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ACL可以通过对网络中报文流的精确识别,与其他技术结合,达到控制网络访问行为、防止网络攻击和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的目的,从而切实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网络服务质量的可靠性。
ACL概述
ACL的组成
ACL的组成:
ACL编号:在网络设备上配置ACL时,每个ACL都需要分配一个编号,称为ACL编号,用来标识ACL。不同分类的ACL编号范围不同,这个后面具体讲。
规则:前面提到了,一个ACL通常由若干条“permit/deny”语句组成,每条语句就是该ACL的一条规则。
规则编号:每条规则都有一个相应的编号,称为规则编号,用来标识ACL规则。可以自定义,也可以系统自动分配。ACL规则的编号范围是0~4294967294,所有规则均按照规则编号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动作:每条规则中的permit或deny,就是与这条规则相对应的处理动作。permit指“允许”,deny指“拒绝”,但是ACL一般是结合其他技术使用,不同的场景,处理动作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比如:ACL如果与流量过滤技术结合使用(即流量过滤中调用ACL),permit就是“允许通行”的意思,deny就是“拒绝通行”的意思。
匹配项:ACL定义了极其丰富的匹配项。例子中体现的源地址,ACL还支持很多其他规则匹配项。例如,二层以太网帧头信息(如源MAC、目的MAC、以太帧协议类型)、三层报文信息(如目的地址、协议类型)以及四层报文信息(如TCP/UDP端口号)等。
规则编号
规则编号和步长的概念:
规则编号:每条规则都有一个相应的编号,称为规则编号,用来标识ACL规则。可以自定义,也可以系统自动分配。
步长:系统自动为ACL规则分配编号时,每个相邻规则编号之间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步长”。缺省步长为5,所以规则编号就是5/10/15…以此类推。
如果手工指定了一条规则,但未指定规则编号,系统就会使用大于当前ACL内最大规则编号且是步长整数倍的最小整数作为规则编号。
步长可以调整,如果将步长改为2,系统则会自动从当前步长值开始重新排列规则编号,规则编号就变成2、4、6…。
那步长的作用是什么?直接rule 1/2/3/4…为什么不可以?
先来看一个小题目:如果希望增加一条规则,该如何处理?
可以在rule 10和rule 15之间,手工加入一条rule 11。
因此,设置一定长度的步长的作用,是方便后续在旧规则之间插入新的规则。
通配符
ACL的分类与标识
基本ACL与高级ACL
基本ACL:
主要针对IP报文的源IP地址进行匹配,基本ACL的编号范围是2000-2999。
比如这个例子,创建的是acl 2000,就意味着创建的是基本ACL。
高级ACL:
可以根据IP报文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TCP或UDP的源目端口号等元素进行匹配,可以理解为:基本ACL是高级ACL的一个子集,高级ACL可以比基本ACL定义出更精确、更复杂、更灵活的规则。
ACL的匹配机制
ACL的匹配机制概括来说就是:
配置ACL的设备接收报文后,会将该报文与ACL中的规则逐条进行匹配,如果不能匹配上,就会继续尝试去匹配下一条规则。
一旦匹配上,则设备会对该报文执行这条规则中定义的处理动作,并且不再继续尝试与后续规则匹配。
ACL的匹配顺序及匹配结果
一条ACL可以由多条“deny或permit”语句组成,每一条语句描述一条规则,这些规则可能存在包含关系,也可能有重复或矛盾的地方,因此ACL的匹配顺序是十分重要的。
华为设备支持两种匹配顺序:自动排序(auto模式)和配置顺序(config模式)。缺省的ACL匹配顺序是config模式。
自动排序,是指系统使用“深度优先”的原则,将规则按照精确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按照精确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报文匹配。——这个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具体展开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看资料。
配置顺序,系统按照ACL规则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报文匹配,规则编号越小越容易被匹配。——这个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匹配顺序。
如果后面又添加了一条规则,则这条规则会被加入到相应的位置,报文仍然会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匹配。
匹配结果:(如图所示,以192.168.1.3/24为例)
首先理解ACL 2000的含义:
rule 1:允许源IP地址为192.168.1.1的报文
rule 2:允许源IP地址为192.168.1.2的报文
rule 3:拒绝源IP地址为192.168.1.2的报文
rule 4:允许其他所有IP地址的报文
ACL的匹配位置
入站 (Inbound)及出站 (Outbound)方向
案例:使用基本ACL过滤数据流量
案例:使用高级ACL限制不同网段的用户互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