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先我们增加一个新的硬盘空间,例如添加10G空间(界面化操作略)
添加完成后,使用:
fdisk -l来列出系统中所有可识别的硬盘、U盘等设备的分区情况。
在输出结果最上方,我们可以看到
Disk /dev/sdb:10G等内容,这就说明我们界面化添加成功,但是并没有完成分区等操作,所以无法使用
1.创建分区
fdisk -u /dev/sdb(路径一定要正确,推荐复制粘贴)
执行后在fdisk命令行界面,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操作:
1))首先使用m,查看各个指令的意思(这里翻译为中文)
a 设置可引导标记
b 编辑 bsd 磁盘标签
c 设置 DOS 操作系统兼容标记
d 删除一个分区
g 创建一个空的GPT分区表
G 创建一个IRIX分区表
1 显示已知的文件系统类型
m 显示帮助菜单
n 新建分区
o 建立空白 DOS 分区表
p 显示分区列表
q 不保存退出
s 新建空白 SUN 磁盘标签
t 改变一个分区的系统 ID
u 改变显示记录单位
v 验证分区表
w 保存退出
x 附加功能(仅专家)
2))这里我们可以先按p,显示分区列表,确认磁盘是否有问题(成功显示Disk /dev/sdb:10G等内容表明无问题)
3))然后我们这边按n,新建一个分区,这时候会显示
p primary(0 primary,0 )。。。。。。。。。。。。
e extended
其中p代表主分区,e代表扩充分区
我们一般选择p主分区
这时候会弹出来(1-4,default 1):
表面我们可以创建1-4分区,默认为1,我们可以输入1回车,或者直接回车即可
这时候会弹出来(2048-20971519,default 2048):
这是磁盘分区的起始和结束扇区号。这里的数字代表磁盘上的物理扇区位置,其中:
2048 是起始扇区号,表示分区的开始位置。
20971519 是结束扇区号,表示分区的结束位置。
默认为2048开始,我们直接回车即可
这时候会弹出来(2048-20971519,default 20971519):
这里表示分区结束位置,只创建一个分区的话,我们回车即可,多个分区
的话,就输入分区的结束位置就行(这里我们默认一个分区)
此时我们分区已经完成,
会回到分区界面,我们选择w,保存退出
格式化
分区完成后,我们需要格式化刚刚的分区,以便后续使用
使用fdisk -l列出系统中所有可识别的硬盘、U盘等设备的分区情况。
这时候我们发现刚刚创建的分区/dev/sdb1
随后使用lsblk /dev/sdb
显示关于/dev/sdb磁盘的详细信息
查询成功说明分区正常
随后进行格式化
mkfs.ext4 /dev/sdb1(注:sdb是磁盘,sdb1是分区)
命令的作用就是在/dev/sdb1上创建一个ext4文件系统。这通常是在对新硬盘进行初始化(格式化)
ext4:表示是Linux中常用的一种文件系统格式,它支持大文件和大量的小文件,并且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目前的主流格式)
挂载
格式化后才能进行挂载
首先创建挂载目录
mkdir -pv /newdata(创建一个名为newdata的目录)
创建完成后,执行挂载操作
1))查到磁盘UUID
ls -l /dev/disk/by-uuid
执行完成后找到最后面../../sdb1
其中bb71ce1d-bbc9-47d3-81eb-405ddb36d999(示例,每个人可能不同)就为sdb1的uuid,复制下来
2))挂载
添加sdb1的uuid
vim /etc/fstab
进入fstab中进行编辑,在下一空行写入(uuid为刚刚复制的)
UUID=bb71ce1d-bbc9-47d3-81eb-405ddb36d999 /boot ext4 defaults 0 0
随后保存退出
3))保存退出后执行重启
reboot
重启完成后执行
df -Th:查看整个磁盘的使用情况(T表示文件系统类型如EXT4)
找到/dev/sdb1,即挂载成功
随后我们就可以进入newdata目录了
标签:格式化,分区,dev,挂载,sdb,Linux,磁盘,磁盘分区,sdb1 From: https://blog.csdn.net/weixin_64081179/article/details/14157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