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支持post
、get
、put
和delete
请求,目前不适用于其他的请求形式,比如上传,下载等。插件定位为 小而美,而不是大而全,目标是切合实际,开箱即用。
平台差异说明
App | H5 | 微信小程序 | 支付宝小程序 | 百度小程序 | 头条小程序 | QQ小程序 |
---|---|---|---|---|---|---|
√ | √ | √ | √ | √ | √ | √ |
由于某些小程序平台的限制:
- delete请求,不支持支付宝和头条小程序(HX2.6.15)
- put请求,不支持支付宝小程序(HX2.6.15)
基本使用
get | post | put | delete(url, params, header).then(res => {}).catch(res => {})
url
请求的URL,可以完整的URL(http开头),或者是路径的一部分,这时会自动拼接上baseUrl
(一般为api的域名部分)params
请求的参数,对象形式,如”{name: ‘lisa’, age: 23}”,该参数是可选的header
请求的header,对象形式,如果token等字段,建议通过配置写入,该参数是可选的get
和post
都挂载在$u
对象下,其中get
和post
使用方法完全一致,只是一个为this.$u.get
,一个为this.$u.post
,使用如下:一般来说,只在
then
中接收返回值即可,catch
无特殊情况,无需编写和理会,因为如果服务端返回的不是200状态,插件内部会弹出model提示<script>
export default {
onl oad() {
// 不带header
this.$u.post('http://www.example.com', {
id: 3,
menu: 1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 带上header(对象形式),由于header为第三个参数,如果不需要请求参数,第二个参数传一个空对象"{ }"即可
this.$u.get('http://www.example.com', {}, {
token: 'xyz'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
}
</script>
配置参数
配置参数的时候,需要调用
$u.http.setConfig()
方法,传递一个对象作为参数。- 强烈建议在此配置统一请求的
baseUrl
- 同时看情况是否开启(默认关闭)请求加载中的loading,该功能需要设置一个时间(默认800ms),如果超过此时间,请求尚未返回,则显示一个loading,直至返回后,取消loading。
说明:请求loading超时时间的意义为,一般情况下,请求会在几十毫秒返回,时间极短,无需loading,如果显示loading,会导致 动画一闪而过,体验不好。如果用户网络慢,或者服务器堵塞,可能一个请求需要几秒钟,这时请求达到设定时间(800ms), 就会显示loading,几秒钟后请求返回,loading消失。
提示
uView在1.1.0版本后,建议将拦截器内容部分,写入到独立的外部JS文件中,而不是写在App.vue中,这样有更好的可读性,可维护性。
uView已经为用户考虑好了所有的情况,并详细指导您如何在外部JS中引用vuex变量以及Vue的this
实例等。
建议在根目录下新建/common/http.interceptor.js
文件,也即创建common
目录(如果没有的话),再创建http.interceptor.js
文件,将拦截器相关代码写在里面。以下为可选的配置参数,这个配置是一次配置,全局通用的。
config =
{
baseUrl: '', // 请求的本域名
method: 'POST',
// 设置为json,返回后会对数据进行一次JSON.parse()
dataType: 'json',
showLoading: true, // 是否显示请求中的loading
loadingText: '请求中...', // 请求loading中的文字提示
loadingTime: 800, // 在此时间内,请求还没回来的话,就显示加载中动画,单位ms
originalData: false, // 是否在拦截器中返回服务端的原始数据
loadingMask: true, // 展示loading的时候,是否给一个透明的蒙层,防止触摸穿透
}
具体写法,建议在写在
/common/http.interceptor.js
(如无此文件夹和文件,请手动创建,一次配置,全局通用),写完之后,请在根目录的main.js
的new Vue()
和app.$mount()
之间引入此文件,在new Vue()
后面的原因是,外部JS文件需要引用vue的实例,也即this
对象,要等main.js
中通过new
创建了实例之后才能引用。 在app.$mount()
之前的原因是,在Vue挂载this
实例(也即初始化App.vue
)之前配置请求信息,所以在App.vue
中也能正常发出请求。以下为在
main.js
中的引入示例:// main.js
// 此为main.js本身已有内容
const app = new Vue({
...App
})
// http拦截器,此为需要加入的内容,如果不是写在common目录,请自行修改引入路径
import httpInterceptor from '@/common/http.interceptor.js'
// 这里需要写在最后,是为了等Vue创建对象完成,引入"app"对象(也即页面的"this"实例)
Vue.use(httpInterceptor, app)
app.$mount()
下面为拦截器的具体内容:
// common/http.interceptor.js
// 这里的Vue为Vue对象(非创建出来的实例),vm为main.js中“Vue.use(httpInterceptor, app)”这一句的第二个参数,
// 为一个Vue的实例,也即每个页面的"this"
// 如果需要了解这个install方法是什么,请移步:https://uviewui.com/components/vueuse.html
const install = (Vue, vm) => {
// 此为自定义配置参数,具体参数见上方说明
Vue.prototype.$u.http.setConfig({
baseUrl: 'https://api.example.com',
loadingText: '努力加载中~',
loadingTime: 800,
// ......
});
}
export default {
install
}
请求拦截和响应拦截(如配置,每次请求都会执行)
此两个拦截,是可选配置的
何谓请求拦截?
顾名思义,就是在请求发出之前,对请求做一些额外处理,比如对不同api接口,携带不同的
header
参数,或者(也是最重要) 配置统一的token到header
中,这样就不用每次请求,都写token相关的部分到this.$u.post()
的第三个请求头参数中,如下:$u.http.interceptor.request = (config) => { … }
config
此config
参数,带有header和url属性,header属性是为了添加请求头信息,url属性是为了对某些url进行特别处理一般建议对此进行token的配置,说明:由于本拦截是每次请求都会调用的,如果在此写入token到header中,即使再次您重新登录,token发生变化,也无需再次调用本拦截
// common/http.interceptor.js
const install = (Vue, vm) => {
// 此为自定义配置参数,具体参数见上方说明
Vue.prototype.$u.http.setConfig({
// ......
});
// 请求拦截部分,如配置,每次请求前都会执行
Vue.prototype.$u.http.interceptor.request = (config) => {
// 引用token
// 方式一,存放在vuex的token,假设使用了uView封装的vuex方式
// 见:https://uviewui.com/components/globalVariable.html
// config.header.token = vm.token;
// 方式二,如果没有使用uView封装的vuex方法,那么需要使用$store.state获取
// config.header.token = vm.$store.state.token;
// 方式三,如果token放在了globalData,通过getApp().globalData获取
// config.header.token = getApp().globalData.username;
// 方式四,如果token放在了Storage本地存储中,拦截是每次请求都执行的
// 所以哪怕您重新登录修改了Storage,下一次的请求将会是最新值
// const token = uni.getStorageSync('token');
// config.header.token = token;
config.header.Token = 'xxxxxx';
// 可以对某个url进行特别处理,此url参数为this.$u.get(url)中的url值
if(config.url == '/user/login') config.header.noToken = true;
// 最后需要将config进行return
return config;
// 如果return一个false值,则会取消本次请求
// if(config.url == '/user/rest') return false; // 取消某次请求
}
}
export default {
install
}
何谓响应拦截?
响应拦截,意味着是在请求返回时,对返回的数据进行一些处理,如不同的状态对应的关系,比如约定状态码200为成功, 则把返回数据返回到
this.$u.post().then()
的then
中,如果为201(约定为token失效,需要登录),则可以在在拦截中进行toast 提示,并跳转到登录页。注意
响应拦截器中默认返回的是
response.data
,如果您的需求比较特殊,需要返回response
,请在”$u.http.setConfig”配置originalData
为true
,如果配置了,服务端返回的”response.statusCode”不为”200”的时候,将不会自动弹出”modal”框,请自行 在响应拦截器中配置相关行为。$u.http.interceptor.response = (res) => { … }
res
该参数为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具体可打印查看// common/http.interceptor.js
const install = (Vue, vm) => {
// 此为自定义配置参数,具体参数见上方说明
Vue.prototype.$u.http.setConfig({
// ......
});
// 请求拦截部分,如配置,每次请求前都会执行,见上方说明
Vue.prototype.$u.http.interceptor.request = (config) => {
// ......
return config;
}
// 响应拦截,如配置,每次请求结束都会执行本方法
Vue.prototype.$u.http.interceptor.response = (res) => {
if(res.code == 200) {
// res为服务端返回值,可能有code,result等字段
// 这里对res.result进行返回,将会在this.$u.post(url).then(res => {})的then回调中的res的到
// 如果配置了originalData为true,请留意这里的返回值
return res.result;
} else if(res.code == 201) {
// 假设201为token失效,这里跳转登录
vm.$u.toast('验证失败,请重新登录');
setTimeout(() => {
// 此为uView的方法,详见路由相关文档
vm.$u.route('/pages/user/login')
}, 1500)
return false;
} else {
// 如果返回false,则会调用Promise的reject回调,
// 并将进入this.$u.post(url).then().catch(res=>{})的catch回调中,res为服务端的返回值
return false;
}
}
}
export default {
install
}
实践: 上面写完了请求配置(强烈建议),请求拦截(可选,推荐),响应拦截(可选,推荐),下面为
post
何get
请求的示例:// /pages/index/index.vu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onl oad() {
this.$u.get('/ebapi/store_api/hot_search', {
id: 2
}).then(res => {
this.result = res;
})
this.$u.post('/ebapi/public_api/index', {
id: 1
}).then(res => {
this.result = res;
})
}
}
</script>
如何使用await进行同步操作
- 有时候我们需要同步的写法,即下一步的结果依赖于上一步的请求返回结果,当然我们可以把下一步的写法,放入请求的
then
回调中, 但这是不直观的,比如我们需要打印请求的返回结果,可以这样做: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login() {
// 正确,但是需要在回调中打印
this.$u.post('/user/login').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 错误,如果想要使用同步的形式,无需then回调,且需要await关键字
let result = this.$u.post('/user/login').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console.log(result);
// 错误,无需then回调是对的,但是ret会为undefined,因为登录是一个异步过程(可能需要几十毫秒)
// 下一行打印的时候,请求还没返回,所以ret会为undefined
let ret = this.$u.post('/user/login');
console.log(ret);
}
}
}
上面演示了错误的示例,如果下一步需要依赖上一步的返回结果,并且需要需要同步的写法,我们可以结合”async/await”, 如不理解这个写法,可直接使用,或者搜索相关知识。
说明:我们在某个地方使用await
,意味着调用的函数本身或者生命周期,必须要加上async
前缀,否则出错此为在onLoad生命周期中的请求示例:
export default {
// 可以放心在生命周期前加上async,不会导致问题
async onl oad() {
let ret = await this.$u.post('/user/login');
// 此处在函数体外写了async,并且使用了await等待返回,所以可以打印ret结果
// 意味着这里的console.log是等待了几十毫秒请求返回后才执行的
console.log(ret);
}
}
此为在methods方法中的请求示例: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async login() {
let ret = await this.$u.post('/user/login');
// 此处在函数体外写了async,并且使用了await等待返回,所以可以打印ret结果
// 意味着这里的console.log是等待了几十毫秒请求返回后才执行的
console.log(ret);
}
}
}
API集中管理
这里说的集中管理,是指把各个请求,统一放到一个文件中进行管理,这样的好处是不用每次调用
this.$u.get
时都需要传入url
参数,一些固定的 请求参数也可以不用显式的传入,如下为配置后的使用示例:this.$u.api.getSearch().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此部分内容放到了另外的专题,请移步:API集中管理
完整示例
如果您不想阅读上方的内容的,或者觉得繁琐,下面给出一个完整的示例,复制修改某些提示的值即可直接使用
// /common/http.interceptor.js
// 这里的vm,就是我们在vue文件里面的this,所以我们能在这里获取vuex的变量,比如存放在里面的token变量
const install = (Vue, vm) => {
// 此为自定义配置参数,具体参数见上方说明
Vue.prototype.$u.http.setConfig({
baseUrl: 'https://api.example.com',
loadingText: '努力加载中~',
loadingTime: 800,
// ......
});
// 请求拦截,配置Token等参数
Vue.prototype.$u.http.interceptor.request = (config) => {
// 引用token
// 方式一,存放在vuex的token,假设使用了uView封装的vuex方式
// 见:https://uviewui.com/components/globalVariable.html
// config.header.token = vm.token;
// 方式二,如果没有使用uView封装的vuex方法,那么需要使用$store.state获取
// config.header.token = vm.$store.state.token;
// 方式三,如果token放在了globalData,通过getApp().globalData获取
// config.header.token = getApp().globalData.username;
// 方式四,如果token放在了Storage本地存储中,拦截是每次请求都执行的
// 所以哪怕您重新登录修改了Storage,下一次的请求将会是最新值
// const token = uni.getStorageSync('token');
// config.header.token = token;
config.header.Token = 'xxxxxx';
// 可以对某个url进行特别处理,此url参数为this.$u.get(url)中的url值
if(config.url == '/user/login') config.header.noToken = true;
// 最后需要将config进行return
return config;
// 如果return一个false值,则会取消本次请求
// if(config.url == '/user/rest') return false; // 取消某次请求
}
// 响应拦截,判断状态码是否通过
Vue.prototype.$u.http.interceptor.response = (res) => {
if(res.code == 200) {
// res为服务端返回值,可能有code,result等字段
// 这里对res.result进行返回,将会在this.$u.post(url).then(res => {})的then回调中的res的到
// 如果配置了originalData为true,请留意这里的返回值
return res.result;
} else if(res.code == 201) {
// 假设201为token失效,这里跳转登录
vm.$u.toast('验证失败,请重新登录');
setTimeout(() => {
// 此为uView的方法,详见路由相关文档
vm.$u.route('/pages/user/login')
}, 1500)
return false;
} else {
// 如果返回false,则会调用Promise的reject回调,
// 并将进入this.$u.post(url).then().catch(res=>{})的catch回调中,res为服务端的返回值
return false;
}
}
}
export default {
install
}
具体请求使用示例:
// login.vue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 post示例
sumbitByPost() {
this.$u.post('/user/login', {
username: 'lisa',
password: '123456'
}).then(res => {
// res为服务端返回的数据
})
},
// get示例
sumbitByGet() {
this.$u.get('/user/login', {
username: 'lisa',
password: '123456'
}).then(res => {
// res为服务端返回的数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