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引言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其目的是识别图像中的物体并给出它们的位置。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中尤以YOLO系列算法最为著名。YOLO(You Only Look Once)是一种实时目标检测框架,它的主要优点在于速度快且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同时进行分类和定位。从YOLOv1到YOLOv9,YOLO各个版本在架构、优化和数据增强方面都引入了显著的改进。但发展至今,某些限制依然存在,特别是对后处理依赖非极大值抑制(NMS),这会减慢推理速度。YOLOv10直面这些挑战,并通过一系列创新改进,成为实时应用中一个既强大又高效的模型。
2.Yolov10的改进点
1).无NMS训练:YOLOv10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无NMS训练机制。传统YOLO模型通常依靠非极大值抑制(NMS)来消除重叠的边界框预测,但这一步骤增加了额外的推理延迟。YOLOv10通过引入双重分配策略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提升了检测速度,而且保持了检测的准确性。
2).双标签分配:具有双标签分配和一致匹配度量的无nms的yolo训练策略,实现了高效率和竞争性的性能。通过在训练和推理阶段采用不同的分配策略,YOLOv10能够在不使用NMS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的目标检测。
3).大核卷积:在模型的较深层次中使用大核卷积,以扩大感受野,提高模型捕捉远距离信息的能力,同时避免过度增加输入输出开销。
4).PSA模块:以一种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增强了模型学习全局表示的能力,这对于提高检测准确性尤为重要。
3.Yolov10性能分析
YOLOv10是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所研发的一种新的实时目标检测方法,解决了YOLO以前版本在后处理和模型架构方面的不足。通过消除非最大抑制(NMS)和优化各种模型组件,YOLOv10在显著降低计算开销的同时实现了最先进的性能。并用大量实验证明,YOLOv10在多个模型尺度上实现了卓越的精度-延迟权衡。
根据公开的论文【https://arxiv.org/pdf/2405.14458】,其性能如下:
YOLOv10在各种模型规模上实现了最先进的性能和效率。例如,在COCO数据集上的相似平均精度(Average Precision, AP)下,YOLOv10-S相比于RT-DETR-R18具有显著优势:
速度提升:YOLOv10-S的速度比RT-DETR-R18快1.8倍。
参数减少:YOLOv10-S的参数数量仅为RT-DETR-R18的2.8倍之少。
计算量减少:YOLOv10-S的浮点运算次数(FLOPs)也比RT-DETR-R18少了2.8倍。
此外,与YOLOv9-C相比,YOLOv10-B在保持相同性能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效率:
延迟减少:YOLOv10-B的推理延迟相比YOLOv9-C减少了46%。
参数减少:YOLOv10-B的参数数量比YOLOv9-C减少了25%。
这些数据表明,YOLOv10不仅在检测性能上达到了先进的水平,而且在模型效率方面也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使得它在实时应用和资源受限的场景中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YOLOv10 有多种型号,可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YOLOv10-N:用于资源极其有限环境的纳米版本。
YOLOv10-S:兼顾速度和精度的小型版本。
YOLOv10-M:通用中型版本。
YOLOv10-B:平衡型,宽度增加,精度更高。
YOLOv10-L:大型版本,精度更高,但计算资源增加。
YOLOv10-X:超大型版本可实现最高精度和性能。
3.Yolov10程序
上述论文资料,其提供了源码供学习使用:
【https://github.com/THU-MIG/yolov10Ultralytics】
使用前,需要安装如下的环境:
conda create -n yolov10 python=3.9
conda activate yolov10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i https://pypi.doubanio.com/simple
pip install -e .
4.Yolov10的应用
YOLOv10的进步在各个行业中具有实际意义:
安检:
YOLOv10在安检过程中,可以有效识别出X光下的有害物品:
无人驾驶:
YOLOv10的高效性和高准确性使其能够理想地识别行人、其他车辆和障碍物,确保顺畅安全的驾驶体验。
5.总结
总而言之,YOLOv10在实时目标检测领域代表了一个显著的飞跃。它通过解决先前YOLO模型存在的局限性,并引入了一系列创新的设计策略,为效率和性能设立了新的标准。无论你是研究人员、开发人员还是技术爱好者,YOLOv10都是值得关注的模型。
本文转自博主本人公众号文章:
标签:YOLO,NMS,检测,模型,Yolov10,概述,YOLOv10,yolov10 From: https://blog.csdn.net/ccsss22/article/details/14126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