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Qt中的元对象系统(Meta-Object System)

Qt中的元对象系统(Meta-Object System)

时间:2022-10-09 15:11:08浏览次数:54  
标签:Qt 对象 Object System C++ cast 派生类 RTTI

由于C++的RTTI(Run-Time Type Information)机制只能提供有限的类型信息,于是Qt构建了自己的元对象系统(Meta-Object)。使用该系统的基类QObject所创建的派生类对象,可以在运行期获取该对象的类名、父类名、枚举类型以及有哪些成员变量、有哪些成员函数等信息。基于这些信息,Qt实现了强大的信号槽机制。

1. 不完美的C++

      

假设有一个形状基类Shape和三个派生类:代表正方形的Square类、代表三角形的Triangle类和代表圆形的Circle类。我们知道基类类型的指针可以指向派生类的对象,如下代码所示。虽然都是Shape *类型的指针,但是调用draw()函数时却是调用各自的派生类方法。所有的这些特性都是依赖于C++的多态性机制。

Shape *shape1 = new Square();
Shape *shape2 = new Triangle();
Shape *shape3 = new Circle();

 

1.1 为什么需要RTTI?

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使用RTTI机制,C++的继承、多态性就能够解决大多数问题。但是在编写程序调试器、对象I/O库时就特别需要知道类的信息

多态性机制并不能解决这样的场景。假设用一个容器保存这三个指针,此时想更改容器中“圆形”对象的颜色。但是容器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Shape *类型的数据,从表面上看是无法判断所指对象的类型,自然就找不到哪个元素是Circle类型的。由于C++是静态类型语言,有关类的信息只在编译期被使用,编译后就不再保留,因此程序运行时无法获取类的信息。这时就需要使用「运行期类型信息」,即RTTI(Run-Time Type Information)。一般拥有程序运行时保存对象类型信息能力的语言,我们就称该语言支持RTTI。C++标准定义了dynamic_cast和typeid两个关键字用于支持RTTI机制。

dynamic_cast的作用是将指向基类对象的指针转换为指向派生类对象的指针,如果转换失败则返回NULL。因此,dynamic_cast唯一的功能就是判断一个对象具有哪些类型。例如有4个类GrandFather、Father、Son和GrandSon,右边的类分别是左边类的派生类。此时有一个类型为GrandFather *的指针p,为了判断p所指对象是否具有Son的类型,可以使用语句Son *son = dynamic_cast<Son*>(p)。如果返回的son不为NULL,则p所指的对象具有Son类型。同理我们也可以得到该对象是否具有Father、GrandSon类型,

但是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因为有时候某个指针所指的对象行为不正常,如果无法知道所指对象的实际类型,就必须审查该基类及其所有派生类的代码。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该对象的实际类型,那就只需要审查该类型的代码即可。typeid的作用是返回类型的名字。因此,typeid的功能就是在dynamic_cast的范围内进一步的确定指针所指对象的实际类型。

1.2 有限的RTTI能力

完整的描述一个类型需要很多信息,例如类的名字、有哪些父类、有哪些成员变量、有哪些成员函数、哪些是public的、哪些是private的、哪些是protected的等等。有时候一个工程项目可能包含成千上万个类,完整的保存这些信息将会消耗大量的内存资源。为了节省内存,C++标准约定typeid只能返回类名。因此,仅靠dynamic_cast和typeid两个关键字提供的类型信息实在有限。

即使仅提供有限的类型信息,RTTI的实现仍然耗费了很大的时间和存储空间,这就会降低程序的性能。因此,早期的标准委员会并没有将该特性纳入C++中。后来是出于以下的考虑才加入的:

(1)RTTI可以作为一个编译选项提供给开发人员。如果不需要用到这个特性,可以手动禁用这个特性。

(2)编译器只需要做很少的改动就可以实现RTTI。

另一方面,虽然C++定义了dynamic_cast和typeid两个关键字,但并没有说明如何实现这两个关键字。这就造成了不同的编译器的实现不同,更别说提供RTTI功能的库千差万别。由此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程序的可移植性差,项目之间无法完美兼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Qt没有采用C++的RTTI机制,却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元对象(Meta-Object)系统机制来实现动态获取类型信息。

2. 强大的Qt元对象系统

Qt元对象系统的强大在于“即使编译器不支持RTTI,我们也能动态获取类型信息”。例如在任何时候调用QMetaObject::className()函数都会返回类的名称。由于程序运行时保留了类型信息,那么自然就可以进行父子类之间的动态转换。qobject_cast()相比dynamic_cast()强制转换安全得多,而且速度更快。因此,对于QObject派生类之间的转换,推荐使用qobject_cast()。如下所示:

QObject *obj = new QWidget();
QWidget *widget = qobject_cast<Qwidget *>(obj);

由于元对象系统提供了完整的动态类型信息,利用这些信息Qt构建了信号槽机制和动态属性系统。其中,信号槽机制是核心功能。

2.1 信号槽机制

信号槽机制是Qt最大的特色功能,用于实例对象之间的通信。信号和槽都是成员函数,绑定一个对象的信号和另一个对象的槽函数,当前者发射出信号时,与之相对应的会触发后者的槽函数,这样两个对象间就完成了一次通信过程。如下所示:

class ObjectA : public QObject
{
    Q_OBJECT
public:
    explicit ObjectA(QObject *parent = nullptr);
    void setValue(const int& value)
    {
        emit valueChange(value);
    }
signals:
    void valueChange(const int& v);
};
class ObjectB : public QObject { Q_OBJECT public: explicit ObjectB(QObject *parent = nullptr); public slots: void on_receive(const int& v) { qDebug() << "Receive value:" << v; } }; ObjectA objA; ObjectB objB; connect(&objA, &ObjectA::valueChange, &objB, &ObjectB::on_receive); objA.setValue(666);

在没有信号槽机制的时代,C++对象间的交互一般使用回调函数来实现。使用某对象时,用指针指向另一个对象的函数,这个函数就称为回调函数。使用回调函数有个弊端,当某个对象被多个对象通信时,需要一个容器来存放多个对象的回调函数。维护这个容器使得代码编写效率低、扩展性弱

基于Qt元对象系统扩展的信号槽机制,使得处理对象间通信变得更加高效、灵活

2.2 动态属性系统

利用元对象系统所提供的动态类型信息,Qt还构建了一套强大的属性系统。由于元对象系统的特点,这就保证了Qt属性系统是独立于编译器和平台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使用Q_PROPERTY()宏来定义编译期的静态属性,使用setProperty()函数动态添加属性。

在C++中是没有属性概念的,只有成员变量。因为面向对象的思想是抽象封装,属性是类给外部展示的特性。而成员变量属于类的内部信息,直接暴漏出去就破坏了封装性,因为使用者可以对类特性进行直接修改。而属性将取值、赋值的细节进行了封装,外部只能使用它而不能控制它。

通常在界面插件开发、QML中使用属性系统,例如在Qt Creator的设计界面中,控件都是以属性的方式暴露给外部使用者。

 

 

3. 使用元对象系统的3个条件

使用元对象系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 只有QObject派生类才可以使用元对象系统特性。
  • 在类声明前使用Q_OBJECT()宏来开启元对象功能。
  • 使用Moc工具为每个QObject派生类提供实现代码。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61303678

标签:Qt,对象,Object,System,C++,cast,派生类,RTTI
From: https://www.cnblogs.com/david-china/p/1677220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