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完整性
PCI Express的基本数据可靠性机制包含在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中,它使用32位的LCRC (CRC)码逐链路检测TLP中的错误,并采用逐链路重传机制进行错误恢复。TLP是一个数据和事务控制单元,由位于PCI Express域“边缘”的数据源(如Endpoint或Root Complex)创建,可能通过中间组件(即交换机)路由,并由最终的PCI Express接收者使用。当TLP经过Switch时,Switch可能需要改变一些控制字段,而不需要修改报文传输路径时不应该改变的其他字段。因此,LCRC由交换机重新生成。数据损坏可能发生在交换机内部,损坏数据的良好LCRC的再生掩盖了错误的存在。在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系统中,为了保证端到端的数据完整性检测,可以在TLP末尾的TLP Digest字段中放置一个Transaction Layer端到端32位CRC (ECRC)。ECRC涵盖了所有在TLP遍历路径时不会改变的字段(不变字段)。ECRC由源组件中的事务层生成,并由最终PCI Express Receiver和可选的中间Receiver检查(如果支持的话)。支持ECRC检查的交换机必须在针对交换机自身的tlp上检查ECRC。这样的交换机可以选择检查它转发的tlp上的ECRC。在Switch转发的TLP上,无论Switch是否检查ECRC或ECRC检查失败,Switch都必须将ECRC作为TLP的一个组成部分保留(转发时不动) 在某些情况下,TLP负载中的数据在生成TLP时已知已损坏,或者在通过中间组件(如Switch)时可能已损坏。在这些情况下,error forwarding错误转发(也称为data poisoning,数据中毒)可用于向使用数据的设备指示损坏情况。
ECRC Rules
生成和检查ECRC的能力报告给软件,并且通过软件启用该功能。
•如果使能某个设备的Function生成ECRC,则必须计算并应用该功能生成的所有tlp的ECRC。
•SW从入端口到出端口传递的tlp必须保持ECRC不变
•如果一个设备支持ECRC生成/检查,它的至少一个功能必须支持高级错误报告(AER)(见6.2节)
•如果一个设备功能被启用检查ECRC,它必须对所有具有ECRC的TLPs这样做,设备是最终的PCI Express接收器
◦注意,它仍然有可能接收没有ECRC的TLPs,这些被正常处理-这不是一个错误
请注意,交换机可以选择对通过交换机的tlp执行ECRC检查。Switch检测到的ECRC错误报告如表6-5所示,但不会改变tlp通过Switch的传递。
一个32位的ECRC (end - end TLP Prefixes, header, and data payload)使用如下算法计算并附加到TLP的末尾(如图2-3所示):
•使用多项式的系数表示为04C1 1DB7h
•种子值seed(ECRC存储寄存器的初始值)为FFFF FFFFh
•所有报头字段,所有End-End TLP前缀(如果存在)和整个数据负载(如果存在)都包含在ECRC计算中。在变体字段中的所有位必须设置为进行ECRC计算。
◦TLP报头中Type字段的0位是可变的(Variant)。End-End TLP前缀中的这位是不变的。
◦EP位为可变的(Variant)
◦所有其他字段为不变的(Invariant)
•ECRC计算从字节0的第0位开始,从TLP的每个字节的第0位到第7位进行
•ECRC计算的结果进行补全,并将补全的结果位映射到32位TLP Digest字段中,如表2-49所示
•32位的ECRC值被放置在TLP摘要字段的末尾(见图2-3)
•对于包含用于ECRC值的TLP摘要字段的TLP,支持端到端数据完整性检查的接收器通过以下方式检查TLP摘要字段中的ECRC值:
◦对接收到的TLP应用相同的ECRC计算算法,但不包括收到的TLP的32位TLP Digest字段,然后
◦将计算结果与收到的TLP的TLP Digest字段中的值进行比较。
•支持端到端数据完整性检查的接收器将违规报告为ECRC错误。这个报告的错误与接收端口有关(参见6.2节)。
SW内TD位保护
最重要的是,交换机确保和维护它们接收和转发的TLP中TD位的完整性(即,通过应用特殊的内部保护机制),因为TD位的损坏将导致最终目标设备误解TLP摘要字段的存在或不存在。
同样,强烈建议交换机为它们接收和转发的tlp中的其他变体字段提供内部保护,因为变体字段的端到端完整性不是由ECRC维持的。
数据链路层没有内部TLP可见性
由于数据链路层不处理TLP头(它根据物理层的指示确定TLP的开始和结束),因此它不知道TLP摘要字段的存在,只是将其作为TLP的一部分传递给事务层。
标签:25,TLP,ECRC,tlp,Switch,笔记,PCIe,字段,交换机 From: https://blog.csdn.net/yh_wrew/article/details/141367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