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藏着掖着了,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压根没琢磨文采这事,章节顺序更是抛到九霄云外,脑海里蹦出什么,手下就直接写了,权当是给自己攒下的一份生活感悟。
毕竟出发点是我自己的性格、想法,人都有局限性,有些内容片面也在所难免,要是有说得不恰当的地方,还请多担待。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北漂打工者,要是你也有相似经历、别样想法,别犹豫,随时拉上我,咱敞开了唠唠、讨论讨论。。
疫情之前的互联网什么样子?
公司多、岗位多、别说上岗情况,面试次数不会差;
疫情中呢
也还行,不是太差,能约面试,有面试机会;
疫情后呢 ,2023年后
当下的求职市场,堪称一场前所未有的“激战”,求职者们内心的焦虑、急切,如同熊熊烈火,烧得他们坐立不安。
为了能在海量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争得那一丝宝贵的入职机会,不少人直接开启了“狂轰滥炸”模式,HR 的工作邮箱瞬间被简历塞满,消息列表更是被求职咨询刷爆,叮叮当当的提示音此起彼伏,一刻都未曾停歇。
反观 HR 这边,往日还得四处搜罗人才,在各大招聘平台广发邀约,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如今形势彻底反转,他们连主动出击都省了,稳稳地坐在办公桌前,只需轻点鼠标,一份份简历便接连映入眼帘。
面对堆积如山的简历,HR 们从容地定下严苛标准,开启快速筛选模式:不符合学历要求的,一键略过;工作经验有所欠缺的,当即淘汰;项目成果不达标的,毫不犹豫丢进回收站。毕竟,后头源源不断涌来的简历,多得如同过江之鲫,压根看不完、翻不尽,只能用最利落的手法,筛出那几颗“遗珠”,完成招聘指标。
虽说这是就业市场供需失衡催生的特殊景象,但长此以往,求职者的盲目投递不仅让自己的诚意大打折扣,还平白消耗精力;HR 淹没在海量简历里,也极易错失真正契合岗位的优质人才。双方或许都该停下匆忙的脚步,求职者调整策略、精准出击,HR 多些耐心、深入甄别,方能各得其所。
曾几何时,互联网行业风光无限,大厂仿若坚固的巨轮,平稳航行在时代浪潮之上,小公司也如灵动的帆船,各有航道,一片繁荣。谁能料到,行业风向突变,凛冬骤至,大厂无奈挥起裁员的利刃,精简架构;小公司更是不堪重负,接连倒闭,犹如多米诺骨牌,纷纷折戟沉沙。
一时间,海量人才如潮水般涌入就业市场,往昔井然有序的求职格局被彻底打乱。资深技术大咖,本应角逐核心要职、攻克技术难关,如今也放下身段,与初中级求职者一同竞争基础岗位。降级面试成了无奈之举,大家所求的,不过是一份能维持生计的工作,薪资、职级都顾不上了,人才间的相互挤压愈发惨烈,早已没了过去“高级对高级、中级寻中级”的泾渭分明。
设想一下,你身为一名技术扎实、经验丰富的中级技术员,满心期许能凭借多年积累拿下心仪岗位,却发现身旁站着资深大拿、技术骨干,一同竞争寥寥无几的名额,结局似乎不言而喻——被淘汰出局的大概率会是自己。毕竟,在僧多粥少的当下,用人单位往往倾向于摘取“最亮眼的那颗星”。
不过,互联网这行纵有波折,却依旧瑕不掩瑜。往昔,它作为高薪、稳定的代名词,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投身其中;虽说从 20 年起一路滑坡,热度渐减,究其原因,是涌入赛道的人太多,竞争白热化,但相较其他行业,它的优势依然明显。薪资水平仍远超不少传统行业,技术迭代快,发展机遇多,只要你不放弃,多投简历、多参加面试,打磨技术、复盘经验,总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那位赏识你的“伯乐”,寻得一席之地,重拾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行业现状
疫情如同一道过滤网,筛选着互联网行业的每一个人。随着大规模裁员的发生,一方面,高端人才纷纷流入市场;另一方面,职业培训机构也在不断提升课程内容的质量。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员工,在求职面试时的表现,有时也不如那些经过系统培训的新面孔来得亮眼。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当前互联网行业所面临的复杂局面。
- 人员门槛高(要求技术高,别管真会假会,面试面谈时得会)
- 技术门槛高(互联网发展必然向上,不进则退)
- 资源紧(人多公司少)
- 公司卷(加班的单位越来越多)
- 学历问题(大家太卷学历了,现在没研究生都不好意思毕业)
这轮疫情仿佛是对互联网行业的一次大洗礼,不仅考验着行业的韧性,也检验了每一位从业者的适应能力。但请记住,只要我们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不断学习与成长,就能在这场风暴中稳住脚跟,继续在互联网的广阔天地里施展才华。当然,这些话权当一种鼓励,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一丝慰藉与乐趣。
就业情况
2023年的数据显示,失业率达到了30%,意味着每1000万人中就有300万人面临失业的困境。这一数字令人震惊,尤其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他们在一线城市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许多人不得不转向二三线城市寻找机会,或者选择继续深造、参加公务员考试以寻求更稳定的未来。
改革情况
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变革都是必不可少的。正如电视剧所展现的那样,每一次重大变化都伴随着深刻的改革与重组,而疫情对于国家经济而言,无疑是一场全面的洗礼。同样地,个体和组织也需不断革新,以求发展。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新技术和新思维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一名接近四十岁的职场人士,若不积极学习新知,在与二十几岁的同事协作时,可能会显得格格不入——不仅存在代际差异,还可能影响团队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当你身处非纯粹管理层职位时,这种差距更为明显。相比之下,纯粹的管理者或许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互联网值得去坑么
言归正传,前面聊得有些离题了,最后咱们来点实在的内容。
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我是在2016年开始接触这一行的,经过测试培训后正式进入测试领域。最初的工作内容主要是IT支持,包括办公运维和测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工作范围逐渐扩展到测试、运维以及开发等多个方面。我对各种技术都有所涉猎,虽然不够深入,但足以应对日常工作,并且能够进行讲解和技术分享。这大概就是我的现状了。平时,我也喜欢浏览各大论坛,阅读技术文章、心灵感悟和行业大佬的经验分享。
我认为自己应该算是普通的打工人,那些动不动就能进入大公司的大佬们就不提了,他们毕竟是少数,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应届毕业生中,能进入大公司的又有多少呢?就像在全国几亿人口中,大多数人月薪不过几千元而已。
在疫情之前和期间,每当有人问起我的看法时,我通常会说:“只要你愿意学习,就可以尝试加入这个行业。相比其他行业,这里不仅薪资更高,而且休息日也更多。找到一份月薪一万元且双休的工作并不难。”
然而,进入2023年后,我不再建议大家轻易踏入这个领域。
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份出色的简历,并祈祷人力资源部门能够看到它;
其次,即使HR看到了你的简历,还要希望他们对你感兴趣;
再次,如果获得面试机会,你还得顺利通过面试;
最后,即便面试成功,能否最终转正以及避免被裁员,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以上四个阶段在以往可能只有10%的概率,但现在这个数字可能已经上升到了90%。换句话说,过去是从十个人中选出一个幸运儿,而现在则是从一百个人中挑选一位,甚至是更低的概率。每个阶段的不确定性都在不断增加。
更重要的是,与其他行业的薪酬差距正在缩小,这个行业已不再是高薪的代名词。当然,相对于我所了解的一些其他行业而言……
总结
或许我的表述有些杂乱,实际上还有许多想法未尽。当我重新审视之前所写的内容时,发现有不少地方不尽如人意。尽管如此,我对它还是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毕竟,每一段文字都是我用心思考的结果。虽然文笔平平,没有经过仔细打磨,只是随性而发,想到什么便记录下来。
对于未来的人生道路,我感到十分迷茫与不安。如今看来,求职过程中最理想的途径莫过于内部推荐。若仅凭个人提交简历寻找工作,很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难以获得,更不用说最终得到录用通知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想要安安稳稳地做一名普通员工似乎也变得异常艰难。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或许我早已转行另谋生路。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哈,有出路带带我,哈哈
标签:简历,疫情,新人,入坑,HR,有路可走,面试,互联网,行业 From: https://blog.csdn.net/DNFBM/article/details/14423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