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Scala第三章节

Scala第三章节

时间:2024-03-13 23:00:01浏览次数:26  
标签:10 false Scala 结果 20 运算符 println 第三章

Scala第三章节

章节目标

  1. 理解运算符的相关概述
  2. 掌握算术, 赋值, 关系, 逻辑运算符的用法
  3. 掌握交换变量案例
  4. 理解位运算符的用法

1. 算术运算符

1.1 运算符简介

用来拼接变量或者常量的符号就叫: 运算符, 而通过运算符连接起来的式子就叫: 表达式. 实际开发中, 我们会经常用到它.

例如:

​ 10 + 3 这个就是一个表达式, 而+号, 就是一个运算符.

注意: 在Scala中, 运算符并不仅仅是运算符, 也是函数的一种, 这点大家先了解即可, 后续我们详细讲解.

1.2 运算符的分类
  • 算术运算符

  • 赋值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

  • 位运算符

    注意: Scala中是没有三元运算符的, 被if-else给替代了.

1.3 算术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指的就是用来进行算术操作的符号,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运算符功能解释
+加号, 功能有3点. 1) 表示正数 2) 普通的加法操作 3) 字符串的拼接
-减号, 功能有2点. 1) 表示负数 2) 普通的减法操作
*乘号, 用于获取两个数据的乘积
/除法, 用于获取两个数据的商
%取余(也叫取模), 用于获取两个数据的余数

注意:

  1. Scala中是没有++, --这两个算术运算符的, 这点和Java中不同.

  2. 整数相除的结果, 还是整数. 如果想获取到小数, 则必须有浮点型数据参与.

    例如: 10 / 3 结果是3 10 / 3.0 结果是: 3.3333(无限循环)

  3. 关于+号拼接字符串: 任意类型的数据和字符串拼接, 结果都将是一个新的字符串.

  4. 关于%操作, 假设求a % b的值, 它的底层原理其实是: a - a/b * b

1.4 代码演示

需求: 演示算术运算符的常见操作.

参考代码:

//演示+号操作
println(+3)
println(10 + 3)
println("hello" + 10)

//演示-号操作
println(-5)
println(10 - 5)

//演示*号操作
println(5 * 3)

//演示/号操作
println(10 / 3)
println(10 / 3.0)

//演示%(取余)操作
println(10 % 3)     //结果是1, 具体运算过程: 10 - 10/3 * 3   = 10 - 3 * 3   = 1
println(10 % -3)    //结果是1, 具体运算过程: 10 - 10/-3 * -3 = 10 - -3 * -3 = 10 - 9  =  1
println(-10 % 3)   //结果是-1, 具体运算过程: -10 - -10/3 * 3 = -10 - -3 * 3 = -10 + 9 = -1 

2. 赋值运算符

2.1 概述

赋值运算符指的就是用来进行赋值操作的符号. 例如: 把一个常量值, 或者一个变量值甚至是某一段代码的执行结果赋值给变量, 这些都要用到赋值运算符.

2.2 分类
  • 赋值运算符常用的有两类

    • 基本赋值运算符

      =就是基本的赋值运算符, 例如: var a:Int = 3, 就是把常量值3赋值给变量a

    • 扩展赋值运算符

      +=, -=, *=, /=, %=

    注意:

    1. 赋值运算符的左边必须是: 变量, 不能是常量. 例如: 3 = 5, 这种写法就是错误的.

    2. 关于扩展赋值运算符, 其实就是把左边的数据和右边的数据进行指定的操作, 然后把结果赋值给左边.

      例如; a += 3 就是把变量a的值和常量3进行加法操作, 然后把结果赋值给变量a

2.3 代码演示
//将常量值1赋值给变量a
var a:Int = 1			//注意: 因为后续代码要修改变量a的值, 所以变量a要用var修饰
//对变量a进行加3操作, 然后把结果重新赋值给变量a
a += 3			//a的最终结果为: a = 4
//对变量a进行减2操作, 然后把结果重新赋值给变量a
a -= 2			//a的最终结果为: a = 2
//对变量a进行乘3操作, 然后把结果重新赋值给变量a
a *= 3			//a的最终结果为: a = 6
//对变量a进行除2操作, 然后把结果重新赋值给变量a
a /= 2			//a的最终结果为: a = 3
//对变量a和2进行取余操作, 然后把结果重新赋值给变量a
a %= 2			//a的最终结果为: a = 1

3. 关系运算符

3.1 概述

关系运算符指的就是用来进行比较操作的符号. 例如: 数据是否相等, 是否不等, 数据1大还是数据2大…等这些操作.

3.2 分类
运算符功能解释
>用来判断前边的数据是否大于后边的数据
>=用来判断前边的数据是否大于或者等于后边的数据
<用来判断前边的数据是否小于后边的数据
<=用来判断前边的数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后边的数据
==用来判断两个数据是否相等
!=用来判断两个数据是否不等

注意:

  1. 关系表达式不管简单还是复杂, 最终结果一定是Boolean类型的值, 要么是true, 要么是false.
  2. 千万不要把==写成=, 否则结果可能不是你想要的.
3.3 代码演示
//定义两个Int类型的变量a, b, 分别赋值为3, 5
var a:Int = 3
var b:Int = 5
//判断a是否大于b, 并打印结果	
println(a > b)					//false
//判断a是否大于等于b, 并打印结果
println(a >= 3)					//true
//判断a是否小于b, 并打印结果
println(a < b)					//true
//判断a是否小于等于b, 并打印结果
println(a <= 3)					//true
//判断a和b是否不等, 并打印结果
println(a != b)					//true
//判断a和b是否相等, 并打印结果
println(a == b)					//false
//如果把==写成了=, 其实是把变量b的值赋值给变量a
println(a = b)					//输出结果是一对小括号"()", 即: 没有打印值.
println(a)						//再次打印变量a, 打印结果是:5
3.4 关系运算符延伸

学过Java的同学会发现, 上述的Scala中的关系运算符用法和Java中是一样的, 那有和Java不一样的地方吗?

答案是: 有.

需求描述Scala代码Java代码
比较数据值== 或者 !=equals()方法
比较引用值(地址值)eq方法== 或者 !=

示例

有一个字符串"abc",再创建第二个字符串,值为:在第一个字符串后拼接一个空字符串。

然后使用比较这两个字符串是否相等、再查看它们的引用值是否相等。

参考代码

val s1 = "abc"
val s2 = s1 + ""
s1 == s2     //结果是: true,  因为比较的是 数据值
s1.eq(s2)	 //结果是: false, 因为比较的是 地址值

4. 逻辑运算符

4.1 概述

逻辑运算符指的就是用来进行逻辑操作的符号. 可以简单理解为它是: 组合判断. 例如: 判断多个条件是否都满足, 或者满足其中的某一个, 甚至还可以对某个判断结果进行取反操作.

4.2 分类
运算符功能解释
&&逻辑与, 要求所有条件都满足(即: 结果为true), 简单记忆: 有false则整体为false.
||逻辑或, 要求只要满足任意一个条件即可, 简单记忆: 有true则整体为true.
!逻辑非, 用来进行取反操作的. 即: 以前为true, 取反后为false, 以前为false, 取反后为true.

注意:

  1. 逻辑表达式不管简单还是复杂, 最终结果一定是Boolean类型的值, 要么是true, 要么是false.
  2. 在Scala代码中, 不能对一个Boolean类型的数据进行连续取反操作, 但是在Java中是可以的.
    • 即: !!false, 这样写会报错, 不支持这种写法.
4.3 代码演示
//相当于: false && true
println(3 > 5 && 2 < 3)		//结果为: false
//我们可以简写代码为:
//逻辑与: 有false则整体为false.
println(false && true)		//结果为: false
println(true && false)		//结果为: false
println(false && false)		//结果为: false
println(true && true)		//结果为: true

println(false || true)		//结果为: true
println(true || false)		//结果为: true
println(false || false)		//结果为: false
println(true || true)		//结果为: true

println(!false)				//结果为: true
println(!true)				//结果为: false
println(!!true)				//这样写会报错, Scala不支持这种写法, 但是Java代码支持这种写法.

5. 位运算符

5.1 铺垫知识

要想学好位运算符, 你必须得知道三个知识点:

  1. 什么是进制
  2. 什么是8421码
  3. 整数的原码, 反码, 补码计算规则
5.1.1 关于进制

通俗的讲, 逢几进一就是几进制, 例如: 逢二进一就是二进制, 逢十进一就是十进制, 常用的进制有以下几种:

进制名称数据组成规则示例
二进制数据以0b(大小写均可)开头, 由数字0和1组成0b10001001, 0b00101010
八进制数据以0开头, 由数字0~7组成064, 011
十进制数据直接写即可, 无特殊开头, 由数字0~9组成10, 20, 333
十六进制数据以0x(大小写均可)开头, 由数字0~9, 字母A-F组成(大小写均可)0x123F, 0x66ABC

注意:

​ 关于二进制的数据, 最前边的那一位叫: 符号位, 0表示正数, 1表示负数. 其他位叫: 数值位.

​ 例如: 0b10001001 结果就是一个: 负数, 0b00101010 结果就是一个: 正数.

5.1.2 关于8421码

8421码就是用来描述二进制位和十进制数据之间的关系的, 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计算数据的二进制或十进制形式.

8421码对应关系如下:

二进制位 0 0 0 0 0 0 0 0

对应的十进制数据 128 64 32 16 8 4 2 1

注意:

  1. 计算规则: 二进制位从右往左数, 每多一位, 对应的十进制数据 乘以2.

  2. 二进制和十进制相互转换的小技巧:

    • 二进制转十进制: 获取该二进制位对应的十进制数据, 然后累加即可.
    • 例如: 0b101对应的十进制数据计算步骤: 4 + 0 + 1 = 5
    • 十进制转二进制: 对十进制数据进行拆解, 看哪些数字相加等于它, 然后标记成二进制即可.
      • 例如: 10 对应的二进制数据计算步骤: 10 = 8 + 2 = 0b1010
5.1.3 关于整数的原反补码计算规则

所谓的原反补码, 其实指的都是二进制数据, 把十进制的数据转成其对应的二进制数据, 该二进制数据即为: 原码.

注意: 计算机底层存储, 操作和运算数据, 都是采用数据的二进制补码形式来实现的.

  • 正数
    • 正数的原码, 反码, 补码都一样, 不需要特殊计算.
  • 负数
    • 负数的反码计算规则: 原码的符号位不变, 数值位按位取反(以前为0现在为1, 以前为1现在为0)
    • 负数的补码计算规则: 反码 + 1
5.2 概述

位运算符指的就是按照位(Bit)来快速操作数据值, 它只针对于整型数据. 因为计算机底层存储, 操作, 运算采用的都是数据的二进制补码形式, 且以后我们要经常和海量的数据打交道, 为了提高计算效率, 我们就可以使用位运算符来实现快速修改数据值的操作.

5.3 分类
运算符功能解释
&按位与, 规则: 有0则0, 都为1则为1.
|按位或, 规则: 有1则1, 都为0则为0.
^按位异或, 规则: 相同为0, 不同为1.
~按位取反, 规则: 0变1, 1变0.
<<按位左移, 规则: 每左移一位, 相当于该数据乘2, 例如: 2 << 1, 结果为4
>>按位右移, 规则: 每右移一位, 相当于该数据除2, 例如: 6 >> 1, 结果为3

注意:

  1. 位运算符只针对于整型数据.
  2. 运算符操作的是数据的二进制补码形式.
  3. 小技巧: 一个数字被同一个数字位异或两次, 该数字值不变. 即: 10 ^ 20 ^ 20, 结果还是10
5.4 代码演示
//定义两个变量a和b, 初始化值分别为: 3, 5
val a = 3			//二进制数据: 0000 0011
val b = 5			//二进制数据: 0000 0101

//结果为: 0000 0001, 转化成十进制, 结果为: 1
println(a & b)		//打印结果为: 1

//结果为: 0000 0111, 转化成十进制, 结果为: 7
println(a | b)		//打印结果为: 7

//结果为: 0000 0110, 转换成十进制, 结果为: 6
println(a ^ b)		//打印结果为: 6

//计算流程: 1111 1100(补码) -> 1111 1011(反码) -> 1000 0100(原码) -> 十进制数据: -4
println(~ a)		//打印结果为: -4

//计算流程: 1000 0011(-3原码) -> 1111 1100(-3反码) -> 1111 1101(-3补码) -> 0000 0010(取反后新补码) -> 十进制数据: 2
println(~ -3)		//打印结果为: 2

//计算流程: 0000 0011(3的补码) -> 0000 1100(新的补码) -> 十进制数据: 12
println(a << 2)		//打印结果为: 12

//计算流程: 0000 0011(3的补码) -> 0000 0001(新的补码) -> 十进制数据: 1
println(a >> 1)		//打印结果为: 1

println(a ^ b ^ b)	//打印结果为: 3

6. 案例: 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6.1 需求

已知有两个Int类型的变量a和b, 初始化值分别为10和20, 请写代码实现变量a和变量b的值的交换.

即最终结果为: a=20, b=10.

注意: 不允许直接写a=20, b=10这种代码.

6.2 参考代码
  • 方式一: 通过算术运算符实现.

    //定义两个Int类型的变量a和b, 初始化值分别为10和20
    var a = 10
    var b = 20
    //将变量a和b的计算结果赋值给变量a
    a = a + b	//a = 30, b = 20
    //计算并赋值
    b = a - b	//a = 30, b = 10
    a = a - b	//a = 20, b = 10
    //打印结果
    println("a: " + a)		//a: 20
    println("b: " + b)		//b: 10
    
  • 方式二: 通过定义临时变量实现

    //定义两个Int类型的变量a和b, 初始化值分别为10和20
    var a = 10
    var b = 20
    //定义临时变量temp, 记录变量a的值
    var temp = a			//a = 10, b = 20, temp = 10
    //把变量b的值赋值给a
    a = b					//a = 20, b = 20, temp = 10
    //把临时变量temp的值赋值给b
    b = temp				//a = 20, b = 10, temp = 10
    //打印结果
    println("a: " + a)		//a: 20
    println("b: " + b)		//b: 10
    
  • 方式三: 通过位运算符实现

    //定义两个Int类型的变量a和b, 初始化值分别为10和20
    var a = 10
    var b = 20
    //定义临时变量temp, 记录变量a和b的位异或值(这个值不需要我们计算)
    var temp = a ^ b	//即: temp = 10 ^ 20
    //通过位异或进行交换变量值	
    a = a ^ temp		//运算流程: a = a ^ temp = a ^ a ^ b = 10 ^ 10 ^ 20 = 20
    b = b ^ temp		//运算流程: b = b ^ temp = b ^ a ^ b = 20 ^ 10 ^ 20 = 10
    //打印结果
    println("a: " + a)	//a: 20
    println("b: " + b)	//b: 10
    

标签:10,false,Scala,结果,20,运算符,println,第三章
From: https://blog.csdn.net/m0_56525833/article/details/136637913

相关文章

  • Scala第四章节
    Scala第四章节章节目标掌握分支结构的格式和用法掌握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格式和用法掌握控制跳转语句的用法掌握循环案例理解do.while循环的格式和用法1.流程控制结构1.1概述在实际开发中,我们要编写成千上万行代码,代码的顺序不同,执行结果肯定也会受到一些影......
  • 第三章 页面布局 总结
    1、盒子模型    微信小程序的视图层由WXML和WXSS组成。其中,WXSS(WeiXinStyleSheets)是基于CSS拓展的样式语言,用于描述WXMI的组成样式,决定WXMI的组件如何显示。WXSS具有CSS的大部分特性。    在页面设计中,只有掌握了盒子模型以及盒子模型的各个属性和应......
  • 【PR】Block-NeRF: Scalable Large Scene Neural View Synthesis
    【简介】 本文的作者来自UCBerkeley,Waymo和Google研究院,一听就是大佬。发表在CVPR2022。  【创新点】  【review】  【方法】   【结论】  【参考】TancikM,CasserV,YanX,etal.Block-nerf:Scalablelargesceneneuralviewsynth......
  • 第三章 右线性文法和有限自动机
    右线性文法和有限自动机目录右线性文法和有限自动机有限状态系统的概念有限自动机的概念确定有限自动机不确定有限自动机NFA和DFA的等价性有限状态系统的概念状态:状态是可以将事物区分开的一种标识离散状态系统:状态数有限,不能连续变化连续状态系统:状态可以连续变化,状态数......
  •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三章有感
    在阅读了《程序是如何跑起来的》第三章后,我对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程序的内存管理和变量的使用。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内存是程序运行的重要资源,程序需要通过内存来存储和操作数据。同时,变量是程序中用于存储数据的容器,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
  • 第三章
    控制论是研究动态系统在不同条件下保持稳定性的科学,它涉及系统、其环境、输入、输出、控制器和反馈等概念。控制论的研究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学建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这些模型通常包括微分方程、差分方程或状态空间方程等。分析方法:利用数学工具分......
  • 系统方法科学概论 第三章
    系统方法科学概论第三章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有两方面现代通讯技术进步的基本内容(激光通信,网络化、移动性、数字化、综合性、量子通信)正在形成中的广义信息论:关于信息本质的理论关于信息运动规律的理论关于信息的度量方法的理论关于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储存、处......
  •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三章
    《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三章位数多的情况下经常使用十六进制数代替二进制数(基数为2)我们在生活中不能过度依赖计算机,计算机并不是永远都是对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计算机也一样也会有出错的时候计算机处理数据通过二进制在二进制表示整数和小数上有所不同计算机出错的原因便在......
  • 《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第三章
    《系统科学方法概论》第三章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上,特别是信息方法在系统科学中的应用。这一章节不仅详细介绍了信息方法的发展历史和产生条件,还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来研究和理解系统功能。信息方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涉及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处理,旨在揭示......
  • 《程序是怎么跑起来的》第三章
    在《程序是怎么跑起来的》这本书的第三章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操作系统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使我深刻理解了操作系统的重要性。这一章节详细阐述了操作系统如何管理硬件资源,如任务调度、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以确保将有限的硬件资源有效地分配给多个竞争的程序,从而维护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