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基于云边协同架构的五大应用场景革新

基于云边协同架构的五大应用场景革新

时间:2022-11-30 14:02:07浏览次数:48  
标签:场景 架构 云边 革新 网络 能力 边缘 阿里 算力

从概念到场景落地,边缘云加速革新,颠覆体验,拟造丰沛生态。

边缘云的概念自明确以来已有四个多年头。

什么是边缘云?

边缘云,即把公共云的能力放在离数据发生端和消费端最近的地方,提升数据的处理效率,承载更多场景,同时降低数据的搬运成本。

在边缘云的演进过程中,阿里云提炼出边缘云技术发展的三大价值驱动力,通过云边协同的方式,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为用户带去更多的可能。

 

靠近用户,三大价值

边缘云最大的特征就是“就近”,即靠近用户侧和靠近数据。

基于就近的特点,边缘云凸显其三大价值方向点,而用户也基于此部署自身的云边协同架构。

  • 体验升级

边缘云在靠近数据和数据的消费侧有更好的算力,更好的网络触达,能提供更低的时延和更高的带宽。

边缘云就近的特征,满足海量数据传输的需求,很多过去从中心或远距离不能大规模数据传输的高清视频流,如今可以得到更好的支持。

就近的价值同样体现在时延的降低上,边缘云缩短了超高清视频传输的物理延时,丰富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 业务革新

从仅支持分发延展到分发加算力,边缘云实现了场景能力升级,拥有更多业务革新的空间和可能。

过去,缺乏全域的算力覆盖和多形态的算力支持,很多创新场景受限于能力和成本,空有创意而难以落地。

如今,边缘的强大算力可以完成终端算力上移或者云上算力大量下移,支持更多创新场景走上良性发展的正轨,真正提升业务价值。

  • 成本降低

通过云边协同部署,数据分发和上传处理终结在边缘,大幅缩短数据搬运的距离,优化业务综合成本。

边缘云多维升级的背后,是赛道布局者长达数年的技术思考与沉淀。

基于三大驱动力的价值投射,阿里云边缘云升级为全球化边缘基础设施,以全域覆盖的多态算力和场景驱动之力,带来基于覆盖、规模、能力、场景的四大维度全面升级

 

算力自如,覆盖升级

业务场景的创新,依赖于算网融合的革新,云边协同的演进。
  • 算网融合

阿里云基于算力和网络基础设施的能力延展,又结合阿里云自有飞天操作系统的技术积累,在边缘,云网融合能力得到极大沉淀。

算网融合,不仅在边缘结点之间,在边缘和中心region、边缘和客户端之间同样也需要很多协同。

基于此,企业能更好地满足场景化的用户需求,做自如的算力流动,而这种流动的灵活性同样促进了更多创新场景的出现。

  • 全球覆盖

随着边缘云业务发展,阿里云实现国内31个省的全面覆盖,也就是说,用户在中国大陆的这些区域内都能获得充沛的算力支持。

除此之外,为了支持中国企业出海,阿里云边缘云在海外部署了60+个节点,覆盖海外30+个国家,以亚太区域为核心,在欧美、中东非等区域提供算力支持,助力企业出海成功。

作为中国最大、技术领先、全球覆盖的边缘云计算平台,为全球100多个主要国家和区域提供低时延、高带宽的网络接入、多态计算和分发服务,帮助客户便捷地使用云边协同能力。

算力的自如流动背后离不开核心网络的支持。
  • 专属网络

边缘节点延展以外,网络连接能力同样得到升级。

阿里云边缘云在全球节点所及之处提供专属化、高安全、强可靠的高速网络通道,长途链路覆盖中国80%的省份,同时,也完成了整个亚洲和欧洲的基础网络覆盖。

 

 

规模提升,带动新力

同步于覆盖能力的延展,每个边缘节点的算力以及网络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

中国的边缘云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阿里云边缘云的规模升级,代表着中国边缘云行业的缩影。

阿里云边缘云在全球提供500个全节点。有别于传统CDN网络节点以分发功能为主,全节点具备了边缘云所有的云能力。

对应这些节点,阿里云边缘云在全球范围内提供170万核的通用算力CPU核以及400P FLOPS的异构算力核,满足边缘场景下大数据,AI推理等对异构算力的需求。

规模的提升,边缘能力的综合升级,带动了最新锐的云游戏的应用。过去一年云游戏的并发峰值提升了十倍多,更多的用户涌入到云游戏行业中,革新了业务场景。

19款产品,能力拓延

除了覆盖和规模提升之外,每一个边缘节点内部也实现了充分的技术能力升级。

基于边缘云的架构,阿里云边缘云在多态计算、融合存储、融合网络、边缘数据库和边缘安全五大产品版块不断突破创新,带来19款产品核心功能的重磅升级。

多态计算上,从最开始仅支持虚机到支持裸机、裸金属、容器和函数等多种算力形态,阿里云边缘云致力于服务更多想在边缘云或者云边协同架构里做创新应用的企业。

融合存储上,提供了快照、协同存储、全闪云盘、存储网关等标准云组件的能力。

融合网络上,提供了标准的公共云网络套件和具有边缘云特色的点到点组网、多点组网的能力。

边缘的网络是边缘存在的根本,算力场景在边缘发生和在云边之间协同,依赖于边缘的大规模网络和运营商的接入。阿里云边缘云加大研发力度,打造在边缘的融合网络。

将全球先进的数据库和安全能力引入边缘云,在边缘完成产品化的部署。

五大产品板块,新增19款产品功能

 

五大场景,顺势生长

除CDN分发之外,边缘云还能有什么快速爆发和规模化普及的场景?

茂盛的森林生态也许还未到来,但五棵参天大树俨然初见雏形。

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边缘云的能力,并快速完成商业化验证,推动着整个边缘生态丰沛繁荣。

阿里云边缘云经过多年的行业摸索与思考,聚焦于音视频、云游戏、云渲染、边缘组网、云网融合五大场景,推动着边缘云应用场景的跨越式升级。

  • 音视频:成熟领域找突破

基于CDN分发技术的音视频场景已被广泛地应用和接受,而边缘云又能贡献什么样的独特价值?

作为一种标准的公共云服务,边缘云支持弹性伸缩和大规模算力的弹性扩容,让一个企业在新应用上线,想在全球范围内做大规模算力部署的时候,提供分钟级别的算力下发,一分钟完成全球化算力部署。

同时,基于边缘云就近的特征以及高容量的带宽储备,阿里云边缘云帮助企业协作平台或音视频平台,提升20%的网络质量,降低40%的网络时延,大大提升终端用户体验。

边缘云作为一个全生命周期免运维的云化基础设施,相比于过去企业自己维护裸机和分布式数据中心的场景,可以提升至少30%的运维效率。

除此之外,边缘的云化能力可以在靠近数据的发生侧和消费侧进行算力卸载,减少大量的搬运成本。案例证明,部署边缘云架构之后,企业的综合IT支出成本降低20%。

  • 云游戏:新锐行业迎挑战
边缘云助力客户的业务跑得快,跑得稳,跑得久。

过去的游戏体验多数依赖于终端能力的提升。

在终端设备受限的情况下,如何借助边缘云的能力进一步实现体验升级?

边缘云将终端的算力上移到边缘侧,在离用户最近、时延达到交互要求的位置,提供足够多的算力场景,并通过规模化和弹性的能力,助力企业三个月快速补齐云游戏PaaS平台能力,从0到1完成上万路并发业务支持。

基于边缘网络的高带宽能力以及业内领先的「串流」技术,阿里云边缘云提供了远强于手机终端的云上视频渲染能力,同时,也基于软硬一体的硬件选型,适配了当前主流的160款游戏应用,在保障稳定性的同时,带给用户1080P画质,60FPS,超高清、超流畅的云游戏体验。

一个新兴业务落地到边缘,首先要完成场景能力的验证,其次要完成商业化闭环。

阿里云边缘云通过持续的打磨,提供高性价比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帮助云游戏厂商单路交付成本下降57%,快速完成商业闭环验证,实现规模化应用。

  • 云渲染:一手抓创意,一手抓落地

沉浸式的体验,一方面受限于渲染和展示能力,另一方面也受限于算力和网络支持。

用户要和视频发生超低延时交互,就必须要实现视频的实时渲染,而这种渲染能力会受到终端能力参差不齐的影响,很难保障统一的用户体验。

边缘云异构计算能力带来的渲染能力的提升,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GPU节点部署,终端仿真能力以及音视频串流技术,实现端云统一、多端一致的效果。

目前,云渲染场景已在淘宝直播中应用落地。

阿里云边缘云支持淘宝直播全真虚拟互动空间(未来城,TAOLIVE CITY)重塑电商3D世界的「人」、「货」、「场」,实现资源调度百毫秒响应“无感秒开”, 应用云化品质不降“体验满分”,即使是低配手机也能获得低延时、超高清、超流畅的沉浸式体验

消费者启用数字分身探索3D电商世界,T台走秀,观赏烟花,逛品牌馆,玩摩天轮……沉浸一场虚实结合、真人+3D场景融合的梦幻Shopping之旅。

  • 边缘网络:实力在线

基于边边、云边和边端的网络协同能力,阿里云边缘云为用户提供边缘网络服务以及一系列边缘网络应用解决方案。

阿里云边缘网络助力客户突破硬件的限制,在安全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网络成本得到50%的优化,同时,实现长途组网毫秒级探测和秒级故障切换以及本地线路秒级探测和分钟级切换,保障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

  • 云网融合:独具特色的技术担当

在云网融合场景,阿里云边缘云助力自动驾驶行业打造车云协同能力,通过异构资源多节点部署,实现车机和终端就近接入时延小于20ms。

同时,云网融合支持训练集群下沉至客户机房,结合专有的管控通路,实现边缘云与客户自建资源之间的联通和协同,免除大量数据搬迁成本,真正做到“算力跟着数据走”。

通过云上云下全联通能力,阿里云边缘云实现让数据在中心region、边缘云分布式节点、客户数据中心之间做自由的流动,助力客户构建安全可靠的混合云业务架构。

未来,还会有更多边缘云创新应用场景亟待探索和挖掘,以场景驱动,打造边缘云浓郁葱茏的云上生态。

标签:场景,架构,云边,革新,网络,能力,边缘,阿里,算力
From: https://www.cnblogs.com/VideoCloudTech/p/1693820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