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公司离职以后,有一个问题的答案就一直不固定——你现在在哪里做什么?后来,我发现了斜杠青年(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一词,于是轻松一点。
可以这样回答:
我现在是一个半自由职业者,不自由的部分,是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在公司里做一些为创业者服务的事情,自由的部分,是自己的内容产品线,主要服务“泛产品经理”人群。
按照我对产品满足需求的大类划分(工具、内容、社交、交易、平台、游戏,点击原文可以查看老文,更新的理解在我的新书《人人2.0》里),内容是一大类产品,这一篇,也算是给自己理一下内容产品线。
按照惯例,把内容型产品再来几个细分维度。
内容深度
从碎片到整体,大概有这么几类——短的包括微博、小密圈(知识星球)的只言片语、各种形式的问答;中等长度的包括文章、几分钟到数小时的音视频、个把小时左右的轻咨询;长的包括图书、一天以上的培训、咨询服务。简单的讲,越短的越可以用来抓用户,相当于产品线里的低价(用户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引流款,生产成本也相对较低,越长的越可以用来获取利润,是经过沉淀的,质量相对较高。
媒介形式
大类先分线上线下,线上内容单向传递信息效率高、1对N可复制,但不利于互动和深度交流,不利于提升客单价,线下的反之。前者主要有文字(从零散观点到文章)、音频视频课程(对同样内容内核的“用户界面”优化),后者主要是实战类培训、咨询顾问服务,以及终极沉淀——图书(这个可跨线上线下)。线下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对自己成长有帮助,而线上几乎只是输出。
收益种类
有免费的,也有付费的,功利一点,直白的讲,免费为名,付费为利。通常免费的内容会面对大量受众,重点关注单位时间的受众人数,因为时间不会太久,所以很难期待有多少影响深度,但依然会重视受众的匹配程度,比如公号、微博、受众较多的线上线下分享。而付费内容则重点关注单位时间的资金收益,这里的收益还可以泛化为自我知识经验的增长、新案例的获取,甚至长期的人脉、股权。
还有其他维度,我不再细说,大家可以继续扩展,举几个例子:
需求领域:用户看内容是为了什么?
产生方式:官方、PGC、UGC、抓别人的……
触达类型:用户主动浏览、用户订阅推送、个性化推荐……
接下来,说一下我最常输出的几种形式,大家也可以根据上面的分析,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
- 免费的文章:微信公号为主,会选取部分发到其他渠道,如微博、知乎、简书、脉脉、豆瓣、个人博客……随时随地聊一些最新的心得体会,这些文字可算是我其他内容产品的原材料
- 付费的图书:一共三本,定价几十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淘宝十年产品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是对个人内容输出最系统的整理,大约3~4年的内容可以集结成一本,可以看我的微信公众号(iamsujie_public)菜单里“图书培训”了解详情
- 付费的社群:小密圈(知识星球)——iamsujie和他的作者朋友们,定价199,主要邀请一些写过书的朋友们来一起聊聊读书、成长的话题,相对碎片,有一些灵光一闪的东西,可以看我的微信公众号(iamsujie_public)菜单里“各种勾搭-付费社群”了解详情
- 线上的课程:成体系的已经开发完成两套,一,原价399的“21天,人人都需要的产品思维”,这是个视频,相当入门的导论;二,原价999的“90天,产品家读书会·自学班”,帮你搭建产品经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框架。具体细节可以联系我合作方(馒头商学院)的课程班主任了解详情,微信号“younimt3”。不成体系的,我开过知乎Live,给各种平台做过分享,这就比较散了,很多也不收费
- 线下的单聊:可以通过“在行”约我,但我只见两种人,创业者和产品经理,和前一种人聊项目(1234元1.5小时,顺带FA加成),和后一种人聊职业发展(666元1小时,顺带猎头加成),毕竟这些事,本来就算没钱,也是我日常要做的用户调研
- 线下的培训:从两三个小时,到两三天都可以,在我的框架下(产品经理、创新创业、产品思维……),可以轻度定制,费用为数万,可以看我的微信公众号(iamsujie_public)菜单里“图书培训-培训·轻咨询”了解详情
- 线下的咨询:可以一次性,也可以长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实话实说,做如果不深度All in项目,3到6个月后,能给客户的帮助会越来越少),这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咱们单聊,粗略的了解,亦可通过我的微信公众号(iamsujie_public)菜单里的“图书培训-培训·轻咨询”
嗯,差不多就这些,下次可以把良仓孵化器也作为一个产品案例和大家聊聊,最近有不少进展。
__________
iamsujie,前阿里产品经理,写过《人人是产品经理》、《淘宝十年产品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现在做创业者服务,『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