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次的双十一结束了,一年中最受关注的电商优惠大战让那些主营业务是TO C的企业估计都又要笑得睡不着觉,又要赚得盆满钵满了。国外的企业早就眼馋得不行,苹果和三星也开始加入了阵营,除了满减补贴之外,天猫还给了24期免息,拼多多更是直接给出百亿补贴活动,好几天iPhone都冲到了销售榜首。
从魅族发布会上说国人买一台iPhone11需要半年的工资来看,并不是国人突然有钱了,而是双十一优惠力度实在是太大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这突然让我觉得在国内大环境之下处在供应链最顶端的TO C企业的机会真是多多,TO C业务决定了企业财报上永远没有那么多的坏账,因为都是款到发货嘛。只要你产品够好,服务跟得上永远不用怕没有买家,广大的消费者的购买力是惊人的。
通常消费者购买产品往往有以下特点:
1、大品牌效应:
哪家品牌好就去哪家看,手机数码行业如华为,苹果,小米等;厨卫行业如九牧;笔记本行业如联想、惠普等等,大家一听到这些公司的名字就都会翘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2、便宜便宜还是便宜:
每年618,双十一以及各种节日都是商家做优惠活动促销的日子,很多消费者也是瞧准这样的时机进行买买买。别看拼多多上面都是各种PS的宣传图和品质低劣的山寨产品,一样买的人很多;
3、容易被舆论左右:
哪家企业出现质量问题了就会被媒体无限放大,在消费者心中会形成骨牌效应,甚至兵败如山倒;比如2016年的三星Note7,这么一炸直接把国内手机市场拱手让给华为了,把自己炸成1%的份额。
4、从众心理:
还记不记得你去淘宝或者京东买东西,如果你对这个产品或者商家不熟,是不是以销量排序来选购?人们都会觉得既然这个产品这么多人买就一定是可靠的;
5、容易被铺天盖地的宣传击溃:
消费者买东西极有可能是一个商家的宣传点击中了自己满足的心理,甚至整个卖点根本就是噱头或者永远用不到。有一句话叫:我可以用不到,但你不能没有;
6、注重服务和售后:
为什么你给商家差评,商家要哭着喊着让你删掉,然后是各种返利红包诱惑你?因为消费者在买东西的时候发现如果有差评就会在心里慢慢烙下这家店不可靠的点,差评一多光顾的人就越少。100个好评都不如一个差评来的有力量。
因为消费者购买产品有上面这些特点,于是很多厂家都会用心去经营自己的品牌,努力做好产品做好创新,甚至要销量不要业绩,为了那点市场份额努力打广告,服务好消费者,努力压低供应链成本让给消费者更多的优惠力度。
那么所有TO C业务的厂家都这么干,机会越来越多,行业竞争越来越残酷,消费者得到好处也越来越多,购买产品也越来越理性,越来越不好忽悠了。所以很多企业努力在产供销上面加快流转速度,快速接单快速生产快速出货,所以企业流程和业务的优劣就体现出来了,内部信息化规划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了。你看如果信息化跟不上,数据量一大系统立马挂掉,即使你电商订单接的够多,你货发的出去吗?
既然前端行情机会这么多,竞争这么残酷,就倒逼着那些做半成品的TO B业务的企业也跟着不断创新,不断优化自身来满足上游客户的需求(还记得罗永浩在坚果手机发布会上那一声怒吼吗:都是供应商的技术,在这里装什么孙子?)。因为TO C一旦做大,在行业形成绝对规模之后就可以完全掌握整个供应链的命脉,处于绝对的优势,话语权更多,甚至会成为整个行业的标准,谁让他是来钱的呢。正所谓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所以现在大家都只知道苹果、小米、九牧、格力、福耀玻璃,谁又知道他们的下游供应商是谁谁谁呢?
如果中间层TO B的企业不做好产品创新和服务,那么前端TO C企业可选择的合作企业一样很多,自己就会失去大客户爸爸。因为TO B业务的特殊性,基本上跟上游企业都是公对公的业务,财报上可能就就没有那么亮眼了,至少那么多的AR就足够让企业高层头疼的了。
而来自供应链底层的原料厂商又是一番情况,他们掌握着供应链最底层的材料,距离TO C太远了,虽然他们也是TO B,但人家客源也多,产品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比如塑胶产品,不管什么行业都需要塑料;比如半导体硅,只要是上层的科技行业基本上都会用到;比如做基础通信服务的那几家垄断企业,就更无忧无虑了。你腾讯阿里巴巴再怎么蹦跶,也是一样要跟我合作。所以他们从来不怕会断供,竞争压力也不那么大。
那么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TO C企业为了能够更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壮大自己,就倒逼着中间层的供应商企业做好更多的创新,甚至会把手伸向最下游的原料厂商,实现供应一条龙服务。夹在中间的企业日子就很难过了,两边不好得罪,但看到前端机会那么多,也都开始将触手往上伸。所以配合制造业上下游整合的正是数字化转型的范畴,你看,客户的客户,供应商的供应商这种端到端的整合是不是很有搞头?
所以你会看到很多的厂家在原来默默无闻的现在开始做消费者市场了。
比如原来做节能灯等公司,现在开始做各种灯具,甚至是提供照明行业方案;
比如原来做浮法玻璃的企业现在开始要做特玻,甚至在跟大型房企合作进行全屋玻璃设计,跟汽车公司合作定制企业玻璃;
比如厨卫行业,原来做单一产品的现在都开始往厨卫定制,甚至会把业务拓穿到隔壁业务,比如做全屋定制,涵盖衣橱、晾衣架甚至灶台和家具电器等。
你看早年华为还都是做大型交换机和通信技术的,这十年来才开始沉淀下来做TO C业务,看现在手机和路由器多火热,现在又把触手伸向电视产业了。
当然TO C业务的企业也不闲着,一旦下游供应商不听话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也都会买买买。比如苹果的5G业务,直接购买了Inter的基带业务。这种例子数不胜数,目的就只有一个:牢牢掌握整个行业供应链关键环节。
说了这么多,我也如愿在天猫上以6599元的价格买了iPhone12 128G的版本,分期24期免息。所以,管它行业如何竞争如何整合,作为消费者的我能用便宜的价格用到好的产品,就足够了~
(觉得有道理就点亮“在看”,觉得没有道理就当我在扯淡哈~)
END
本文作者 | SAP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