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开发小哥,需求改一下

开发小哥,需求改一下

时间:2022-11-20 22:56:56浏览次数:49  
标签:需求 咨询师 经理 小哥 程序员 开发 产品 来访者

作为程序员,最讨厌的就是开发过程中,需求改动。当你听到产品大大跑来说要改一下需求,表面上你和颜悦色表示可以,其实心里……

程序员和产品经理之间真是相爱相杀。比如《吐槽大会》上有程序员吐槽:“既不会开发,也不会设计,又想当经理,于是就当了产品经理。”还有段子说,某产品经理要求程序员实现“根据用户手机壳的颜色来改变App的主题颜色”,程序员对这个需求过于绝望,跟产品经理厮打起来。

今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产品需求。

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就是明确产品需求,这也是程序员吐槽最多的地方:需求天马行空、毫不考虑落地性,说不清楚需求的价值,需求整理得不够细,开发过程中频繁修改需求等等,害得程序员只能加班做无用功。当然,产品经理也很委屈:你以为明确需求这事很简单?“需求”这两个字就是玄学,谁干谁知道。

其实,摸不清需求可不只是产品经理的烦恼。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很多时候也是卡在摸清需求这一关。

德国著名的家庭治疗咨询师弗里茨·西蒙曾经提出,咨询师就像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展开咨询前,必须明确来访者的咨询目标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给出改善方案。如果咨询师没有搞清楚来访者的需求,就展开了辅导工作,就好像司机不知道目的地,就想当然地发动了车,结果可想而知。

西蒙用出租车司机这个比喻,是在强调咨询师明确需求的重要性。不过,这个比喻其实不太贴切。乘客打车,当然知道自己要去哪,哪条街哪栋楼,出租车司机只需要规划出最佳路线,带乘客直接抵达目的地就可以了。

咨询师的工作可没有那么简单。大多数时候,来访者心里只有一个模糊的目标,比如“改善亲子关系”。但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想具体达到什么效果?来访者往往说不出来。这相当于是,乘客告诉司机“往北走”,具体去哪儿,不知道。如果咨询师坚持先问清楚需求再展开辅导,那可能工作永远没法推进。该怎么办呢?

其实咨询师的角色更像是租房中介。我们都有过租房的经验,初次见面,中介只会粗略地了解你的需求:想租一个什么样的房子?一居两居?地段范围?大概什么价位?问到这种颗粒度就OK了,中介会拿上钥匙,带你实地看房,而不会一直追着你“明确需求”:两居的话,倾向于一个卫生间还是两个?是否要干湿分离?离地铁站近一点,具体来说是500米还是1000米?要这么问下去,肯定得把人吓跑。

所以,在中介的工作模式中,需求问到差不多就要行动起来。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走上一圈,客户才能有进一步的体会:这间房子哪儿哪儿都满足需求,但就是味道太大,我接受不了。那间房子虽然价格超预期了,但是各项条件都不错,或许可以考虑一下。就这样多走几趟,最初的需求跟现实的反馈不断碰撞,不断变化,最后找到的房子可能跟当初想的完全不一样了,但足够满意。

同样的道理,在心理咨询中,如果来访者要改善亲子关系,咨询师只需要跟他讨论个大概方向:是想跟孩子无话不谈吗?还是想学会正面管教孩子?然后制定个初步方案,先把第一步迈出去,在接下来的咨询中不断摸索他心中好的亲子关系是什么样。

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开发小哥和产品经理之间的矛盾,你会发现,这其实是出租车模式租房中介模式之争。开发小哥期待的是出租车式的需求,你精准地告诉我需求是什么,我用最简洁的代码帮你实现。而产品经理扮演的是租房中介角色,他面对的需求是模糊的,得跟着业务方一起探索,在有个大致方向时,先出个测试版产品,投入市场看看,在不断的产品迭代中找到最终方案。需求变来变去,看起来是在做无用功,其实这是找到最终方案的必要摸索。

申明:本文摘抄自“得到App”的专栏“得到头条”第361期的后半部分,略有改动。

标签:需求,咨询师,经理,小哥,程序员,开发,产品,来访者
From: https://www.cnblogs.com/yangcaoderen/p/1690995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