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Servicemesh落地实践

Servicemesh落地实践

时间:2023-01-18 17:24:02浏览次数:41  
标签:服务 落地 虚拟机 环境 实践 流量 故障 注册 Servicemesh

线上故障梳理

服务变更故障

线上故障中,出现概率最大的就是服务变更故障,一般指的是业务迭代进行版本更新,在更新过程中遇到的故障,也包括项目配置变更,数据变更等。

一般来说,这种问题只要及时回滚就可以解决,所以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发现故障

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 Metrics 进行故障报警,在 Service Mesh 架构中,可以不依赖于框架或者业务注入 Metrics,通过收集 Sidecar 中的 Metrics ,达到监控报警的目的。

突发流量导致的故障

除去服务变更故障,突发流量是另外一个高频发生的故障类型。比如突发热点,或者运营活动,都可能导致这种故障。

突发热点比较好理解,比如某个明星的突发新闻,在微博平台就经常会出现突发流量。这种热点问题往往具备不可预测性,指望提前扩容机器不太现实,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 Service Mesh 服务治理的手段之一——限流,在突发时减少影响,防止整个微服务集群雪崩。虽然会有一定的流量损失,但可以保证平稳地度过热点突发。

另外一种就是运营活动,一般可以通过提前扩容机器解决。但平时也要做好限流手段,防止流量预估错误或者运营活动没有提前通知到开发人员。

依赖故障

依赖故障,主要指的是 upstream 上游服务出现故障时,导致的级联故障,如果没有相应的服务治理手段,将会导致整条微服务链路被拖慢,最终导致集群雪崩。

应对这种问题的办法,就是通过 Service Mesh 服务治理的手段之一——熔断,在上游服务出现故障的时候,直接熔断,对上游服务的请求直接返回错误,这样就减少了服务链路的耗时,从而避免微服务集群雪崩。另外熔断也可以配合降级使用,在一些场景下,比如 Feed 流,如果上游服务故障触发熔断时,返回默认数据或者调用降级服务,从而避免“开天窗”。

网络引起的故障

这种故障往往发生在服务新加节点的情况,因为网络配置问题,这些节点可能在某些网段不通,但是和注册中心是相通的,这就导致注册中心的健康检查可以通过,但是服务调用的时候却无法联通。

此时就需要 Service Mesh 中的负载均衡器有节点摘除的功能,在发生网络故障的时候将失败的节点摘除掉。当然,平时也需要做好网络分区的规划,确保服务部署在多个分区,以避免某个网络分区故障引起整个网络瘫痪。

机器引起的故障

机器引起的故障主要是指机器 hang 住,或者机器 down 机重启的情况。机器故障问题可以通过注册中心的健康检查解决。如果是在 Kubernetes 环境中,则需要注意,不要将一个服务的 Pod 都调度在同一台机器上,否则机器故障会导致整个服务不可用。

如何提升研发效率

Service Mesh 架构层面的优势,让业务方尽可能地少感知基础设施,更关注业务本身。

代理注册

如果没有使用 Kubernetes 内置的注册发现体系,就需要通过框架来注册。但是框架注册免不了业务配置一些参数,比如服务名、运行环境等。一旦这些参数配置错误会引发线上故障,通过 Sidecar 代理注册是最好的解决方案。通过控制面下发注册信息,避免了业务方手动设置注册参数的过程,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安全通信

在内网环境中,内网安全往往没有外网安全那么受重视。云原生的环境,提出了零信任的概念,这个时候在业务代码中加入 TLS 认证或者 Token 认证,都存在不好控制和维护的问题。直接在 Service Mesh 中,集成安全相关的功能,将是最合适的选择,服务间通过双向 TLS 认证的方式进行安全通信。

平滑重启

在传统的虚拟机环境下,服务想要做到平滑重启,除了自身用代码实现相对复杂的平滑重启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关闭前反注册摘除流量,启动后再注册的方式实现平滑重启。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 Sidecar 的能力,通过和 Sidecar 的控制接口通信,调用接口控制注册/反注册的方式,实现平滑重启。这个功能可以集成在 CD 平台中,从而实现和业务代码的解耦,业务无须关心注册/反注册的过程。

平滑放量

在一些场景中,比如 Java 语言,启动相对比较慢。如果节点刚启动就放大量流量进入,一些线程池还没来得及预热,就接管流量,会导致大量的错误。此时可以利用 Sidecar 实现平滑放量的功能,新加入的节点先将权重设置为 1,然后缓慢增加到 100,可以预热 Java 的线程池,达到平滑放量的目的。

染色

通过染色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进行流量区分,达到线上真实流量测试的目的,甚至可以配合故障演练使用。将某些符合条件的流量打上特定的标记,通过 header 在微服务之间传递,进而达到流量染色的目的。

如何从虚拟机环境迁移到 Kubernetes 环境

服务发现问题

在虚拟机迁移 Kubernetes 的过程中,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服务发现。首先是方案选型,在虚拟机环境中,往往使用独立的注册中心,而 Kubernetes 中也提供了注册发现的功能。这里建议沿用独立注册中心的方案

在灰度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两个环境同时注册的问题。为了稳定性和排查问题方便,一般会将环境隔离,两个环境分别使用不同的注册中心集群。这样也导致了相互发现的问题,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面聚合多个注册中心数据的方式解决,发现方式则统一到 Envoy EDS 协议(节点发现服务)

负载均衡问题

虚拟机迁移到容器环境后,传统的负载均衡算法会因为 Pod 宿主机机器配置的问题,导致流量均衡,而 CPU 负载不均衡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 P2C(Pick of 2 choices)的算法解决。

限流设置问题

虚拟机迁移容器环境后,因为容器环境常常会配置 HPA(自动扩缩容),HPA 会根据 CPU 的水位对 Pod 的数量进行调整,在流量上涨的情况,会进行扩容操作。此时如果限流值配置不合理,会影响扩容操作,导致不必要的流量损失。这个时候需要引入自适应限流的算法,根据延时、CPU 水位等信息,自动调整限流值,避免手动配置引起的故障。

灰度流量问题

在虚拟机向容器迁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如何灰度流量的问题。在传统的 SDK 模式中,需要业务反复发版或者配置中心修改才能调整服务节点的权重。但是在两种环境下,配置中心针对两种环境设置不同的配置才可以做到,服务代码发版也需要在两个环境发版,因为同一个服务代码配置不同,很容易在生产环境产生人为故障。

上述问题都可以通过 Service Mesh 控制面解决,控制面支持两种环境不同的权重配置,结合服务治理平台提供的 Web UI,可以让运维非常方便地操作,而不需要业务方修改代码或者配置中心。

标签:服务,落地,虚拟机,环境,实践,流量,故障,注册,Servicemesh
From: https://www.cnblogs.com/muzinan110/p/1706024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