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11个接口性能优化方案

11个接口性能优化方案

时间:2024-09-13 23:25:16浏览次数:8  
标签:11 调用 用户 接口 查询 索引 优化 id

11个接口性能优化方案

对于从事后端开发的同学来说,肯定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是一个跟开发语言无关的公共问题。

该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有时候,只需加个索引就能解决问题。

有时候,需要做代码重构。

有时候,需要增加缓存。

有时候,需要引入一些中间件,比如mq。

有时候,需要需要分库分表。

有时候,需要拆分服务。

等等。。。

导致接口性能问题的原因千奇百怪,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接口,原因可能也不一样。

本文我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优化接口性能的办法,给有需要的朋友一个参考。

1.索引

接口性能优化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优化索引

没错,优化索引的成本是最小的。

你通过查看线上日志或者监控报告,查到某个接口用到的某条sql语句耗时比较长。

这时你可能会有下面这些疑问:

  1. 该sql语句加索引了没?
  2. 加的索引生效了没?
  3. mysql选错索引了没?

1.1 没加索引

sql语句中where条件的关键字段,或者order by后面的排序字段,忘了加索引,这个问题在项目中很常见。

项目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表中的数据量小,加不加索引sql查询性能差别不大。

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表中数据量越来越多,就不得不加索引了。

可以通过命令:

show index from `order`;

能单独查看某张表的索引情况。

也可以通过命令:

show create table `order`;

查看整张表的建表语句,里面同样会显示索引情况。

通过ALTER TABLE命令可以添加索引:

ALTER TABLE `order` ADD INDEX idx_name (name);

也可以通过CREATE INDEX命令添加索引:

CREATE INDEX idx_name ON `order` (name);

不过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想通过命令修改索引,是不行的。

目前在mysql中如果想要修改索引,只能先删除索引,再重新添加新的。

删除索引可以用DROP INDEX命令:

ALTER TABLE `order` DROP INDEX idx_name;

DROP INDEX命令也行:

DROP INDEX idx_name ON `order`;

1.2 索引没生效

通过上面的命令我们已经能够确认索引是有的,但它生效了没?此时你内心或许会冒出这样一个疑问。

那么,如何查看索引有没有生效呢?

答:可以使用explain命令,查看mysql的执行计划,它会显示索引的使用情况。

例如: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 where code='002';

结果:图片通过这几列可以判断索引使用情况,执行计划包含列的含义如下图所示:图片

说实话,sql语句没有走索引,排除没有建索引之外,最大的可能性是索引失效了。

下面说说索引失效的常见原因:如果不是上面的这些原因,则需要再进一步排查一下其他原因。

1.3 选错索引

此外,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明明是同一条sql,只有入参不同而已。有的时候走的索引a,有的时候却走的索引b?

没错,有时候mysql会选错索引。

必要时可以使用force index来强制查询sql走某个索引。

2. sql优化

如果优化了索引之后,也没啥效果。

接下来试着优化一下sql语句,

下面给大家列举了sql优化的15个小技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bJZVicC7nz5hq0iaKg80FgbtoMf7wY5zmvPa8OXNqDDPJUqFEaRicwy9DN3Z6JiambArtqtX4fnQpgfvxgIxcYQSS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3. 远程调用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某个接口中,调用其他服务的接口

比如有这样的业务场景:

在用户信息查询接口中需要返回:用户名称、性别、等级、头像、积分、成长值等信息。

而用户名称、性别、等级、头像在用户服务中,积分在积分服务中,成长值在成长值服务中。为了汇总这些数据统一返回,需要另外提供一个对外接口服务

于是,用户信息查询接口需要调用用户查询接口、积分查询接口 和 成长值查询接口,然后汇总数据统一返回。

调用过程如下图所示:调用远程接口总耗时 530ms = 200ms + 150ms + 180ms

显然这种串行调用远程接口性能是非常不好的,调用远程接口总的耗时为所有的远程接口耗时之和。

那么如何优化远程接口性能呢?

3.1 并行调用

上面说到,既然串行调用多个远程接口性能很差,为什么不改成并行呢?

如下图所示:调用远程接口总耗时 200ms = 200ms(即耗时最长的那次远程接口调用)

GO代码:CompleteFuture类实现该功能。我们这里以CompleteFuture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sync"

	"github.com/google/uuid" // 假设用于生成唯一ID
)

type UserInfo struct {
	ID       string // 用户唯一标识
	Name     string // 用户名
	Bonus    int    // 奖金
	Growth   int    // 成长值
}

func getUser(ctx context.Context, id string, userInfo *UserInfo) error {
	// 模拟从远程服务获取用户基本信息并填充到userInfo
	userInfo.Name = "Alice" // 示例数据
	return nil
}

func getBonus(ctx context.Context, id string, userInfo *UserInfo) error {
	// 模拟从远程服务获取用户奖金信息并填充到userInfo
	userInfo.Bonus = 100 // 示例数据
	return nil
}

func getGrowth(ctx context.Context, id string, userInfo *UserInfo) error {
	// 模拟从远程服务获取用户成长值信息并填充到userInfo
	userInfo.Growth = 500 // 示例数据
	return nil
}

func getUserInfo(ctx context.Context, id string) (UserInfo, error) {
	var userInfo UserInfo
	userInfo.ID = id

	var wg sync.WaitGroup
	wg.Add(3)

	go func() {
		defer wg.Done()
		if err := getUser(ctx, id, &userInfo); err != nil {
			fmt.Println("Error getting user:", err)
		}
	}()

	go func() {
		defer wg.Done()
		if err := getBonus(ctx, id, &userInfo); err != nil {
			fmt.Println("Error getting bonus:", err)
		}
	}()

	go func() {
		defer wg.Done()
		if err := getGrowth(ctx, id, &userInfo); err != nil {
			fmt.Println("Error getting growth:", err)
		}
	}()

	wg.Wait()

	return userInfo, nil
}

func main() {
	ctx := context.Background()
	id := uuid.New().String()
	userInfo, err := getUserInfo(ctx, id)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or:", err)
		return
	}
	fmt.Printf("User Info: %+v\n", userInfo)
}

温馨提醒一下,这两种方式别忘了使用线程池。示例中我用到了executor,表示自定义的线程池,为了防止高并发场景下,出现线程过多的问题。

3.2 数据异构

上面说到的用户信息查询接口需要调用用户查询接口、积分查询接口 和 成长值查询接口,然后汇总数据统一返回。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数据冗余一下,把用户信息、积分和成长值的数据统一存储到一个地方,比如:redis,存的数据结构就是用户信息查询接口所需要的内容。然后通过用户id,直接从redis中查询数据出来,不就OK了?

如果在高并发的场景下,为了提升接口性能,远程接口调用大概率会被去掉,而改成保存冗余数据的数据异构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了数据异构方案,就可能会出现数据一致性问题。

用户信息、积分和成长值有更新的话,大部分情况下,会先更新到数据库,然后同步到redis。但这种跨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两边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产生。

4. 重复调用

重复调用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代码中可以说随处可见,但如果没有控制好,会非常影响接口的性能。

不信,我们一起看看。

4.1 循环查数据库

有时候,我们需要从指定的用户集合中,查询出有哪些是在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

实现代码可以这样写: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sync"
)

// User 结构体定义
type User struct {
	ID   int    `json:"id"`
	Name string `json:"name"`
	// 可以添加更多字段
}

// UserRepository 接口定义
type UserRepository interface {
	GetUserById(ctx context.Context, id int) (*User, error)
}

// MockUserRepository 实现 UserRepository 接口
type MockUserRepository struct{}

func (m *MockUserRepository) GetUserById(ctx context.Context, id int) (*User, error) {
	// 模拟从数据库获取用户信息
	if id == 1 {
		return &User{ID: 1, Name: "Alice"}, nil
	}
	return &User{ID: 2, Name: "Bob"}, nil
}

// QueryUser 函数实现
func QueryUser(searchList []User, repo UserRepository) []User {
	if len(searchList) == 0 {
		return []User{}
	}

	result := make([]User, 0, len(searchList))
	var wg sync.WaitGroup

	for _, user := range searchList {
		wg.Add(1)
		go func(u User) {
			defer wg.Done()
			newUser, err := repo.GetUserById(context.Background(), u.ID)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or getting user:", err)
				return
			}
			result = append(result, *newUser)
		}(user)
	}

	wg.Wait()

	return result
}

func main() {
	repo := &MockUserRepository{}

	searchList := []User{
		{ID: 1},
		{ID: 2},
	}

	result := QueryUser(searchList, repo)
	fmt.Println("Result:", result)
}

这里如果有50个用户,则需要循环50次,去查询数据库。我们都知道,每查询一次数据库,就是一次远程调用。

如果查询50次数据库,就有50次远程调用,这是非常耗时的操作。

那么,我们如何优化呢?

具体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

// User 结构体定义
type User struct {
	ID   int    `json:"id"`
	Name string `json:"name"`
	// 可以添加更多字段
}

// UserRepository 接口定义
type UserRepository interface {
	GetUserByIds(ctx context.Context, ids []int) []User
}

// MockUserRepository 实现 UserRepository 接口
type MockUserRepository struct{}

func (m *MockUserRepository) GetUserByIds(ctx context.Context, ids []int) []User {
	// 模拟从数据库批量获取用户信息
	var users []User
	for _, id := range ids {
		if id == 1 {
			users = append(users, User{ID: 1, Name: "Alice"})
		} else {
			users = append(users, User{ID: 2, Name: "Bob"})
		}
	}
	return users
}

// QueryUser 函数实现
func QueryUser(searchList []User, repo UserRepository) []User {
	if len(searchList) == 0 {
		return []User{}
	}

	ids := make([]int, len(searchList))
	for i, user := range searchList {
		ids[i] = user.ID
	}

	return repo.GetUserByIds(context.Background(), ids)
}

func main() {
	repo := &MockUserRepository{}

	searchList := []User{
		{ID: 1},
		{ID: 2},
	}

	result := QueryUser(searchList, repo)
	fmt.Println("Result:", result)
}

提供一个根据用户id集合批量查询用户的接口,只远程调用一次,就能查询出所有的数据。

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id集合的大小要做限制,最好一次不要请求太多的数据。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建议控制每次请求的记录条数在500以内。

4.2 死循环

有些小伙伴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感到有点意外,死循环也算?

代码中不是应该避免死循环吗?为啥还是会产生死循环?

有时候死循环是我们自己写的,例如下面这段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condition := false

	for {
		if condition {
			break
		}
		fmt.Println("do something")
	}
}
}

这里使用了while(true)的循环调用,这种写法在CAS自旋锁中使用比较多。

当满足condition等于true的时候,则自动退出该循环。

如果condition条件非常复杂,一旦出现判断不正确,或者少写了一些逻辑判断,就可能在某些场景下出现死循环的问题。

出现死循环,大概率是开发人员人为的bug导致的,不过这种情况很容易被测出来。

还有一种隐藏的比较深的死循环,是由于代码写的不太严谨导致的。如果用正常数据,可能测不出问题,但一旦出现异常数据,就会立即出现死循环。

4.3 无限递归

如果想要打印某个分类的所有父分类,可以用类似这样的递归方法实现: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 Category 结构体定义
type Category struct {
	ID          int    `json:"id"`
	Name        string `json:"name"`
	ParentID    int    `json:"parentId"`
}

// CategoryMapper 接口定义
type CategoryMapper interface {
	GetCategoryById(id int) *Category
}

// MockCategoryMapper 实现 CategoryMapper 接口
type MockCategoryMapper struct{}

func (m *MockCategoryMapper) GetCategoryById(id int) *Category {
	// 模拟从数据库获取分类信息
	if id == 1 {
		return &Category{ID: 1, Name: "Parent", ParentID: 0}
	}
	if id == 2 {
		return &Category{ID: 2, Name: "Child", ParentID: 1}
	}
	return nil
}

// PrintCategory 函数实现
func PrintCategory(category *Category, mapper CategoryMapper) {
	if category == nil || category.ParentID == 0 {
		return
	}

	fmt.Printf("父分类名称:%s\n", category.Name)

	parent := mapper.GetCategoryById(category.ParentID)
	PrintCategory(parent, mapper)
}

func main() {
	mapper := &MockCategoryMapper{}

	category := &Category{ID: 2, Name: "Child", ParentID: 1}

	PrintCategory(category, mapper)
}

正常情况下,这段代码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某次有人误操作,把某个分类的parentId指向了它自己,这样就会出现无限递归的情况。导致接口一直不能返回数据,最终会发生堆栈溢出。

建议写递归方法时,设定一个递归的深度,比如:分类最大等级有4级,则深度可以设置为4。然后在递归方法中做判断,如果深度大于4时,则自动返回,这样就能避免无限循环的情况。

5. 异步处理

有时候,我们接口性能优化,需要重新梳理一下业务逻辑,看看是否有设计上不太合理的地方。

比如有个用户请求接口中,需要做业务操作,发站内通知,和记录操作日志。为了实现起来比较方便,通常我们会将这些逻辑放在接口中同步执行,势必会对接口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接口内部流程图如下:这个接口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问题,但如果你仔细梳理一下业务逻辑,会发现只有业务操作才是核心逻辑,其他的功能都是非核心逻辑

在这里有个原则就是:核心逻辑可以同步执行,同步写库。非核心逻辑,可以异步执行,异步写库。

上面这个例子中,发站内通知和用户操作日志功能,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即使晚点写库,用户无非是晚点收到站内通知,或者运营晚点看到用户操作日志,对业务影响不大,所以完全可以异步处理。

通常异步主要有两种:多线程mq

5.1 线程池

使用线程池改造之后,接口逻辑如下:发站内通知和用户操作日志功能,被提交到了两个单独的线程池中。

这样接口中重点关注的是业务操作,把其他的逻辑交给线程异步执行,这样改造之后,让接口性能瞬间提升了。

但使用线程池有个小问题就是:如果服务器重启了,或者是需要被执行的功能出现异常了,无法重试,会丢数据。

那么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呢?

5.2 mq

使用mq改造之后,接口逻辑如下:对于发站内通知和用户操作日志功能,在接口中并没真正实现,它只发送了mq消息到mq服务器。然后由mq消费者消费消息时,才真正的执行这两个功能。

这样改造之后,接口性能同样提升了,因为发送mq消息速度是很快的,我们只需关注业务操作的代码即可。

6. 避免大事务

很多小伙伴在使用spring框架开发项目时,为了方便,喜欢使用@Transactional注解提供事务功能。

没错,使用@Transactional注解这种声明式事务的方式提供事务功能,确实能少写很多代码,提升开发效率。

但也容易造成大事务,引发其他的问题。

下面用一张图看看大事务引发的问题。从图中能够看出,大事务问题可能会造成接口超时,对接口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

我们该如何优化大事务呢?

  1. 少用@Transactional注解
  2. 将查询(select)方法放到事务外
  3. 事务中避免远程调用
  4. 事务中避免一次性处理太多数据
  5. 有些功能可以非事务执行
  6. 有些功能可以异步处理

7. 锁粒度

在某些业务场景中,为了防止多个线程并发修改某个共享数据,造成数据异常。

为了解决并发场景下,多个线程同时修改数据,造成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加锁

但如果锁加得不好,导致锁的粒度太粗,也会非常影响接口性能。

7.1 synchronized

通常有两种写法:在方法上加锁在代码块上加锁

先看看如何在方法上加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ync"
)

// 文件操作结构体
type FileOperations struct {
	mu sync.Mutex
}

// 创建目录
func (f *FileOperations) mkdir() {
	fmt.Println("创建目录")
}

// 上传文件
func (f *FileOperations) uploadFile(fileUrl string) {
	fmt.Println("上传文件:", fileUrl)
}

// 发送消息
func (f *FileOperations) sendMessage(fileUrl string) {
	fmt.Println("发送消息:", fileUrl)
}

// 同步执行保存操作
func (f *FileOperations) DoSave(fileUrl string) {
	f.mu.Lock()
	defer f.mu.Unlock()

	f.mkdir()
	f.uploadFile(fileUrl)
	f.sendMessage(fileUrl)
}

func main() {
	fileOps := &FileOperations{}

	fileUrl := "example.com/file.txt"

	fileOps.DoSave(fileUrl)
}

这里加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并发的情况下,创建了相同的目录,第二次会创建失败,影响业务功能。

但这种直接在方法上加锁,锁的粒度有点粗。因为doSave方法中的上传文件和发消息方法,是不需要加锁的。只有创建目录方法,才需要加锁。

我们都知道文件上传操作是非常耗时的,如果将整个方法加锁,那么需要等到整个方法执行完之后才能释放锁。显然,这会导致该方法的性能很差,变得得不偿失。

这时,我们可以改成在代码块上加锁了,具体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doSave(String path,String fileUrl) {
    synchronized(this) {
      if(!exists(path)) {
          mkdir(path);
       }
    }
    uploadFile(fileUrl);
    sendMessage(fileUrl);
}

这样改造之后,锁的粒度一下子变小了,只有并发创建目录功能才加了锁。而创建目录是一个非常快的操作,即使加锁对接口的性能影响也不大。

最重要的是,其他的上传文件和发送消息功能,任然可以并发执行。

当然,这种做在单机版的服务中,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部署的生产环境,为了保证服务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同一个服务会被部署在多个节点中。如果哪天挂了一个节点,其他的节点服务任然可用。

多节点部署避免了因为某个节点挂了,导致服务不可用的情况。同时也能分摊整个系统的流量,避免系统压力过大。

同时它也带来了新的问题:synchronized只能保证一个节点加锁是有效的,但如果有多个节点如何加锁呢?

答:这就需要使用:分布式锁了。目前主流的分布式锁包括:redis分布式锁、zookeeper分布式锁 和 数据库分布式锁。

由于zookeeper分布式锁的性能不太好,真实业务场景用的不多,这里先不讲。

下面聊一下redis分布式锁。

7.2 redis分布式锁

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redis分布式锁相对于更简单和高效,成为了分布式锁的首先,被我们用到了很多实际业务场景当中。

使用redis分布式锁的伪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doSave(String path,String fileUrl) {
  try {
    String result = jedis.set(lockKey, requestId, "NX", "PX", expireTime);
    if ("OK".equals(result)) {
      if(!exists(path)) {
         mkdir(path);
         uploadFile(fileUrl);
         sendMessage(fileUrl);
      }
      return true;
    }
  } finally{
      unlock(lockKey,requestId);
  }  
  return false;
}

跟之前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加锁时一样,这里锁的范围也太大了,换句话说就是锁的粒度太粗,这样会导致整个方法的执行效率很低。

其实只有创建目录的时候,才需要加分布式锁,其余代码根本不用加锁。

于是,我们需要优化一下代码:

public void doSave(String path,String fileUrl) {
   if(this.tryLock()) {
      mkdir(path);
   }
   uploadFile(fileUrl);
   sendMessage(fileUrl);
}

private boolean tryLock() {
    try {
    String result = jedis.set(lockKey, requestId, "NX", "PX", expireTime);
    if ("OK".equals(result)) {
      return true;
    }
  } finally{
      unlock(lockKey,requestId);
  }  
  return false;
}

上面代码将加锁的范围缩小了,只有创建目录时才加了锁。这样看似简单的优化之后,接口性能能提升很多。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喔。哈哈哈。

redis分布式锁虽说好用,但它在使用时,有很多注意的细节,隐藏了很多坑,如果稍不注意很容易踩中。

7.3 数据库分布式锁

mysql数据库中主要有三种锁:

  • 表锁:加锁快,不会出现死锁。但锁定粒度大,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高,并发度最低。
  • 行锁:加锁慢,会出现死锁。但锁定粒度最小,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低,并发度也最高。
  • 间隙锁:开销和加锁时间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它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并发度一般。

并发度越高,意味着接口性能越好。

所以数据库锁的优化方向是:

优先使用行锁,其次使用间隙锁,再其次使用表锁

赶紧看看,你用对了没?

8.分页处理

有时候我会调用某个接口批量查询数据,比如:通过用户id批量查询出用户信息,然后给这些用户送积分。

但如果你一次性查询的用户数量太多了,比如一次查询2000个用户的数据。参数中传入了2000个用户的id,远程调用接口,会发现该用户查询接口经常超时。

调用代码如下:

List<User> users = remoteCallUser(ids);

众所周知,调用接口从数据库获取数据,是需要经过网络传输的。如果数据量太大,无论是获取数据的速度,还是网络传输受限于带宽,都会导致耗时时间比较长。

那么,这种情况要如何优化呢?

答:分页处理

将一次获取所有的数据的请求,改成分多次获取,每次只获取一部分用户的数据,最后进行合并和汇总。

其实,处理这个问题,要分为两种场景:同步调用异步调用

8.1 同步调用

如果在job中需要获取2000个用户的信息,它要求只要能正确获取到数据就好,对获取数据的总耗时要求不太高。

但对每一次远程接口调用的耗时有要求,不能大于500ms,不然会有邮件预警。

这时,我们可以同步分页调用批量查询用户信息接口。

具体示例代码如下:

List<List<Long>> allIds = Lists.partition(ids,200);

for(List<Long> batchIds:allIds) {
   List<User> users = remoteCallUser(batchIds);
}

代码中我用的googleguava工具中的Lists.partition方法,用它来做分页简直太好用了,不然要巴拉巴拉写一大堆分页的代码。

8.2 异步调用

如果是在某个接口中需要获取2000个用户的信息,它考虑的就需要更多一些。

除了需要考虑远程调用接口的耗时之外,还需要考虑该接口本身的总耗时,也不能超时500ms。

这时候用上面的同步分页请求远程接口,肯定是行不通的。

那么,只能使用异步调用了。

代码如下:

List<List<Long>> allIds = Lists.partition(ids,200);

final List<User> result = Lists.newArrayList();
allIds.stream().forEach((batchIds) -> {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 -> {
        result.addAll(remoteCallUser(batchIds));
        return Boolean.TRUE;
    }, executor);
})

使用CompletableFuture类,多个线程异步调用远程接口,最后汇总结果统一返回。

9.加缓存

解决接口性能问题,加缓存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方法。

但不能为了缓存而缓存,还是要看具体的业务场景。毕竟加了缓存,会导致接口的复杂度增加,它会带来数据不一致问题。

在有些并发量比较低的场景中,比如用户下单,可以不用加缓存。

还有些场景,比如在商城首页显示商品分类的地方,假设这里的分类是调用接口获取到的数据,但页面暂时没有做静态化。

如果查询分类树的接口没有使用缓存,而直接从数据库查询数据,性能会非常差。

那么如何使用缓存呢?

9.1 redis缓存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最多的缓存可能是:redismemcached

绝大多数都是使用的redis,所以接下来我们以redis为例。

由于在关系型数据库,比如:mysql中,菜单是有上下级关系的。某个四级分类是某个三级分类的子分类,这个三级分类,又是某个二级分类的子分类,而这个二级分类,又是某个一级分类的子分类。

这种存储结构决定了,想一次性查出这个分类树,并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使用程序递归查询了,如果分类多的话,这个递归是比较耗时的。

所以,如果每次都直接从数据库中查询分类树的数据,是一个非常耗时的操作。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缓存,大部分情况,接口都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操作redis可以使用成熟的框架,比如:jedis和redisson等。

用jedis伪代码如下:

String json = jedis.get(key);
if(StringUtils.isNotEmpty(json)) {
   CategoryTree categoryTree = JsonUtil.toObject(json);
   return categoryTree;
}
return queryCategoryTreeFromDb();

先从redis中根据某个key查询是否有菜单数据,如果有则转换成对象,直接返回。如果redis中没有查到菜单数据,则再从数据库中查询菜单数据,有则返回。

此外,我们还需要有个job每隔一段时间,从数据库中查询菜单数据,更新到redis当中,这样以后每次都能直接从redis中获取菜单的数据,而无需访问数据库了。这样改造之后,能快速的提升性能。

但这样做性能提升不是最佳的,还有其他的方案,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内容。

9.2 二级缓存

上面的方案是基于redis缓存的,虽说redis访问速度很快。但毕竟是一个远程调用,而且菜单树的数据很多,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是有些耗时的。

有没有办法,不经过请求远程,就能直接获取到数据呢?

答:使用二级缓存,即基于内存的缓存。

除了自己手写的内存缓存之后,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内存缓存框架有:guava、Ehcache、caffine等。

我们在这里以caffeine为例,它是spring官方推荐的。

第一步,引入caffeine的相关jar包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cache</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github.ben-manes.caffeine</groupId>
    <artifactId>caffeine</artifactId>
    <version>2.6.0</version>
</dependency>

第二步,配置CacheManager,开启EnableCaching

@Configuration
@EnableCaching
public class CacheConfig {
    @Bean
    public CacheManager cacheManager(){
        CaffeineCacheManager cacheManager = new CaffeineCacheManager();
        //Caffeine配置
        Caffeine<Object, Object> caffeine = Caffeine.newBuilder()
                //最后一次写入后经过固定时间过期
                .expireAfterWrite(10, TimeUnit.SECONDS)
                //缓存的最大条数
                .maximumSize(1000);
        cacheManager.setCaffeine(caffeine);
        return cacheManager;
    }
}

第三步,使用Cacheable注解获取数据

@Service
public class CategoryService {
   
   @Cacheable(value = "category", key = "#categoryKey")
   public CategoryModel getCategory(String categoryKey) {
      String json = jedis.get(categoryKey);
      if(StringUtils.isNotEmpty(json)) {
         CategoryTree categoryTree = JsonUtil.toObject(json);
         return categoryTree;
      }
      return queryCategoryTreeFromDb();
   }
}

调用categoryService.getCategory()方法时,先从caffine缓存中获取数据,如果能够获取到数据,则直接返回该数据,不进入方法体。

如果不能获取到数据,则再从redis中查一次数据。如果查询到了,则返回数据,并且放入caffine中。

如果还是没有查到数据,则直接从数据库中获取到数据,然后放到caffine缓存中。

具体流程图如下:该方案的性能更好,但有个缺点就是,如果数据更新了,不能及时刷新缓存。此外,如果有多台服务器节点,可能存在各个节点上数据不一样的情况。

由此可见,二级缓存给我们带来性能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使用二级缓存一定要结合实际的业务场景,并非所有的业务场景都适用。

但上面我列举的分类场景,是适合使用二级缓存的。因为它属于用户不敏感数据,即使出现了稍微有点数据不一致也没有关系,用户有可能都没有察觉出来。

10. 分库分表

有时候,接口性能受限的不是别的,而是数据库。

当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用户并发量大,会有大量的数据库请求,需要占用大量的数据库连接,同时会带来磁盘IO的性能瓶颈问题。

此外,随着用户数量越来越多,产生的数据也越来越多,一张表有可能存不下。由于数据量太大,sql语句查询数据时,即使走了索引也会非常耗时。

这时该怎么办呢?

答:需要做分库分表

如下图所示:图中将用户库拆分成了三个库,每个库都包含了四张用户表。

如果有用户请求过来的时候,先根据用户id路由到其中一个用户库,然后再定位到某张表。

路由的算法挺多的:

  • 根据id取模,比如:id=7,有4张表,则7%4=3,模为3,路由到用户表3。
  • 给id指定一个区间范围,比如:id的值是0-10万,则数据存在用户表0,id的值是10-20万,则数据存在用户表1。
  • 一致性hash算法

分库分表主要有两个方向:垂直水平

说实话垂直方向(即业务方向)更简单。

在水平方向(即数据方向)上,分库和分表的作用,其实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 分库:是为了解决数据库连接资源不足问题,和磁盘IO的性能瓶颈问题。
  • 分表:是为了解决单表数据量太大,sql语句查询数据时,即使走了索引也非常耗时问题。此外还可以解决消耗cpu资源问题。
  • 分库分表:可以解决 数据库连接资源不足、磁盘IO的性能瓶颈、检索数据耗时 和 消耗cpu资源等问题。

如果在有些业务场景中,用户并发量很大,但是需要保存的数据量很少,这时可以只分库,不分表。

如果在有些业务场景中,用户并发量不大,但是需要保存的数量很多,这时可以只分表,不分库。

如果在有些业务场景中,用户并发量大,并且需要保存的数量也很多时,可以分库分表。

11. 辅助功能

优化接口性能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常用方法之外,还需要配合使用一些辅助功能,因为它们真的可以帮我们提升查找问题的效率。

11.1 开启慢查询日志

通常情况下,为了定位sql的性能瓶颈,我们需要开启mysql的慢查询日志。把超过指定时间的sql语句,单独记录下来,方面以后分析和定位问题。

开启慢查询日志需要重点关注三个参数:

  • slow_query_log 慢查询开关
  • slow_query_log_file 慢查询日志存放的路径
  • long_query_time 超过多少秒才会记录日志

通过mysql的set命令可以设置: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ON';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_file='/usr/local/mysql/data/slow.log';
set global long_query_time=2;

设置完之后,如果某条sql的执行时间超过了2秒,会被自动记录到slow.log文件中。

当然也可以直接修改配置文件my.cnf

[mysqld]
slow_query_log = ON
slow_query_log_file = /usr/local/mysql/data/slow.log
long_query_time = 2

但这种方式需要重启mysql服务。

很多公司每天早上都会发一封慢查询日志的邮件,开发人员根据这些信息优化sql。

11.2 加监控

为了出现sql问题时,能够让我们及时发现,我们需要对系统做监控

目前业界使用比较多的开源监控系统是:Prometheus

它提供了 监控预警 的功能。

架构图如下:

我们可以用它监控如下信息:

  • 接口响应时间
  • 调用第三方服务耗时
  • 慢查询sql耗时
  • cpu使用情况
  • 内存使用情况
  • 磁盘使用情况
  • 数据库使用情况

等等。。。

它的界面大概长这样子:可以看到mysql当前qps,活跃线程数,连接数,缓存池的大小等信息。

如果发现数据量连接池占用太多,对接口的性能肯定会有影响。

这时可能是代码中开启了连接忘了关,或者并发量太大了导致的,需要做进一步排查和系统优化。

截图中只是它一小部分功能,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功能,可以访问Prometheus的官网:https://prometheus.io/

11.3 链路跟踪

有时候某个接口涉及的逻辑很多,比如:查数据库、查redis、远程调用接口,发mq消息,执行业务代码等等。

该接口一次请求的链路很长,如果逐一排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时候,我们已经没法用传统的办法定位问题了。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问题呢?

用分布式链路跟踪系统:skywalking

架构图如下:通过skywalking定位性能问题:在skywalking中可以通过traceId(全局唯一的id),串联一个接口请求的完整链路。可以看到整个接口的耗时,调用的远程服务的耗时,访问数据库或者redis的耗时等等,功能非常强大。

之前没有这个功能的时候,为了定位线上接口性能问题,我们还需要在代码中加日志,手动打印出链路中各个环节的耗时情况,然后再逐一排查。

如果你用过skywalking排查接口性能问题,不自觉的会爱上它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功能,可以访问skywalking的官网:https://skywalking.apache.org/


标签:11,调用,用户,接口,查询,索引,优化,id
From: https://www.cnblogs.com/hyzblog8/p/18413088

相关文章

  • 【IPV6从入门到起飞】5-2 IPV6+Home Assistant(ESP32+MQTT+DHT11+BH1750)传感器采集上
    IPV6+HomeAssistant[ESP32+MQTT+DHT11+BH1750]传感器采集上传监测1背景2实现效果3HomeAssistant配置3-1MQTT配置3-2yaml配置3-3加载配置4ESP32搭建4-1开发环境4-2工程代码5实现效果1背景在上一小节【IPV6从入门到起飞】5-1IPV6+HomeAssistant(搭建......
  • 四边形不等式优化
    四边形不等式优化四边形不等式对于定义域为整数的二元函数\(w(i,j)\),如果对于\(a\leb\lec\led\),满足\(w(a,c)+w(b,d)\lew(a,d)+w(b,c)\)(即交叉小于等于包含),则称\(w(i,j)\)满足四边形不等式。还是上面的函数,如果对于\(a+1<b\),满足\(w(a,b)+w(a+1,b+1)\lew(a,b+1)+w(......
  • CF1187E sol
    首先不难发现,确定了根以后答案是固定的。设\(sz_i\)表示以1为根的树中,以1为根的子树大小;\(f_i\)表示以1为根的树中,以\(i\)为根的子树得到的最大权值,可以得到转移\[f_u=sz_u+\sum_{v\inson_u}f_v\]然后设\(g_v\)表示先选\(v\)的最大权值,\(v\)的父亲为\(......
  • Rust使用Actix-web和SeaORM开发WebAPI通过Swagger UI查看接口文档
    本文将介绍Rust语言使用Actix-web和SeaORM库,数据库使用PostgreSQL,开发增删改查项目,同时可以通过SwaggerUI查看接口文档和查看标准Rust文档开始项目首先创建新项目,名称为rusty_crab_apicargonewrusty_crab_apiCargo.toml[dependencies]sea-orm={version="1.0.0-rc.5......
  • C++入门基础知识66——【关于C++ 接口(抽象类)】
    成长路上不孤单......
  • 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36个多目标测试函数(ZDT1、ZDT2、ZDT3、ZDT4、ZDT6、DTLZ1-DTLZ9、W
    36个多目标测试函数(ZDT1、ZDT2、ZDT3、ZDT4、ZDT6、DTLZ1-DTLZ9、WFG1-WFG9、UF1-UF10、LSMOP1-LSMOP3)是专门为了测试和比较不同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性能而设计的。下面是每个函数集的简要介绍:ZDT(Zitzler-Deb-Thiele)函数集:ZDT系列是一组经典的多目标优化测试函数,由EckartZit......
  • nginx配置文件解释及优化
    Nginx配置文件基本结构Nginx的配置文件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全局块、events块、http块等。全局块:主要设置影响nginx服务器整体运行的配置指令,如工作进程数(worker_processes)、错误日志存放路径(error_log)等。events块:影响nginx服务器与用户的网络连接,如设置网络连接的序列化(multi_accep......
  • 『功能项目』项目优化 - 框架加载资源【41】
    我们打开上一篇40播放动画时禁止点击移动的项目,本章要做的事情是搭建一个资源加载框架,让UI界面,人物模型以及场景都存放在资源文件夹中在运行时加载出来首先在资源商店加载资源将怪物模型放置场景中将普通管线模型切换成URP重命名为Boss01放在资源文件夹里新建Boss01......
  • 基于SpringBoot的学生网上选课系统(11355)
     有需要的同学,源代码和配套文档领取,加文章最下方的名片哦一、项目演示项目演示视频二、资料介绍完整源代码(前后端源代码+SQL脚本)配套文档(LW+PPT+开题报告)远程调试控屏包运行三、技术介绍Java语言SSM框架SpringBoot框架Vue框架JSP页面Mysql数据库IDEA/Eclipse开发四、项......
  • P1168 中位数(对顶堆)
    #include<bits/stdc++.h>usingnamespacestd;#definexfirst#defineysecondtypedefpair<int,int>PII;typedeflonglongll;typedefunsignedlonglongull;typedefunsignedintuint;typedefvector<string>VS;typedefvecto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