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题目集7-8总结

题目集7-8总结

时间:2024-12-28 17:43:09浏览次数:4  
标签:总结 状态 题目 处理 代码 电路 电压 设备

前言

  • 题目集的知识点、题量、难度

    1.知识点总结:

  • 类的定义与实例化:
    概念:定义类的属性和方法,创建对象
    示例:public class Device { private String id; }
    应用:定义各种电气设备类并创建实例

  • 继承关系:
    概念:子类继承父类特征
    示例:class Switch extends Device
    应用:所有具体设备继承Device基类

  • 抽象类与接口:
    概念:定义抽象行为规范
    示例:abstract class Device, interface Connectable
    应用:规范设备的基本行为

  • 方法重写:
    概念:子类重新实现父类方法
    示例:@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
    应用:不同设备实现自己的状态更新逻辑

  • Java语言特性:
    访问修饰符:
    private:类内部访问
    protected:包内和子类访问
    public:公开访问
    应用:控制类成员的访问权限

  • 静态成员:
    概念:属于类而非实例的成员
    示例:static final int MAX_VOLTAGE = 220
    应用:定义常量和工具方法

  • final关键字:
    概念:定义常量或防止继承/重写
    示例:final class, final method
    应用:确保关键逻辑不被修改

  • 集合框架:
    List操作:
    添加:add(), addAll()
    删除:remove(), clear()
    查询:get(), contains()
    遍历:for-each循环

  • Map操作:
    存取:put(), get()
    检查:containsKey(), containsValue()
    删除:remove()
    遍历:keySet(), values()

  • 异常处理:
    异常类型:
    检查异常:必须处理
    运行时异常:可选处理
    自定义异常:特定业务异常
    异常处理语句:
    try {
    // 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
    } catch (Exception e) {
    // 异常处理
    } finally {
    // 清理代码
    }

  • Lambda表达式:
    概念:函数式编程特性
    示例:devices.forEach(device -> device.update())
    Stream API:
    过滤:filter()
    映射:map()
    收集:collect()
    排序:sorted()

  • 输入输出:
    控制台IO:
    输入:Scanner类
    输出:System.out.println()

  • 字符串处理:
    分割:split()
    连接:join()
    转换:toString()
    数值处理:
    解析:Integer.parseInt()
    转换:String.valueOf()

    2.题量及难度
    就这两次题目题量而言,题量不大,但是难度很大,这是两个综合性较强的系统设计题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维度:

  • 系统复杂度
    涉及多种电气设备的抽象和实现
    需要处理复杂的电路连接关系
    要考虑电路计算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状态更新传播机制的设计

  • 技术广度
    需要扎实的面向对象设计能力
    要求熟练运用多种设计模式
    需要了解基本的电路知识
    考验集合框架的灵活应用
    要求具备并发编程基础

  • 实现难点
    电路仿真算法的实现
    复杂对象关系的管理
    异常情况的完整处理
    性能和内存的优化
    系统的可扩展性设计

  • 考察重点
    面向对象设计能力
    代码组织和架构能力
    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系统设计和优化能力

  • 挑战性
    需要合理抽象业务模型
    要求代码具有良好扩展性
    必须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
    需要考虑极端情况处理
    综上所诉,这两次题目难度还是很大的,具有很强的挑战性。

  • 设计与分析

  • 第7题设计与分析
    类图设计如下:

  • 2.Device基类设计
    采用抽象类而非接口,因为所有设备都有电压、电阻等公共属性
    电压使用double[]数组存储多个引脚电压,提高了灵活性
    getStatus()设为抽象方法,强制子类实现自己的状态展示逻辑
    voltage[0] = 输入引脚电压
    voltage[1] = 输出引脚电压
    voltage[2] = 互斥开关专用的第三个引脚电压

  • 开关类设计
    Switch: 使用boolean isClosed表示状态,简单高效
    ExclusiveSwitch: 通过isConnectedTo2区分1-2和1-3连接,resistance随状态变化

  • 调速器设计
    SpeedRegulator: 使用currentLevel记录档位
    DiscreteRegulator: 固定档位(0-3),每档输出固定比例
    ContinuousRegulator: 支持0.00-1.00的连续调节

  • 灯具设计
    Light: 抽象类,brightness属性记录亮度
    IncandescentLight: 根据电压差线性计算亮度
    FluorescentLight: 只有开关两种状态,简化计算

  • 电路模拟核心算法
    电压计算流程
    串联电路:
    从VCC开始逐个计算每个设备的输出电压
    考虑设备内阻造成的压降
    使用Queue存储计算顺序,避免重复计算
    并联电路:
    计算等效电阻
    使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各支路电流
    根据电流计算各设备电压
    性能瓶颈分析
    通过性能测试发现主要瓶颈:
    电路计算
    复杂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开销大
    多次重复计算同一电路状态
    状态管理
    设备状态变化触发全局重新计算
    窗帘响应灯光变化需要遍历所有灯具
    第8题设计与分析
    类图设计如下:

  • 3.Device抽象基类:系统核心抽象,定义电气设备共性
    核心属性:设备标识、电压值、电流值、工作状态、连接关系
    关键行为:状态更新、连接管理、数据采集
    设计重点:状态模式处理工作状态、观察者模式实现状态监听

  • 具体设备类
    Switch:开关控制、过载保护、状态切换
    Light:亮度调节、功率控制、能耗计算
    Dimmer:调光控制、波形调制、功率调节
    Sensor:数据采集、阈值检测、触发控制
    电路结构设计

  • Circuit类:电路拓扑核心
    设备注册表:快速索引和访问设备
    连接关系图:维护设备间的连接关系
    状态管理器:处理状态更新和传播

  • Connection类:连接关系抽象
    连接端点管理:源设备和目标设备
    线路参数:阻抗、容量、类型
    状态传递:电气参数传递规则

  • 控制系统设计
    CircuitController:系统控制核心
    设备工厂:统一设备创建
    命令处理:操作请求处理
    异常管理:故障检测和处理
    状态同步:确保系统状态一致性

  • 4.核心算法分析

    电路状态计算算法
    电压分配算法
    基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考虑串并联关系

    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处理支路电流分配
    状态传播算法
    广度优先传播
    按层次传播状态变化
    处理状态依赖关系

    深度优先搜索
    维护访问标记

  • 4.性能瓶颈分析

    • 计算性能瓶颈
      大规模电路计算开销
      设备数量增长导致计算复杂度上升
      复杂拓扑结构遍历耗时
      频繁状态更新导致计算压力
      内存消耗问题
      设备状态存储
      历史状态记录占用大量内存
      观察者列表维护开销大
      连接关系存储空间随设备增加显著增长

    • 并发处理瓶颈
      状态更新竞争
      多设备同时状态变化
      读写锁导致性能下降
      死锁风险

    踩坑心得及改进建议

    1. 逻辑漏洞导致功能失效
      现象:
      在电路模拟中,短路检测逻辑未覆盖环路情况,导致模拟过程中进入无限循环,或输出错误结果。例如,某测试输入构成了一个闭合环路,程序卡死无响应。
      分析:
      原因是电路图中的环路未被正确检测,深度优先搜索中未判断重复访问节点的情况。
      测试用例覆盖不足,未包含环路或复杂拓扑结构的测试场景。
      解决方案:
      引入环路检测算法(如深度优先搜索)。
      增加针对复杂电路拓扑的单元测试(如串联-并联混合、环路等场景)。
      测试结果:
      修复后,程序能够在遇到环路时正确检测,并输出"环路短路错误"提示,且不会再出现死循环。
      心得:
      复杂逻辑的实现,需在编码初期明确边界条件,结合测试覆盖实际场景,防止遗漏极端情况。
    1. 输入校验不足导致系统异常
      现象:
      在设置电压输入时,未校验电压范围(如负值或超出设备承受范围的电压),直接导致设备运行异常。例如,输入负电压时,程序输出的设备状态为负值(不符合物理规律)。
      分析:
      缺乏输入校验逻辑,未对用户输入做限制。
      输出结果缺少对异常情况的提示,导致问题难以发现。
      解决方案:
      在电压设置功能中加入输入范围校验(如电压限制在 0~220V),并在校验失败时抛出明确的错误提示。
      为用户界面和日志系统添加详细的异常信息说明,便于开发者快速定位问题。
      测试结果:
      修复后,输入负电压时程序能提示"输入参数超范围",并拒绝执行相关操作。
      心得:
      输入校验是保障系统稳定性的第一道防线,错误提示的明确性直接影响调试效率。
    1. 设备状态更新滞后
      现象:
      在切换开关状态后,受控设备的状态未能实时更新。例如,切换开关后灯泡仍显示为关闭状态,直到再次操作时才同步更新。
      分析:
      设备间状态依赖未通过事件机制实现,设备状态更新逻辑仅限于当前操作,而未触发受控设备联动更新。
      代码逻辑中没有明确受控设备的状态刷新规则。
      解决方案:
      引入观察者模式,在开关切换时通知所有受控设备及时更新状态。
      优化测试用例设计,增加针对状态更新滞后的自动化测试。
      测试结果:
      修复后,切换开关时,灯泡状态能实时更新,无需等待额外的操作。
      心得:
      设备联动逻辑需要在设计阶段规划好,明确事件触发机制,避免后期因为耦合度高而难以维护。

改进措施

    1. 增加代码可读性与可维护性
      问题现状:
      代码的模块划分不够清晰,耦合度较高,导致新增功能或修改功能时需更改大量代码。
      模块化设计: 将系统功能划分为独立模块(如设备管理模块、电路模拟模块、用户交互模块等),确保各模块职责单一、松耦合。
      接口与抽象: 抽象出通用接口(如Device、Control等),通过接口实现设备的多态行为,便于后续扩展新设备。
      设计模式引入:
      观察者模式: 用于设备状态联动(如开关切换时联动灯泡)。
      工厂模式: 用于设备实例化,简化新增设备的流程。
      策略模式: 用于实现不同的电路连接规则或短路检测逻辑,支持不同算法的切换。
      改进收益:
      代码结构清晰,减少重复逻辑,提高扩展性,便于团队协作。
    1. 提高系统鲁棒性
      问题现状:
      输入数据校验不足,异常场景处理不完善,导致系统在极端情况下易出现错误或异常中断。
      改进措施:
      输入校验:
      在接收用户输入时,增加合理性校验(如电压范围、电流范围、设备连接是否合理等)。
      针对异常输入给出明确的错误提示,而不是直接抛出未捕获异常。
      异常处理:
      使用自定义异常类(如VoltageOutOfRangeException),分类处理不同类型的异常。
      在系统关键功能中添加异常捕获机制,确保系统不会因单一错误而中断运行。
      边界值测试:
      增加针对极端场景的单元测试,例如:
      电压、电流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电路连接中形成环路或孤立设备。
      设备未初始化情况下的调用。

总结

  • 1.通过本阶段的三次题目练习,以下是我的主要收获:
    (1)面向对象设计与实现:
    深刻理解了如何将抽象问题建模为类与对象,包括类的属性、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掌握了面向对象的多种设计模式,例如观察者模式、工厂模式等,通过这些模式能够提高代码的灵活性与可维护性。
    (2)单元测试与代码健壮性:
    认识到单元测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测试边界条件、异常情况(如短路、参数越界)时,能够有效暴露潜在问题。
    学习了如何编写高覆盖率的单元测试,并引入覆盖率工具对测试进行量化评估。
    (3)并发与性能优化:
    初步接触了并发编程的基础,包括线程同步、线程安全机制(如锁的使用)。
    学习了如何对性能瓶颈进行排查与优化,尤其是在大规模设备模拟时,如何使用算法(如DFS/BFS)和数据结构(如HashSet)提升效率。
    (4)问题分析与调试能力:
    在遇到复杂问题(如逻辑死循环、电压异常等)时,通过代码调试、错误日志分析以及小规模单元测试逐步定位问题。
    掌握了如何通过重构和代码分层的方式解决代码的耦合性与复杂性问题。

  • 2.需要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内容
    (1)高效算法与数据结构:
    在实现短路检测、电路环路分析等问题时,暴露了算法效率不足的问题。例如,DFS 在处理超大规模电路图时可能存在性能瓶颈。
    未来需要深入学习图论算法、优化的路径搜索算法(如A*算法)、并行计算等内容。
    (2)更复杂的设计模式:
    尽管在本阶段学习了一些设计模式,但实际应用中对于模式的理解仍不够深入。例如,如何在复杂设备模拟中动态选择策略(策略模式)或动态扩展功能(装饰器模式)。
    (3)并发编程与分布式系统:
    对并发编程的掌握还处于入门阶段,尤其是线程池、并发队列、分布式锁等高阶内容需要进一步学习。
    考虑到未来可能需要处理分布式模拟系统的场景,对分布式消息队列、负载均衡等系统设计的理解也需要加强。
    (4)代码质量与持续集成:
    尽管目前引入了单元测试,但在实际项目中尚未建立自动化测试与持续集成(CI/CD)管道。未来需要学习如何通过工具(如Jenkins、GitLab CI)实现代码质量的持续监控。

    *3. 对教师、课程、作业、实验的建议与意见
    (1)课程内容:
    建议增加案例分析: 在课程中引入一些实际项目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开发场景结合起来。比如展示实际智能家居系统或大型电路模拟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加强代码优化相关内容: 增加关于性能优化、内存管理、并发处理等内容的深入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开发中的性能瓶颈问题。
    (2)作业设计:
    引入分阶段任务: 对于较复杂的题目,可以拆解为多个小任务,分阶段完成,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有助于系统性学习。
    提供更多提示与指导: 对于某些难点问题(如环路检测、电压异常处理),可以在题目中提供一些思路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增加代码质量评估环节: 在作业提交时,引入代码质量评估标准,如代码风格、注释规范、测试覆盖率等,培养学生写出高质量代码的意识。
    (3)实验组织:
    建议分组合作完成部分实验: 引入团队合作任务,模拟实际开发中的分工协作模式,帮助学生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加强实验资源支持: 提供更丰富的实验素材,例如设备模拟的预置模型、电路图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快速上手。
    (4)课上与课下安排:
    优化课上时间分配: 目前部分理论内容讲解时间较长,可以适当压缩理论内容,将更多时间用于讨论、代码演示等互动环节。
    课下答疑与交流平台: 建议搭建一个在线交流平台(如微信群、论坛、答疑系统),方便学生在课后提问、交流作业难点、分享心得。

学期总结

  • 一、技术能力提升
    设计模式的实战应用
    从最初生涩地套用模式,到现在能够根据实际场景灵活选择
    深入理解了观察者模式在状态同步中的应用
    掌握了工厂模式、策略模式在实际业务中的价值
    体会到模板方法模式对代码复用的重要性
    架构设计能力
    通过8次迭代,逐步建立起系统架构思维
    学会从性能、扩展性、维护性多个维度思考问题
    理解了分层设计和模块化的重要性
    掌握了渐进式重构的方法
    性能优化经验
    从最初的粗放式编码到注重性能指标
    学会使用性能监控工具定位问题
    掌握了多种优化技巧和方法
    建立起性能优化的整体思维

  • 二、两个项目类型的对比思考
    答题判题系统
    重点在于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需要考虑各种边界情况
    并发处理要求高
    数据一致性要求严格
    家电模拟系统
    着重于业务模型的抽象
    状态管理更为复杂
    实时性要求高
    扩展性要求更高

  • 三、成长与感悟
    编程思维的提升
    从"能实现"到"好实现"的转变
    建立起系统性思维
    培养了问题分析能力
    提高了代码质量意识
    工程化实践
    理解了版本控制的重要性
    掌握了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
    学会了团队协作的技巧
    建立起工程化思维
    遇到的挑战
    初期对设计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入
    性能优化经验不足
    并发处理存在困难
    代码质量控制需要提升

  • 四、心里话
    这学期的8次大作业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得心应手,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每一次的突破都带来了成长。
    特别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点评,同学们的互相帮助和讨论。

标签:总结,状态,题目,处理,代码,电路,电压,设备
From: https://www.cnblogs.com/lzy1017/p/18637697

相关文章

  • java三阶段总结(家用电路模拟)
    前言第六次题目集知识点:抽象类,抽象类不能被直接实例化!有抽象方法,抽象方法没有方法体,由继承它的子类提供具体实现。抽象类可以看作是一种模板,子类在实现接口方法时,必须实现接口中的所有抽象方法,除非子类也是抽象类在抽象类和接口中,多态体现为父类引用变量可以指向子类......
  • 学期:2024-2025-1 学号:20241303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第十四周学习总结
    作业信息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班级的链接>(如2024-2025-1-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作业要求的链接>(如2024-2025-1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第十四周作业)这个作业的目标<写上具体方面>《C语言程序设计》第13-14章并完成云班课测试作业正文...本......
  • Rust和C/C++相关调用总结
    一.Windows下Rust与C/C++互相调用1.C/C++调用rust1.1动态库调用1.1.1以LoadLibrary方式显示调用add.rs#[no_mangle]//防止Rust修改函数名pubextern"C"fnhello_world(){println!("HellofromRust!");}#[no_mangle]pubextern"C"fnadd(a:i32,b:i3......
  • PTA题目集7~8的总结性Blog
    ·前言本次的两个作业,由家居强电电路模拟程序-3、家居强电电路模拟程序-4组成。家居强电电路模拟程序-3模拟强电电路的运行,支持各种控制设备、受控设备的运行逻辑、计算各设备的电压、电流、亮度、转速等参数、支持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结构。;最后家居强电电路模拟程序-4则在前一......
  • 最后的个人总结(解脱)--烦
    一、学期回顾1.1回顾我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想象初始印象:在没上这门课之前,我单纯的以为这就是一门从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上了以后我才发现跟我所想完全不同。看到过一句话,“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里考研的‘政治’。”直到临近课程的尾声,我才发现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正确。因为我......
  • 题目集7-8总结^_^
    一.前言  对于最后两次大作业,我只能说,从第七次大作业到最后一次大作业的难度跨度非常大,虽然是第七次作业的题目量已经很大了,但是最后一次大作业的题量更上一层楼。  由于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我之前有一次一直等到周末还剩两三天的时候才开始写大作业,导致最后几天写大作业的时候......
  • 2024-2025-1学号20241309《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第十四周学习总结
    作业信息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2024-2025-1-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2024-2025-1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第十四周作业这个作业的目标自学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第13章并完成云班课测试作业正文2024-2025-1学号20241309《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第......
  • 第三次Blog 题目集7~8
    一,前言在题目集7和8中,我们逐步完善了智能家居强电电路模拟程序的功能和复杂性。题目集7以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连接为核心,涵盖了开关、调速器、灯、风扇等设备的模拟,实现了多种控制设备和受控设备的电路设计与状态输出;而题目集8在此基础上新增了管脚电压显示、电流限制检测、短路......
  • 题集7-8的总结
    一:前言:1.知识点:主要包括类和对象的使用、数据封装、方法的定义和使用、继承、多态、泛型、抽象类,集合框架,异常处理,字符串处理、以及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2.题量:现在的题目集都是一道题了,题量没什么说的。3.难度:每次题集的难度都较大,每次都要7.8小时及以上,第七次的电路题增加了......
  • 『联合省选2025集训』『图的连通性进阶』 知识点 总结
    前言若有长风绕旗,那便是我在想你了。这周讲了个图论连通性板块的一些进阶知识,周六全国第一给我们讲了一些树上的问题,感觉树剖板块实现难度较大,后面几道偏思维的题会有些许好转。这里就先写写连通性相关的进阶的一些知识点吧。主要涵盖:耳分解,双极定向,三连通分量和一些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