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读书笔记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读书笔记

时间:2024-11-01 08:58:46浏览次数:2  
标签:高效 读书笔记 假设 能够 成果 工作 麦肯锡 思考 最小化

第一章 麦肯锡顾问的最强思考法:最小化思考法

所谓最小化,就是“最小,最小限度”的意思。也就是说,最小化思考法,就是用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果的思考法。最小化思考法不用做太多的事,是将力量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取得成果的思考方法。

果断舍弃不重要的工作

所谓最小化,就是“最小,最小限度”的意思。也就是说,最小化思考法,就是用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果的思考法。

最小化思考法不用做太多的事,是将力量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取得成果的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最有效而且最小限度地进行分配的思考方法。

能够进行最小化思考的人,不会同时做很多的工作。他们知道最应该集中力量做的事情是什么,并且能够将除此之外的东西都“舍弃”掉。这样的人能够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的成果。

用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果

“现在最应该专注力量去做的事情是什么?”

明确地把握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通过将力量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就可以消除无用功,用最小的努力取得最好的成果。

像这样通过最小化思考法对工作进行安排,就能够切实地通向目标、取得成果。

利用最小化思考法同时追求品质和速度

“能够快速完成工作的人”并不等于“工作做得好的人”

用只有你才能想出的创意和只有你才能做出的行动来取得成果的工作,才是高品质的工作。

快速开展工作和工作速度快是不同的。快速开展工作,指的是在得到工作指令后立刻开始行动。而工作速度快,指的是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短。

立刻开始行动当然好,但能够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完成工作显然更加重要。

所谓合适的时间段,指的就是在期限之前完成。考虑到工作都是有期限的,所以最好在开始工作之前就给工作制订一个计划。

因此,速度和品质都很高的人,就是能够以很快的速度在期限之内完成高品质工作的人。也就是说他能够采取没有无用功的行动取得成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将力量集中在确实能够取得成果的事情上,并且将除此之外的一切都舍弃掉。

优先安排最有价值的工作

经常进行最小化思考法的人,不会思考“应该做什么”,而会思考“什么能够产生价值”。

通过时刻思考工作“应该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就能够发现应该专注力量去做的重要事情。

如果不明确价值,工作中就会做许多无用功,自然就难以取得结果。

明确价值的工作就像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工作开始之前就可以预测到最终的结果。甚至可以说,在工作的准备阶段就已经得出了结果。

通过不断重复“假设”与“验证”来创造价值

在为了实现价值而进行工作安排的时候,有三个技术是必不可少的:1、建立假设的技术;2、整体设计的技术;3、成果设计的的技术。

什么是最核心的课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找出真正的问题,即“真因”。

当确定了真因之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也就是建立“这样做是否能够解决起因”的假设。

所以如果对假设进行验证之后,结果证明这样做无法提高销量,那就需要重新建立假设。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只要能够快速地建立准确度较高的假设并在进行验证的同时展开工作,就可以实现工作的高品质与高效率。

“假设”并不只适用于工期较长的大工程以及大型项目。掌握了建立假设技术的人,即使在日常的工作之中也会自然而然地通过建立假设来对工作进行安排。

假设是以创造价值为目的的“临时想法”。

通过快速地重复假设与验证,就能够实现有品质和有效率的工作。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往往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价值和假设这些最重要的问题上。

从整体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工作

在对假设进行验证的阶段,不能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而应该在开始行动之前首先创建一个整体的设计图。也就是面向“创造价值”这一目标,描绘出一个以鸟瞰的视角能够对整体进行把握的“地图”。

不擅长对工作进行安排的人,基本都没有这个“地图”。因为他们都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所以有些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往往都被延后甚至彻底忘记。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首先会对整体情况进行把握,并且在展开工作的过程中时刻牢记整体情况。这就是整体设计的技术。

用“空雨伞”的框架把握工作的成果

在工作开始之前对目标有明确的概念。

先描绘出整体的设计图,在工作的过程中时刻把握整体情况,这样就可以消除工作中的无用功,提高工作的品质和效率。

“自己的最终成果物空间是什么?”

用“空雨伞”对成果进行总结。

对最终成果物有一定的把握之后就可以进行最小化思考法。

工作安排的关键是流程设计和技能提升

工作安排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针对实现目标的“流程”的工作安排。还有一个就是以提高各项作业的品质与效率为目标的工作安排。

很多人在说起工作安排的时候首先想到的都是后者的技能,但要想同时提高品质与效率,还必须拥有对流程进行工作安排的意识。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都是先找到实现目标的最短流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始进行工作安排。

只掌握提高作业效率的技能并不是“工作安排”

工作必须在流程之中进行。而在流程之中的各项作业,只不过是通往最终成果物的阶段而已。

因此,掌握提高各项作业的工作效率的技能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对整个流程进行安排的话,仍然无法保证工作的品质和效率。

如果能够使“五感”变得敏锐,提高自己的专注力,那么在同样的时间里你能做到比别人更多的事情,工作的品质和效率也自然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第二章 麦肯锡顾问的最强推理:通过假设找到问题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管理顾问,每天都会进行建立假设的训练,并且已经养成了建立假设的习惯,所以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建立起准确度较高的假设。

通过“假设”找到最重要的工作

建立假设可以使问题变得更加具体

关键在于从一开始就迅速地建立起假设

虚心向身边的行家求救

在建立假设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建立起准确的假设。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准确度较高的假设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信息收集力”和“编辑力”。要想提高工作的品质,这两种能力必不可少。

所谓“第一手”信息,就是亲自获取的信息。

在收集“第一手”信息的时候,“无意中听到和看到的信息”以及“自己的直觉”尤为重要。

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任何人都能够获取的大众信息,而是顾客在现场无意中透露出来的“真正有用的信息”。

此外,要想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向自己身边的行家请教。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都知道如何根据假设来建立提问列表,从行家那里获得真知灼见。

找出性感的突破口

编辑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最终成果物的好坏。

这里所说的性感,指的是“具有吸引力”“让人眼前一亮”。

准确地设定矩阵的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非线性”思维提高工作效率

现在世界上可以说没有绝对新乡的创意。任何看起来崭新的创意,都是将已经存在的创意重新排列组合、重新编辑之后的产物。

根据假设收集准确的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理论分析,再将其与自己在过去的人生中掌握到的所有经验和知识以及自己的直觉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出最佳的答案。

有时候,将两个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线,创意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就是“非线性思维”。

“(非线性思维)是能够将冷静的分析与人类的经验和直觉以及思考力进行最有效组合的思考形态,是不管面对怎样困难的局面,都能够凭借人类的力量找出最佳答案的方法。”

因此,建立准确度较高的假设和性感的轴的技巧之一,就是“不拘泥于眼前的工作,要将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获得的各种信息与经验全部积累起来”。虽然乍看上去这样做有些舍近求远,但实际上这却是最近的路径。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绝不会盲目地只追求工作上的效率。在优秀的管理顾问之中,有不少人都热爱文学和艺术,还有的人经常阅读哲学与科学相关的书籍。他们从这些领域能够学到很多工作中也同样适用的人生经验。也就是说,正因为他们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果。

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经常使自己接触最本质的信息,这样可以切实地提高你的思考力。

要想建立准确度较高的假设和性感的轴还有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前文之中提到过的“向行家请教”。

绝不要轻信网络上的信息

掌握最小化思考术的人不会将从互联网上获取的数据直接放进资料里面。而是先对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进行“So What”(这说明了什么情况?)的思考。

尽管互联网上的信息并非全都没有价值,但因为这些信息属于任何人都出能够轻易获取的信息,所以价值很低。关键在于,从这些信息之中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意见和见解,或者能够导出怎样的假设。

那么,在对信息进行收集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关键在于尽可能地把握第一手信息。所谓第一手信息,就是自己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亲自体验到、亲手获得的现场信息。

说起信息收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互联网。当然,将互联网作为收集信息的工具也没什么坏处,但关键在于不能对互联网上的信息不加思考地全部接受,而应该以互联网上的信息作为线索,导出自己的假设和见解。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会将互联网上的信息作为建立假设的线索。他们为了找出建立假设的突破口,首先会通过互联网进行深度检索。

在利用互联网收集信息的时候,时刻在自己的大脑里保持“事实真的如此吗”“这件事可以这样理解吗”“如果是我的话应该这样理解”的思考十分重要。这样做可以提高你建立假设的准确度。

放空思想,从零思考,建立正确的假设

要卢找出客户存在的问题点,需要对用户进行问卷调查,但是如果没有建立起假设的话,那就连问卷调查表上应该提出什么问题都不知道。如果只在调查表上写“请随便提点意见”这一行字,那么要想找出真正的问题不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会给接受调查的用户带来困扰。

但是,为了对假设验证而进行询问和问卷调查的时候,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绝对不能采取“诱导询问”。

虽然建立假设是让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但如果在对假设进行验证的时候仍然对自己的假设深信不疑,那就容易只提出对自己的假设有利的问题。

虽然假设可以给自己的思考限定一个范围,但并不意味着将思考范围之外的要素完全排除。在最初的阶段,即便建立起了假设,也不应该将所有的意见和信息都排除掉。

在没有一定程度的确定之前,最好不要固执地只集中在一点。也就是说要在各个要素之间找好平衡。

尽管假设很重要,但也不能对假设过于执着。自己建立的假设不一定会百分百的准确,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假设都不是全部正确的。就算假设的大方向没有错,但在细节上需要进行轨道修正的情况十分常见。

因此,绝对不能强行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如果只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解释信息,歪曲验证的结果,那肯定无法取得理想的成果。

建立假设没有错,但不要从一开始就被假设限制了思路。

所谓“从零开始”,就是不管面对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思考“真的是这样吗”。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绝不会因为某件事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就对其深信不疑。

在建议假设的时候,尤其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如果不能利用“从零开始”的思考方法找出“真正的问题是什么”,那就很容易出现错误。

假设和深信不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假设,就是一个临时的答案。如果发现了其他更加合适的答案,那就必须对之前的假设进行轨道修正,或者干脆将其替换为其他的假设。

假设归纳为一句话,更利于开展工作

建立假设,就是提出优秀的问题。通过提问的形式,可以使人自然而然地进行思考,得出答案。

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抽象,说明你对假设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

虽然假设应该尽量具体一些,但如果假设变成长篇大论的文章那就有问题了。因为如果内容太长的话,会让假设的核心内容变得不够明确。所以最好能够将假设整理在一句话之内,这样假设的要点才足够清晰。

将假设整理在一句话之内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让大脑条件反射地开始思考问题的答案。

能够建立起准确度较高的假设的人,平时就拥有自己建立假设的习惯。即便在逛街或者看报纸的时候,他们也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然后建立假设。

总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建立假设并对其进行验证。
在这个时候,能够立刻找到所需信息的互联网就派上用场了。通过互联网检索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也可以通过与身边的人交流来进行验证。如果经过验证之后觉得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还可以通过博客等自媒体将信息发表出来。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都能够灵活地利用互联网。

思考要有“边框”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能够在一开始就准确地找出“或许就是问题所在”或者“这样或许能够解决问题”,并且建立假设。

假设建立得越早,对假设进行验证的循环过程就越快,从而提高工作的品质。事实上,有一种工具可以提高建立假设的速度。
这种工具就是框架。

所谓框架,就是思考的边框。将思考放进边框里,感觉上好像剥夺了思考的自由,但实际上如果没有边框的存在,往往会使人不知道应该如何思考。

框架可以使我们的思考力变得更加灵活,与自由思考相比,利用框架进行思考更容易使我们发现新的创意,提高思考的效率。从结果上来说,这也能够使我们的工作安排更加高速化。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都知道如何利用框架来消除工作中的无用功。

也就是说,“边框”并不会夺走思考的自由,反而让思考变得更加自由。

使用框架,在给思考制定边框的同时,也扩大了思考的范围。使用框架能够使你发觉到平时完全想不到的内容,从而防止思考出现遗漏。

框架并没有“必须这样做才行”的规定。那些广为人知的框架,都是因为具有很强的泛用性所以才经常被人们使用。另外,针对自己所处的行为来创建适合自己工作的框架,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提升工作的品质和效率。

第三章 麦肯锡顾问的整体设计:从大局需要安排工作

全力以赴地完成眼前的工作并没有错。但如果在对整体的情况没有一个准确把握的情况下,只顾着一个劲地埋头苦干,反而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把握成果,工作安排勿要盲人摸象

为了取得价值较高的成果,根据假设对整体的工作进行安排的行为被称为“整体设计”。在最初的阶段就明确实现目标必须要做的事情,可以使工作得到顺利的展开。

要想实现某种目标,必须在一开始就把握整体的情况,创建出一个设计图,这样你才能知道哪些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哪些工作是不需要做的。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能够根据最终成果物逆推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在工作的开始阶段就对最终成果物有一个很明确的把握,并且清楚地描绘出通向目标的流程(工程),所以绝对不会出现“到了期限但工作还没做完”的问题。

如果真的出现了可能导致工期延误的情况,他们也能够在事前把握这一情况,从而尽早采取调整工期等对策。

全力以赴地完成眼前的工作并没有错。但如果在对整体的情况没有一个准确把握的情况下,只顾着一个劲地埋头苦干,反而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只有知道自己现在的工作在整体之中处于怎样的位置,才能够对眼前工作的内容和重要度以及应该在上面花费多少时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在制作设计图的时候关键在于以下四点:
1、将必须要做的作业一个不漏地全都网罗出来;
2、决定作业的期限;
3、让设计图上的内容一目了然;
4、将最终成果物明确地表示出来。

整体设计图要一目了然

对日常工作进行安排的时候,关键在于不要只思考一天的工作,而是要将今天放在整体的时间表里进行思考。

每天在开始工作之前都先通过这张设计图来把握工作的整体情况,挑出今天应该做的工作,找出最消耗时间的工作。然后以这些作业为中心从紧急度最高的工作开始逐一开工,临近期限的工作要最优先完成。

尽管以一天为单位制作ToDoList也很重要,但以整体设计图为基础,要把握工作整体时间表的前提下制作ToDoList更加重要。

而且,在明确了今天应该做的工作之后,就应该把力量都集中在这项工作上。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在制作完ToDoList之后,就会立刻将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工作上。

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对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情况都一目了然。

注意整体流程中的关键点

在进行整体设计的时候,除了要意识到最终的价值之外,对流程中各个阶段的成果物也要有所把握。

也就是说,要想创造出最终的价值,需要在之前的各个阶段都创造出价值。

要想获取最终的价值,必须给整体设计中各个阶段的成果都设定出一定的基准。

所谓一定的基准,就是在经过各个阶段的作业之后所应该取得的成果,也就是副价值。这个基准是必须完成的。

这个基准也可以说是为了取得最终的价值必不可少的“关键点”。

在描绘整体设计图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整体流程的各个阶段都有哪些关键点。也就是说,要知道各个阶段的作业结果应该取得怎样的“副 价值”,并将这个“副价值”作为关键点来使用。

利用框架来保证工作的品质和效率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都十分善于利用框架。通过利用框架来进行思考,可以极大地提高思考的品质和效率。

只要使用框架就能取得“相应的成果”

只要将使用框架进行思考作为前提,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出应该做的事情。

因为有了框架这个边框的限制,应该在什么范围之内做哪些工作全都变得一目了然。

框架可以使你的工作更有效率,同时还可以防止你的思考出现遗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作的质量。

流程就是对工作进行安排

1、明确最终的目标以及创造的价值

2、创建“流程”

3、根据“流程”将应该做的事情列举出来

将商业活动的流程细分化

通过将工作流程细分化,还能够找出需要重点处理的部分。

第一次做的工作可以随机写出应该做的事

在建立整体设计图的时候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将应该做的事情随机地列举出来,然后将相关的作业归纳到一起。

当你面对第一次做的工作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不妨试一试将应该做的事情随机地列举出来这个方法吧。

逻辑树可以保证工作品质

逻辑树是如同树状展开的没有遗漏没有重复的工具,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逻辑树是非常重要的武器。

把工作分为“定量”和“定性”

定量的工作

所谓定量的工作,就是常规的单纯作业。

对于定量的工作来说,需要做的事情都是事先决定好了的。

只要将作业重复多次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成果物。

而且定量的工作所要求的“品质”也是固定的。

像这样的工作已经没有更进一步提升“品质”的空间,所以只能将力量集中在提高“效率”上。

定性的工作

而定性的工作则是指抽象度比较高,需要创造力的工作,也就是需要“思考”的工作。

另一方面,定性的工作不管是作业流程还是成果物都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

所以“效率”自不必说,就连思考的“品质”也因为受工作安排的影响因人而异。

所以,定性的工作,通过最小化思考法对工作进行安排会更有效果。

对于定量的工作来说,因为时间决定质量,所以一定要优先保证定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其次是找出那些花费时间较多的工作,保证这些工作的时间。

对于定量的工作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对于抽象的创意性工作来说,如果不追求品质的话,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随随便便都可以完成。

但是,抽象度较低的定量的工作就不能这样做了。

事实上,越是定量的单纯的作业越不能偷工减料。因为必须要给定量的工作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所以对预留时间进行估算的技巧尤为重要。

但同时,因为定量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准确地估算出所需的时间,所以也更便于进行工作安排。

在对定量的工作进行工作安排的时候,只要稍微多留出一点时间,就可以将这多出来的时间用在提高品质上,从而实现有品质和高效率的工作。

在制作资料时采用“标准+α”的方法

即便是定性的工作,也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在保证高品质的同时提高工作的效率。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对于自己需要经常制作的资料,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格式。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高品质成果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制作资料时采用“标准+α”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作业的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资料的品质。

准确把握自己的“时间感觉”

很多人在列举今天一天之中应该做的事情的时候,列举的并不是“应该做的事情”,而是“想做的事情”。

在对工作量进行安排时,也不顾能做多少的实际情况,而是按照“要是能做完这些就好了”的愿望来进行安排。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都能够准确地把握自身的“时间感觉”,从而能够准确地估算出一项工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明知道都有哪些工作,但是却做不完,这种状态会给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而压力会导致我们的五感变得迟钝,使我们陷入更加混沌的状态。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准确把握自己的“时间感觉”,准确地估算工作所需的时间。

第四章 麦肯锡顾问的核心意识:成果决定价值

对于效率优先的工作来说,对方也不会苛刻地要求工作的品质。也就是说,在做并不重要的工作时,没必要提交超出对方期待值的成果。

好的成果设计可以消除无用功

要想提高工作的品质和效率,成果设计也必不可少。

成果设计可以说是提高思考的品质和效率的技巧之一。

所谓成果设计,就是对最终成果物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有目标就可以消除无用功

在开始工作之前,通过思考“应该创造出哪些价值”来明确最终成果物非常重要。

将观点总结为3个,就能说得明白易懂

在发表成果和制作资料的时候,“3”这个数字十分常用。

因为“3”是一个既不多也不少,还容易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数字。

如果不足3个会使人感觉太少不够充分,如果多于3个则会使人感觉太多,难以理解和记忆。

用“主张+3个根据”来进行总结

把握上司的“期待值”

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上司的要求,那很有可能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却是白忙一场。

搞清楚应该重视速度还是重视内容

不只是报告书和提案书,对于任何工作都应该搞清楚“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品质和效率。

改变交代工作的方法将影响最终的成果

当你向别人交代工作的时候,如果能够将自己的期待值准确地传达给对方,可以使整个团队的工作都变得更加顺利。

所以在交代工作的时候,按照难度、背景、期限的顺序来进行传达,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是最关键的期限。即便什么时候做完都可以,也应该将这一情况明确地传达给对方。

保证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对最终成果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是消除无用功、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不要追求100%的工作品质,80%就可以了

制作最终成果物的时候,没必要追求100%的绝品。

在工作的“品质”与“时间”之间存在着一个80/20的规则。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绝对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追求100%的品质,而是会在短时间内达到80%的品质。

为了尽快达到80%的品质,建立假设十分重要。

工作要设定期限

只要设定了期限,人就会努力在期限之内完成工作。

如果能够在工作的时候灵活地利用这种“期限效果”,就可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要意识到最终的期限之外,还需要以一天为单位给工作设定期限。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绝对不会优哉游哉地将工作拖到最后一刻。

只要给一天的工作设定一个期限,就可以集中精力使工作在那之前完成。

如果感觉工作无法如期完成,可以早点到公司对工作进行安排,争取在上午就完成一部分工作。

经常加班的人,可以试着在开始工作之前给自己设定一个回家的时间。

另外,将5分钟和10分钟这样的碎片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也十分重要。

如果能够下意识地利用时间,那么即便只有1分钟也可以用效地利用起来,就算是很短的时间也能做很多事情。

紧急的工作效率优先

越是紧急的工作越应该设定一个期限。而且期限应该设定得越短越好。

紧急的工作都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的工作。

另外,在紧急的工作之中还有一些并不重要的工作。比如提交经费资料和上司安排的事务性工作等,对于这些虽然不重要但很紧急的工作,基本原则是效率优先。

可以设定一个“5分钟之内做完”的目标时间,一口气将工作做完。

对于效率优先的工作来说,对方也不会苛刻地要求工作的品质。也就是说,在做并不重要的工作时,没必要提交超出对方期待值的成果。

像这样的工作,你花费的时间越多,对方的满意度就越低。但如果你能够很有效率地做出应对,那么即便是并不重要的工作,也一样能够获得极高的满意度。

第五章 麦肯锡顾问深度工作安排术:将工作可视化

如果能够准确地把握整体情况,给作业安排出优先顺序,就可以通过消除没有必要的作业、将相关作业组合起来,或者将作业外包出去等办法,使作业变得更有效率。

工作表安排的三个步骤

“商业系统型”的工作安排法

流程:为了创造价值明确工作的整体流程

分解:将整体流程分解为创造价值必要的几个阶段

要素:在每个阶段之中需要进行的作业

工作安排表的制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1、明确创造的价值;

2、思考价值产生的流程,将流程分解为几个阶段;

3、根据分解之后的阶段将作业列举出来。

开始行动前把握整体情况

工作安排表是用来把握整体和细节情况的关键图表。

经常用这个图表来对工作进行检查,就可以对自己正在进行哪项工作,停在了什么地方,接下来还有多少作业等情况随时进行确认。

当接到工作任务的时候,不要急于开始行动,而应该首先将自己工作的整体情况都整理到一张工作安排表上。

在制作工作安排表时需要考虑的三个内容

1、将力量集中在与价值直接挂钩的最重要的部分;

2、对工作整体的品质和速度进行改善;

3、在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

把精力集中在让你的价值提高10倍的工作上

在制作完工作安排表之后,紧接着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工作安排表中最能够发挥价值的部分,然后将力量集中在这个部分上,取得成果。

“与成果直接挂钩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在哪里

可能是发现商业机会的“把握顾客需求”,也可能是决定成交机会的“商谈·成交”,还有可能是防止顾客流失的“售后服务”。

至于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则是由商品的特征和商业环境,以及各个流程中有多少精通作业项目的销售负责人等因素决定的。

让你的价值提高10倍

将作业分成两个部分,把力量集中在最重要的部分

通过前文我们已经知道,要想提高自己的价值以及整体工作效率,就必须在把握工作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将力量集中在与价值直接挂钩的重要的部分。

1、任何人都能做的部分:交给别人去做

2、与价值直接挂钩的最重要的部分:全力以赴

当然,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尽可能去尝试更多的工作,所以不管哪个部分都应该积极地进行挑战。

但是,当你在一定程度上习惯了工作之后,就可以将不重要的部分交给别人去做,而自己则将力量全都集中在与价值直接挂钩的最重要的部分。

不拘泥于“部分”,优先从“整体”进行改善

在制作完工作安排表之后应该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努力提高最重要工作的品质和效率。

只要你能够准确地把握整体情况,就不会被那些所谓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所迷惑。

确实,通过Tip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效率,但这只能提高一项工作的效率而已。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的“小技巧”。

尽管这样的技巧也很有用,但只有在把握整体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效果的技巧,才能够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如果一项作业在整体之中只占1%的比例,那么不管这项工作的效率提高多少,也不会对整体时间有太大的影响。

而且,如果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的话,那么不管怎么提高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也是毫无意义的。

首先使整体情况可视化,然后找出以下两点尤为关键。

1、瓶颈(一旦时间延长,整个工作的时间都将随之增加的作业)

2、工数占比较高的作业

找到相应的作业之后,除了想办法提高这些作业的效率之外,还可以考虑是否应该通过投资(提高员工的技能、购买仪器和软件、外包等等)来缩短这些作业的时间。

不要拘泥于“部分”,优先对“整体”进行改善

如果能够准确地把握整体情况,给作业安排出优先顺序,就可以通过消除没有必要的作业、将相关作业组合起来,或者将作业外包出去等办法,使作业变得更有效率。

与只提升单一作业的效率相比,站在整体的角度思考从哪项工作入手能够提高整体的效率和品质更加重要。

向其他行业取经使工作发生革命性的改善

在制作完工作安排表之后应该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在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

所谓突破,就是利用前所未有的方法使工作取得巨大的改善。也就是工作的革命。

在其他行业和领域寻找灵感

尽管要想取得突破,并没有一定的方法论,但往往可以在其他的行业和领域之中找到取得突破的灵感。

因为如果一直局限在自己行业的常识范围内,很难产生打破框架的灵感和创意。

如今,在其他行业之中获取灵感,然后在自己的行业之中引发革命的事例越来越多。

所以在工作的时候绝对不能一边倒,而应该保持旺盛的好奇心,集思广益地吸取灵感和创意。

超一流的商务人士不但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还与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来往和交流。

第六章 麦肯锡顾问的日常习惯:时刻保持五感的敏锐

越是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越能够通过磨炼自己的五感使自己拥有敏锐的直觉,从而能够将精力百分百地集中在眼前的工作上。

这样的人即使获得的是与他人完全相同的信息,也仍然能够想出令其他人大吃一惊的绝妙创意。

五感敏锐才能有绝妙的创意

是否能够掌握最小化思考法,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五感的状态。

因为如果你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不处在一个敏锐的状态下,那么就无法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不但不能进行最小化思考法,甚至连建立准确度较高的假设都做不到。

在这种状态下,思考处于混沌的状态,力量难以集中到一处,做的都是无用功。

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应该说“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都有不让自己的五感变迟钝的习惯”。

也就是说,他们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之中找出与价值直接挂钩的信息,并且为了能够处理这些信息而时刻保持五感敏锐。

如果实际上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只是因为疲劳而产生负面情绪的话,我们就会自己给负面的情绪寻找“理由”。

这会导致胡思乱想,把力量都浪费在无用功上,反而感觉更加疲惫,结果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进行工作,会错过有用的信息,就好像如果眼镜的镜片模糊了便无法准确地看清对象一样。

通过改变睡眠来改变工作的结果

要做的事情太多,疲劳感也难以消除……对于有这种感觉的人,我建议通过休息一段时间来使自己的五感变得敏锐。

如果要做的事情太多,肯定会导致请注意力分散,而感觉疲劳就是你需要休息的信号。

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完全无法做到最小化思考法。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都有保证高品质睡眠的习惯。

当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好创意的时候,不妨先把工作放到一边,让自己休息一下,早点睡觉。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还有运动的习惯。适当的运动也可以使你的五感变得更加敏锐,还能够提高专注力。

最好的运动就是散步。散步这项运动不但可以被灵活地加进每天的时间表里面,还不用花钱,任何人都能够做到。

工作安排要张弛有度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在对工作进行安排的时候都知道要把握一定的节奏,也就是做到“张弛有度”。

因为有“下午6点结束工作”这个半强制性的自我约束,所以他在工作的时候不会浪费半点时间,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工作上。

养成了这种习惯之后,专注力会得到大幅的提高,从而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工作。

终极的工作安排就是早睡早起。早早地开始工作,不加班直接回家。保持五感的敏锐,提高自身的专注力。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就可以使时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提高你的工作安排能力。

注意“输入”和“输出”

他在这一天绝对不会安排工作,而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输入上。

他不会去见客户,也不会看与工作相关的书籍,而是专门读哲学或者艺术方面的书籍。

如果一味地输出,只会使我们感到疲惫不堪。而那些前辈正是因为保证了输入的时间,所以才能够拥有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想法,从而保证自己输出的质量。

由此可见,保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输入时间”十分重要。

锁定休息日

不擅长对工作进行安排的人,往往都是以“反正在上班时间之内也做不完”“只要加班就好了”为前提进行工作。

于是他们在白天的工作时间拖拖拉拉,下班之后又加班到很晚,甚至将工作带回家里去做。

在工作的时候就集中精力工作,休息的时候则彻底地休息。

只有做到“开”和“关”的转换,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才能持续取得高品质的成果。

要明确地区分出“开”和“关”的时间,必须提前给“关”留出足够的时间并且锁定。

比如提前几个月就分配好休假的时间或者用在自己兴趣爱好上的时间,与相关性提高说明“这几天我不安排工作”将其锁定。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工作会没完没了地涌来而你又没办法拒绝。

以年为单位制定“时间表”

因此,不管你的工作多么忙碌,要想达成重要的人生目标,都应该以年为单位建立时间表,并且及时地对达成度进行确认。

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必须以年为单位制作时间表,把握“2年后”“1年后”“半年后”“3个月后”“1个月后”的自己“应有的状态”。

这样可以使你不错过重要的事情,确认自己是否在逐渐接近目标。

在时间表上安排好一年的开关循环

每天保证20分钟“安静的时间”

那种废寝忘食、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某种事物之上的状态被称为“沉浸状态”。

这是一种心灵沉静的状态,在这个时候心中没有任何的杂念,也可以称为“入定”。

商务精英都有冥想的习惯

要想创造出一个便于集中精神的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留出“安静的时间”,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钟。

最理想的状态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最重要的事情上,而除此之外的时间则都能够“放空大脑”。

“放松的时间”能够产生创造力

在放松的时候,我们会很容易产生非线性思考。也就是说,放松的时候最适合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考察。

另外,掌握最小化思考法的人还懂得通过调整呼吸来保持五感的敏锐。

创造一个远离数码产品的环境

无法集中精神的人,都很容易被周围的其他事情所吸引。

只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应该做的事情上,就能够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了解自己是单任务型还是多任务型

单任务型

单任务型的人如果一项工作没做完就绝不会善罢甘休。

这种类型的人,对一项工作的专注力提高,工作的品质也很好,但在工作上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一旦不得不同时进行多项工作的时候,专注力就会分散,结果很有可能导致工作的品质和效率都大幅降低。

这种类型的人,应该坚决贯彻80%:20%原则。也就是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追求100%的品质,而应该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80%品质的工作,将剩余的时间用在其他工作上。

多任务型

多任务型的人可以同时处理多项工作。

即便一项工作正做到一半,他也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转而去做其他的事情。

这种类型的人一旦眼前出现了有趣的或者刺激的事情,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很容易被吸引。

另外,他们还需要“期限”的刺激,也就是说在工作时间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们反而能够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这种类型的人需要对工作进行详细的分类。

每天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按照优先顺序排列出来,从最重要的工作开始做起。

而且,在做最重要的工作时,需要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工作上。

你是单任务型还是多任务型?

准备一个对自己进行整理的笔记本

不管你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还是让自己感觉很在意的事,都可以记在这个对自己进行整理的笔记上。

每当我事后重新翻阅这本笔记,看到之前记录的那些不开心的事以及自己感觉很在意的事,都会思考“如果是‘贤者’或者令人尊敬的XX前辈,会怎么做呢”,然后站在他们的角度写下给自己的建议。

很多时候,当时让我们备感烦恼的事情,在事后回想起来往往会感觉“为什么我当时会那么烦恼呢”。

其实在感到烦恼的时候,如果能够让自己冷静下来的话,就会轻而易举地找到解决的办法,或者意识到这件事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将烦恼的事情写在笔记本上,感觉写完之后心情舒畅了就把笔记本合上。然后闭上眼睛做几个深呼吸。过几分钟之后再次打开对自己进行整理的笔记,然后试着从客观的角度来重新思考刚才的烦恼。

结语

同时我也意识到,不管多么艰难的工作,只要合理地进行安排,就一定能够取得让周围人都认可的成果。

而且越是在新人时期越应该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到极限。

在还是一个新人的时候就要想清楚什么是自己应该创造的价值,全面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品质,将力量都集中在创造价值上。

最小化思考法是可以应用在任何领域的通用的工作哲学。

只要掌握了最小化思考法,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甚至可以摆脱公司的束缚独自创业。

掌握最小化思考法,不但可以让你的工作更加顺利,还会使你的人生也变得一帆风顺。

因为你知道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并且能够认真地去对待它。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建立:那就是享受眼前的工作。首先思考自己应该通过眼前的工作创造什么样的价值,然后对工作进行安排并且实践。请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工作上,享受工作带给你的乐趣吧。

标签:高效,读书笔记,假设,能够,成果,工作,麦肯锡,思考,最小化
From: https://www.cnblogs.com/wzwyc/p/18519292

相关文章

  • 高效办公——以人员名册统计为例
    最近有小伙伴需要统计一个成员名册,分发文件进行填写,汇总后因为格式等带来了一些麻烦。这里结合工作经验发一篇文,以供参考。使用软件:Excel,AdobeDC制作表格最终的统计表一般是为了打印出来或者便于查看,这里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excel进行设计。目前默认已经有了一张合适的......
  • 《程序员的修炼者之道》第三次读书笔记
    《程序员的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第三章:基本工具的读书笔记在阅读《程序员的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的第三章时,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们对于编程基本工具的重视。这一章不仅详细介绍了程序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还强调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工具来提高编程效率和代......
  • 《程序员的修炼之道》第一次读书笔记
    《程序员修炼之道》第一章:注重实效的哲学深度读书笔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程序员作为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程序员修炼之道》作为一本广受好评的编程指南,为程序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洞见。其中,第一章“注重实效的哲学”更是以......
  • 《程序员的修炼之道》第二次读书笔记
    《程序员的修炼之道》第二章:注重实效的途径——读书笔记在阅读《程序员的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的第二章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作者们在编程实践中所强调的“实效”精神。这一章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编程过程中的许多实用技巧和方法,还强调了程序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保持的灵活性和创......
  • 程序员修炼之路 从小工到专家 第一章读书笔记
    《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的第一章“注重实效的哲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章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实用的建议,向我们展示了成为一名优秀程序员所需要具备的品质和思维方式。在阅读过程中,我首先被书中提到的“不要害怕暴露弱点”这一观点所吸引。作者认为,......
  • 程序员修炼之路 从小工到专家 第二章读书笔记
    在深入阅读了《程序员修炼之路——从小工到专家》的第二章后,我对于程序员的成长路径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一章主要围绕“构建自己的工具箱”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引导我们如何逐步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和技术水平。在阅读过程中,我首先被......
  • 《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读书笔记(三)
    这一篇开始这本书的第二章内容,第二章的标题是注重实效的途径7.重复的危害摘抄:DRY原则:系统中的每一项知识都必须具有单一、无歧义、权威的表示。这一节将重复归入了几个类型:强加的重复、无意的重复、无耐性的重复、开发者之间的重复,我就不把解释写在这里了,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深......
  • 数字先锋 | 安全高效!天翼云电脑按下綦江数字政府建设“快进键”!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格局下,自主创新和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从基础设施到应用软件,以运营商为代表的云服务企业正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助推国产化替代浪潮加速前行。其中,日常办公作为最基础的场景,成为国产化替代的重要一环。在重庆市,天翼云为綦江区政府提......
  • 《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读书笔记(二)
    这一篇接上一篇继续(这里的摘抄是我个人感觉比较好的句子)第一章注重实效的哲学4.足够好的软件摘抄:你常常会处在须要进行权衡的情形中。让人惊奇的是,许多用户宁愿在今天用上有一些“毛边”的软件,也不愿等待一年后的多媒体版本。许多预算吃紧的IT部门都会同意这样的说法。今天的......
  • 掌握微信自动回复设置,让沟通更简单更高效便捷!
    你是不是也想在忙碌的时候,仍然能够及时回复好友并提高沟通效率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微信管理系统中的机器人功能将是你的不二之选!1、自动通过好友请求当有人向你发送好友请求时,微信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审核并通过这些请求。你就不必每次都手动查看新的请求,还可以确保你不会错过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