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乐趣国学—品读《弟子规》中的“亲仁”之道

乐趣国学—品读《弟子规》中的“亲仁”之道

时间:2022-11-26 10:38:39浏览次数:53  
标签:弟子规 同学 仁者 亲近 圣贤 亲仁 品读 我们


文章目录

  • ​​亲仁​​
  •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乐趣国学—品读《弟子规》中的“亲仁”之道_学习


亲仁

  “亲仁”,亲是亲近、学习的意思,亲近那些有道德、有学问、有人生境界、有情操的人,这是讲择师。一个人的学问要有成就,有两个先决要素:一个是好老师,一个是好同学。好老师帮我们指路,把很重要的教诲告诉我们,使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好同学能够彼此互相提携、互相提醒。只有这样,我们一生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乃至敬德修业成就圣贤的人品。

  我们时时亲近仁德之人,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每天接触的都是善人,我们无形当中德行都会提升。但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假如每天身旁都是狐群狗党,自己的言语、行为就会变得愈来愈粗俗、低级、下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学习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良师益友的提携。只有亲近仁德之人才能增长我们的智慧,人生有智慧才会下对抉择,人生才会愈走愈轻松,假如没有做对抉择,那人生会愈走愈沉重,所以“亲仁”非常重要。中国古人说:“天地君亲师。”这是因为人伦大道,必靠师而传承,无师则人道衰,故师的作用等同于天地。友以辅仁,亲近良师益友,才能学有所成。人应当有博爱之心,爱一切人,但首先是亲近有仁德之人。

乐趣国学—品读《弟子规》中的“亲仁”之道_静音_02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每个人的道德水准不相同, 大多是平庸俗气,真正仁德博爱的人稀少。提醒我们要努力提升品行,成为仁德之人。

  《三字经》讲“性相近,习相远”,后天的生活环境与所受教育不同,习性也就有所不同,看到同学品行的品行有高有低,有优点有缺点, 所以是“类不齐”。但是只要真正努力学习圣贤教诲,“仁”的境界也是能到达的。“仁”不是空谈,而是在生活中能践行的。“亲仁”是时时能做的,如读诵经典,阅读圣贤人的故事,能从中得到启迪。而且要远离那些容易染污身心的书籍。父母让自己不要看那些打打杀杀,对身心无益的 图书,自己顶嘴说,“为什么其他同学能看,我就不能看?”学生阶段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善恶对错还是需要父母、老师的引导,父母相对来说,较能识别 哪些书是这个年龄段能看的,所以当听父母的劝说,不要有盲目随众的心理。

  “仁者,亲也。”“仁”是会意字,从人,从二。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在图书馆中,电子设备要静音,以免影响他人,谁都不愿用心学习 时突然被人所影响。不给同学起绰号,特别是带有侮辱性的,已经属于校园霸凌行为,会严重伤害人家的自尊。“仁”是学生阶段就能践行的,要争当 做“仁、义、礼、智、信”之人。

乐趣国学—品读《弟子规》中的“亲仁”之道_电子设备_03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讲真正有仁德的人,人们都会敬畏他,他们说话直言不讳,对人不谄媚。这是提醒我们,向仁者学习,做人要讲真话,不为了讨人喜欢而说谄媚巴结的话。

  与同学相处也是如此,不应为了讨好人而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班上很多同学们都在说小明的不是,故意不跟他一起玩,小贤不受周围同学的影响,依然与小明一起学习、一起运动。小贤这也是在践行“言不讳,色不媚”,待人正直,更能获得同学的尊重与信任,会得到更多同学的友谊。

  学生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真诚与同学相处,尊重彼此独立的人格,敢于讲真话,不故意去讨好人。与同学相处能指出人家的不足之处,并一起讨论改正方法。尽自己所知与前来请教题目的同学分享,没有担心教会人家,成绩比自己高而有所隐藏,而是期待大家一起进步,精心尽力来帮助人家。

  人人都渴望获得人家的认同,但是并非靠故意去讨好他人,说话、做事去迎合他人,丢失自己的原则。应当用心去对人好,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上多些关爱,只要真诚待人,自然会获得人家的认同。再来,也不必强求他人认同自己,所谓日久见人心,正直无私帮助每位同学,自然会获得他人的尊重。

乐趣国学—品读《弟子规》中的“亲仁”之道_电子设备_04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能够亲近仁德之人,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因为他会使我们的道德学问一天天地进步,过失就会逐渐地减少。(在生命中,可以不间断地陪伴我们走完人生的仁者就是圣贤经典,它是最真实、最永恒的仁者!)

  我们想要学业、道业有所成就,选择老师至关重要,一定要听其言、观其行,要用圣贤的教诲去观察他,看他是否存心仁厚、处处谦卑并且能够以身作则,看他是不是真做到了。一旦找到了我们由衷佩服的老师,就要用至诚恭敬的心去依教奉行,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恭敬心才能够受教。

乐趣国学—品读《弟子规》中的“亲仁”之道_学习_05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不肯亲近仁人君子与圣贤教育,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最后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什么是小人呢?就是追求世间名闻利养,搞自私自利,胸无大志,对圣贤教育并不想学习,小是因为他心量小,他的心量只有他自己,这叫小人。什么叫大人呢?大人是心量大,真的心怀天下,心里面装着宇宙一切的众生,他忘了自己,这是仁者。《易经》上讲:“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人都是一类类的聚起来的,我们如果不肯学习圣教,跟仁者就会越来越远,自然就跟小人混在一起,最后使自己不知不觉也成为小人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子治家格言》也讲到“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所以人对于环境的选择至关重要,在自己德行还没有相当稳固之前,对于一些比较没有德行的朋友,我们要敬而远之。

  《弟子规》是照妖镜也是显圣镜,只要用《弟子规》去衡量,好朋友、坏朋友一看便知道。所以家长与其担心孩子以后会交到坏朋友,不如从小就教他落实《弟子规》,把他德行的根基扎稳固。通过学习使他善恶分明,自己懂得抉择正确的朋友,这样你才能真正地高枕无忧。当一个人善恶分明,纵使遇到坏朋友,不仅不会误入歧途,并且他还会“善相劝”,把坏朋友影响过来,做到“德皆建”。因此,为人父母者要深谋远虑,引导孩子更多地接触善友。否则,即使你整日担心,也不见得有什么帮助。因为“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让孩子在善友的熏陶下,父母又能够谆谆教诲和以身作则,这样孩子不仅能扎好德行的根,并且还能“根深叶茂”,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幸福。

  所以“亲仁”这一条非常重要,它告诫我们,人的内在一定要有道德作为基础,用圣贤人的这些智慧,来巩固我们内在的道德思想及修养,以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使自己在种种诱惑面前能把持住而不受干扰。如果没有得到这些熏习的话,在当今社会,一不小心把持不住,就有可能陷进去而自己都不晓得。尤其是沾染上赌博、色情等一些不良的习气,可以让你一辈子堕落下去,危害相当之大。所以,我们不可一日远离良师益友,不可一日不读圣贤书。

乐趣国学—品读《弟子规》中的“亲仁”之道_电子设备_06


标签:弟子规,同学,仁者,亲近,圣贤,亲仁,品读,我们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5740516/58887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