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软件测试人员需要深入理解软件产品质量模型?
- 软件测试人员在测试产品的过程中,就像一面镜子,需要照出系统的面貌,提供开发者修改代码的依据。而这个照镜子的过程就是对质量对评估的过程,测试人员需要对有效的质量评估负责,那就要求测试人员能充分的理解产品质量的概念,那么测试人员又该如何去评判产品质量的好与坏,是否有标准或者可供分析的维度?这时就需要借助模型来进行系统的分析,这个模型就是软件产品质量模型。
- 虽然测试人员的职责不是设计产品,但是掌握了软件产品质量模型,知道了高质量的产品该具备怎样的特性,也就等于拿到了如何验证产品、评价产品质量的金钥匙。
软件产品质量的8个属性
软件产品质量模型将一个软件产品需要满足的质量要求总结为8个属性:
- 功能性:指软件产品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提供满足明示和隐含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 兼容性:指软件产品在共享软件或硬件的条件下,产品、系统或组件能够与其他产品、系统或组件交换信息,实现所需功能的能力。
- 安全性:指软件产品或系统保护信息和数据的程度,其可使用户、产品或系统具有与其授权类型、授权级别一致的数据访问程度。
- 可靠性: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 易用性:指用户在指定条件下使用软件产品时,其被用户理解、学习、使用,以及吸引用户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易懂、易学、易用、漂亮
- 效率(性能):指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即常说的产品性能。
- 可维护性:指软件产品可被修改的能力,比如系统升级
- 可移植性:指软件产品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外一种环境的能力,这里的环境可以理解为硬件、软件或系统等不同的环境
常见的测试类型和质量属性的对应关系
通过质量模型来确定测试深度和测试广度
先区分一下测试类型和测试方法的概念:
- 测试类型:针对产品的某些属性进行测试,与测试目的有关
- 测试方法:怎么进行测试
测试类型代表的是测试的广度,测试人员对测试类型掌握得越多,测试就会越全面;而测试方法代表的是测试的深度,即测试人员能够对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包括去除缺陷的手段的丰富程度。
注:本文内容来自书籍:测试架构师修炼之道
推荐有想法成为测试架构师的测试人员进行阅读,个人读完后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