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摄影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漫谈笔记

摄影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漫谈笔记

时间:2022-12-21 11:36:28浏览次数:70  
标签:拍摄 镜头 艺术性 漫谈 取景 相机 实用性 135 摄影

摄影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漫谈笔记

来自杨晓利老师的 北京工业大学公开课:摄影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漫谈

目录

摄影的视觉意义

为什么要拍片子?摄影可以讲述故事,摄影可以传播新闻,比如《饥饿的苏丹》,摄影可以记录心情。

摄影的意义:

  • 摄影使光线停留
  • 摄影使真实永存
  • 摄影拓宽视角。要肯趴下,登高、如水,探索不同的视角。微距摄影,拉近拉远等等。

摄影的必备器材与拍摄技法

必须先了解自己适合或者打算拍摄什么,人物、建筑、风景等等,这决定了我们要携带什么器材,购置什么样的相机。

相机分类

传统胶片相机:

  • 135 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
  • 135 旁轴取景式照相机
  • 120 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
  • 120 双镜头反光式照相机
  • 大画幅照相机:拍很大照片用的
  • 一次成像相机:虽然色彩失真,但是没有底片,色彩很独特。

135、120 什么意思,这个数字是胶卷的序号,柯达公司 1895 年生产的胶卷叫做 101 号,后来生产序号到了 135 号。用 135 胶卷的相机就是 135 相机。有的数码相机名字里也带 135,是因为 CCD 面积是 35mm x 24mm,按照 135 胶片设计的。

单镜头:取景和拍摄使用的是同一个镜头。

反光式:相机中有反光板,使得我们看到的成像是正像而不是倒像。

生活中所谓“单反相机”,就是单镜头、反光式。

取景:旁边有专门的取景器进行取景。

双镜头:一个镜头拍摄,一个镜头专门用于取景。这样的好处是,取景的姿势可以更加灵活,所以数码相机有翻转屏。

传统相机有一个制作过程,自己冲洗、自己装裱,这种体验是数码相机无法带来的。

现代相机:

  • 单反式相机
  • 微单相机:取消了反光板转置,所以体积较小。有专门的取景部件,可更换镜头
  • 类单反:虽然不能更换镜头,但是焦距可调范围广
  • ……
  • 卡片机:小巧,可以“悄悄地”、快速地拍摄人物、纪实

相机部件

光圈:控制光线进入相机。光圈控制景深。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控制景物清晰的深度范围的。

比如近和远都要清晰,那就用小光圈,只要某一个平面清晰,其他的糊掉,就用大光圈。如果对于景深没有要求,可以考虑用中等光圈,这样可以防止四角发虚。

快门:理解为控制曝光时间。比如夜晚的车流很长的线条,曝光时间就长,还有像圆圈一样的星轨,也需要控制曝光时间。参考 星轨照片拍摄曝光时间的探讨。可以用于慢速摄影。

有慢速摄影就有高速摄影,两万五千分之一秒的快门,可以拍摄到很多一瞬间的影像,慢了就虚了。

摄影的视觉平面艺术构成

如何观察

不要被课本上的构图之类的条条框框限制了,观察是在构图之前的。

摄影造型四个要素:形状、线条、影调和色彩。

形状:考虑物体是否具有鲜明的形状。比如方形的房子,圆形的月亮天池等,形状打动了作者。

线条:水的波纹、稻田中作物的线条、草地中的蜘蛛网线条、海岸线的线条。

下面是一个不好的例子:

不好的例子

没有线条与形状,杂乱。

影调:如果要从事黑白摄影,需要学习,比如需要使用什么程度的灰色。不是在 PS 里调色出来的。

色彩:冷暖需要我们控制。比如恋人在夕阳下相拥,适合暖调,“孤舟蓑笠翁”听起来就是冷色调。还可以冷暖同时出现。

优秀的示例,线条、形状和色彩都考虑到了。

img

摄影的光线艺术

光的效果有很多:顺光、侧光、逆光、侧逆光、混合光……

  • 顶逆光:光源在物体的后上方
  • 顶光:中午 12 点的光线
  • 纯逆光:光源在物体的正后方
  • 脚光:光源在物体的脚下
  • ……

侧逆光来勾画人物,有人物的轮廓和阴影,顺光就太平了

有光就有影,影子也可以有线条、形状、影调和色彩。

摄影的瞬间性

摄影的本质

比如青蛙如水,只有一瞬间,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瞬间。

img

早一点,脚还没离水那么近,晚一点,水就被踩碎了,所以过早过晚都不行,要抓住瞬间。

对于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伴随瞬间性的还有新闻性和真实性,不能摆拍,要反映现状,绝对不能后期处理,这是原则性问题。

课程的最后,杨老师让同学在 30 秒内拍摄老师自己,目的就是让同学感受到拍摄的瞬间性,要有拍摄的状态,动作要快,多拍几张,防止经典的神态转瞬即逝。

摄影的艺术情感与艺术风格

摄影的最高境界

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摄影作品中

被摄对象和摄影者之间有情感上的共鸣,摄影者会更精心地构思、选择线条、形状、影调等元素来表现被摄对象。

img

摄影者利用色调、发丝的形状来表现被摄对象那种犹豫的神态。

杨老师拍摄中国古塔,每拍摄一座前,就要了解塔背后的内涵与文化,在拍摄的照片中倾注自己的情感。

标签:拍摄,镜头,艺术性,漫谈,取景,相机,实用性,135,摄影
From: https://www.cnblogs.com/ticlab/p/1699586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