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使用python编写端口扫描工具

使用python编写端口扫描工具

时间:2023-01-06 10:58:54浏览次数:47  
标签:扫描 socket 端口扫描 端口 list python ip 编写 port

端口扫描工具编写

目录

0x01:实现端口扫描的方式

一、TCP扫描:

TCP connect扫描,也称为全连接扫描,这种方式直接连接到目标端口,完成了TCP三次握手的过程,这种方式扫描结果比较准确,但速度比较慢而且可轻易被目标系统检测到。

二、SYN扫描:

TCP SYN扫描是另一种TCP扫描。端口扫描工具不使用操作系统原生网络功能,而是自行生成、发送IP数据包,并监控其回应。这种扫描模式被称为“半开放扫描”,因为它从不建立完整的TCP连接。端口扫描工具生成一个SYN包,如果目标端口开放,则会返回SYN-ACK包。扫描端回应一个RST包,然后在握手完成前关闭连接。如果端口关闭了但未使用过滤,目标端口应该会持续返回RST包。

三、UDP扫描:

UDP扫描发送空的(没有数据)UDP报头到每个目标端口。 如果返回ICMP端口不可到达错误(类型3,代码3), 该端口是closed(关闭的)。 其它ICMP不可到达错误(类型3, 代码1,2,9,10,或者13)表明该端口是filtered(被过滤的)。 偶尔地,某服务会响应一个UDP报文,证明该端口是open(开放的)。

0x02:使用python实现端口扫描

一、使用socket库的connect()方法扫描

原理:指定IP和端口号,连接到特定主机对应的远程socket,连接失败会抛出timeout错误,通过判断是否连接成功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

1、核心代码

首先使用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并且使用TCP协议的套接字;

之后使用connect()尝试建立连接,需要的参数为IP和端口号;

最后根据判断返回的结果是成功还是超时,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

就这三步,转化成实际的代码就是下面这样:

import socket


def star_scan(ip, port):
    try: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创建一个基于网络并且使用tcp协议的套接字,用于通信。
        s.settimeout(0.02)	# 设置超时时间
        s.connect((ip, port))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
    else:
        res = s.recv(3096).decode('utf-8').encode()
        print(res)
        print("[+]{}:{} \topen".format(ip, port))
    finally:
        s.close()
        
ip = "192.168.247.135"
port = 22
star_scan(ip, port)

主要代码都在star_scan()函数里,往里面传入指定的IP和端口,就可以看到该端口是否开放。
image

image

上图是程序运行的结果。

只做成这样肯定是不够的,下一步是实现批量端口的扫描,但是探测的原理还是这个。

2、批量端口扫描

要实现批量端口的扫描,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计算机知道你想要扫的端口有哪些。

最简单的方法是一个一个指定,把要扫的端口全输入进去或者放到文件里让程序去读。一般情况下这都是一种很笨的方法,假如我们要指定1000个端口去扫描,那要输1000个端口,要是扫描全端口就更加麻烦。但是有的时候也是会使用这种方法的,有些端口就是比其他端口更常使用,这些算是常用端口;有些端口打开后假如被恶意利用,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3389端口),这些算是高危端口。

在知道这些端口的存在后,我们可以把它们存到列表里,每次扫描时都默认扫描这些端口,因为它们的利用价值更大,这样扫效率也更高。

把哪些端口定义为默认扫描端口也是门学问,太多太少都不太好,可以去GitHub上找一下大佬写的端口扫描工具或者综合扫描工具,看看他们默认都扫描哪些端口,或者看看nmap等工具是怎么定义的,这里就不列出来了。

还有一种常用的方式是指定端口范围,一般使用-指定,比如1-100这样。

通过设定默认扫描端口和输入端口范围,可以满足大部分使用需求了。由于设定默认端口在代码的实现上比较简单,所以这里主要实现指定端口范围,也就是让程序能够解析1-100。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import socket

def make_port_list(ports):
    new_port_list = []

    if "," in ports:
        temp_list = ports.split(",")
        for port in temp_list:
          if "-" in port:
            for p in range(int(port.split("-")[0]), int(port.split("-")[1]) + 1):
                new_port_list.append(p)
          else:
            new_port_list.append(port)

    elif "-" in ports:
        for p in range(int(ports.split("-")[0]), int(ports.split("-")[1]) + 1):
            new_port_list.append(p)

    else:
        new_port_list.append(ports)

    return new_port_list

def star_scan(ip, port):
    try: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创建一个基于网络并且使用tcp协议的套接字,用于通信。
        s.settimeout(0.02)	# 设置超时时间
        s.connect((ip, port))
    except Exception as e:
        pass
        #print(e)
        #print("[+]{}:{} \tclosed".format(ip, port))
    else:
        res = s.recv(3096).decode('utf-8').encode()
        print(res)
        print("[+]{}:{} \topen".format(ip, port))
    finally:
        s.close()
        
ip = "192.168.247.135"
port = "21,22-24"
port_list = make_port_list(port)
print("total port num:{}".format(len(port_list)))
for port in port_list:
  star_scan(ip, int(port))

正常情况下,要扫描的端口应以命令参数的形式输入进去,这里为了方便直接以变量形式写进了代码。

这里扫描了指定端口21和端口范围22-24,以,为分隔符区分,通过make_port_list()函数解析,返回一个端口列表,之后循环调用star_scan函数来实现批量扫描,运行结果如下:

image

这里把扫描失败时的输出提示给注释掉了,因为要是扫描的端口过多这里会看着非常乱。

程序到这里还没有完成,可以看到这里在扫描4个端口的情况下用了快1秒的时间,实际扫描的时候肯定不会只扫几个端口,那时候会扫描成千上万个端口,这时的耗时会非常大:

image

这是由于网络I/O操作非常的耗时,程序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等待上面,下面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3、使用协程提高效率

关于协程,这里也不会做太多描述(我也不太懂)。大概就是在一个协程进入IO等待时,会自动切换到其他协程继续执行,也就是最大化的利用了IO等待时间,这个过程一直都是单线程,只是程序在一个协程进入等待后切换到另一个协程给CPU处理,而对于CPU来说则一直是同一个程序在给它发任务,CPU是感受不到区别的。

套用到这个程序里,可以理解为:我们每扫一个端口都要建立一次连接,而每次建立连接都会有一次等待,那我们就把每一个要建立的连接都放到一个协程里,在一个连接也就是协程进入IO等待后,系统会自动切换去建立下一个连接,这样效率就会大大提升,这个切换时自动的,完全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

python中可以使用gevent库来实现协程,操作也非常简单。

1、使用gevent.spawn(函数名)创建协程

2、使用gevent.join()或者gevent.joinall()执行协程

于是这里就用我们程序里的star_scan()函数创建协程,协程的数量等于我们要扫描的次数,最后一起执行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每一个star_scan()函数从哪里获取我们要扫描的IP和端口号信息,这里我们使用queue(队列)来解决这个问题。先把所有的IP和端口号放入队列,根据队列长度创建协程,之后每个协程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就把队列里的信息提取出来一个,当把队列空了的时候,任务也就处理完了。

下面是完整代码:

import socket
import sys
from queue import Queue
from gevent import monkey; monkey.patch_socket()
import gevent

def make_port_list(ports):
    new_port_list = []

    if "," in ports:
        temp_list = ports.split(",")
        for port in temp_list:
          if "-" in port:
            for p in range(int(port.split("-")[0]), int(port.split("-")[1]) + 1):
                new_port_list.append(p)
          else:
            new_port_list.append(port)

    elif "-" in ports:
        for p in range(int(ports.split("-")[0]), int(ports.split("-")[1]) + 1):
            new_port_list.append(p)

    else:
        new_port_list.append(ports)

    return new_port_list

def coroutines():
    # 开启多协程
    cos = []
    num = ip_port.qsize()
    print(num)
    for i in range(num):
        # 调用工作函数
        cor = gevent.spawn(star_scan)
        cos.append(cor)
    gevent.joinall(cos)

def star_scan():
  sockets = ip_port.get()
  ip = sockets[0]
  port = int(sockets[1])
  try: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创建一个基于网络并且使用tcp协议的套接字,用于通信。
      s.settimeout(0.02)	# 设置超时时间
      s.connect((ip, port))
  except Exception as e:
      pass
      #print("[+]{}:{} \tclosed".format(ip, port))
  else:
      res = s.recv(3096).decode('utf-8').encode()
      print(res)
      print("[+]{}:{} \topen".format(ip, port))
  finally:
      s.close()

ip_port = Queue()
ip = "192.168.247.135"
port = "21,22-2400"
port_list = make_port_list(port)
print("total port num:{}".format(len(port_list)))

for port in port_list:
  ip_port.put([ip, port])

coroutines()

主要是加了使用ip_port = Queue()创建队列,再用put()函数将参数放入队列。最后调用coroutines()函数开启协程,star_scan()里获取参数的方式也变成了用get()获取队列中的数据。

image

可以看到速度确实是快了,但是准确性降低了,22端口明明是开着的这里却没有扫到......

这里不太清楚具体原因,但是也是可以解决的,把超时时间设置的长一点就好了,也就是修改star_scan()里的settimeout()里面的值。还有一种解决方案是修改每次创建协程的最大值,超时时间少点也能扫到。

我稍微改了下代码,把直接创建所有协程改成50个50个创建,最后代码如下:

import socket
import sys
from queue import Queue
from gevent import monkey; monkey.patch_socket()
import gevent

def make_port_list(ports):
    new_port_list = []

    if "," in ports:
        temp_list = ports.split(",")
        for port in temp_list:
          if "-" in port:
            for p in range(int(port.split("-")[0]), int(port.split("-")[1]) + 1):
                new_port_list.append(p)
          else:
            new_port_list.append(port)

    elif "-" in ports:
        for p in range(int(ports.split("-")[0]), int(ports.split("-")[1]) + 1):
            new_port_list.append(p)

    else:
        new_port_list.append(ports)

    return new_port_list

def coroutines(num):
    # 开启多协程
    # print("开启协程{}个".format(num))
    cos = []
    for i in range(num):
        # 调用工作函数
        cor = gevent.spawn(star_scan)
        cos.append(cor)
    gevent.joinall(cos)

def star_scan():
  sockets = ip_port.get()
  ip = sockets[0]
  port = int(sockets[1])
  try: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创建一个基于网络并且使用tcp协议的套接字,用于通信。
      s.settimeout(0.02)	# 设置超时时间
      s.connect((ip, port))
  except Exception as e:
      pass
      #print("[+]{}:{} \tclosed".format(ip, port))
  else:
      res = s.recv(3096).decode('utf-8').encode()
      print(res)
      print("[+]{}:{} \topen".format(ip, port))
  finally:
      s.close()


ip = "192.168.247.135"
port = "21,22-2400"
port_list = make_port_list(port)
print("total port num:{}".format(len(port_list)))

ip_port = Queue()   # 创建队列
for port in port_list:  
  ip_port.put([ip, port])

num = 50
if len(port_list)%num == 0:
  turn = int(len(port_list)/num)
  for i in range(turn):
    coroutines(num)
else:
  turn = int(len(port_list)/num)+1
  for i in range(turn):
    if i == turn-1:
      coroutines(len(port_list)%num)
    else:
      coroutines(num)

最后结果就可以扫出来了,后续可以把每次创建协程数当作参数输入进去,这样方便调整。image

0x03:总结

到目前为止程序就写的差不多了,只能说基本能用了。接下来就该是实现命令行参数的解析,不能每次换目标都要改代码,这里可以使用argparse模块来解析命令行参数,也可以使用gooey弄个简单的图形化界面,因为懒我就没接着往下写了。

这次是使用的socket库来实现的TCP扫描,其实方法不是唯一的,用scapy发包来扫描也是可以的,甚至直接用nmap模块调nmap来扫描也行。

标签:扫描,socket,端口扫描,端口,list,python,ip,编写,port
From: https://www.cnblogs.com/xinssblog/p/17029765.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pandas 读取,保存数据
    pandas读取/保存数据importpandasaspdfile=r''df=pd.read_excel(file)df_columns=df.columns.to_list()#字段名listredundant_column=['name','age......
  • 编写Dockerfile文件
    Dockerfile可以完成一些批量化的工作cdlsmkdirdockerfilecddockerfile/lsvimDockerfile//指定基础的镜像Fromcentos:latest//维护者信息MAINTAINERwjx//shell命令RUN......
  • python-面向对象
    1.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面向过程编程:是一种以过程为中心的编程思想。这些都是以什么正在发生为主要目标进行编程。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架构,以对象为中心的编......
  • python-异常处理
    1.python-异常处理什么是异常?顾名思义,异常就是程序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正常工作了,比如缩进错误、缺少软件包、环境错误、连接超时等都会引发异常。一个健壮的程序应该把......
  • python-自定义模块及导入方法
    1.自定义模块​ 一个较大的程序一般应分为若干个程序块,若个程序块称为模块,每个模块用来实现一部分特定的功能。​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代码有组织的存放在一起,方便管......
  • python-函数-作用域
    1.作用域作用域:限制一个变量或一段代码可用范围,好处是提高了城乡逻辑局部性,减少名字冲突作用域结构图:Local(局部作用域):在函数中定义的变量,def关键字定义的语句块......
  • python-函数-常用内建函数
    1.函数-常用内建函数内建函数python解释器内置了很多函数,你可用直接使用它们在前面学习过的内建函数有:print()、len()、open()、range()内建函数描述map()......
  • python-内建函数-排序函数sorted函数
    1.排序函数sorted()函数:对所有可迭代的对象进行排序操作语法格式:sorted(iterable,*,key=None,reverse=False)key:指定带有单个参数的函数,用于从interable的......
  • python-内建函数-拼接函数join
    1.python-内建函数-拼接函数joinjoin()函数:将序号中的元素以指定的字符串连接,生成一个新的字符串。示例:示例1:拼接字符串s="lizhenliang"r='.'.join(s)p......
  • python-内建函数-反转函数reversed
    1.内建函数-反转函数reversed函数reversed()函数:返回一个反转的迭代器语法格式:reversed(seq)示例:列表反向n=[1,2,3]print(list(reversed(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