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Unocss已经有几个月了,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说我为什么喜欢上了原子化css。
类似“原子化css”的概念其实很早之前就有,比如Bootstrap的css工具类已经很接近现在的原子化css框架提供的功能,只不过这些css类一是随UI框架自带,二是覆盖的范围不够全面。现在的“原子化”实际上也并不是只对应单条的css属性,更像是一种功能上的原子化,比如truncate
实际上包含了三条css属性:
{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这条规则可以实现单行文本长度超出部分显示成省略号。(当然也有单独的text-ellipsis
,只包含了text-overflow: ellipsis
属性)。
目前我感受到的原子化css优点有:
- 免去起名烦恼。用了Unocss后大部分情况下我都不用再去想class名。之前也尝试过各种css命名方法,包括BEM。然而当html层级嵌套比较深的情况下,BEM命名法也会有起名难、不直观的缺陷。当使用
<style scoped>
时,BEM除了表达语义外好像也起不到更多作用了,毕竟scoped就已经将不同作用域的样式隔离。 - 便于样式的统一。在传统css/scss/less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定义变量来达到统一全局样式的目的。但是在原子化css中可以有更简单的方式。通过自定义的
presets
等就可以实现。配合vscode插件,也能有更直观的显示。 - 减少代码量。主要是减少开发时的代码量,不用再写冗长的css。同时对于高频出现的css变量也可以自定义别名,用更短的缩写。同时对于打包后的css的体积,其实也会更小,相同的css类会被复用。
但原子化css也不是没有缺点的,目前我感受到的缺点有:
- 调试代码时不直观。毕竟样式全部写到html标签中,会造成标签很长。同时在调试时,不方便找到对应的html节点。以前可以直接通过类名在代码中找到对应html结构,现在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才能找到。、
- 父组件对于子组件的样式难以修改。如果一个
div
样式全部是用原子化css写的,当你想在父组件中修改该div时,会更难修改。以前可以直接通过深度选择器进行修改,然而现在没有了类名,修改就成了一件难事。 - 增加记忆成本。这一点对我来说其实不算缺点,因为绝大部分的css类都是很符合直觉的,比如
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
就可以很直观地想到justify-between
。当然对于一些不常用的css属性,也可以直接到官网去查,基本上同一css用三遍之后就很难忘掉了。
原子化css,对我而言,利大于弊。对于上面缺点中的第2点,实际上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apply
指令。然而使用@apply
后,又会有class起名的问题,同时打包后的css体积会大那么一丢丢。但是对我而言仍然是利大于弊。
最后大家也可以看看托尼老师从开发者角度对于原子化css的一些思考重新构想原子化CSS - antfu
标签:自定义,样式,text,原子化,html,喜欢,CSS,css From: https://www.cnblogs.com/bernanke/p/1678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