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昇思25天学习打卡营第5天|网络构建

昇思25天学习打卡营第5天|网络构建

时间:2024-06-30 23:27:26浏览次数:3  
标签:25 Dense nn 28 ReLU 构建 打卡 512 logits

☀️ 最近报名参加了昇思25天学习打卡训练营
☀️ 第1天初步学习了MindSpore的基本操作
☀️ 第2天初步学习了张量Tensor
☀️ 第3天初步学习了数据集Dataset
☀️ 第4天初步学习了数据变换Transforms
☀️ 第5天学习 初学入门 / 初学教程 / 06-网络构建Transforms

1. 代码跑通流程

神经网络模型是由神经网络层和Tensor操作构成的,mindspore.nn提供了常见神经网络层的实现,在MindSpore中,Cell类是构建所有网络的基类,也是网络的基本单元。一个神经网络模型表示为一个Cell,它由不同的子Cell构成。使用这样的嵌套结构,可以简单地使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思维,对神经网络结构进行构建和管理。

下面我们将构建一个用于Mnist数据集分类的神经网络模型。

1.1 导入库

import mindspore
from mindspore import nn, ops

1.2 定义模型类

当我们定义神经网络时,可以继承 nn.Cell 类,在__init__方法中进行子Cell的实例化和状态管理,在 construct 方法中实现Tensor操作。

construct 意为神经网络(计算图)构建,相关内容详见使用静态图加速

AI编译框架分为两种运行模式,分别是动态图模式以及静态图模式。 MindSpore默认情况下是以动态图模式运行,但也支持手工切换为静态图模式。
动态图的特点是计算图的构建和计算同时发生(Define by run),其符合Python的解释执行方式,在计算图中定义一个Tensor时,其值就已经被计算且确定,因此在调试模型时较为方便,能够实时得到中间结果的值,但由于所有节点都需要被保存,导致难以对整个计算图进行优化。在MindSpore中,动态图模式又被称为PyNative模式。由于动态图的解释执行特性,在脚本开发和网络流程调试过程中,推荐使用动态图模式进行调试。
相较于动态图而言,静态图的特点是将计算图的构建和实际计算分开(Define and run)。
在MindSpore中,静态图模式又被称为Graph模式,在Graph模式下,基于图优化、计算图整图下沉等技术,编译器可以针对图进行全局的优化,获得较好的性能,因此比较适合网络固定且需要高性能的场景。

from mindspore import nn  
  
# 定义一个名为Network的神经网络类,继承自nn.Cell  
class Network(nn.Cell):  
    # 初始化方法  
    def __init__(self):  
        # 调用父类nn.Cell的初始化方法  
        super().__init__()  
          
        # 定义一个flatten层,用于将多维的输入数据展平为一维数据  
        self.flatten = nn.Flatten()  
          
        # 定义一个SequentialCell,它是一个顺序容器,可以包含多个层,数据会按照顺序依次通过这些层  
        self.dense_relu_sequential = nn.SequentialCell(  
            # 第一个全连接层(Dense),输入特征数为28*28(例如,MNIST图像的大小),输出特征数为512  
            # weight_init和bias_init参数指定了权重和偏置的初始化方式
            # 随机生成权重矩阵的初始值,偏置项初始化为零  
            nn.Dense(28*28, 512, weight_init="normal", bias_init="zeros"),  
              
            # ReLU激活函数  
            nn.ReLU(),  
              
            # 第二个全连接层,输入和输出特征数均为512  
            nn.Dense(512, 512, weight_init="normal", bias_init="zeros"),  
              
            # ReLU激活函数  
            nn.ReLU(),  
              
            # 第三个全连接层,作为输出层,输入特征数为512,输出特征数为10(例如,用于分类10个类别的MNIST数据集)  
            nn.Dense(512, 10, weight_init="normal", bias_init="zeros")  
        )  
  
    # 前向传播方法,MindSpore中使用construct方法来实现  
    def construct(self, x):  
        # 将输入数据x通过flatten层展平  
        x = self.flatten(x)  
          
        # 将展平后的数据x通过dense_relu_sequential层(包含多个全连接层和ReLU激活函数)  
        # 得到logits,即网络的输出值,通常用于分类任务中的概率值或得分  
        logits = self.dense_relu_sequential(x)  
          
        # 返回logits作为网络的输出  
        return logits  

construct 方法定义了网络的前向传播过程。当数据 x 被传入Network实例时,它首先被 flatten 层展平,然后经过 dense_relu_sequential 层(其中包含3个全连接层和2个ReLU激活函数),最终得到输出 logits。这个 logits 可以被用于进一步的操作,如计算损失、进行softmax 操作以得到概率分布等。

构建完成后,实例化 Network 对象,并查看其结构。

model = Network()
print(model)

输出:

Network<
  (flatten): Flatten<>
  (dense_relu_sequential): SequentialCell<
    (0): Dense<input_channels=784, output_channels=512, has_bias=True>
    (1): ReLU<>
    (2): Dense<input_channels=512, output_channels=512, has_bias=True>
    (3): ReLU<>
    (4): Dense<input_channels=512, output_channels=10, has_bias=True>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构造一个输入数据,直接调用模型,可以获得一个十维的Tensor输出,其包含每个类别的原始预测值。

model.construct() 方法不可直接调用。

X = ops.ones((1, 28, 28), mindspore.float32)
logits = model(X)
# print logits
logits

输出:

Tensor(shape=[1, 10], dtype=Float32, value=
[[-1.34644797e-03,  1.29277352e-04,  1.17136752e-02 ...  5.12425695e-03, -2.85935123e-03,  1.22657903e-02]])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一个 nn.Softmax 层实例来获得预测概率。

pred_probab = nn.Softmax(axis=1)(logits)
y_pred = pred_probab.argmax(1)
print(f"Predicted class: {y_pred}")

输出:

Predicted class: [9]

1.3 模型层

本节中我们分解上节构造的神经网络模型中的每一层。首先我们构造一个shape为(3, 28, 28)的随机数据(3个28x28的图像),依次通过每一个神经网络层来观察其效果。

input_image = ops.ones((3, 28, 28), mindspore.float32)
print(input_image.shape)

输出:

(3, 28, 28)

1️⃣ nn.Flatten

实例化 nn.Flatten 层,将28x28的2D张量转换为784大小的连续数组。

flatten = nn.Flatten()
flat_image = flatten(input_image)
print(flat_image.shape)

输出:

(3, 784)

将输入数据从多维(例如,图像的高×宽×通道)转换为一维向量,以便输入到后续的全连接层。

2️⃣ nn.Dense

nn.Dense为全连接层,其使用权重和偏差对输入进行线性变换。

layer1 = nn.Dense(in_channels=28*28, out_channels=20)
hidden1 = layer1(flat_image)
print(hidden1.shape)

输出:

(3, 20)

3️⃣ nn.ReLU

nn.ReLU层给网络中加入非线性的激活函数,帮助神经网络学习各种复杂的特征。

print(f"Before ReLU: {hidden1}\n\n")
hidden1 = nn.ReLU()(hidden1)
print(f"After ReLU: {hidden1}")

输出:

Before ReLU: [[ 0.6843467   0.259497   -0.25782263  0.6184629   0.6070477  -0.73334247
   0.74973434  0.45182937 -0.23277852  0.7250475  -0.52080756 -0.15784171
   0.01202491 -0.60827506  0.8921455   0.449151    0.1737952   0.8706826
  -0.08334174 -0.7448301 ]
 [ 0.6843467   0.259497   -0.25782263  0.6184629   0.6070477  -0.73334247
   0.74973434  0.45182937 -0.23277852  0.7250475  -0.52080756 -0.15784171
   0.01202491 -0.60827506  0.8921455   0.449151    0.1737952   0.8706826
  -0.08334174 -0.7448301 ]
 [ 0.6843467   0.259497   -0.25782263  0.6184629   0.6070477  -0.73334247
   0.74973434  0.45182937 -0.23277852  0.7250475  -0.52080756 -0.15784171
   0.01202491 -0.60827506  0.8921455   0.449151    0.1737952   0.8706826
  -0.08334174 -0.7448301 ]]


After ReLU: [[0.6843467  0.259497   0.         0.6184629  0.6070477  0.
  0.74973434 0.45182937 0.         0.7250475  0.         0.
  0.01202491 0.         0.8921455  0.449151   0.1737952  0.8706826
  0.         0.        ]
 [0.6843467  0.259497   0.         0.6184629  0.6070477  0.
  0.74973434 0.45182937 0.         0.7250475  0.         0.
  0.01202491 0.         0.8921455  0.449151   0.1737952  0.8706826
  0.         0.        ]
 [0.6843467  0.259497   0.         0.6184629  0.6070477  0.
  0.74973434 0.45182937 0.         0.7250475  0.         0.
  0.01202491 0.         0.8921455  0.449151   0.1737952  0.8706826
  0.         0.        ]]

4️⃣ nn.SequentialCell

nn.SequentialCell是一个有序的Cell容器。输入Tensor将按照定义的顺序通过所有Cell。我们可以使用SequentialCell来快速组合构造一个神经网络模型。

seq_modules = nn.SequentialCell(
    flatten,
    layer1,
    nn.ReLU(),
    nn.Dense(20, 10)
)

logits = seq_modules(input_image)
print(logits.shape)

输出:

(3, 10)

5️⃣ nn.Softmax

最后使用nn.Softmax将神经网络最后一个全连接层返回的logits的值缩放为[0, 1],表示每个类别的预测概率。axis指定的维度数值和为1。

softmax = nn.Softmax(axis=1)
pred_probab = softmax(logits)

1.4 模型参数

网络内部神经网络层具有权重参数和偏置参数(如nn.Dense),这些参数会在训练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可通过 model.parameters_and_names() 来获取参数名及对应的参数详情。

print(f"Model structure: {model}\n\n")

for name, param in model.parameters_and_names():
    print(f"Layer: {name}\nSize: {param.shape}\nValues : {param[:2]} \n")

输出:

Model structure: Network<
  (flatten): Flatten<>
  (dense_relu_sequential): SequentialCell<
    (0): Dense<input_channels=784, output_channels=512, has_bias=True>
    (1): ReLU<>
    (2): Dense<input_channels=512, output_channels=512, has_bias=True>
    (3): ReLU<>
    (4): Dense<input_channels=512, output_channels=10, has_bias=True>
    >
  >


Layer: dense_relu_sequential.0.weight
Size: (512, 784)
Values : [[ 0.00421729  0.00764486  0.00125789 ... -0.00573038 -0.0162938
  -0.0076075 ]
 [ 0.00555476 -0.00247079  0.01020895 ...  0.0078051  -0.00817331
  -0.00015425]] 

Layer: dense_relu_sequential.0.bias
Size: (512,)
Values : [0. 0.] 

Layer: dense_relu_sequential.2.weight
Size: (512, 512)
Values : [[-0.00897185  0.01778448 -0.01740738 ... -0.0008132  -0.01179575
  -0.00346031]
 [-0.01564151  0.00206684  0.00829779 ...  0.00204611  0.00772646
  -0.01689647]] 

Layer: dense_relu_sequential.2.bias
Size: (512,)
Values : [0. 0.] 

Layer: dense_relu_sequential.4.weight
Size: (10, 512)
Values : [[ 0.00857544  0.00762396 -0.017364   ... -0.00465207  0.00717399
   0.00302128]
 [ 0.01176514 -0.0085316   0.00299114 ...  0.0016758   0.00445736
   0.00648327]] 

Layer: dense_relu_sequential.4.bias
Size: (10,)
Values : [0. 0.] 

2. 小结

今天学习了网络构建,后续可以在这基础上扩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
https://blog.csdn.net/qq_39306047/article/details/139857746

标签:25,Dense,nn,28,ReLU,构建,打卡,512,logits
From: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470383/article/details/140065694

相关文章

  • 【转】Androidstudio报错Algorithm HmacPBESHA256 not available
     删除debug.keystone这个文件就可以了。 https://blog.csdn.net/O_PUTI/article/details/138227534 -----参考了更改GradleJDK等的办法都没有用,最终通过一个一个问题拍错解决。第一个问题:版本不一致 第二个问题秘钥获取不成功:删除这个文件 然后就编译成功了。......
  • 网络构建和设计方法_3. 网络设计
    1.层次化网络模型设计    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可帮助设计者按照层次设计网络架构,并对不同层次赋予特定网络功能,选择适合的设备/系统。在典型层次化网络结构中,核心层通常选用具备高可用性和性能优化的高端路由器/交换机;汇聚层通常选取实现策略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接入层通......
  • Java毕业设计-高校学生课堂考勤打卡系统 Vue前后端分离
    传统信息的管理大部分依赖于管理人员的手工登记与管理,然而,随着近些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许多比较老套的信息管理模式进行了更新迭代,班级信息因为其管理内容繁杂,管理数量繁多导致手工进行处理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因此就应运而生出相应的高校学生课堂考勤系统。......
  • 【简易版tinySTL】 红黑树- 定义, 插入, 构建
    文章目录旋转左旋右旋左旋右旋代码实现红黑树的基本性质红黑树的插入红黑树的插入示例红黑树修复代码实现参考资料旋转对于一个平衡二叉搜索树,左子树高度为4,右子树高度为2,它们的高度差为2,破坏了平衡性(高度差<2才算平衡,因此需要调整二叉树使其平衡)二叉树最基本的......
  • 构建高效业财一体化管理体系
    构建高效业财一体化管理体系业财一体化战略意义提升决策质量强化数据支撑:通过整合业务与财务数据,为决策提供准确、实时的信息基础,确保分析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业务与财务协同: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业务流程与财务管理的无缝对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增强风险控制能力:......
  • L1-025 正整数A+B python
    python实现注:输入的数据需要在区间[1,1000]内s=input()loc=s.index("")a=s[:loc]b=s[loc+1:]ifa.isdecimal()andb.isdecimal():ifint(a)in[iforiinrange(1,1001)]andint(b)in[iforiinrange(1,1001)]:print("{a}+{b}={sum}......
  • 基于OpenLCA、GREET、R语言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模型构建
    生命周期分析(LifeCycleAnalysis,LCA)是评价一个产品系统生命周期整个阶段——从原材料的提取和加工,到产品生产、包装、市场营销、使用、再使用和产品维护,直至再循环和最终废物处置——的环境影响的工具。这种方法被认为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方法。生命周期分析是一......
  • 基于java+springboot+vue实现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文末源码+Lw)251
    摘 要现代经济快节奏发展以及不断完善升级的信息化技术,让传统数据信息的管理升级为软件存储,归纳,集中处理数据信息的管理方式。本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诞生,其可以帮助管理者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庞大的数据信息,使用这种软件工具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提高事务处理效......
  • LangChain技术报告:如何构建可靠智能体Agent?
    LangChain团队技术报告:报告人:LanceMartin报告人信息:LangChain的软件工程师报告主题:“构建与测试可靠智能体”主题原文:“Architecting+testingreliableagents”报告概要内容如下:构建一个可靠的Agent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控制流的设定、工具调用、Agent......
  • 《昇思25天学习打卡营第3天 | 数据集 Dataset》
    学习内容:MindSpores数据集相关处理方法MindSpores提供基于Pipeline的数据引擎,通过数据集(Dataset)和数据变换(Transforms)实现高效的数据预处理。其中Dataset是Pipeline的起始,用于加载原始数据。mindspore.dataset提供了内置的文本、图像、音频等数据集加载接口,并提供了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