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数据挖掘】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t-SNE)

【数据挖掘】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t-SNE)

时间:2024-09-20 21:48:19浏览次数:12  
标签:SNE int 邻域 算法 嵌入 随机 数据挖掘

目录

一、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概述

二、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优缺点和改进

2.1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优点

2.2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缺点

2.3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改进

三、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编程实现

3.1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C语言实现

3.2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JAVA实现

3.3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python实现

四、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的应用

五、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发展趋势


一、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概述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简称t-SNE)是一种用于高维数据降维的非线性技术。该算法由Laurens van der Maaten和Geoffrey Hinton在2008年提出,特别适用于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二维或三维空间,以便于可视化。

        t-SNE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保持数据点之间的局部结构,即在高维空间中距离较近的点在低维空间中也应该保持较近的距离。它通过概率分布来表示高维和低维空间中点的相似性,并通过最小化这两个空间中概率分布的差异来寻找最佳的低维表示。

        具体来说,t-SNE首先在高维空间中计算每个点与其它点的条件概率分布,然后在低维空间中计算相似的条件概率分布。接着,使用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来衡量这两个分布之间的差异,并通过梯度下降法最小化这个差异,从而找到低维空间的坐标。

        与其它降维技术相比,t-SNE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使用了t分布来模拟低维空间中的概率分布,这使得算法在保持局部结构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处理全局结构。此外,t-SNE对参数的选择非常敏感,特别是困惑度(perplexity)参数,它影响着算法对数据局部结构的感知程度。

        t-SNE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等领域,特别是在生物信息学、图像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中,用于可视化高维数据集。然而,由于其计算复杂度较高,对于非常大的数据集,t-SNE可能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

二、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优缺点和改进

2.1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优点

        1. 能够有效地揭示高维数据中的局部结构,使得相似的数据点在低维空间中也保持接近。

        2. 对于高维数据集的可视化非常有用,尤其是在数据点的分布具有复杂结构时。

        3. t-SNE不需要预先指定数据的内在维度,它能够自动学习数据的内在维度。

        4. 由于使用了概率分布,t-SNE能够处理非线性关系,并且对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2.2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缺点

        1. 计算成本高,特别是对于大规模数据集,t-SNE的计算可能会非常缓慢。

        2. t-SNE的结果可能依赖于参数的选择,如困惑度(perplexity)和学习率,而这些参数的选择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实验来确定。

        3. t-SNE可能在不同运行中产生不同的结果,因为它使用了随机初始化。

        4. t-SNE不适用于大数据集的全局结构分析,它主要关注局部结构。

        5. t-SNE的结果解释性较差,很难从降维后的数据中直接提取出有意义的特征。

2.3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改进

        1. 优化算法的计算效率,例如通过并行计算或近似方法来加速计算过程。

        2. 开发自动选择参数的策略,减少用户对参数调整的依赖。

        3. 结合其他算法,如先使用PCA降维到一个合理的中间维度,再应用t-SNE,以减少计算负担。

        4. 提供更稳定的初始化方法,以减少结果的随机性。

        5. 研究新的可视化技术,以提高t-SNE结果的解释性。

        6. 开发新的算法,以更好地处理大数据集的全局结构分析。

三、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编程实现

3.1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C语言实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 假设的邻域结构,这里使用邻接矩阵表示
typedef struct {
    int num_nodes;
    int** adj_mat; // 邻接矩阵
} Graph;
 
// 初始化邻接矩阵
void init_graph(Graph* g, int num_nodes) {
    g->num_nodes = num_nodes;
    g->adj_mat = (int**)malloc(num_nodes * sizeof(int*));
    for (int i = 0; i < num_nodes; ++i) {
        g->adj_mat[i] = (int*)malloc(num_nodes * sizeof(int));
        for (int j = 0; j < num_nodes; ++j) {
            g->adj_mat[i][j] = 0;
        }
    }
}
 
// 添加边
void add_edge(Graph* g, int src, int dest) {
    g->adj_mat[src][dest] = 1;
    g->adj_mat[dest][src] = 1;
}
 
// 随机邻域嵌入算法的核心函数
void rdpg_embedding(Graph* g, int** z, int n, int d) {
    srand(time(0)); // 初始化随机种子
    for (int i = 0; i < n; ++i) {
        z[i] = (int*)malloc(d * sizeof(int));
        for (int j = 0; j < d; ++j) {
            z[i][j] = rand() % 2; // 在{0, 1}分布中生成随机数
        }
    }
 
    // 随机邻域嵌入迭代过程
    // ... (此处省略具体的迭代算法实现)
}
 
int main() {
    Graph g;
    int num_nodes = 5;
    init_graph(&g, num_nodes);
    add_edge(&g, 0, 1);
    add_edge(&g, 0, 2);
    add_edge(&g, 1, 3);
    add_edge(&g, 2, 4);
    add_edge(&g, 3, 4);
 
    int n = num_nodes; // 节点数
    int d = 2; // 嵌入维度
    int** z = (int**)malloc(n * sizeof(int*));
 
    rdpg_embedding(&g, z, n, d);
 
    // 打印结果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d; ++j) {
            printf("%d ", z[i][j]);
        }
        printf("\n");
    }
 
    // 释放分配的内存
    for (int i = 0; i < n; ++i) {
        free(z[i]);
    }
    free(z);
 
    for (int i = 0; i < g.num_nodes; ++i) {
        free(g.adj_mat[i]);
    }
    free(g.adj_mat);
 
    return 0;
}

        这个代码实例提供了一个简化的随机邻域嵌入算法的C语言实现框架。它包括了初始化图、添加边、随机邻域嵌入算法的核心函数以及主函数main,展示了如何使用邻接矩阵来表示图结构,并生成节点的随机嵌入。这个实现没有包含随机邻域嵌入算法的具体迭代过程,因为这部分通常是算法的核心,具体实现会根据所选择的随机邻域嵌入算法的迭代策略有所不同。

3.2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JAVA实现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 {
 
    private Random random;
    private double t;
 
    public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double t) {
        this.random = new Random();
        this.t = t;
    }
 
    public Map<String, Double> getRandomNeighborEmbedding(Map<String, Double> nodeVector) {
        Map<String, Double> neighborEmbedding = new HashMap<>();
        for (Map.Entry<String, Double> entry : nodeVector.entrySet()) {
            double value = entry.getValue();
            double tDistributedValue = getRandomTDistributedValue(value);
            neighborEmbedding.put(entry.getKey(), tDistributedValue);
        }
        return neighborEmbedding;
    }
 
    private double getRandomTDistributedValue(double mean) {
        double variance = 1.0;
        double standardDeviation = Math.sqrt(variance);
        double randomValue = random.nextGaussian();
        double tDistributedValue = mean + (randomValue * standardDeviation / (Math.sqrt(t)));
        return tDistributedValue;
    }
 
    // 测试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 t分布 = new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1.0);
        Map<String, Double> nodeVector = new HashMap<>();
        nodeVector.put("feature1", 1.0);
        nodeVector.put("feature2", 2.0);
        Map<String, Double> neighborEmbedding = t分布.getRandomNeighborEmbedding(nodeVector);
        System.out.println(neighborEmbedding);
    }
}

        这个简化的代码实例展示了如何在Java中实现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它定义了一个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类,并提供了一个getRandomNeighborEmbedding方法来根据输入的节点向量生成随机的t分布邻域嵌入。同时,它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用例来演示如何使用这个类。

3.3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python实现

import numpy as np
 
def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X, t, perplexity=30, verbose=False):
    """
    实现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
    
    参数:
    X: 数据矩阵,每行是一个样本
    t: 希望学习的维度
    perplexity: 邻域嵌入中使用的平均连接数,默认为30
    verbose: 是否打印详细信息,默认为False
    
    返回:
    Z: 学习到的低维嵌入
    P: 邻域嵌入的概率矩阵
    """
    # 数据矩阵X的大小
    n = X.shape[0]
    
    # 初始化邻域嵌入概率矩阵P和学习的低维嵌入Z
    P = np.zeros((n, n))
    Z = np.random.randn(n, t)
    
    # 迭代优化过程
    for iter in range(100):  # 这里设置最多迭代100次
        # 更新邻域嵌入概率矩阵P
        P = np.exp(-pairwise_distances(Z, squared=True) / t)
        P = P / P.sum(axis=1, keepdims=True)
        P = (P + P.T) / 2.0
        
        # 更新低维嵌入Z
        Z_new = P.dot(X)
        
        # 如果需要,打印出迭代信息
        if verbose:
            print("Iteration %d: loss=%f" % (iter, np.sum((Z_new - Z) ** 2)))
            
        # 更新Z
        Z = Z_new
    
    return Z, P
 
# 示例使用
X = np.random.rand(100, 50)  # 随机生成一个数据矩阵
t = 5.0  # 设置t分布的参数
Z, P =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X, t, verbose=True)

        这个代码实例提供了一个简化的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的Python实现。它使用了scikit-learnpairwise_distances函数来计算内积距离,并使用了NumPy来执行矩阵运算。这个例子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和优化。

四、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的应用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简称t-SNE)是一种用于高维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它能够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二维或三维空间中,以便于观察和分析数据的结构。t-SNE算法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1.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表达数据分析、蛋白质组学研究中,t-SNE用于可视化基因或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帮助研究者发现数据中的聚类结构。

        2. 图像处理:在计算机视觉中,t-SNE可以用于图像识别任务,通过降维将图像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便于识别和分类。

        3. 自然语言处理:在文本分析中,t-SNE可以将高维的文本向量降维到二维或三维空间,使得文本数据的相似性和聚类关系可视化。

        4. 社交网络分析:t-SNE可以揭示社交网络中用户或群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可视化展示社交网络的结构。

        5. 机器学习:在机器学习中,t-SNE常用于数据预处理阶段,帮助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为后续的模型选择和调优提供依据。

        t-SNE算法的核心优势在于它能够保持数据的局部结构,即在高维空间中距离较近的点在低维空间中也会保持较近的距离。此外,t-SNE使用t分布作为低维空间的相似度度量,这使得算法对噪声和异常值具有一定的鲁棒性。然而,t-SNE也有其局限性,比如计算成本较高,且参数选择对结果影响较大,需要仔细调整以获得最佳效果。

五、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发展趋势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t-SNE)是一种用于高维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它通过保持数据点在高维空间中的局部结构来将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t-SNE算法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效率的提升:随着大数据集的普及,提高t-SNE算法的计算效率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者们致力于优化算法的实现,比如通过并行计算和近似方法来加速计算过程。

        2. 参数优化和自动化:t-SNE算法中存在一些关键参数,如困惑度(perplexity)和学习率,这些参数的选择对结果有很大影响。研究者们正在开发更智能的参数选择机制,以减少人工干预并提高结果的稳定性。

        3. 多维数据的扩展:虽然t-SNE主要用于二维或三维的可视化,但研究者们也在探索如何将t-SNE应用于更高维度的数据,或者与其他降维技术结合,以处理更复杂的多维数据集。

        4. 可解释性的增强:t-SNE的输出结果通常难以解释,因为它不保留原始数据的全局结构。研究者们正在尝试改进算法,使其在保留局部结构的同时,也能提供对全局结构的洞察。

        5. 鲁棒性的提高:t-SNE对噪声和异常值较为敏感。因此,提高算法对噪声的鲁棒性,确保在不同数据集上都能得到稳定可靠的结果,是当前研究的一个方向。

        6. 与其他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将t-SNE与其他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例如聚类分析、异常检测等,可以进一步提升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随着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的不断发展,t-SNE算法的这些发展趋势有望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探索和实现。

标签:SNE,int,邻域,算法,嵌入,随机,数据挖掘
From: https://blog.csdn.net/xiaoyingxixi1989/article/details/142370454

相关文章

  • 【理论篇】数据挖掘 第六章 挖掘频繁模式、关联和相关性:基本概念和方法(上)
    说明:文章为《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原书第03版》的学习笔记,该书是数据挖掘领域的经典之作,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原著。一、频繁模式基本概念        模式:通常指的是数据中的一种规律、趋势或特征,可以是单一的特征、属性,也可以是多个特征之间的关系或组合;      ......
  • ResNet模型原理及Pytorch实现
    ResNet(ResidualNetwork,残差网络)模型是由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何凯明等人在2015年提出的一种深度神经网络结构。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残差连接(residualconnections)解决了深层网络训练中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使得网络可以训练得更深,性能更强。以下是ResNet模型原理的详细解析:......
  • # HarmonyOSNEXT应用开发性能优化篇(四)
    本篇是性能优化的最后一篇,合理使用系统接口,前边三篇分别介绍了预加载、布局和状态变量方面上的优化合理使用系统接口,避免冗余操作在使用系统的高频回调接口时,删除不必要的Trace和日志打印,避免冗余操作,以减少系统的开销,优化性能,下边分几个小点进行介绍。避免在系统高频回......
  • 数据挖掘实战-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构建真假新闻分类模型
     ......
  • 【理论篇】数据挖掘 第六章 挖掘频繁模式、关联和相关性:基本概念和方法(下)
    说明:文章为《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原书第03版》的学习笔记,该书是数据挖掘领域的经典之作,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原著。首先祝大家中秋快乐,本文章接上篇【理论篇】数据挖掘第六章挖掘频繁模式、关联和相关性:基本概念和方法(上)思考:满足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的模式一定是有趣......
  • 【数据挖掘】神经网络
    目录一、神经网络算法概述二、神经网络算法分类三、神经网络算法优缺点和改进3.1神经网络算法优点3.2神经网络算法缺点3.3 神经网络算法改进四、神经网络算法实现4.1 神经网络算法C语言实现4.2 神经网络算法JAVA实现4.3 神经网络算法python实现4.4 神经网络......
  • 【数据挖掘】K最近邻(K-NN)
    目录一、K最近邻(K-NN)算法概述二、K最近邻(K-NN)算法优缺点和改进2.1K最近邻(K-NN)算法优点2.2K最近邻(K-NN)算法缺点2.3 K最近邻(K-NN)算法改进三、K最近邻(K-NN)算法实现3.1 K最近邻(K-NN)算法C语言实现3.2 K最近邻(K-NN)算法JAVA实现3.3 K最近邻(K-NN)算法python实现四、K最......
  • 【数据挖掘】分类算法
    目录一、分类算法概述二、分类算法优缺点和改进2.1 分类算法优点2.2分类算法缺点2.3 分类算法改进三、分类算法实现3.1 分类算法C语言实现3.2 分类算法JAVA实现3.3分类算法python实现四、分类算法应用五、分类算法发展趋势一、分类算法概述       ......
  • demo:tvm优化resnet50 llvm后端cpu上推理
    这是一个完整的例子。使用预训练的resnet50模型,经过tvm优化调整,target=llvm,在cpu上进行推理。最后打印结果是1这个索引代表goldfish importonnxfromtvm.contrib.downloadimportdownload_testdatafromPILimportImageimportnumpyasnpimporttvm.relayasrel......
  • 基于SE-ResNet的图像十分类
    文章目录一、数据预处理1数据加载1.1标签在文件夹上的数据集加载1.2标签在文件名中的数据集加载1.3数据集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方法1.4读取csv文件的数据集加载方法2数据处理2.1数据增广在线增广离线增广2.2数据扩充3自定义数据集加载3.1前言3.2数据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