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乔新亮。
私下聊天时,曾经有很多朋友问我:“老乔,我感觉你现在太有影响力了,很多朋友都知道你,我就经常听你的演讲和分享,非常棒。我自己虽然也在团队管理上有点心得,但不知道怎么讲出来,也不太敢讲。能不能给我分享分享啊,怎么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每次听到这类问题,我都有点脸红。
一方面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圈儿内的“技术网红”,也不是专业的演讲教练,不能给他太多专业性的意见;另一方面,在技术管理者群体里,这类困扰实在很常见。因为影响力虽然重要,但却不等同于“知识储备”或“个人能力”:代码写得好,和有影响力,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那么,到底什么是影响力呢?百度词条写道,影响力就是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和我们常常提到的“领导力”的概念很像。
一位名叫“思维”的读者也曾给我留言,提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定义的两个概念:“关注圈”和“影响圈” 。关注圈是生活中所有你关注的事物,影响圈则是你可以有所为、有所控的事物。
大部分人聚焦“关注圈”,不停地吐槽、抱怨,却无能为力;成功人士习惯聚焦于“影响圈”,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
这么一看,就更有意思了。
所幸,我觉得,关于影响力的建设通常没有过于高深的门槛 —— 你又不是要成为明星,要上微博热搜。
从我的个人经历来看,只要培养好一些基础的认知,做好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还是非常有可能在技术圈儿具备一定影响力的。那么此后,无论是职业生涯上台阶,还是空降到另一团队进行管理,都会天然具备一定的优势。
很多同学喜欢给自己打标签:纯粹技术人、内向、腼腆、不善言辞、情商低、不懂管理、不擅社交……我认为,不要总是给自己太多的负面暗示、太多的自我限制,不要将自己标签化。先去努力,如果努力后觉得实在是不喜欢,那时再考虑要不要继续。
所以,我在「管理复盘」这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一份“加餐”,和你专门聊聊关于影响力提升的话题,希望能带给你一些额外的收获。
从一上台腿就发抖,到 NPS 值全场最高
像大多数技术管理者一样,我现在打造个人影响力的主要方式是演讲分享。起先是在公司内部、行业内部,后续逐渐走上各类大会的讲台,面对诸多外部听众。我相信对于大部分技术人来说,演讲分享也是成本最低、回报率最高的影响力建设方式之一。
当然,刚参加工作时,我可没有这种规划,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程序员,与大部分技术人一样,对演讲、交流什么的都不屑一顾。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和老家的亲朋好友闲聊,我说,我不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同事,总觉得他们不干具体活,不知道一天到晚在想什么。那时我觉得,还是和计算机交流比较好,省事。
你看,这就是我最初的认知:专心写代码、做自己的事最重要,夸夸其谈要不得。我想,这恐怕也是国内很多技术人的真实想法:靠嘴巴说算什么本事?程序员是技术工种,有本事写代码呀?
转折发生在 2008 年,那一年我加入了 IBM 。加入没多久, Leader 就不断地提点我:“你要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不能光知道干活啊!要建立和客户的联结,这样人家有事才会找你呀!”
虽然不喜欢,但我是个比较服从工作安排的人。于是就硬着头皮,开始尝试在公司内部请教、讨论、分享。时间一长,我发现自己其实还挺喜欢演讲的。为啥呢?因为在给别人分享的时候,其实收获最大的是我自己。这个观点你可能已经听我讲过了,但我建议你自己实践下,绝对会是不一样的体验。
给别人讲东西,首先,你总不能讲错吧,要不然多丢脸?所以准备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从多个视角去推敲自己的内容,这能够让我思考得更为深入。其次,你总得让别人能听明白吧,要不然图个啥?你看,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不自然地就带入了用户思维,这等于你是在把演讲做成了一个产品,为了这个产品体验好,所以你会想,这地方我是不是举个例子比较好,这地方我是不是打个比方比较好,而这些打磨产品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强化你的记忆。
最后,如果我讲得不错,那很快,同事们会夸我,会在各种场合给我一些正反馈。这些正反馈不管真假(现在想想,有的反馈也许就是同事的客气话),它会反过来激发我,让我觉得自己厉害,后面我做事的时候,就会给自己提更高的要求。
对于我来说,在 IBM 的这段日子,我完成了从抵触分享,到喜欢分享的转变。其大半功劳应该归功于公司的培训体系和当时领导对我的提醒,少半功劳当然也属于自己 —— 大胆去做,并且付出得够多。
当然,只是喜欢、只是认真还不够,还要想想,你的演讲能否打动听众呢?
2016 年 10 月的 QCon 上海,主办方邀请我来做个主题演讲。还记得我当时演讲的题目是《传统企业如何转型互联网?苏宁六年技术架构的演进总结》,可以说,这场演讲对我的整个职业经历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虽然当时我已在 IBM 、苏宁参加过多次内部演讲,但还未在 1000 人以上规模的会议上做过演讲。为了保证演讲效果,我写了一万多字的提词注释,生怕自己忘词。
这样的准备够认真、够刻苦吧?可那场演讲的满意度只有 73%。其实回过头看,这个数值并不低,但对比当年同场其他演讲 80%,甚至是 90% 的满意度,还是有些差。如果摆在全场 127 位讲师间进行比较,成绩可能更加“默默无闻”,为何?
后来我复盘了很多次,抓住了几个细节:
比如听众对理论居多、无实践案例的章节感触不大,对生动的案例则很有兴趣。比如在演讲中讲解架构理论时,观众会开始低头玩手机;当我用北京环线的城市规划比喻架构设计的核心思想时,现场正在玩手机、走神儿的观众就会把头抬起来;
再者观众更喜欢走心、诚实的分享,不喜欢教条的宣讲。比如在这场演讲的开头,我谈起 2012 年还在 IBM 时,觉得苏宁就是个“卖电器的”,博得大家的会心一笑。事后想想,这也拉近了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
从这场演讲开始,我才真正意识到:单是乐于演讲、勇于演讲、精心准备还远远不够,还要有用户思维、产品思维,要思考观众真正想听的是什么。
其实做得多了,你总能在观众身上发现自己演讲的亮点和不足。现场演讲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和观众产生充足的互动,给你及时反馈。于是,发现了亮点,就发扬光大;发现了缺点,就复盘改正。
到了 2019 年,我连续参加了 GTLC (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五大分站,收获了很多经验、结识了更多优秀的人、也对演讲技巧更加熟悉。我越来越发现,直观、幽默、自嘲都还只是优秀演讲的表象特征,优秀演讲的真正内核是:从心底里放下架子、足够诚恳,明白自己是来交流的,而不是来讲课的。
很多人喜欢用成功者的叙事模式来做演讲,把自己说得很牛、很有洞见,好像从小就精通架构设计、团队管理,让观众越听越沮丧:你说的都对,但我做不到啊;你太牛了,我太差了。
其实当你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才会发现:大家都是摸索着过河的,摔的跤都不少,爬起来的时候都是鼻青脸肿,没有那么多“技术天才”,也没有那么多“天生骄子”。
这些认知反映在演讲中,就是不断告诉自己:别总说文绉绉的专业术语,多说些实在的大白话,多分享点有逻辑支持的实践经验。虽然听起来没有那么“高端大气”,但大家很爱听。在 2019 年最后一站 GTLC —— 深圳站,我的演讲满意度是 78.7%。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告知我是全场最高,我听了很开心,但觉得还是要继续努力。
2020 年,更多的企业邀请我做咨询,疫情期间我还参加了几场线上直播,接触了更多打造影响力的形式。但这个时候,打造影响力已经不是我对外演讲的唯一目标了。于我来说,演讲分享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当你帮到别人并收获了反馈、感谢时,那种快乐真是无与伦比。
认真是基础,真诚最重要
遍观我的这段经历,不能算光芒闪耀,但也收获不小。我常说,努力就会有回报,很多人觉得这是鸡汤。
到底是不是鸡汤,大家看看我在“影响力建设”方面的收获就知道了:
- 机会更多:在每次工作变动时,都能有志同道合的 CEO 或其他朋友找上门来,让我免于待业在家,也无需苦苦等待猎头的消息,比如环球易购、彩食鲜、新东方、海尔集团等,我对此满怀感激;
- 信任更多:无论是初来乍到,还是空降管理,我都更容易获得团队和 CEO 的信任,拥有更大决策自由和话语权,这份信任非常难得;
- 朋友更多:每当我回归曾经工作、奋斗过的城市,总有许多老朋友约我聚一聚,喝喝酒。虽然出差永远很累,但我心里很快乐;
- 成长更快:我更频繁地被邀请到各类场合做分享、做咨询。在这个过程里,我自己也在不断复盘、总结,成长速度大大提高。
……
说心里话,这些收获都很丰厚,但对我来说,它们都是附属价值。真正驱动我坚持演讲、持续复盘的原因只有快乐。所以我也建议你,如果真的不喜欢社交和抛头露面,那么尝试过就不要再继续。我觉得做“专家型人才”也很好,千万不要为难自己。
有很多同学不愿意做分享,总觉得自己这点“粗陋见解”,容易让真正的专家和大咖笑话。其实每个人都是在不断成长的,许多观点和见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你现在不敢分享,以后也不会有勇气分享。就拿我自己或极客时间的其他专栏作者来说,谁敢说自己的分享独一无二、绝对正确?
我觉得很少很少,几乎没有,但总有人会因为你的付出而受益,你自己也会在梳理分享内容的过程中成长。所以,勇敢分享不仅是一个利他行为,还是一个利己行为,真是好处多多。
前两天,有读者在专栏下方给我留言,说我是唯一一位每条留言都回复的作者。我当然会回复大家了,因为看大家的留言,对我自身也有很多好处。这就是我常说的:沟通创造价值,分享带来快乐。
当然,如果你发现了其他的路径,比如写公众号、做视频号,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倘若你决定通过演讲和分享打造自身影响力,请一定要做时间的朋友,认真对待每一场分享和活动。经常有朋友同我讲,工作实在是太忙,PPT 只能草草写一下,没时间准备演讲,怎么办?
你不妨想想,自己一年可以参加几次对外分享?如果工作忙,就降低演讲频率,假如一年只有 1 - 2 次演讲机会,还不值得认真准备吗?前面我们讲过成长需要聚焦,关于打造影响力这事,你聚焦了吗?
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我没有过多分享一些演讲的细节技巧,不是我不想,而是当你认真准备、认真复盘每一场演讲的时候,忘词、紧张、不会写 PPT、不会控场,都不应该是问题。
技术人都是很聪明的,区别只是在于用何种态度对待问题。
这里要注意,认真是迈出的第一步,真诚是要跟上的第二步。大部分情况下,过度包装自己都不会带来益处。当然,人都有虚荣心,我也有,但你要保证内容和实践经历至少是真实的,不能只顾着吹嘘自己,别总觉得自己很牛。
最后,我想说,犯错、失败都很正常。理想状态下,我们当然要追求更好、最好;但现实情况是,不是只有满分演讲者才能收获好处。
在 QCon 2016,我辛辛苦苦准备了万字注释,虽然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可这场演讲仍然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演讲的内容被整理成文章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现在还能搜索到),后来很多邀请我加入的企业高管,都是通过这篇文章认识我的,其中就包括我离开苏宁后的下一站 —— 环球易购。
所以你看,影响力的产生不一定是即时性的,它可能是一个“发酵”的过程,要坚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不要因为演讲没发挥好、文章没写好,就开始退缩,让影响力“发酵”一会,坚持做正确的事,做时间的朋友。
结语
当然了,于我个人而言,让我受益最大的影响力提升手段,是对外的技术或管理经验分享。但在不同的阶段,可能大家都有不同的方案。
前几天,就有一位读者在专栏下方留言,说现在转技术管理的想法没那么大了,想在技术深度上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感觉写写博客、写写微信公众号文章也挺好。
一点没错,够认真、够真诚,坚持不懈,相信你终会有所收获。关于如何做好演讲、如何打造影响力,我们就先聊这么多。如果你有其他疑惑,也欢迎向我提问。
至此,我们专栏的第二章 —— 「对管理工作的复盘」,就基本结束了。后面,我会聊聊「对专业成长的复盘」,也是我们专栏的最后一个章节。
期待与你在下一讲相聚。
标签:影响力,17,演讲,自己,加餐,收获,分享,复盘 From: https://www.cnblogs.com/ningxinjie/p/1733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