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x++\),从而最终的答案一定是要小于\(x\)的,也就一定要有一位不同
我们从高位到低位枚举最高的一位与\(x\)不同的位置\(i\)(也就是说,认为第\(i+1\)位到最高位都与\(x\)相同,但第\(i\)位不同)
我们先考虑更高位置如何相同
如果更高位置为\(0\),那么那一位必须只能有偶数个\(1\)(否则无论怎么分组,最终这一位都是\(1\)),为了让组数最多,我们考虑每两个相邻\(1\)及其中间的\(0\)分为一组;我们从高到低地对每一位进行代码的分组,根据决策包容性,我们一定不会漏掉分组的组数。举个例子说明
比如在枚举的时候,我们第一次枚举到一个\(0\),然后我们将每两个相邻\(1\)及其中间的\(0\)分为一组,如下
注意我们将每一组的所有数字都删除掉了,并形成一个新组,新组的每一个数字是原来对应组所有数字的异或(可见代码)
接下来我们考虑更低位的时候,我们分组就要满足上面的限制,比如如果我们要把四个\(1\)全部分在一起
就相当于合并新数组的\(a_1,a_2\)以及中间的两个\(0\),根据贪心的决策包容性,显然没有问题
如果更高位置为\(1\),那么随便怎么分组都不会超过限制。只是有一个问题,随便分组可能会导致这一位为\(0\)而不是\(1\),不满足更高位都相同的要求。其实这个时候是不会遗漏最优解的,所以无所谓
主要是学习中间的决策包容性,以及不会遗漏最优解的操作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ll = long long;
#define int ll
#define all(a) a.begin(), a.end()
void solve() {
int n, x;
cin >> n >> x;
++x;
vector<int> a(n);
for (int &i: a)
cin >> i;
int res = -1;
for (int i = 30; i >= 0; --i) {
vector<int> b;
bool open = false;//为1表示有奇数个1,为0表示有偶数个1
for (int j = 0; j < a.size(); ++j) {
if (!open)
b.push_back(a[j]);
else
b.back() ^= a[j];
if (a[j] & (1 << i))
open = !open;
}//尝试模拟一下这个循环,就是分组用的
if (!(x & (1 << i))) {//如果这一位是0
if (open) {//这一位有奇数个1
//无论怎么分组最后这一位都会为1,大于0
//我们又认为更高位都相同,所以不用往下循环了
cout << res << '\n';
return;
}
a = b;//替换掉合并分组后的数组
} else {//如果这一位为1
if (!open)//这里就是不会遗漏最优解的原因
//可以想一下
res = max(res, (int) b.size());
}
}
cout << res << '\n';
}
signed main() {
ios_base::sync_with_stdio(false);
cin.tie(nullptr);
int t = 1;
cin >> t;
while (t--)
solve();
}
标签:包容性,Gift,int,++,枚举,Birthday,分组,我们
From: https://www.cnblogs.com/dingxingdi/p/180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