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过年的时候大公司会举行那种大规模的年会,80桌有两个明细的主桌,互动主要是领导讲话,员工表演节目,优秀员工颁奖,还有给领导敬酒、员工吃席聊天看节目 ,抽奖。
我觉得这个活动对于员工自尊的一种伤害,因为平时公司对员工就是在权力结构下的进行驯化,还要在年底以娱乐的形式把驯化加强,年后未必是经过精心设计,但就是达到了集体的宏大叙事来渺小个人价值的效果,强化权力的合理性和个人的依附感,巩固领导者领导地位的心理优势,在宏大的上百桌的气氛里,员工的个人价值感被显性的渺小。
• “大场面”的象征意义
上千人的聚会本身就是一种宣示——公司拥有足够的资源、影响力和规模来组织这样的活动。这无意中向员工传递了公司的“伟大”,让员工觉得自己无力与之抗衡。这种环境让员工感到自己只是整体中的一颗“螺丝钉”,从而潜意识中更依赖组织的力量。
• 无形的纪律化
年会中个人必须遵守集体安排,比如在固定的时间吃饭、看节目、鼓掌,甚至给领导敬酒,这种“仪式化的顺从”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权威。
• 强化个体的无力感
员工可能会无意识地接受“自己只是公司机器中的一部分”这一观念,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挑战权威的意愿。
• 培养对集体的依附性
通过表面的热闹与奖励,员工可能会认为自己只能通过公司才能获得价值,忽略了个人的潜在能力和独立性。
- 表彰优秀员工、就是权力赤裸裸的体现
这种表彰不是客观的乒乓球比赛,都是主观的权力彰显,获奖的人知道得到了谁的认可获奖,也给没获奖的员工展示主流的话语和价值体系
- 获奖者可能因被表彰而感受到荣誉和被认同,但这实际上是被更深地纳入到权力体系中。他们的成功被视为组织正确性的验证,同时也容易将感激、依附心态投射到权力结构上(比如对上级的认可心存感激)。
- 对未获奖者的隐性规训:没有获得表彰的员工,即使没有被直接贬低,也会对“主流话语”感到更大的压力。他们可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公司所要求的标准,甚至进一步改变自我以迎合主流。
- 表彰优秀员工在表面上是凝聚团队,但实际上却会隐性地制造同事间的竞争与等级划分。未被表彰的员工感受到疏离,与此同时,依附于权力成为更深层次的解决方式。
- “施比受有福”:通过颁奖,领导者将自己摆在“认可者”的地位,而获奖者接受的不是单纯的客观评定,而是一种人治式的认可。这种认可不仅彰显了权力的控制,还强化了权力施与者的权威。
人情社会的延伸
敬酒、寒暄、抽奖等环节不仅是年会的形式,也是中国社会中“人情互动”的体现。然而这种互动常常让员工感到疲惫,因为它并不是真正平等的沟通,而是附着于权力结构之上的表演。
• 领导才能抽奖
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在重复日常职场的权力结构,进一步强调员工对领导的依附。
• 对人际关系的重新绑定
年会通过聚餐和敬酒,试图在员工之间建立一种“虚假的和谐感”,年会通过把权力关系正式化和仪式化,把这些关系变得明确且具体,比如谁上台发言,谁坐主桌,谁负责敬酒,谁有资格抽奖,谁照相站C位。
权力的巩固:通过让领导成为年会的中心,其他人围绕领导展开活动,权力的合法性得到了进一步确认。这种巩固不仅强化了现有结构,也降低了挑战权威的可能性
• 对公司来说,这是巩固权威和强化集体文化的方式,权力秩序的延伸和一种象征性强化。
• 对员工来说,这种活动可能让他们在短暂的“欢聚”后感到更多的疏离与无力
年会虽然包装成一个“轻松愉快”的场合,但它的核心功能并非真正放松员工,而是通过象征性的仪式和活动,巩固权力结构,驯化集体意识,并进一步强化领导的权威地位。
做为C位的核心领导,他有一种众星捧月的心理满足,即使他只是高级打工仔,他的自我价值的到了显性的认定,归属感、控制感和自信得到了加强。其它人感受到是一种压迫感、无力感和自尊在宏大叙事面前的自我的削弱,自己被动卷入了这个集体叙事,which本质和自我并没什么关系,任何试图摆脱或质疑的行为都会显得突兀。你的感觉被“压平”,以服务于集体的宏大叙事,却很难逃脱其中。
标签:表彰,领导,员工,权力,敬酒,中国,强化,公司 From: https://www.cnblogs.com/yugengshandefeng/p/18678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