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一)MBR分区数据结构
(1)MBR 分区方式
(2)MBL主引导程序代码
(3)磁盘签名
(4)DPT磁盘分区表
(5)结束标志
(6)扩展分区
(7)MBR分区的局限性
(二)GPT分区
(1)与GPT相关的分区类型
(2)GPT分区的数据结构
(3)GPT分区的优势
(三)格式化
结尾
liwen01 2024.01.28
回到顶部
前言
生活中,我们买回来的SD卡、TF卡、硬盘等存储设备一般是可以直接使用,如果要改变存储设备上的文件系统格式,我们一般直接在电脑上右键格式化就可以实现。
买回来能直接用,是因为存储设备在出厂前厂家就已经做了分区和格式化操作。
为什么存储设备需要分区格式化之后才能被使用?分区与格式化各的目的又是什么?
分区是为了给硬盘提供逻辑结构,格式化是为了给分区提供可以用于存储数据的格式。
(a)分区 (Partitioning):
分区是将硬盘划分成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域的过程。每个分区被视为独立的存储设备,有自己的文件系统和存储空间。
这样做的目的有:
方便数据组织和管理
减少文件碎片,提升访问速度
提高系统安全和稳定
支持多操作系统
可以简化备份和恢复过程
(b)格式化 (Formatting):
格式化是在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的过程。格式化过程,主要是创建文件系统的结构和元数据信息。
格式化为分区提供了一个可读写的文件系统,使操作系统能够有效地与硬盘交互。
(c)嵌入式设备分区方式
在不同的设备上,分区方式是不一样的,在PC机上,主要有MBR、GPT、动态磁盘卷三总方式
在嵌入式设备上,一般它们并没有明显的分区数据结构,比如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上, 一般是通过boot的CONFIG_BOOTARGS参数配置定义:
define CONFIG_BOOTARGS BOOTARGS_COMMON "mtdparts=jz_sfc:256K(boot),352K(tag),5M(kernel),6M(rootfs),2560K(recovery),1140K(system),512k(config),16M@0(all)"
它将一个16M的flash分成boot、tag、kernel、rootfs、recovery、system、config 七个分区,通过各分区的大小定位到各分区的绝对位置。
相比较而言,PC的分区方式会复杂很多,这里我们主要介绍PC上的MBR和GPT分区方式,下面是几个会用到的英文缩写。
缩写 英文 中文
MBR Master Boot Record 主引导记录
GPT GUID Partition Table 全局唯一标识符分区表
DPT Disk Partition Table 磁盘分区表
MBL Master Boot Loader 主引导加载程序
UEFI 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