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也分积极拖延和消极拖延,虽然都叫拖延,但是他们的作用却不一样,消极拖延会降低人的工作或学习效率,但积极拖延却可以提高人的工作或学习效率。积极拖延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任务时,选择暂时搁置一些活动,转而优先处理其他更有价值或者更利于个人发展的事情。而这个思路也正好跟“惰性求解”的思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惰性求解简介
惰性求解(Lazy Evaluation)是一种编程中的求值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在计算过程中推迟对表达式的求值,直到其结果真的需要被使用时才执行求值操作。这一策略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计算,节省系统资源,适用于处理可能产生庞大数据结构的情况。惰性求解从根本上改变了计算资源消耗的传统方式。在传统的求值策略中,一旦定义了一个表达式,系统会立即执行并计算其结果,即使该结果在短期内并不需要。然而,惰性求解打破了这一惯例,它允许程序推迟计算,直到结果真正需要时才执行计算过程。
惰性求解的大致步骤如下:
-
创建惰性表达式:惰性表达式通常不是一个简单的值,而是一个封装了未来计算过程的对象。
-
缓存机制:一旦惰性表达式被求值,结果会被保存起来(缓存),以便后续对该表达式的访问可以直接返回已计算的结果,无需重复计算。
-
按需求值:在计算流程中,当一个惰性表达式的结果实际被引用(例如在函数参数传递、赋值操作或者输出时),才会触发其背后的计算逻辑。
-
延迟计算传播:如果惰性表达式内部还包含了其他的惰性表达式,那么求值过程会进一步递归地延后计算那些子表达式,直至到达最终的基本数据单元。这一策略能够避免因为构建大型数据结构或执行冗余计算所带来的浪费,特别是在处理大数据或构造无限序列时特别有效。
惰性求解有哪些特点?
-
推迟决策:在惰性求解的环境下,一个复杂的表达式并不会立即被执行,而是被构造成一个“承诺”或者“悬而未决的计算”,这个“承诺”代表了计算结果,但实际的计算并没有立即发生。例如,在定义一个包含大量元素的列表时,惰性求解不会一次性生成所有元素,而是在需要时才逐一生成。
-
减少不必要的计算:由于惰性求解仅在访问表达式结果时才进行计算,如果一个大型数据结构的部分内容永远都不会被使用到,那么这部分内容就不会被创建和计算。例如,在处理一个无穷序列时,我们只需要取出所需的有限部分,其余部分无需计算,从而大大降低了计算资源的消耗。
-
资源分配与时间管理:
-
资源分配:通过惰性求解,内存和其他计算资源可以在真正需要时才被分配给计算过程,从而避免了资源的提前占用和浪费。这对于有限资源的设备(如嵌入式系统)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如大数据分析)尤为有利。
-
时间管理:由于计算只在需要时进行,处理器时间可以更有效地分配给真正有意义的操作,提高了程序的整体响应速度和执行效率。
-
在时间管理的研究中,有一些方法是鼓励通过“积极拖延”来延后某些任务的执行时间,避免精力耗费大量时间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从而忽视了更重要的核心工作。这种方法的思想跟惰性求解背后的思想非常相似,积极拖延的特点主要有:
-
对自身的清晰认知:积极拖延者会判断何时才是处理特定任务的最佳时机。比如,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表现更佳时,可能会故意等到接近截止日期才开始工作,这种拖延并不是出于逃避,而是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节奏,并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这种紧张感来激发自己的生产(当然前提是要确保自己能按时完成)。
-
优先级排序:积极拖延者会推迟非关键任务,以便优先处理更重要的事项。他们并非对所有任务都拖延,而是有意地推迟那些短期内不紧急但长期来看仍需完成的任务,以让他们腾出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当下最重要的工作。
-
创造动力与灵感:通过短暂的拖延,个体可能在等待期间产生新的视角、想法或灵感,进而提升他们的工作或学习质量。例如,有些人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之后,暂停一会儿去做别的事情,反而可能突然间找到答案。
此外,这里有两个我们平常熟知的方法也是运用了“积极拖延”的思维来提升时间效率的。
-
四象限法则: 这是我们工作中常用的任务管理方法,大意就是将任务分为四个象限,分别是: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这种方法建议我们应该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任务,而对于不那么重要或不紧急的任务,可以选择推迟或委派他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低优先级任务的“刻意性忽视”,以利于自己更高效地利用时间。
-
批处理或聚类处理:这种策略提倡将类似性质的工作集中在一段时间内一次性处理,比如集中回复邮件、批量处理行政事务等。这种方式看起来像是“拖延”了处理这些事务的时间,但实际上是为了减少自身思维频繁切换的成本,毕竟每一次切换思维,大脑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回忆之前的内容,而这种批处理的方法将类似的任务汇集到同一个时间段集中来处理,减少了大脑切换的频率,可以有效提升办事效率!比如,你可以将邮件进行分类,对于不是很着急或不重要的邮件,统一在某个特定时间段进行回复,这个时间段可以避开自己的精力高峰期,从而让自己的高峰精力被用在了最重要的事情上。
此外,还要关注自己做的任务,在将来的变动性如何。举个例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新需求或变更请求的情况。如果开发新功能之初,已经预计到未来几周内相关接口规范有可能因为业务的变动而调整,那这时可以适当地搁置该功能的具体编码(刻意拖延),先专注于构建灵活的架构或完成其他已知稳定的任务上。
当然,不是所有场景都适用“刻意拖延”,它更适合于那些非紧急或重要性较低的任务,以及那些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自行简化或变得不再必要的任务。大家在实践中要像惰性求解中的步骤那样,建立明确的优先级体系,要判断哪些任务可以暂时“拖延”,以及何时是最合适的执行时机,才能实现精力的最大化利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良好的时间管理和预防传统的消极拖延仍是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即便积极拖延有一定的正向作用,我们在应用积极拖延的同时,也需要确保它不会演变成逃避责任或习惯性拖延的行为模式。平衡和适度地应用“拖延”策略,再加上合理的时间管理技巧,才能更让我们高效地完成任务,不被“工作和生活难以平衡”困扰。
标签:10,拖延,求解,任务,提高效率,惰性,计算,表达式 From: https://blog.csdn.net/mariazss233/article/details/13701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