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Net与AI的强强联合:AntSK知识库项目中Rerank模型的技术突破与实战应用

.Net与AI的强强联合:AntSK知识库项目中Rerank模型的技术突破与实战应用

时间:2024-04-21 11:11:32浏览次数:22  
标签:Rerank AI 知识库 技术 AntSK model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Net技术与AI的结合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技术热点。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令人兴奋的开源项目——AntSK,这是一个基于.net平台构建的开源离线AI知识库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最近加入了一项强大的Rerank(重排)模型,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AI知识库的查询能力。如果你关心.NET和AI的融合应用,那么请继续阅读,我保证这会是一次充满技术洞见的探索旅程。

 

引言

        在现代搜索引擎技术中,如何从庞大的数据中快速、准确地找到用户需要的信息,这一点至关重要。虽然向量匹配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语义相关度的匹配,它是根据向量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文档与查询之间的相关性,但这往往不能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精准匹配需求。文档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及用户查询意图的多样性,让向量匹配技术看起来有些力不从心。

        AntSK知识库项目正是针对这些挑战而诞生,目标是构建一个强大、灵活且易于扩展的AI知识库框架。引入Rerank技术后,AntSK可以对向量匹配后的初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重排序,从而显著提升搜索结果的相关性和质量。

 

AntSK项目简介

        AntSK是一个开源且强大的AI知识库框架,它集成了先进的语义理解技术。通过结合

semantic kernel和kernel memory,它提供了一个扩展的AI功能平台,还支持Python混合编程,让.NET开发者也可以轻松利用Python丰富的AI生态库进行开发。

项目地址参见:

https://github.com/AIDotNet/AntSK

Rerank模型的介绍及应用

        要在AntSK中加入Rerank模型,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名为FlagEmbedding的开源项目作为参考。FlagEmbedding提供了一个用于文档重排序的优秀实践,它可以通过更复杂的模型和更多因素,例如文档的语义深度、用户查询意图等,来筛选出更加配准的结果。

FlagEmbedding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FlagOpen/FlagEmbedding/tree/master/FlagEmbedding/llm_reranker#model-list

  

        在AntSK中,我们需要通过pythonnet来运行Rerank模型,这样可确保.NET和Python之间的无缝集成。由于网络原因,一些国内用户在下载模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我们对下载部分进行了修改,使其支持从modelscope进行下载。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在AntSK中实现ReRank模型的集成。首先建立一个pythonnet类,以下是一个简化版的代码实现:

public static class BegRerankConfig
{
    public static dynamic model { get; set; }

    static object lockobj = new object();



    /// <summary>
    /// 模型写死
    /// </summary>
    public static dynamic LoadModel(string pythondllPath, string modelName)
    {
        lock (lockobj)
        {
            if (model == null)
            {
                if (string.IsNullOrEmpty(Runtime.PythonDLL))
                {
                    Runtime.PythonDLL = pythondllPath;
                }
                PythonEngine.Initialize();
                try
                {
                    using (GIL())// 初始化Python环境的Global Interpreter Lock)
                    {
                        dynamic modelscope = Py.Import("modelscope");
                        dynamic flagEmbedding = Py.Import("FlagEmbedding");

                        dynamic model_dir = modelscope.snapshot_download(modelName, revision: "master");
                        dynamic flagReranker = flagEmbedding.FlagReranker(model_dir, use_fp16: true);
                        model = flagReranker;
                        return model;
                    }
                }
                catch (Exception ex)
                {
                    throw ex;
                }
            }
            else
            {
                return model;
            }
        }
    }


    public static double Rerank(List<string> list)
    {
        using (GIL())
        {
            try
            {
                PyList pyList = new PyList();
                foreach (string item in list)
                {
                    pyList.Append(item.ToPython()); // 将C# string转换为Python对象并添加到PyList中
                }
                PyObject result = model.compute_score(pyList, normalize: true);
                return result.As<double>();
            }
            catch (Exception ex)
            {
                throw ex;
            }
        }
    }
}

  

 代码详见AntSK项目。通过简单的集成,我们就能为AntSK赋予ReRank的能力。另外,我们将初步查找的top 5结果扩展为top 20,甚至更多,然后通过ReRank模型对这些结果进一步筛选和排序,最后只抽取重排后的top 5。这样的操作流程大大提升了结果的准确性。

为什么需要向量匹配后再Rerank?

        这是因为Rerank依赖的是一对一的精确匹配模型,在处理海量文档时效率较低。因此,将向量匹配作为第一轮粗筛选择,然后让Rerank技术进行第二轮精细的筛选排序,就显得格外高效且合理。

效能测试

        经过初步的测试,引入Rerank技术后,AntSK在搜索结果的相关性和准确性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混合AI系统的认识,也为.NET平台上的AI应用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

 

结语

        通过AntSK这一案例,我们可以明显看到.NET和AI领域融合的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精彩的.NET结合AI的应用场景出现。现在,你可以通过访问Github上的AntSK项目,深入了解这一先进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你自己的工作当中。

        本文仅是一个起点,探讨AntSK知识库框架以及Rerank在内的相关深度技术。我将继续关注这一个领域的进展,并与大家分享更多精彩内容。感谢阅读,让我们一起期待.NET/AI的融合未来!

另外也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社区交流群,关注公众号《许泽宇的技术分享》发送进群!
这是一个非常和谐的社区,大家在里面讨论AI技术,非常融洽。

 

 

标签:Rerank,AI,知识库,技术,AntSK,model
From: https://www.cnblogs.com/xuzeyu/p/18148685

相关文章

  • vs code--AI编码助手(GitHub Copilot)安装使用
    GitHubCopilot是现在最流行的编程代码助手,现在介绍一下vscode安装使用过程。vscode选择扩展点击,输入Copilot,显示GitHubCopilot和GitHubCopilotChat。现在是默认一起装,装其中一个另外一个都会自动安装。 安装好需要登录GitHub 点击跳到GitHub网页界面 需要输入Dev......
  • kubernetes CNI(Container Network Inferface)
    为什么需要CNI在kubernetes中,pod的网络是使用networknamespace隔离的,但是我们有时又需要互相访问网络,这就需要一个网络插件来实现pod之间的网络通信。CNI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CNI是containernetworkinterface的缩写,它是一个规范,定义了容器运行时如何配......
  • 值得学习的技巧/码风——mainly from jiangly
    1、主体框架:#include<bits/stdc++.h>usingi64=longlong;intmain(){ std::ios::sync_with_stdio(false);std::cin.tie(nullptr);}2、基本都在主函数中定义数组而非全局,且多用\(\rmstd::vector\)而非数组。3、常用函数std::rotate、std::swap、std::max、s......
  • AI刘强东带货,能给数字人带来商业化吗?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AI数字人技术正逐渐渗透到直播带货领域,引发行业关注。京东推出的AI刘强东数字人直播带货活动,尽管观看量超1155万,但商业化效果尚待观察。文章深入探讨了AI数字人在直播带货中的优势与挑战,以及其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前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AI数字人商业化进......
  • vue3 优化ai生成的手写签名
    下面是baiduai生成的代码:在Vue3中实现手写签名功能,可以使用canvas元素来创建一个绘图区域,并监听鼠标事件来实现签名的记录。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vue<template><div><canvasref="signatureCanvas"@mousedown="startSigning"@mousemove="updat......
  • 史上最大、最贵iPad Air即将登场:搭载12.9英寸Mini LED屏
    据研究公司DSCC首席执行官RossYoung最新消息,12.9英寸iPadAir预计将于5月发布。该机最大的亮点就是屏幕,不仅是屏幕扩大为系列史上最高,还采用与当前12.9英寸iPadPro型号一样的Mini-LED显示屏。这块屏幕具备2596个全阵列局部调光区、2732x2048像素分辨率、264ppi、峰值亮度1......
  • C# 异步编程Task(三) async、await
    一、async和await两个修饰符C#5.0的时候引入了async和await两个修饰符,成为异步编程的核心关键字。async是修饰符,表明方法含有异步操作,但并不是说整个方法是异步的。async修饰的方法会先同步执行到第一处await的地方而后开始异步。await可以理解为一异步特有的“return”。即返回......
  • 转载Using Domain-Driven Design(DDD)in Golang
    转载自:https://dev.to/stevensunflash/using-domain-driven-design-ddd-in-golang-3ee5UsingDomain-DrivenDesign(DDD)inGolang#go#ddd#redis#postgresDomain-DrivenDesignpatternisthetalkofthetowntoday.Domain-DrivenDesign(DDD)isanapproachtosoft......
  • 使用float,flex和tailwind实现同一个表单注册效果
    float方式html结构<!DOCTYPEhtml><htmllang="en"><head><metacharset="UTF-8"><metaname="viewport"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title>Document</titl......
  • C++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的参数
    一般来说intmain有两种写法 第一种就是不带参数的intmain(){return-1;} 第二种就是带有参数的intmain(intargc,char*argv[]){return-1;}这里argc是参数的个数,实际调用函数时不用手动传入,其是根据*argv参数列表内的个数进行统计实际传入的参数都存入*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