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丶布布
文章预览:
- 一. 分辨率(Resolution)
- 1、工业相机的分辨率是如何定义的?
- 2、工业相机的分辨率是如何选择的?
- 二. 精度(Accuracy)
- 1、像素精度(Pixel Accuracy)
- 2、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Repeat Precision)
- 三. 公差(Tolerance)
- 四. 课后作业( Post-Class Exercises)
视觉行业的初学者,甚至是做了1~2年的销售也许还会困惑这样的事情——在拿到检测要求后,不知道根据图纸上的公差,应该选用多少万像素的相机。同时还不明确为什么要三个类似的专有名词来描述同一个事情。
这一期内容就是为了讲明白这一件事情: 分辨率,精度,公差的关系 。从而指导相机的选型。
一. 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又称解析度、解像度,可以细分为屏幕分辨率、图像分辨率、打印分辨率和扫描分辨率等。它决定了图像的精细程度,通常表示成每英寸像素(Pixel per inch, ppi)和每英寸点(Dot per inch, dpi),从技术角度说,“像素”(p)只存在于计算机显示领域,而“点”(d)只出现于打印或印刷领域。 摘抄:知乎:分辨率和像素是什么关系?
1、工业相机的分辨率是如何定义的?
区别与上面介绍的分辨率,我们这里所介绍的是「工业相机的分辨率」,它由工业相机所采用的芯片分辨率决定,是芯片靶面排列的像元数量,即表示相机每次采集图像的像素点数(Pixels),下面以Basler acA2440-75um
型号的相机为例:
图中相机芯片的水平/垂直分辨率指的是相机采集到的图像水平方向有2448个像素,垂直方向有2048个像素,那么相机的分辨率为2448(px)×2048(px),得到相机的分辨率为500w像素(5MP)。
知识拓展:相机的总像素和有效像素
现在市场上的工业相机像素标识大部分是相机的「总像素」而不是「有效像素」。「总像素」就指的是相机的CCD或CMOS感光芯片出厂时靶面排列的像元总数(是相机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大像素)。「有效像素」是指相机拍摄过程中那些用来感光成像的像素。很多情况下,相机CCD或CMOS感光芯片中有一部分像素是并不参与感光成像的(有用来降噪的、用来做全黑的这部分像素),所以有效像素要低于总像素(最大像素)。上图中的分辨率5MP指的是相机的总像素而不是有效像素。
2、工业相机的分辨率是如何选择的?
拿到一个项目,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的两个指标就是:
- 相机视野: 通过实际检测物体的大小去确定相机的视野大小;
- 像素精度: 客户有明确要求(指的是图像上的像素实际大小);
上面两项指标确定之后,通过公式可求出该选用多大分辨率的相机:
比如,产品规格是20mm×20mm
大小,要求像素精度0.014mm/pix
,那么我选择的相机视野可以是28mm×28mm
,通过28mm÷14μm/pix = 2000pix
。可以选用500w
分辨率的相机(2448×2048)。
二. 精度(Accuracy)
1、像素精度(Pixel Accuracy)
通过上面选择多大分辨率的相机时,我们使用到了「像素精度」,它表示一个像素在真实世界代表的距离,即一个像素的实际物理尺寸,和分辨率的关系如下:
ps:这里计算的像素精度使用的分辨率是相机上标识的分辨率计算的,也就是上面相机参数图中的水平/垂直分辨率:2448×2048
。如果用上面要求的像素精度值0.014mm/pix
当做测量精度值,肯定不准确,因为一个像素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代表被测物特征。
如下图所示,我们用相机拍摄到一条看似“黑白分明”的边缘,那么这条边是否就是最真实的边缘呢?往往把图像放大并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边缘”其实是由一些过渡的像素组成,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边缘”很糊。
如果光源和结构的比较良好,成像质量比较高,成像比较“锐利”,那么“边缘”就更接近真实边缘;反之,如果成像不好,受帧率、曝光、增益以及其它因素影响,找到的“边缘”可能和真实边缘相差很多个像素。
知识拓展:图像像素精度和芯片像元尺寸的关系
- 「像素精度」由视野大小和相机分辨率决定的。视野一定,相机分辨率越大,像素精度越小,那么检测精度会越高。
- 「像元尺寸」由感光芯片大小和相机分辨率决定的。相机分辨率一定,感光芯片越大,像元尺寸越大,单位像元受光面积越大,采集的光信号越多,转为电信号时抗干扰性越好,图像噪点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