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引用如下: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成语所揭示的原本是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奇缺的历史事实,后来则引伸为泛指因为没有杰出人才,平庸之辈也能侥幸成名,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意义相近。唐朝的魏元忠说:“何代而不生才,何才而不生代?”进而他说:“士有不用,未有无士之时。”魏元忠说得有道理。人才缺,有种种原因,但根本不出人才的时代、地方是没有的。那么蜀中缘何无大将?是因为或死于非命,或被放逐,丧失殆尽。使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遭遇直接或间接地都与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相关。马谡是被他挥泪斩了的,除此之外,至少还有七个这样的人物。《三国志》都有介绍。
刘封,刘备的养子,“有武艺,气力过人”。刘备入蜀打刘璋的时候,刘封才二十来岁,却已“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而上,所在皆克”,堪称一员猛将。刘备很看好这个养子,没生阿斗时打算把他作为继嗣。刘封因未救关羽,且与孟达不和使之降魏,而受到刘备的责怪。但刘备只是责之而已,且刘封面对孟达的招降毫不为之所动亦可见其忠心。然诸葛亮则“虑(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导致刘备赐刘封死。
彭羕,刘备称之为“当与孔明、孝直(即法正)诸人齐足并驱”,然诸葛亮“虽外接待(彭)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听诸葛亮的,就给了彭羕一个远离京师的太守职位,“意以稍疏”。彭羕对自己被左迁甚感不平,一气之下对问起原因的马超说刘备“老革昏悖”,并说了一句很容易引起误解的话:“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的觉悟很高,彭羕前脚一走,他赶快就告了密。彭羕在狱中作书与诸葛亮,对自己对主公的不恭先作了千般懊悔,又对那句话作了万般解释,最后还是以37岁的盛年被诛杀。
廖立,曾与诸葛亮、庞统相提并论,且誉为“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廖立自己也“自谓才名宜位诸葛亮之贰”。刘备死后,廖立分析形势,对当年刘备的不取汉中提出批评;又总结了关羽之败在于其“怙恃勇名,作军无法”,使身死之外,“前后数丧师众”;又直言评点了几位当朝人物。意见对不对,可以讨论,但这些话到了诸葛亮那里,却都成了罪名。于是把他废职为民,赶去汶山,京城也不让呆了。
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佐刘禅、“统内外军事”的李严(后改名为平),则是被徙去梓潼。诸葛亮与李严,表面上惺惺相惜,实则都想斗倒对方,终是诸葛亮技高一筹。“班位每亚于李严”的刘琰,操行不甚检点,“车服饮食,号为侈糜”。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见容于诸葛亮不在这点,而在于与魏延不和。他自己很知趣,申请辞职,诸葛亮没有答应,但是同意他从前线调回京师。刘琰遂从此“失志恍惚”,终于在老婆问题上出了岔子。刘琰的老婆很漂亮,有一次去见太后,在宫里给留了一个多月。刘琰有气,也怀疑老婆跟刘禅“有私”,乃“呼卒五百”去抓自己的老婆,脱下鞋子抽她的耳光。刘琰因此而被弃。
魏延,罗贯中说诸葛亮一早就看出他头上长有“反骨”,天生就不是个好东西。此不足信。但诸葛亮确实是想除掉魏延的。魏延常常抱怨诸葛亮胆子小,在他手下做事,“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诸葛亮病重时嘱咐在他死后撤军,魏延不同意:“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但魏延没想到,诸葛亮等人早已谋划好了,撤不撤军都要置他于死地。杨仪看到魏延被斩下的头颅,站起来踩了一脚:“庸奴!复能作恶不!”
但杨仪得意得太早了,他“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不料诸葛亮根本没看起他,丞相的职位早已暗中给了蒋琬。杨仪当尚书的时候,蒋琬还只是个尚书郎,资历比他浅,水平比他低,现在居然倒过来了。杨仪当然生气,至于“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吓得别人都不敢跟他来往。惟独后将军费去看他,杨仪发牢骚说,丞相死的时候,我要是和魏延联手,难道会是今天这个地步吗?“令人追悔不可复及。”不料费立即跑去揭发。杨仪最终自杀。
评论如下:
青润注:
诸葛亮被称为一代天才,古今中外可谓无人不知,但是,他的才也使得他做了一些不当之事。我看了一下文中的内容,回忆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对应片断,的确如此。
这篇文字写得不无道理,也说明了作为一个领导人除了要考虑短期利益以外,还需要有真正长远的眼光,不能顾此失彼。可叹诸葛亮,可叹三分国。
一个朋友对这篇文字提出了一些异议,下面是他给我发的内容:
看了你关于创业那帖子的讨论,似乎采取多人合办的形式,当然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不重要,关键是要有统一的行动。创业与守业不同,创业宜专权,这样才能快速决策,统一行动,当公司到一定规模,到守业阶段,才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制衡机制,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我想你的朋友肯定也非碌碌之辈,都是有思想,有自己价值观和做事方法的人,这样的一群人聚在一起,要想事事都能在认识上一致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权力来统一行动。不要以为大家熟在这个问题上就可以随便,zhf_karen(zhf)所说的失败例子估计这就是原因之一。缺少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不利于创业,当然如果能够通过一个理念把大家统一起来是最好的,但这何其难呀!
还是拿三国说事巴。刘备自身各项技术能力并不高,但他的为人和理念深深吸引诸将士,而诸葛亮能力比较强,他利用刘备这个精神领袖和自身能力统一了诸将士的行动,这是他们早期能成功的原因。但是人总会存在思想分歧的,刘备非要出兵东吴,关羽自大守荆州,诸葛亮也无可奈何,而且他一个人也分身乏术,不可能所有的征战都随军,到这种规模上就应该考虑多人协作的问题。说到这我就顺便驳斥一下你那个蜀中无大将的观点。
蜀中无大将,主要的原因不是诸葛亮不能容人,而是诸葛亮太强。主上强则属下会碌碌,反正大家都知道军师的计策决不会错,造做就行了,于是大家都没了做事的积极主动性,每个人都依计行事,临事必上报军师,久而久之,蜀中就只有诸葛一人,最后他自己都决得无人可用,以至于六出祁山时凡20军棍以上的事都得亲自过问(当然这里面有他的责任心)。
三国的魏蜀吴对应三种管理模式。曹操自身能力颇强,他往往自己就作出决策,有时会找谋士商量一下,但也常限于身边几个关系好的。而我最推崇的是东吴的孙权。每临大事,必召集群臣商议,而且每次都会激烈争论,各将皆能尽抒其意,竭尽其能,是以吴国将士能力虽不如魏蜀,但能发挥团队精神,以与魏蜀抗衡。而孙权本人似乎并无建树,但的却是个好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这才是道家无为和儒家中庸的真义。无为并不是真的无作为,而是实有为而表现得无为。
我看了以后,也颇有感慨,不过,关于这篇文章我还有一些要说明的看法,于是回复给他说:
您的建议非常好,我很支持,我也在考虑具体如何做。目前主要是缺乏资金,所以,我还在考虑是否需要引入资金,还是直接自己做起来。
关于制度方面,我现在已经着手在编制了,网上也已经有了三四个刚认识的网友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我也都正在规划考虑中。
我制定好以后,还会发出来让各位朋友一同参看,评论。
您对三国的考虑大部分是对的,关于那篇文章的确是有其原因的,不过,诸葛先生曾经做过的错事,也是不容忽视的。马谡虽然失了街厅,但其实罪不致死,如果他真的该死,那刘备就不知道该死多少次了,而诸葛先生还一直追随着刘备先生的遗愿做事。他肯定也考虑到过很多,比如,为什么要派关羽来守荆州,他明知道关羽是个事事好胜的人,属于性的将领,而不是收成型的将领,而且,在他们进入蜀地平定汉中的过程中需要的是荆州的安定,而这个时间是相当漫长的。荆州之地需要稳重之人来守,黄汉升、赵子龙,甚至魏延都是可以胜任的,而诸葛
亮却盲从于刘备的安排。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你所说的主强属弱的情况在三国的确很明显,如果不是司马家族的存在,魏国也同样会进入到类似的圈子中。
不过说实话,诸葛先生也肯定是看到了刘禅的懦弱,于是不得不把有可能存在异心的人而除掉,不管他能力多强,什么时候才可能反叛。比如魏延,就曾经在襄阳城外反戈而出,这也是诸葛先生要排挤他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了。
不过,过强的排挤,而不是适度的调教,也可能是诸葛先生看到了自己命不久长的原因,按照时间而言,马谡之死的关键不在于街厅失手,而在于他本人没有协纳众议过于刚强自闭,这也使得诸葛先生内心对他很担心,因为当时已经有人在传说马谡将是诸葛先生的接班人。而诸葛先生本人没有时间来让他改变,而一次事件后,诸葛先生又没有时间来平衡他和新的接班人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于是这次就强行杀了他,免得今后杀之无名——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所以,诸葛先生有些事情过于担忧,他不是为了百姓着想,而仅仅是为了刘备的天下不起内乱着想的。
那个朋友的后续回复:
我的意思是说主强属弱的情况是诸葛亮自己造成的。刘璋暗弱,他在时蜀地尚有一些人才,何以到刘备反而没了,诸葛亮事必亲躬,精神固然可嘉,但自己操劳过度,同时不能培养人才,这是他的失败之处。人做事就要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来完成,哪有非得等到姜维才做,所以在这点上我觉得东吴做得很好。
关于马谡之死,你说的也许也是原因之一,但从三国演义这本书里还看不出。出了事情,总得有个人来顶罪,既然选了马谡,这也说明马谡在诸葛亮眼中无足轻重,而这与先前他对马谡的态度似有矛盾,所以你的推测也有可能。
你说得对,诸葛亮毕竟有其历史局限性,他所维护的还是刘氏的利益,而非天下的利益。
flyingbug的留言:
想起了余世维所说的文官体系
中国统治者对社会的管理向来是人治
这和战国时代儒家思想占据上风有关
如果是法家占据了上风,肯能就不是这样了
青润续语:
实际上,西蜀除了文中写的那些人物外,还有一位非常优秀的人物,可惜在刘备入川后不久就去世了。
法正!
我记得他所推崇的学说就是法家学派。虽然后来诸葛亮哭过他,说,如果孝直在,主公必不会如此。
后来想来,有点猫哭老鼠的味道,毕竟诸葛先生和法正在很多观点上有差异,就算存在,也难免会出现问题。
一点痛苦,一点无奈,还含有着点点惋惜。
希望将来不会有人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