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82年9月19日。在这一天,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师法尔曼(Scott Fahlman)首次在电子公告板(BBS)上使用了这个符号,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纯文本通信中产生的误解。在此之前,人们很难通过文字来传达语气或情感,因此常常导致误解或不必要的争论。法尔曼建议使用 :-)来表示开玩笑或友好的话语,以区分严肃或认真的内容。这个符号迅速流行起来,并成为了互联网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创造更多的表情符号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语气。例如,:-(表示悲伤或不满, XD表示大笑,等等。这些符号在早期的互联网和电子邮件通信中非常流行,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传达情感和语气。尽管现在有许多更复杂的表情符号和表情包可供选择,但 :-)及其系列扩展仍然被广泛使用,并被视为一种经典的互联网文化符号。
总的来说,:-)的由来是为了解决纯文本通信中的情感传达问题,它迅速流行起来,并成为了互联网文化的一部分。
标签:表情符号,符号,情感,互联网,传达,法尔曼 From: https://www.cnblogs.com/liyaaixuexi/p/1802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