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层的优点
2.七层模型
3.TCP/IP参考模型
4.理想的网络设计
5.数据封装的方法
层次划分的方法
-
网络的每层应当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便于排错)这个功能用不了 必然是你这层处理问题
-
梳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使上一个功能可以实现为另一个功能提供必要的服务,从而形成系统的层次结构, 环环相扣(紧密联系)
-
为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相同或相近的功能仅在一个层次中实现,而且尽可能在较高的层次中实现
-
每一层只为相邻的上一层提供服务
层次划分的优点
-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一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使问题复杂程度降低,利于针对解决问题
-
灵活性好,各层内部的操作不会影响其他层
-
结构上可分割开,各层之间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
易于实现和维护,因为整个系统已被分解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因为每一层的功能及其提供的服务都有了精确的说明
层次模型 | 作用 | 数据单元 | 主要设备 |
---|---|---|---|
物理层 |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 比特流 | 网卡 |
数据链路层 | 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 | 数据帧 | 交换机 |
网络层 |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 数据包 | 路由器 |
传输层 |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量和差错校验 | 数据段 | 防火墙 |
会话层 | 建立、管理、中止会话 | message | 电脑 |
表示层 | 数据的表示、压缩、格式化、加密 | message | 电脑 |
应用层 |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 message | 电脑 |
这边我们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物理层:通俗点讲就是网线
数据链路层:确认MAC地址,校验数据完整性
网络层:通过ip寻找正确路径
传输层:选择传输方式,通过端口确立两个进程的通讯
端口号作用:1.区别系统内进程 2.服务器端端口号固定 3.客户端随机 4.前1000固定 5.有0-65535
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两台电脑(点到点)的会话
表示层:将用户信息转换成二进制
表示层:软件与用户的一个接口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为高三层,是面向用户的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为低三层,是面向硬件的
网络层及以下的通信为点到点通信(主机与主机)
传输层的通信为端到端(端口到端口)
TCP/IP 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称,是指能够在多个不同网络间实现信息传输的协议簇。TCP/IP协议不仅仅指的是TCP 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IP协议。
物理层:
-
IEEE802.3有线局域网(以太网)
-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
数据链路层:
-
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协议是目前广域网上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它的优点在于简单、具备用户验证能力、可以解决IP分配等。
网络层: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而 IP 又由四个支撑协议 组成:
-
ARP(地址解析协议): 是将IP地址转换成物理mac地址 的协议
-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 是根据物理mac地址转换成IP地址的协议
-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ping 网络连通性检测 检测网络连通性
-
单播:1对1发消息 私聊
组播:只对一部分人发消息 全班中的某 一组
广播:对所有人发消息 全班
传输层:
-
TCP :传输控制协议 可靠协议 (安全性高,速度慢)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不可靠协议(安全性不高,速度快)
应用层: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默认使用tcp的80端口
-
HTTPs:加密的HTTP,默认使用tcp的443端口
-
FTP文件传输协议:传输文件,默认使用tcp的20,21端口
-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传输小文件,默认使用udp的69端口
-
telnet远程登陆协议:默认使用tcp的23端口
-
ssh安全的远程登陆协议,默认使用tcp的22端口ssh
-
DNS 域名解析系统: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默认使用tcp和udp的53端口
-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默认使用udp的67和68端口
理想的网络设计
1核心层--------高速转发数据包(流量高速转)-------三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网络层
2汇聚层---------流量控制、转发数据-(对流量)-------三层交换机 网络层
3接入层---------提供尽可能多的接口(20接口)------二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 接收上层数据 加入tcp或 udp头部 段 防火墙
网络层 接收上层数据 加入源目ip地址 包 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 接收上层数据 加入源目mac地址 帧 交换机
物理层 接收上层数据 转为 bit流 bit 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