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原则
-
杜绝技术性错误,statement准确
-
“achieve performance of ML decoding”不准确:战术性含糊,在空间有限的时候避开直接比较
-
没有用这个方法但是用了这个方法的思想
with the rule/concept/idea of ...
这个操作同样适用于当某个概念解释不清楚时,甩锅给原作者
-
谦虚一点:
"close to"→"not far from"
-
-
讲解逻辑(尤其在in this paper这一块)
-
先写关键思想(少用从句,精炼表达)
-
进一步解释
-
是否与之前某种工作相同?
Instead of ..., we ...
-
新东西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关键步骤是什么,怎么结束的
-
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优势?
-
-
行文技巧
-
糟糕的行文风格
-
拖沓:没说完的东西强行分句
... the weak received samples. These weak samples ...
-
破碎:太短的句子不如直接和后文连接起来
可以用从句、连词进行实现
-
高冷:概念不解释清楚,讲解节奏太快
概念讲解更清晰"error"→"bits error",操作讲解更细节
一些和平常认知有差异的地方,要解释原因
-
-
行文节奏:
-
该快的时候快:笼统介绍其他工作,相关性不高的东西
-
该慢的时候慢:文章重点,吸引人的地方
-
-
当有太多concept需要解释的时候,要讲清楚相互关系
核心是什么?是哪一个的变种?为什么会有变种?变种间的关系是什么?
e.g.: GRAND在某些条件下和ML一样,考虑不同程度的软信息,又发展出了...
遣词造句
-
没有特指的时候不用the
"the weak received samples"
-
避免有歧义的用词
-
weak在通信里不怎么用,而且含义不清楚,换成unreliable
-
normal在通信里一般是正态分布,换成standard
-
-
语序问题
-
避免过多单次堆在一起,想办法用固定搭配把他们分开
"with an average querying number of " → "with an average number of"
-
-
动名词的选用
-
为什么突然加ing?
"querying number"
-
-
避免奇怪的搭配
-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 "performance gain"
-
检查方法:加括号放在Google里搜索,看有多少人这么用过
-
-
近义词辨析
-
original/initial
-
classic/traditional/conventional
-
细节规范
-
摘要部分的缩略词介绍是独立的部分,只用了一次的缩略词可以直接写其全称,没交代的缩略词要给出全称
-
一个句子只能有一套主谓
-
段落时态要统一,比如介绍工作用完成时,真理用现在时
-
不能有未定义符号
-
参考文献不能重复,特殊词要大写
-
逗号空格要一致
-
介绍工作时候,主被语态要统一
Trick
-
the thus processed samples 这样处理过的...
-
Furthermore, A, as a channel-side guessing scheme, can be combined with BPF which is a source-side guessing scheme, in order to achieve extra performance enhanc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