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电复位(POR)电路,其作用是保证在施加电源后,模拟和数字模块初始化至已知状态。基本上电复位(POR)功能会产生一个内部复位脉冲以避免"竞争"现象,并使器件保持静态,直至电源电压达到一个能保证正常工作的阈值。注意,此阈值电压不同于数据手册中给出的最小电源电压。一旦电源电压达到阈值电压,上电复位(POR)电路就会释放内部复位信号,状态机开始初始化器件。
在初始化完成之前,器件应当忽略外部信号,包括传输的数据。唯一例外是复位引脚(如有),它会利用上电复位(POR)信号内部选通。上电复位(POR)电路可以表示为窗口比较器,如下图所示。比较器电平VT2在电路设计期间定义,取决于器件的工作电压和制程尺寸。
掉电阈值电平足以保证数字电路保留信息,但不足以保证其正常工作。这样,如果电源电平只是非常短暂地降低,控制器可以在电源降至某一电平以下时中止活动而不会让整个器件都重新初始化。
实际的上电复位(POR)电路比较复杂,例如用MOS晶体管代替电阻。因此,必须考虑寄生模型。另外,POR电路需要一个启动模块来产生启动脉冲,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失效。其他重要考虑在以下内容中说明。
//////////////////////////////////////////////////////
印象中smic控制上电顺序的是FP信号。
tsmc控制上电顺序的是POC信号。
上电时保证IO先上电,然后是core,否则会漏电。
两家其实原理上差不多!
对,防治leakage的
即使core先上电, 因为有POC,FP信号,也不会对芯片造成损失,
一般上电 要求先高压,再低压, 关电是随便的,
图 1为传统的片上集成 POR 电路,检测电压由NMOS 和 PMOS 的阈值电压决定,当电源电压高于检测电压时,电流镜对电容充电,当充电电压高于触发器阈值时,电路复位。这种电路的缺点是在电源电压低于阈值电压时,电路也有充电电流存在,会减小电路的延迟时间 ;其次,管子的阈值电压受工艺、温度影响较大,再计入电源电压的影响,这种电路延迟时间的离散度会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