈增强:增加震动反馈功能或优化现有的震动模式,以提供更直观的导航信息,帮助用户在嘈杂环境或视觉受限情况下仍能准确感知导盲杖的提示。

6.1.4 功耗管理与续航

  1. 低功耗设计:优化硬件和软件设计,降低功耗,延长导盲杖的使用时间。例如,采用低功耗的传感器和处理器,优化电源管理策略等。

  2. 充电方式改进:考虑采用更便捷的充电方式,如无线充电或快速充电技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1.5 软件维护与升级

  1. 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软件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便于后续维护和升级。

  2. 远程升级功能:增加远程升级功能,允许用户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并安装新的软件版本,以便及时修复漏洞、添加新功能或优化性能。

6.1.6 安全性考虑

  1. 故障检测与恢复:增加故障检测机制,当系统出现故障或传感器失效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安全模式或发出警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2.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对于支持远程通信或数据传输的导盲杖系统,需要加强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措施,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通过针对硬件、算法、用户体验、功耗管理、软件维护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改进,可以进一步提升导盲杖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视障人士。

6.2 未来研究展望:

针对智能导盲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下是对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的展望:

6.2.1 发展趋势

  1. 智能化与自主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智能导盲杖将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系统能够通过学习和适应不同环境和使用者的习惯,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导航服务。

  2. 集成化与多功能化:未来的智能导盲杖将不仅仅局限于避障和导航功能,还可能集成更多的辅助功能,如语音助手、环境感知、健康监测等,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 无线化与云端化:借助无线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智能导盲杖将能够实现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设备的无缝连接,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控制。同时,云端存储和分析用户数据将有助于提高服务的个性化和精准性。

6.2.2 应用前景

  1. 日常生活辅助:智能导盲杖将成为视障人士日常生活的重要辅助工具,帮助他们更加独立、自信地行走在城市、公园、商场等各种环境中。

  2. 旅游与出行:随着智能导盲杖技术的不断完善,它将成为视障人士旅游和出行的得力助手,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世界、感受自然和文化。

  3. 特殊场景应用:智能导盲杖还可以应用于医院、学校、公共交通等特殊场景,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服务。

6.2.3未来研究方向

  1. 深度学习与人机交互:研究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高智能导盲杖的环境感知和障碍物识别能力,同时优化人机交互界面,提高用户体验。

  2. 多传感器融合与数据处理:研究如何有效融合多种传感器数据,提高导盲杖的导航精度和稳定性。同时,研究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以应对大量实时数据的处理需求。

  3. 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随着智能导盲杖功能的不断增加,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安全性问题将日益突出。未来研究需要关注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安全性。

  4. 个性化服务与适应性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视力状况和使用习惯的视障人士,研究如何提供个性化的导航服务。同时,研究智能导盲杖在不同环境、天气和光照条件下的适应性。

        智能导盲杖技术的发展将朝着更加智能化、集成化、无线化和云端化的方向发展,其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泛。未来研究需要关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同时加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研究。

项目资料获取链接:基于STM32多传感器融合的新型智能导盲杖设计(源码+电路图+ppt+论文).zip资源-CSDN文库

资源详情:

总文件夹:

af6e65ee9d474d8fb4b150cd935727fe.png

参考文献:

e578b2874cc846c7ba8ed4160d4da4d6.png

源代码:

90e1cd026dbc43d198713e3964706ada.png

电路图:

ae721236504f4b4c9b4566ed344b333c.png

 

标签:障碍物,导盲,传感器,STM32,智能,源码,模块,超声波
From: https://blog.csdn.net/m0_63168877/article/details/1370930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