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政治(英语:post-truth politics)是一种政治文化,亦是当今欧美国家出现的一种新趋势。该词首次出现在1992年美国剧作家史蒂夫·特西奇发表在《国家杂志》(The Nation)的文章,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以及2016年英国去留欧盟公投事件期间与社群网络发达后变得普遍。
所谓“后真相”,不单单只是说谎的委婉说法,而还指忽视真相、不在乎事实的谣言,以各种似是而非和断章取义的言论,把真相放在强调的先后顺序后面,最终达到弄假成真的效果。现今后真相除了媒体也深入政治,是“事实胜于雄辩”的相反,即是“雄辩胜于事实”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主观意见重于客观事实,立场决定是非,不同派系的人被划入群体塑造对立;人们把情感和感觉的评论放在首位,评价证据、事实和真相沦为次要(甚至毫不重要),各种角度断章取义的解读,偏激的价值观越来越多;政治人物说谎更具巧思,不再是为了单纯瞒骗和蒙混事实,而是巩固目标群众的偏见,换取共鸣与支持。此外,主流媒体的政治偏见与信息的传递过快,民众及政治人物不再信任媒体的报导,社群媒体中人人都能成为新闻创作者,各种片面的言论难以求证,是造成后真相政治出现的部分原因。
2016年,《牛津英语词典》宣布“后真相”(post-truth)成为年度词汇,这个词的使用率比在2015年增长了2000%。
特征
后现实政治的一个定义特征,是即使这些论点经由媒体或者独立评论专家发现其存在不实及误导成分,一些断章取义以及看似为真的说法仍会不断地提出,面对质疑则进行诡辩推理,对于难以查证的事情则胡扯,拉拢支持者以新的形式不断增强其说服力甚至羞辱对手,最终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兰德公司报告《真相的凋零(Truth Decay)》认为网络时代造成传统的单一权威讯息来源机制瓦解,社会日渐难以治理,基于观点和个人体验的相关话题越来越多,而盖过事实,例如某一城市感觉经济状态好与坏的人各一半一半,甚至觉得好的人略多,然而经济落败者有较多空闲时间和较强动机在网上撰写文章,若再加上有心人带动风向,最后会造成一种偏离事实的公众印象该城市经济极坏,进而影响一些实体企业前往洽商或设厂考量,最终真的因为矛盾与偏见,导致经济与治安的恶化,谎言也就成了实话。
金融海啸后又加入了一种情绪,就是公众对菁英阶层出具的报告和论点有极大怀疑和厌恶感,甚至感觉这些菁英都是有立场的,加剧了社会无东西可相信的风气,而没有公众广泛认可资料作基础依据,社会几乎不可能对重要的政策和议题进行有意义的辩论,美国治理与辩论将极度困境,最终造成社会极端化和民粹化,而那一类型的政治人物也将得利,最后主导政府,国际上信用减损;而一旦对手和盟友开始质疑美国的信用,外交上挑战也会加剧,进一步恶化国家与社会阶级之间的对立,同样也造成弄假成真的自证预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