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对应的每个人的优劣势和经历也不同,因此你所采取的成功策略自然也就各不相同了。
能力和趋势都很重要,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你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选工作首先是要选行业、选赛道,也就是选趋势。
一个市值更大的行业,通常科技成分比较高,从业人数一般相对较少。
如果你已经附着于趋势之上,这个时候你只需要付出适当的努力便可以获取超额的回报,这就有点类似于雷军所说的飞猪理论。
例如,梁宁在产品思维课程中讲过一个例子,有一对双胞胎,在 2010 年一起大学毕业,一个加入腾讯,一个进入报社。
7 年之后,去腾讯的那位已经是年薪百万,而且满街都是挖他的猎头。投资人也在挖他,只要出来创业就给钱。去报社的那位,因为报社沉沦了,他曾经寄托理想的整个产业都没有了,一切都需要重来。
这里不是说双胞胎的素质或者能力有多大差异,也不是说他们分别跟随的领导的能力或者个人操守有问题。
核心问题是这两个单位所附着的经济体,一个在快速崛起,一个在快速崩溃。
其实对于去报社的那位也并不是没有机会,那个时候自媒体逐渐兴起,如果能快速调整赛道,借助自身报社的写作能力,也是可以大有所为的。
行业规模会限定你的职业天花板。
如果你选择的行业规模只有10个亿,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最后分流到各个公司,可能人均收益的天花板只能到1万。
这个时候你再努力都没办法突破,因为市场需求和规模只有这么大,人均效能上不去,未来发展必定受限。
如果你选择的市场规模是百亿级,那么在这个市场上,你的发挥空间就是前者的十几倍。
以笔者为例,最开始做产品时选择是的电磁屏模组,市场非常细分,做到今年基本就没有任何盈余了。后来换到智能门锁这个千亿级的市场,销售额自然而然也就做了起来。
各行各业都存在天花板,这也是每一位职场人在择业时需要考虑的一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行业和岗位选择也是密切相关的,同样是做研发的,互联网的研发和传统企业的研发可能薪资差距很大,这是行业之间的壁垒造成的。
当然,能力是你成功的基础,无论在什么赛道,你都需持续努力,不断成事,不断成大事。
同时尊重运气,相信运气,尊重自己的努力,再必要的时候果断更换赛道。
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可能,可以先选择行业中头部企业锻炼几年,练练套路,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争取尽可能多的主动权。
对于职场老人,换行或换岗(换一个对产业贡献更大的岗位,比如行政转销售、转研发)。
曾经跟小米的朋友聊天,当谈到薪资收入时,他愤愤地说到:“我们公司在西安挖了一个团队,平均薪资年薪百万起。
而我们北京这些人,部分人能力比他们还要强,干着相同的活,做着公司的旗舰项目,拿的钱还赶不上应届生的起始薪资。”
这个时候其实就需要考虑换行业了,因为手机行业的发展已经见顶,进入了高度内卷的时期,对个人来说红利期已经过了。
后来这位朋友转行到了智能车载行业,趋势一片大好。
2022年10月份,新能源汽车也达到了30%左右的市场渗透率,这也就意味着整个行业迎来了爆发期,快速向50%的早期大众市场靠拢。
继续刚才的例子,那位朋友的收入水平其实跟初始定价也有关系。
他属于小米的老员工,在小米上市之前便已经入职公司。
那个时候起始工资的一部分会折算为公司期权,员工每月实际到手工资普遍低于业内平均水平。
而公司上市后的涨薪幅度完全依赖公司的薪资制度,除非员工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否则很难实现跳跃式涨薪。
如果你想调高产品售价(提高工资),就必须要先「调整服务或者产品架构」,否则消费者很难为高溢价买单。
企业员工通过出售自身资源获取报酬,这些资源包括个人的时间、脑力、体力、外貌甚至是风险。
每个人能够出售的时间和体力也差不多,单纯出售时间和体力几乎不可能获得超额回报。
尤其在职场上磨洋工混日子,待在一个组织里用各种仪式感和瞎忙麻痹自己,逃避不确定的现实和挑战,幻想着涨工资、白富美、一夜暴富......
为了让自己的资源卖上好价钱,就只能提升自己的「脑力资源」,本质上来讲获取财富只是基于你智识的变现。
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但前期往往有一般人难以忍受的漫长技能、资源储备期,耐得住寂寞、慢下来、沉下去。
充分利用相对竞争优势,让个体获利。
360 做搜索时,一个百度员工告诉腾讯科技,当时为了应对 360 挖墙脚,他所在部门的几位核心员工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涨薪。
甚至有几个特别聪明的人,在百度、搜狗和 360 这三家搜索公司之间来回跳槽,一年的时间,让工资收入翻了四倍以上。
单从能力属性上来说,这些人综合能力及认知水平未必很高。由于人才培养成本高,且具备相当的稀缺性,「供需」决定收入。
不同岗位之间,也存在着天花板以及难以突破的壁垒。
以创业公司为例:
- 核心岗位有研发、设计、运营、市场等部门;
- 服务型的有行政、人力资源等部门。
在职场天花板上,核心岗位的收入相对要高一些。
高风险往往意味着高回报,例如,高空中每月换一次灯泡,月薪14w,死亡率50%。
赚钱稳定不变的点,就是跑到高风险领域,然后通过信息降低其风险的「不确定性」。
因为核心岗位是对产品和业务直接负责的部门,风险最高,自然收益也就最大。
如果你希望能在职场上有更高的发展,进入核心部门必然比进入服务型的部门要更有发展前景。
专栏作家
卫朋,公号:产品人卫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智能硬件领域,擅长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等,喜欢阅读和爬山。
标签:赛道,天花板,岗位,IoT,先选,薪资,行业,报社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5284384/5928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