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开发应用的时候,一定会经常碰到需要根据指定的字段排序来显示结果的需求。还是以我们前面举例用过的市民表为例,假设你要查询城市是“杭州”的所有人名字,并且按照姓名排序返回前1000个人的姓名、年龄。
假设这个表的部分定义是这样的: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city` varchar(16) NOT NULL,
`name` varchar(16) NOT NULL,
`age` int(11) NOT NULL,
`addr` varchar(128)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city` (`city`)
) ENGINE=InnoDB;
这时,你的SQL语句可以这么写:
select city,name,age from t where city='杭州' order by name limit 1000 ;
为避免全表扫描,我们需要在city字段加上索引。
在city字段上创建索引之后,我们用explain命令来看看这个语句的执行情况。
可以看到 Extra这个字段中的“Using filesort”表示的就是需要排序,MySQL会给每个线程分配一块内存用于排序,称为sort_buffer。
Extra这个字段中的“Using filesort”表示的就是需要排序,MySQL会给每个线程分配一块内存用于排序,称为sort_buffer。
从图中可以看到,满足city='杭州’条件的行,是从ID_X到ID_(X+N)的这些记录。
通常情况下,这个语句执行流程如下所示 :
-
初始化sort_buffer,确定放入name、city、age这三个字段;
-
从索引city找到第一个满足city='杭州’条件的主键id,也就是图中的ID_X;
-
到主键id索引取出整行,取name、city、age三个字段的值,存入sort_buffer中;
-
从索引city取下一个记录的主键id;
-
重复步骤3、4直到city的值不满足查询条件为止,对应的主键id也就是图中的ID_Y;
-
对sort_buffer中的数据按照字段name做快速排序;
-
按照排序结果取前1000行返回给客户端。
我们暂且把这个排序过程,称为全字段排序。
全字段排序定义:全字段排序通常是指在执行ORDER BY操作时,如果无法使用索引进行排序(例如,排序依据包含了未建立合适索引的列,或者排序涉及多个索引无法合并使用时),MySQL需要将满足条件的行的相关信息读入到sort_buffer中进行排序。
按name排序”这个动作,可能在内存中完成,也可能需要使用外部排序,这取决于排序所需的内存和参数sort_buffer_size。
sort_buffer_size,就是MySQL为排序开辟的内存(sort_buffer)的大小。如果要排序的数据量小于sort_buffer_size,排序就在内存中完成。但如果排序数据量太大,内存放不下,则不得不利用磁盘临时文件辅助排序。
在上面这个算法过程里面,只对原表的数据读了一遍,剩下的操作都是在sort_buffer和临时文件中执行的。但这个算法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查询要返回的字段很多的话,那么sort_buffer里面要放的字段数太多,这样内存里能够同时放下的行数很少,要分成很多个临时文件,排序的性能会很差。
所以如果单行很大,这个方法效率不够好。
那么,如果MySQL认为排序的单行长度太大会怎么做呢?
接下来,我来修改一个参数,让MySQL采用另外一种算法。
SET max_length_for_sort_data = 16;
max_length_for_sort_data,是MySQL中专门控制用于排序的行数据的长度的一个参数。它的意思是,如果单行的长度超过这个值,MySQL就认为单行太大,要换一个算法。
city、name、age 这三个字段的定义总长度是36,我把max_length_for_sort_data设置为16,我们再来看看计算过程有什么改变。
新的算法放入sort_buffer的字段,只有要排序的列(即name字段)和主键id。
但这时,排序的结果就因为少了city和age字段的值,不能直接返回了,整个执行流程就变成如下所示的样子:
-
初始化sort_buffer,确定放入两个字段,即name和id;
-
从索引city找到第一个满足city='杭州’条件的主键id,也就是图中的ID_X;
-
到主键id索引取出整行,取name、id这两个字段,存入sort_buffer中;
-
从索引city取下一个记录的主键id;
-
重复步骤3、4直到不满足city='杭州’条件为止,也就是图中的ID_Y;
-
对sort_buffer中的数据按照字段name进行排序;
-
遍历排序结果,取前1000行,并按照id的值回到原表中取出city、name和age三个字段返回给客户端。
这个执行流程的示意图如下,我把它称为rowid排序。
我们来分析一下,从这两个执行流程里,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MySQL实在是担心排序内存太小,会影响排序效率,才会采用rowid排序算法,这样排序过程中一次可以排序更多行,但是需要再回到原表去取数据。
如果MySQL认为内存足够大,会优先选择全字段排序,把需要的字段都放到sort_buffer中,这样排序后就会直接从内存里面返回查询结果了,不用再回到原表去取数据。
这也就体现了MySQL的一个设计思想:如果内存够,就要多利用内存,尽量减少磁盘访问。
对于InnoDB表来说,rowid排序会要求回表多造成磁盘读,因此不会被优先选择。
标签:怎么,sort,name,city,buffer,id,工作,排序,order From: https://blog.csdn.net/huangyujun9920123/article/details/142637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