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高质量的子程序 1、为什么要创建子程序? 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减少以及隔离程序复杂度,提高代码复用率,在代码变更时减少带来的影响(功能变更,变更导致的测试),可移植性,方便后期优化,隐藏复杂逻辑结构等的实现细节...... 2、如何设计子程序? 保证子程序功能的内聚性,既一个子程序只完成一个功能。避免其它的内聚性,比如逻辑上的内聚性,顺序上的内聚性等。 3、什么是好的子程序名字? 能够描述子程序所做的事情,使用动宾结构,并且对返回值有所描述,比如checkOrderInfo,使用对仗词(比如get/set,create/destroy),一般命名长度为9~15个,在一个项目里最好给一些通用的操作确立命名规则(比如创建、更新记录时),避免模糊命名(比如detail); 4、子程序可以多长? 考虑事项:子程序的功能的内聚性,嵌套的层次,变量的数量,决策点的数量等; 研究表明应该一般不超过200行, 5、如何使用子程序参数? 按照输入、修改、输出的顺序排列参数; 如果几个程序都用了类似的一些参数,应该让这些参数的排练顺序保持一致; 不要把子程序的输入参数用作工作变量,工作变量最好在子程序中创建,保证参数尽量不被改变; 把子程序的参数个数限制在大约7个以内,且保证每一个参数都被用到; 为子程序传递用以维持其借口抽象的变量或对象,传递给子程序什么类型的参数,应该为对子程序而言,哪种方式对子程序更方便; 第八章:防御式编程 1、什么是防御式编程?为什么需要? 防御式编程不是指不让别人批评你的代码,而是指确保你要承担的责任,保证你的方法不会因为传入错误数据而破坏,看似微小的防范,收益可能大于你的想象,能够让错误更容易发现,修改,并减少对已经编写代码的修改 2、如何使用防御式编程? 在开发阶段,建议不从产品角度考虑,建议让错误暴露的越明显越好,能更快的排查错误;在产品上线时,防御式编程的代码可能影响性能以及体验,需要适当修改,但是需要根据场景考虑,比如银行设备以及普通网站,不同产品,错误处理方式不一样; 隔离程序与参数,即对参数进行验证,使之能包容错误造成的损害,并进行适当处理; 3、如何对错误进行处理?处理的方式 需要根据实际场景,程序是更需要健壮性还是正确性,一般普通的消费产品更倾向于健壮性,但和数据相关,则更倾向于正确性;建议在架构设计上就决定好如何处理错误,是异常还是其他的方式。 4、关于异常 避免在构造和析构函数中使用异常;考虑创建一个集中的方式处理异常,能够为一些与异常有关的信息提供集中的存储;把项目中对异常的使用标准化,考虑创建抛出异常的基类,这样就能把记录日志、报告错误等操作集中起来并标准化;不滥用异常,应该在异常和其他错误处理手段进行权衡,如果某些错误能局部处理,那就局部处理它;
标签:01,错误,代码,笔记,参数,内聚性,异常,子程序,大全 From: https://www.cnblogs.com/pengsuoqun123/p/1674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