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 一种 IC电子元件,常见 DRAM(需要经常刷新保存数据)、SRAM(不需要刷新电路既可以保存数据),可以读取与写入,ROM(只能用来读取的内存)等形式。
内存物理组成: 电源、地址信号、数据信号、控制信号,用来输入输出的 IC 引脚(通过为引脚指定地址,进行数据读取)。
地址信号引脚数决定了内存能够表示的地址范围:表示地址范围 = 2^地址信号引脚数(次方)。
数据信号引脚数决定了一次能够输入输出多少字节的数据(8位=1字节)输入输出数据字节数 = 数据信号引脚数/8(一个引脚表示一位二进制)。
控制信号: 该信号引脚主要负责表示数据的读写。
内存数据读写流程:
接入电源后进行内存读写。
写入流程:使用地址信号引脚指定数据的存储场所,把数据输入给数据信号引脚,把控制信号引脚写入信号置为1,执行完改流程数据写入内存结束。
读取流程:使用地址信号引脚指定数据的存储场所,把控制信号引脚读取信号置为1,执行完改流程后,数据会被输出到数据信号引脚,读取结束。
禁止读写:当控制信号读、写引脚同时置 0 时,无法进行读写。
总结: 内存 IC 内部有大量存储 8 位数据的空间,通过地址指定这些空间,之后就可以进行数据读写。
内存的逻辑模型: 内存类似楼房,在这栋楼房中,1 层可以存储 1 字节的数据(内存为1kb时,且有1024层),楼层号表示的就是地址。
数据类型: 编程语言中表示存储何种类型的数据,从内存角度看就是占用多大内存的意思(占有的楼层数目)。
内存地址程序执行时由操作系统而定,变量的数据类型不同,所占用的内存大小也不一样。
低字节序: 将多字节数据的低位字节存储在内存低位地址的方式成为低字节序。
高字节序: 将多字节数据的高位字节存储在内存低位地址的方式成为高字节序。
指针: 指针变量存储数据的内存地址,通过使用它可以对任意指定地址的数据进行读写,指针的数据类型,表示一次可以读写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