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ussDB技术解读高性能——数据分区与分区剪枝
在数据系统中,数据分区是在一个实例内部按照用户指定的策略对数据做进一步的数据切分,将表按照指定规则划分为多个数据互不重叠的部分。从数据分区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水平分区(horizontal partition)分区策略方式。分区表增强了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性能、可管理性和可用性,并有助于降低存储大量数据的总体拥有成本。分区允许将表、索引和索引组织的表细分为更小的部分,使这些数据库对象能够在更精细的粒度级别上进行管理和访问。GaussDB Kernel提供了丰富的分区策略和扩展,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由于分区策略的实现完全由数据库内部实现,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因此它几乎可以在实施分区表优化策略以后做平滑迁移,无需潜在耗费人力物力的应用程序更改:(1)改善查询性能,对分区对象的查询可以仅搜索自己关心的分区,提高检索效率(2)增强可用性,如果分区表的某个分区出现故障,表在其他分区的数据仍然可用。(3)方便维护,如果分区表的某个分区出现故障需要修复数据,只修复该分区即可。
常见数据库支持的分区表为范围分区表、列表分区表、哈希分区表、间隔分区、组合分区(a.w.k 组合分区)。
(1)范围分区(Range Partition):将数据基于范围映射到每一个分区,这个范围是由创建分区表时指定的分区键决定的。这种分区方式是最为常用的。范围分区功能,即根据表的一列或者多列,将要插入表的记录分为若干个范围(这些范围在不同的分区里没有重叠),然后为每个范围创建一个分区,用来存储相应的数据。
(2)列表分区(List Partition):将数据基于各个分区内包含的键值映射到每一个分区,分区包含的键值在创建分区时指定。列表分区功能,即根据表的一列,将要插入表的记录中出现的键值分为若干个列表(这些列表在不同的分区里没有重叠),然后为每个列表创建一个分区,用来存储相应的数据。
(3)哈希分区(Hash Partition):将数据通过哈希映射到每一个分区,每一个分区中存储了具有相同哈希值的记录。
(4)间隔分区(Interval Partition):可以看成是范围分区的一种增强和扩展方式,相比之下间隔分区定义分区时无需为新增的每个分区指定上限和下限值,只需要确定每个分区的长度,实际插入的过程中会自动进行分区的创建和扩展。间隔分区在创建初始时必须至少指定一个范围分区,范围分区键值确定范围分区的高值称为转换点,数据库为值超出该转换点的数据自动创建间隔分区。每个区间分区的下边界是先前范围或区间分区的非包容性上边界。
(5)二级分区(Sub Partition,也叫组合分区)是基本数据分区类型的组合,将表通过一种数据分布方法进行分区,然后使用第二种数据分布方式将每个分区进一步细分为子分区。给定分区的所有子分区表示数据的逻辑子集。常见的二级分区组合由Range、List、Hash组成。
分区表对查询性能最大的贡献是分区剪枝优化技术,数据库SQL引擎会根据查询条件,只扫描特定的部分分区。分区剪枝是自动触发的,当分区表查询条件符合剪枝场景时,会自动触发分区剪枝。根据剪枝阶段的不同,分区剪枝分为静态剪枝和动态剪枝,静态剪枝在优化器阶段进行,在生成计划之前,数据库已经知道需要访问的分区信息;动态剪枝在执行器阶段进行(执行开始/执行过程中),在生成计划时,数据库并不知道需要访问的分区信息,只是判断“可以进行分区剪枝”,具体的剪枝信息由执行器决定。
注意,分区表由于相比普通表多了一层分区选择的处理逻辑,一般而言在数据导入场景下会有一定的性能损耗。
标签:剪枝,分区,数据库,分区表,数据,GaussDB,范围 From: https://www.cnblogs.com/xiaoxu0211/p/1861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