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两年前进入公司开始,参与一个软件系统从立项、调研、启动、开发、暂停的全过程。说是暂停,实际上在可预见的未来,该项目都将被封存,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在立项启动以后,该项目开发进度缓慢,最主要的是,目标不明确,而且变现难度极大。
在项目进度后期,大概项目喊停的半年前,笔者以及身边同事在心态和信心上,已经不如项目启动时积极和充足,而且领导和公司在员工激励上也差强人意,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及时调整航向,或者,充分分析业界需求和公司定位,及时决策项目存续,最大程度避免无谓消耗,最快速度推动项目实现正向反馈。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一是主要领导被安排作为救火队长参与一个延期的重要商业项目,在推动本项目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来笔者级别相对较低,在工作安排上很难推动项目快速迭代,只能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同时,有意识推动其他人工作向前推进。
基于以上,笔者记录在一个失败项目中的经历、得失与思考,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希望在后续职业生涯中避免重蹈覆辙。当然,基于保密的要求,笔者将尽可能的不涉及项目内容。
计划与行动 Plan & Action
作为项目成员,事实上的架构设计人员,最大的感触就是计划和行动的不匹配。再好的计划,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行动配合,那最终的结果也只有泡汤。
项目期间,存在两种典型的计划与行动不匹配的情况:一是未经完备的思考和周详的设计,就立刻开展行动,结果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行动失败,或者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导致项目进展缓慢;二是项目计划完备,但是开发人员迟迟不能依照设计,快速解决行动中的问题,完成项目需求。这两种情况,深深伤害了项目的健康程度。因此,笔者认为,一个高效的团队,应该具备两方面的人才:给出比较完善计划的架构师,和强有力的行动派,二者互相配合,才能在有了方案之后,快速验证,如果遇到问题或者方案受阻,也能及时调整方案。
因此,如果一个团队,没有架构方面的核心人才,即使大家再努力,也是无头的苍蝇,多半的尝试都是失败的,最终也很难得到想要的结果,这就是方向比努力重要的案例。
主要矛盾
大家都或多或少知道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含义,但是真正践行起来就很难做到了。在笔者项目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工程师总是在解决问题的周边徘徊,而不能在主要矛盾上快速推进和解决,最终导致目标功能进展缓慢,殊不知,这些边缘的问题都是锦上添花。
最主要的,在面对整个项目时,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每人负责一块做到大而全还是多个人抓住一个关键点持续进攻,直到项目稳健到一定程度,然后再增加更多功能?笔者从事的项目在事实上选择了前者,笔者认为,这是项目戛然而止之时仍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的关键原因。
抓住关键功能,从 IO 路径上上做到既优且好,然后再做附加功能,这样反而能更快达到目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多数工程开发人员来讲,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编辑编译工具是必要的,但也不是绝对的,一味的追求编辑器插件的丰富功能,是舍本逐末。笔者项目工程中就有工程师总是把编辑器配置的花里胡哨,看似能够帮助开发人员规避很多问题,但是实际上,导致其过于依赖编辑器,求助笔者帮忙调试过好几个并不复杂但是很隐蔽的问题。
主观能动性
就笔者项目组的人而言,有人总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解决问题,推动当前的关键任务向前走,不管该任务事实上的责任归属。同时,也有人打一鞭子走一步,认为只有自己手头的事情和自己有关系,其他模块的问题与自己无关而拒绝主动参与解决。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自然带来迥异的结果。笔者认为,本项目中,第二种人太多,第一种人太少。
理想中的团队,大家都不应该以邻为壑,而是主动积极参与任务和问题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才智,以期共同向前迈进。如何能达到“独行者快,众行者远”,而不是“众行者慢”,这就是及时补齐组里的“短木板”,同时不能推卸责任,形成“首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和责备产生问题的人”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激发组里更多人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与成长
在任何团队和组织中,大家的水平必然存在层次不齐的情况,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必然分工不同,如何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团队共同成长,尽最大可能地保证团队在同一水平线上?那就是推动形成学习型组织氛围。在领到压力下要求分享,必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笔者的经验和建议就是,在工作时间,建立定期分享的模式,分享内容可以是近期解决的问题,或者新的技术趋势,或者项目中的某个算法,某个工具等,不一而足,学无定法,关键在于定期养成习惯,分享促进深入。假以时日,团队必然可以共同成长。
以上也只是笔者对项目并不成熟的得失总结,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和项目实践中,能够趋利避害,从项目和身边人身上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标签:团队,项目,开发人员,近期,问题,得与失,行动,开发,笔者 From: https://www.cnblogs.com/changry/p/1747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