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序功能描述
基于PSO粒子群优化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matlab仿真,指标包括saifi, saidi, caidi, aens四个。
2.测试软件版本以及运行结果展示
MATLAB2022A版本运行
3.核心程序
% 初始化种群并评估初始适应度 % 初始化最佳成本记录数组 ybest = zeros(Miter,1); for it =1:Miter it% 显示当前迭代次数 for i =1:Npop % 更新粒子速度和位置 Ptls2(i).v = w*Ptls2(i).v+c1*rand*(Ptls2(i).best.pos-Ptls2(i).pos)+c2*rand*(Gbest.pos-Ptls2(i).pos); Ptls2(i).pos = Ptls2(i).pos+Ptls2(i).v; end figure; plot(ybest,'-bs',... 'LineWidth',1,... 'MarkerSize',6,... 'MarkerEdgeColor','k',... 'MarkerFaceColor',[0.9,0.0,0.0]); xlabel('迭代次数'); ylabel('最佳成本'); %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 load OPT1.mat saifi1=idx.SAIFI saidi1=idx.SAIDI caidi1=idx.CAIDI aens1=idx.AENS load OPT50.mat saifi2=idx.SAIFI saidi2=idx.SAIDI caidi2=idx.CAIDI aens2=idx.AENS V1=[saifi1,saidi1,caidi1,aens1]; V2=[saifi2,saidi2,caidi2,aens2]; figure; bar([V1;V2]'); xlabel('1:saifi, 2:saidi, 3:caidi, 4:aens'); ylabel('可靠性指标'); legend('优化前','优化后'); 49
4.本算法原理
配电网可靠性指标是衡量电力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向用户提供连续、稳定电能能力的重要参数。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粒子群优化)作为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常被应用于优化配电网结构,以提高这些可靠性指标。以下是基于PSO的配电网可靠性优化中涉及的四个主要指标(SAIFI、SAIDI、CAIDI、ENS)的详细介绍,以及它们的数学表达式和如何通过PSO进行优化的原理说明。
SAIFI(System Average Interruption Frequency Index,系统平均中断频率指数)SAIFI用来衡量平均每用户一年内会遇到的停电次数。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N 是用户总数,ni 是第i个用户的停电次数。通过PSO优化,目标是寻找最优化的网络配置(如线路布局、备用资源分配等),使得SAIFI最小化。
SAIDI(System Average Interruption Duration Index,系统平均中断持续时间指数)SAIDI反映的是平均每用户在一年内的停电总时长。其数学表达式为:
这里,di 表示第i个用户在一年内的累计停电时间。通过调整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设备配置,PSO算法旨在找到使SAIDI达到最低的方案,从而提升供电的连续性。
CAIDI(Customer Average Interruption Duration Index,用户平均中断持续时间指数)CAIDI衡量的是在发生停电的情况下,平均每用户会经历的停电时间。它与SAIDI不同之处在于考虑了停电事件的频率。CAIDI的定义为:
通过PSO算法,可以通过优化网络的冗余度和故障恢复策略,减少每次停电的影响时间,进而降低CAIDI。
ENS(Energy Not Supplied,未供应能量)ENS直接量化了因系统故障导致未能向用户提供的总能量,单位通常为MWh。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ei 是第i次停电事件中未能供应的能量。通过PSO优化配电网的布局和维护策略,可以减少ENS,提高系统的整体能源供应效率。
4.1 PSO算法应用于配电网优化的基本原理
PSO算法模拟鸟群的社会行为,每个粒子代表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即配电网的一种配置。每个粒子的位置向量xi对应于电网的某些参数(例如,变电站位置、线路容量等),速度向量vi则指导着搜索方向。算法的目标是最小化一个或多个目标函数,如上述的可靠性指标。
其中,ω是惯性权重,c1和c2是加速因子,r1和r2是[0,1]之间的随机数,用于增加搜索的随机性。通过不断迭代,粒子群逐渐收敛于全局最优解或一组接近最优的解,从而实现对配电网的优化设计,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标签:停电,配电网,PSO,idx,Ptls2,matlab,优化 From: https://www.cnblogs.com/softcodes/p/1863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