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又是病源微生物聚集的地方,医院的特殊环境使护理人员面临着许多不安全的职业损伤因素。护士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之中,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群体。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普通中、高等医学院校尚未将医院感染学、医院感染护理学及职业损伤防护等知识列入教学计划,临床工作中职业性防护和医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欠缺,导致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贫乏,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这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是一种极大的潜在危险。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杜绝职业性损伤、提高健康维护意识是护理管理的当务之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然而,就在这大量的日常工作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而在护士职业伤害中,化疗药物首当其冲。化疗药物的作用非选择性,在破坏患者异常细胞的同时,也破坏人体的正常细胞。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多数化疗药物为细胞毒制剂,具有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一系列的职业危害和职业防护的研究,本课题就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损伤及防护的现状进行研究,以期掌握护士职业暴露、损伤及防护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为职业防护政策及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提供依据。
关键词:职业暴露;职业损伤;职业防护护理人员;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2.1.1锐器伤
针刺伤是主要危险因素,常发生在操作前、中、后,因为工作繁忙,抢救时间紧迫,工作环境零乱,操作时未按规程执行等原因,常见于:分离使用后的注射器或输液器的针头时、针头丢弃于小口径锐器盒、手掰安瓿时、医疗废物处理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采血后针头刺入橡皮塞时、清洗医疗器械时易发生锐器伤。
2.1.2辐射伤
手术室、导管室、放疗室等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床头摄片、术中造影、透视下穿刺、放射治疗等操作时,防护知识和器具缺乏,易受到损伤。
2.1.3化学性损伤
配制化疗药物没有密闭操作台,排风不良,易吸入化疗药物造成损伤。长期接触化学消毒剂(过氧乙酸、戊二醛、含氯消毒液、臭氧等)导致损伤,出现头痛,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1.4生物性损伤
传染病多数经呼吸道、血液、消化道传播,护理人员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被污染的物品等,如防范意识不强,易发生生物性职业暴露,其中HIV、HBV、HCV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眼、鼻腔、口腔暴露于污染的血液或体液后感染ⅢV的几率为0.1%。
2.1.5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缺乏
培训不到位,工作中有血液、体液泼溅的危险时不戴护目镜,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不戴手套,手卫生依从性差,对标准预防概念淡溥,操作技术不规范等原因都易发生职业暴露。
2.2 防护措施
2.2.1加强职业安全培训与教育
定期进行职业安全培训,不合格者不上岗。做好患者和护理人员双向防护,强调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纠正护士受伤后的侥幸心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2.2纠正不良护理行为
加强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严格遵照操作规程,保证任何操作都符合规定的安全工作技术流程,禁止针帽回套、徒手掰安瓿。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推广使用安全的医疗护理器材和锐器盒,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掌握戴手套的指征等措施,改变不良习惯和高危行为,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2.2.3改善工作环境
合理增加护理人力资源,为护士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注重护士职业安全管理,关注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普遍性和危害性,对发生职业暴露护士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2.2.4执行预防标准,正确掌握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清洗医疗器械时,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采取防护措施,戴帽子、口罩、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防护口罩、穿隔离衣、防护围裙,出现职业暴露遵循下列处理流程。
挤压伤口→肥皂水+流动水反复冲洗(黏膜被污染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消毒(2%碘酒、0.5%碘伏、75%酒精)→包扎→报告→相关抗体检测(接种疫苗或预防用药,必要时评估)→心理干预。
2.2.5完善相关的制度
血源传播性疾病是对护理人员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害,我国为乙型肝炎感染高发国家,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尤其重要,新职工上岗前均进行体检。护理人员如发生HBV职业暴露,接种乙肝疫苗血清,或注射高价免疫球蛋白,并定期随访。发生HIV职业暴露,及时预防性用药并进行评估。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职业暴露管理工作,护理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立即按规程进行局部处理,同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做好职业暴露个案登记,再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或到专科治疗。发生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心理影响很大,应及时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与干预,使护理人员获得巨大的安全感。
标签:防护,暴露,护理人员,文档,2.2,损伤,职业,研究进展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6306489/86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