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怎么把握毛思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内容)
-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 党的建设理论
- 除此之外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 实事求是(灵魂)
- 群众路线
- 独立自主
2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0什么是新民主主义
1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人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要有与之适应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及其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三1为啥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期
任务:在长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渐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3资本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基本经验:
-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钟要经验)用和平赎买法(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四1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
-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发制
-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门搞建设
五如何认识邓论理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时代背景)
- 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经验(历史依据)
-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现实依据)
社会主义本质(非题)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取消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理论内容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是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理论精髓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是我国国情,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下,必要经历的阶段
-
党的基本路线
-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 领导和团结各种民族人民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
三步走战略
1990解决温饱——20世纪末小康水平——21世纪中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改革开放理论
- 改革是社会反战的直接动力
-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否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 计划经济与社会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 应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
一国两制
-
中国的关键问题在于党,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干部四项方针
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指南
六怎样把握三个代表的核心观点
-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的:三个代表阐述出的重要内容
- 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建设怎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
- 将三代、马列毛写入党章
-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
- 人心向背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
- 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七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八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矛盾变化:十一届六中,社会主义改造进本完成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
依据:
-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 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生活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 影响满足人们美好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平衡: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制约全国发展水平提升;不充分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
矛盾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需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阶段这一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触及解读那的基本路线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内涵
- 这个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 这个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 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组人迷你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 这个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分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 这个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意义
- 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国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未解决全人类问题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九如何实现中华伟大中国梦
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中国道路)
- 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
- 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力量)
实干;实现中国梦任重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和平
2如何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两个一百年:
- 建党100年时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 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阶段
- 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2035年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在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新发展理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绿色是永恒发展的必要条件
- 开放式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
- 共享是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解决社会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解决内外发展联动问题,共享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如何保障改善民生
-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