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 Apache RocketMQ 中文社区,更多 RocketMQ 文章和答疑请访问:https://rocketmq-learning.com/
RocketMQ 的目标,是致力于打造一个消息、事件、流一体的超融合处理平台。这意味着它需要满足各个场景下各式各样的要求,而批量处理则是流计算领域对于极致吞吐量要求的经典解法,这当然也意味着 RocketMQ 也有一套属于自己风格的批处理模型。
至于什么样的批量模型才叫“属于自己风格”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什么是批处理
首先,既然谈 RocketMQ 的批处理模型,那就得聊聊什么是“批处理”,以及为什么批处理是极致吞吐量要求下的经典解法。在我看来,批处理是一种泛化的方法论,它处在各个系统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传统工业还是互联网,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批处理的核心思想是将多个任务或数据集合在一起,进行统一处理。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减少任务切换带来的开销,从而提高整体效率。比如在工业制造中,工厂通常会将相同类型的零部件批量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速度。在互联网领域,批处理则表现为批量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以优化性能和提升系统吞吐量。
批处理在极致吞吐量需求下的应用,更加显著。例如,在大数据分析中,海量的数据需要集中处理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果。如果逐条处理数据,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造成系统瓶颈。通过批处理,可以将数据划分为若干批次,在预定的时间窗口内统一处理,从而提高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提升整体吞吐量。
此外,批处理其实并不意味着牺牲延时,就比如在 CPU Cache 中,对单个字节的操作无论如何时间上都是会优于多个字节,但是这样的比较并没有意义,因为延时的感知并不是无穷小的,用户常常并不关心 CPU 执行一条指令需要花多长时间,而是执行完单个“任务/作业”需要多久,在宏观的概念上,反而批处理具有更低的延时。
RocketMQ 批处理模型演进
接下来我们看看,RocketMQ 与批处理的“如胶似漆、形影相随”吧,其实在 RocketMQ 的诞生之初,就已经埋下了批处理的种子,这颗种子,我们暂且叫它——早期的批处理模型。
早期批处理模型
下图,是作为用户视角上感知比较强的老三样,分别是 Producer、Consumer、Broker:
而早期批处理模型,实际上只和 Producer、Broker 有关,在这条链路上会有批量消息的概念,当消息到达 Broker 后这个概念就会消失。
基于这点我们来看具体是怎么回事。首先批量消息的源头实际上就是 Producer 端的 Send 接口,在大部分场景下,我们发送一条消息都会使用以下的形式去操作:
SendResult send(Message msg);
非常地简明扼要,将一条消息发送到 Broker,如果我们要使用上早期的批处理模型,也只需要稍作修改:
SendResult send(Collection<Message> msgs)
可以看到,将多条消息串成一个集合,然后依旧是调用 send 接口,就可以完成早期批处理模型的使用了(从用户侧视角看就已经 ok 了),就像下图一样,两军交战,谁火力更猛高下立判~
那么真就到此为止了吗?当然不是,首先这里的集合是有讲究的,并不是随意将多条消息放在一起,就可以 send 出去的,它需要满足一些约束条件:
- 相同 Topic。
- 不能是 RetryTopic。
- 不能是定时消息。
- 相同 isWaitStoreMsgOK 标记。
这些约束条件暂时先不展开,因为就如同它字面意思一样浅显易懂,但是这也意味着它的使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有一定的学习成本,也有一定的开发要求,使用前需要根据这些约束条件自行分类,然后再装进“大炮”中点火发射。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不是为难我胖虎吗?为什么要加这么多约束?是不是故意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我们是商家:
- 客户 A 买了两件物品,在发货阶段我们很自然的就可以将其打包在一起(将多个 Message 串成一个 ArrayList),然后一次性交给快递小哥给它 Send 出去,甚至还能省一笔邮费呢~
- 客户 B 和客户 C 各买了一件物品,此时我效仿之前的行为打包到一起,然后告诉快递小哥这里面一个发到黑龙江,一个发到海南,然后掏出一笔邮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很显然,第二个场景很可能会收到快递小哥一个大大的白眼,这种事情理所应当的做不了,这也是为什么属于同一个 Collection<Message> 的消息必须要满足各种各样的约束条件了,在 Broker 实际收到一个“批量消息”时,会做以下处理:
首先它会根据这一批消息的某些属性,挑选出对应的队列,也就是上图中最底下的「p1、p2…」,在选定好队列之后,就可以进行后续的写入等操作了,这也是为什么必须要求相同 Topic,因为不同的 Topic 是没法选定同一个队列的。
接下来就到了上图所示流程,可以看到这里分别来了三个消息,分别是 《四条消息》《一条消息》《三条消息》,接下来他们会依次进入 unPack 流程,这个流程有点像序列化过程,因为从客户端发送上来的消息都是内存结构的,距离实际存储在文件系统中的结构还有一些不同。在 unPack 过程中,会分别解包成:四条消息、一条消息、三条消息;此时和连续 Send 八条消息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也就是在这一刻,批量消息的生命周期就走到了尽头,此刻往后,“众生平等、不分你我”。
也正是这个机制,Consumer 其实并不知道 Producer 发送的时候“到底是发射弓箭,还是点燃大炮”。这么做有个非常好的优点,那就是有着最高的兼容性,一切的一切好像和单条消息 Send 的经典用法没有任何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每条消息都有最高的自由度,例如各自独立的 tag、独立的 keys、唯一的 msgId 等等,而基于这些所衍生出来的生态(例如消息轨迹)都是无缝衔接的。也就是说:只需要更换发送者使用的 Send 接口,就可以获得极大的发送性能提升,而消费者端无需任何改动。
索引构建流水线改造
我一向用词都非常的严谨,可以看到上一段的结尾:“获得极大的发送性能提升”,至于为什么这么讲,是因为距离整体系统的提升还有一些距离,也就是这一段的标题“索引构建流水线改造”。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对于消息队列这种系统,整体性能上限比值“消费/生产”应该要满足至少大于等于一,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生产出来的消息至少应该被消费一次(否则直接都不用 Send 了岂不美哉)。
其实在以往,发送性能没有被拔高之前,它就是整个生产到消费链路上的短板,也就是说消费速率可以轻松超过生产速率,整个过程也就非常协调。but!在使用早期批处理模型后,生产速率的大幅度提升就暴露了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会出现消费速率跟不上生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去谈整个系统的性能都是“无稽之谈”。
而出现消费速率短板的原因,还要从索引构建讲起。由于消费是要找到具体的消息位置,那就必须依赖于索引,也就是说,一条消息的索引构建完成之前,是无法被消费到的。下图就是索引构建流程的简易图:
这是整个直接决定消费速率上限的流程。通过一个叫 ReputMessageService 的线程,顺序扫描 CommitLog 文件,将其分割为一条一条的消息,再对这些消息进行校验等行为,将其转换成一条条的索引信息,并写入对应分区的 ConsumeQueue 文件。
整个过程是完全串行的,从分割消息,到转换索引,到写入文件,每一条消息都要经过这么一次流转。因为一开始是串行实现,所以改造起来也非常的自然,那就是通过流水线改造,提高它的并发度,这里面有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 CommitLog 的扫描过程并行难度高,因为每条消息的长度是不一致的,无法简单地分割出消息边界来分配任务。
- 单条消息的索引构建任务并不重,因此不能简单忽略掉任务流转过程中的开销(队列入队出队)。
- 写入 ConsumeQueue 文件的时候要求写入时机队列维度有序,否则会带来额外的检查开销等。
针对这几个难点,在设计中也引入了“批量处理”的思路,其实大到架构设计、小到实现细节,处处都体现了这一理念,下图就是改造后的流程:
由于 CommitLog 扫描过程很难并行化处理,那就干脆不做并行化改造了,就使用单线程去顺序扫描,但是扫描的时候会进行一个简单的批处理,扫描出来的消息并不是单条的,而是尽可能凑齐一个较大的 buffer 块,默认是 4MB,这个由多条消息构成的 buffer 块我们不妨将其称为一个 batch msg。
然后就是对这些 batch msg 进行并行解析,将 batch msg 以单条消息的粒度扫描出来,并构建对应的 DispatchRequest 结构,最终依次落盘到 ConsumeQueue 文件中。其中的关键点在于 batch msg 的顺序如何保证,以及 DispatchRequest 在流转时怎么保证顺序和效率。为此我专门实现了一个轻量级的队列 DispatchRequestOrderlyQueue,这个 Queue 采用环状结构,可以随着顺序标号不断递进,并且能做到“无序入队,有序出队”,详细设计和实现均在开源 RocketMQ 仓库中,这里就不多赘述。
在经过改造后,索引构建流程不再成为扯后腿的一员,从原本眼中钉的角色美美隐身了~
BatchCQ 模型
经过上述索引构建流水线改造后,整个系统也就实现了最基本的批处理模型,可以在最小修改、最高兼容性的情况下让性能获得质的飞跃。 但是这并不够!因为早期的模型出于兼容性等考虑,所以依旧束手束脚的,于是 BatchCQ 模型诞生了,主要原因分为两个维度:
- 性能上:早期模型中,Broker 端在准备写入阶段需要进行解包,会有一定的额外开销。CommitLog 文件中不具备批量信息,索引需要分多次构建。
- 能力上:无法实现端到端的批量行为,如加密、压缩。
那 BatchCQ 又是如何改进上述的问题的呢?其实也非常地直观,那就是“见字如面”,将 ConsumeQueue 也批量化。这个模型去掉 Broker 端写入前的解包行为,索引也只进行一次构建:
就像上图所示,如果把索引比做信封,原先每个信封只能包含一份索引信息,在批量化后则可以塞下任意数量的索引信息,具体的存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比如说如果来了两批消息,分别是(3+2)条,在普通的 CQ 模型里会分别插入 5 个 slot,分别索引到 5 条消息。但是在 BatchCQ 模型中,(3+2)条消息会只插入 2 个 slot,分别索引到 3 条以及 2 条。
也是因为这个特点,所以 CQ 原有的格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记录更多信息不得不加入 Base Offset、Batch Num 等元素,而这些更改也让原来定位索引位置的逻辑发生了变化。
- 普通 CQ:每个 Slot 定长,【Slot 长度 * QueueOffset】位点可以直接找到索引,复杂度 O(1)。
- BatchCQ:通过二分法查找,复杂度 O(log n)。
虽然这部分只涉及到了 ConsumeQueue 的修改,但是它作为核心链路的一环,影响是很大的,首先一批的消息会被当作同一条消息来处理,不需要重新 unPack ,而且这些消息都会具有相同的 TAG、Keys 甚至 MessageId,想唯一区分同一批的消息,只能根据它们的 QueueOffset 了,这一点会让消息轨迹等依靠 MessageId 的能力无法直接兼容使用,但是消息的处理粒度依然可以保持不变(依赖的是 QueueOffset)。
AutoBatch 模型
通过 BatchCQ 改造之后,我们其实已经获得极致的吞吐量了。那个 AutoBatch 又是个啥呢?
这里又要从头说起,在早期批处理模型的总结里,提到了一个比较大的缺陷,那就是“使用起来不够顺手”,用户是需要关心各种约束条件的,就像前面提到的 Topic、消息类型、特殊 Flag 等,在 BatchCQ 里面其实是新增了 Keys、Tag 等维度的限制,错误使用会出现一些非预期的情况。
不难看出,无论是早期批处理模型、还是 BatchCQ 模型,使用起来都有一定的学习成本,除了需要关注各种使用方式外,想要用好,还有一些隐藏在暗处的问题需要主动去解决:
- 无论是早期的批处理模型,还是 batchCQ 模型,都需要发送端自行将消息分类打包。
- 消息分类和打包成本高,分类需要关心分类依据,打包需要关心触发时机。
- 分类依据复杂,早期批处理模型需要关注多个属性,batchCQ 在这基础上新增了多个限制。
- 打包时机不易掌握,使用不当容易出现性能下降、时延不稳定、分区不均衡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AutoBatch 应运而生,它就是一台能自动分拣的无情打包机器,全天候运转,精密又高效,将以往需要用户关注的细节统统屏蔽,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 AutoBatch 托管分类和打包能力,只需要简单配置即可使用。
- 用户侧不感知托管的过程,使用原有发送接口即可享受批处理带来的性能提升,同时兼容同步发送和异步发送。
- AutoBatch 同时兼容早期的批处理模型和 batchCQ 模型。
- 实现轻量,性能优秀,设计上优化延时抖动、小分区等问题。
首先到底有多简单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 发送端开启 AutoBatch 能力
rmqProducer.setAutoBatch(true);
也就是说,只需要加入这么一行,就可以开启 RocketMQ 的性能模式,获得早期的批处理模型或者 BatchCQ 模型带来的极致吞吐量提升。在开启 AutoBatch 的开关后,用户所有已有的行为都不需要作出改变,使用原来经典的 Send(Message msg)即可;当然也可以进行更精细的内存控制和延时控制:
// 设置单个 MessageBatch 大小(kb)
rmqProducer.batchMaxBytes(32 * 1024);
// 设置最大聚合等待时间(ms)
rmqProducer.batchMaxDelayMs(10);
// 设置所有聚合器最大内存使用(kb)
rmqProducer.totalBatchMaxBytes(32 * 1024 * 1024);
那么它具体轻量在哪?又高效在哪?下面这个简易的流程图应该能给大家一个答案: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首先它只引入了一个单线程的背景线程——background thread,这个背景线程以 1/2 的 maxDelayMs 周期运行,将扫描到超过等待时机缓冲区的消息提交到异步发送的线程池中,此时就完成了时间维度的聚合。空间维度的聚合则是由发送线程在传递时进行检查,如果满足 maxBytes,则原地发送。
整个设计非常地精简,只额外引入了一个周期运行的线程,这样做可以避免因为 AutoBatch 模型本身出现性能短板,而且 batchMessage 的序列化过程也做了精简,去掉了发送时候所有的检测(在聚合过程中已提前分类)。
才艺展示
上面分享了 RocketMQ 在批处理模型上的演进,那么它们具体效果也就必须拉出来给大家做一个才艺展示了,以下所有的压测结果均来自于 Openmessaging-Benchmark 框架,压测中使用的各项配置如下所示:
压测机器 | x86芯片机器 | |
规格 | 32核(vCPU) | 8核(vCPU) |
云盘 | 无 | ESSD云盘 PL1 |
操作系统 | Alibaba Cloud Linux 3.2104 LTS 64位 | Alibaba Cloud Linux 3.2104 LTS 64位 |
JDK版本 | openjdk version “11.0.19” 2023-04-18 LTSOpenJDK Runtime Environment (Red_Hat-11.0.19.0.7-1.0.1.al8) (build 11.0.19+7-LTS) | openjdk version “11.0.19” 2023-04-18 LTSOpenJDK Runtime Environment (Red_Hat-11.0.19.0.7-1.0.1.al8) (build 11.0.19+7-LTS) |
准备工作
为 Openmessaging-Benchmark 进行压测环境,首先部署一套开源社区上最新的 RocketMQ,然后配置好 Namesrv 接入点等信息,然后打开 RocketMQ 的性能模式——AutoBatch,将 autoBatch 字段设置为 true:
早期批处理模型
bin/benchmark --drivers driver-rocketmq/rocketmq.yaml workloads/1-topic-100-partitions-1kb-4p-4c-1000k.yaml
开启 autobatch 能力后,就会使用早期批处理模型进行性能提升,可以看到提升幅度非常大,由原来的 8w 提升至 27w 附近,为原来的 300%。
索引构建流水线优化
流水线优化是需要在服务端开启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配置例子:
// 开启索引构建流水线优化
enableBuildConsumeQueueConcurrently=true
// 调整内存中消息最大消费阈值
maxTransferBytesOnMessageInMemory=256M
maxTransferCountOnMessageInMemory=32K
// 调整磁盘中消息最大消费阈值
maxTransferBytesOnMessageInDisk=64M
maxTransferCountOnMessageInDisk=32K
可以看到,只有开启索引构建优化,才能做到稳稳地达到 27w 的吞吐,在没有开启的时候,消费速率不足会触发冷读直至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不具备生产意义,所以在使用批量模型的时候也务必需要开启索引构建优化。
BatchCQ 模型
BatchCQ 模型的使用与前面提到的两者不同,它不是通过开关开启的,BatchCQ 其实是一种 Topic 类型,当创建 topic 的时候指定其为 BatchCQ 类型,既可拥有最极致的吞吐量优势。
// Topic 的各种属性在 TopicAttributes 中设置
public static final EnumAttribute QUEUE_TYPE_ATTRIBUTE = new EnumAttribute("queue.type", false, newHashSet("BatchCQ", "SimpleCQ"), "SimpleCQ");
topicConfig.getAttributes().put("+" + TopicAttributes.QUEUE_TYPE_ATTRIBUTE.getName(), "BatchCQ");
当使用 BatchCQ 模型的时候,与早期批处理模型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因此我们寻求了和开源 Kafka 的对比,部署架构如下:
RocketMQ
3 主 3 备架构,使用轻量级 Container 部署。
- 节点 1: Master-A,Slave-C
- 节点 2: Master-C,Slave-B
- 节点 3: Master-B,Slave-A
Kafka
3 个节点,设置分区副本数为 2。
压测结果
MQ | Kafka | |
16-partions | TPS: 251439.34 | TPS: 267296.34 |
10000-partiotions | TPS: 249981.94P99: 1341.01 | 报错-无数据 |
可以看到,在使用 BatchCQ 类型的 Topic 时,RocketMQ 与 Kafka 的性能基本持平:
- 16-partitions,二者吞吐量相差 5% 以内,且 RocketMQ 则具有明显更低的延时表现。
- 10000-partitions,得益于 RocketMQ 的存储结构更为集中,在大量分区场景下吞吐量几乎保持不变。而Kafka在默认配置的情况下出现报错无法使用。
因此在极致吞吐量的需求下,BatchCQ 模型能够很好地承接极致需求的流量,而且如果更换性能更好的本地磁盘,同样的机器配置能达到更高的上限。
相关链接:
[1] ecs.c7.8xlarge
https://help.aliyun.com/zh/ecs/user-guide/overview-of-instance-families
标签:BatchCQ,批处理,模型,索引,消息,Apache,RocketMQ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5870054/1193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