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线性表——顺序储存与单链表
文章目录
一、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1. 线性表的定义
线性表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由n(n ≥ 0)个数据元素构成的一个有限序列,每个数据元素都是相同类型的,称为线性表的元素,且数据元素之间具有一对一的线性关系,除第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只有一个前驱;除最后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只有一个后继。
形式化定义:
一个线性表可以表示为:(a1, a2, ..., an)
- a1 是第一个元素,没有前驱。
- an 是最后一个元素,没有后继。
- 其他元素 ai (1 < i < n) 有且只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线性表的特点:
线性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
有序性: 数据元素按照一定的线性顺序排列,顺序是固定的。
例如,在线性表(a1, a2, a3)
中,a1始终在a2之前,a2始终在a3之前。 -
唯一性:每个数据元素在逻辑上是唯一的,表中的每个元素都可以通过其位置或值唯一确定。
-
有限性:线性表中的元素个数是有限的,可以为空表(没有任何元素)。
-
动态性:在线性表中,可以动态地插入或删除元素,但操作后仍需保持线性结构。
2. 线性表的分类
根据存储方式和实现方法,线性表可以分为两种主要形式: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和链式存储的线性表。这两种存储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顺序存储与链式存储的对比
比较维度 | 顺序存储 | 链式存储 |
---|---|---|
存储方式 | 连续存储单元 | 非连续存储单元,通过指针连接 |
随机访问 | 支持,访问效率高 | 不支持,需从头节点遍历 |
插入与删除效率 | 低,需要移动大量数据 | 高,只需调整指针 |
内存利用率 | 固定大小,可能浪费或溢出 | 动态分配,内存利用率高 |
实现复杂度 | 简单 | 复杂,需操作指针 |
适用场景 | 数据量已知,访问操作频繁 | 数据量不定,插入删除频繁 |
二、线性表的顺序存储
顺序存储是线性表的一种存储形式,其数据元素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存储在连续的存储空间中,在顺序表中,每个数据元素均可通过数组下标进行访问,存储位置 i 的数据元素与逻辑位置 i 一一对应,通常使用数组实现。
顺序表的特点
- 逻辑与物理地址一致:顺序表中,逻辑位置为 i 的数据元素直接存储在数组的第 i-1 个存储单元中。
- 随机访问:由于存储空间是连续的,可以通过数组下标直接访问任意元素,时间复杂度为 O(1)。
- 固定容量:顺序表的容量在初始化时确定,不能动态扩展或缩减。
- 插入和删除效率低:插入元素时,需将插入位置之后的所有元素向后移动;删除元素时,需将删除位置之后的所有元素向前移动,时间复杂度为 O(n)。
- 内存利用率低:需要预先分配连续的存储空间,若元素数量不足,可能造成内存浪费;若元素数量超出分配容量,需重新申请更大的内存并复制原数据。
- 扩展性差: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大小。
假设线性表中每个元素占k个单元,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为loc(a1),则第i个元素的地址为:
顺序储存结构示意图:
1.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插入、删除和查找。
1.1 插入操作
在顺序表的指定位置插入一个新的数据元素。
步骤:
- 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存储空间,若顺序表已满,返回错误。
- 检查插入位置是否合法(通常要求插入位置在
[1, n+1]
范围内)。 - 将插入位置之后的所有元素向后移动一位。
- 在插入位置存入新元素,并更新表长。
时间复杂度:
- 最坏情况(插入到表头):O(n)。
- 最好情况(插入到表尾):O(1)。
- 平均情况:O(n)。
C++实现:
void Insert(int A[], int &n, int pos, int value) {
if (n >= Arr_SIZE) return; // 检查是否溢出
for (int i = n - 1; i >= pos - 1; i--) {
A[i + 1] = A[i]; // 向后移动元素
}
A[pos - 1] = value; // 插入新元素
n++; // 表长加 1
}
1.2 删除操作
从顺序表的指定位置删除一个数据元素。
步骤:
- 检查删除位置是否合法(通常要求删除位置在
[1, n]
范围内)。 - 将删除位置之后的所有元素向前移动一位,覆盖被删除的元素。
- 更新表长。
时间复杂度:
- 最坏情况(删除表头):O(n)。
- 最好情况(删除表尾):O(1)。
- 平均情况:O(n)。
C++实现:
void Delete(int A[], int &n, int pos) {
if (pos < 1 || pos > n) return; // 检查位置合法性
for (int i = pos - 1; i < n - 1; i++) {
A[i] = A[i + 1]; // 向前移动元素
}
n--; // 表长减 1
}
1.3 查找操作
根据指定的条件(如值或位置)查找数据元素,并返回其位置或值。
步骤:
- 若根据位置查找:直接通过数组下标访问元素。
- 若根据值查找:依次遍历数组,找到与目标值匹配的元素。
时间复杂度:
- 根据位置查找:O(1)。
- 根据值查找:O(n)。
C++实现:
int FindByValue(int A[], int n, int value) {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A[i] == value) return i + 1; // 返回逻辑位置
}
return -1; // 未找到
}
int FindByPosition(int A[], int n, int pos) {
if (pos < 1 || pos > n) return -1; // 检查位置合法性
return A[pos - 1]; // 返回元素值
}
三、线性表的链式存储
链式存储是一种通过节点与指针动态存储线性表的实现方式。与顺序存储不同,链式存储不要求数据元素在物理存储上连续排列,而是通过指针连接每个节点。
1. 单链表的定义
单链表是一种链式存储的线性表,每个节点由两个部分组成:
- 数据域(data):存储数据元素的值。
- 指针域(next):存储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地址。
通过指针将每个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单向的链式结构,首节点称为头节点,末尾节点的指针域为 NULL
。
单链表的特点
- 灵活性:内存可以动态分配,不需要提前预定存储空间,内存利用率高。
- 插入和删除效率高:在指定位置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无需移动其他节点,只需改变指针指向即可,时间复杂度为 O(1)。
- 无法随机访问:单链表不支持通过下标直接访问指定元素,只能从头节点开始依次遍历,访问效率低,时间复杂度为 O(n)。
- 单向性:指针只能从头节点到尾节点单向移动,无法直接访问前驱节点。
2. 单链表的构建
单链表的创建是构建链式存储结构的第一步,它将一个线性表通过动态分配的方式分解为多个节点,并通过指针将这些节点链接起来。单链表的构建可以通过两种常用方法实现:头插法和尾插法。
2.1 头插法
头插法是将新节点插入到链表的头部,使新节点成为链表的第一个有效节点(即头节点之后的节点)。每次插入时,将新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当前链表的头部,随后更新链表的头指针。
- 新节点总是插入到链表的最前面,适合生成逆序的链表。
- 时间复杂度为 O(1),插入操作仅涉及修改少量指针。
- 适合当插入操作较频繁,且无需维护顺序时使用。
步骤:
- 为新节点分配内存空间。
- 将新节点的数据域赋值。
- 修改新节点的
next
指针,使其指向当前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 更新链表的头指针,使其指向新节点。
C++实现:
struct Node {
int data; // 数据域
Node *next; // 指针域
};
Node* Create(int arr[], int n) {
Node *head = new Node(); // 创建头节点
head->next = NULL; // 初始化头节点的指针域为空
for (int i = 0; i < n; i++) {
Node *newNode = new Node(); // 创建新节点
newNode->data = arr[i]; // 赋值数据域
newNode->next = head->next; // 新节点的next指向当前头节点的next
head->next = newNode; // 更新头节点的next指向新节点
}
return head; // 返回链表的头节点
}
若输入数组为 {1, 2, 3, 4}
,则通过头插法创建的单链表为:
Head -> 4 -> 3 -> 2 -> 1 -> NULL
2.2 尾插法
尾插法是将新节点插入到链表的尾部,使新节点始终保持在链表的最后。每次插入时,找到当前链表的尾节点,将其
next
指针指向新节点,并更新尾指针。
- 新节点始终插入到链表的末尾,适合生成正序的链表。
- 时间复杂度为 O(1)(若维护尾指针),仅需修改当前尾节点的
next
指针。- 适合当需要维护链表元素顺序时使用。
步骤:
- 为新节点分配内存空间。
- 将新节点的数据域赋值。
- 修改当前尾节点的
next
指针,使其指向新节点。 - 更新尾指针,使其指向新节点。
C++实现:
struct Node {
int data; // 数据域
Node *next; // 指针域
};
Node* Create(int arr[], int n) {
Node *head = new Node(); // 创建头节点
head->next = NULL; // 初始化头节点的指针域为空
Node *tail = head; // 初始化尾指针指向头节点
for (int i = 0; i < n; i++) {
Node *newNode = new Node(); // 创建新节点
newNode->data = arr[i]; // 赋值数据域
newNode->next = NULL; // 新节点的next初始化为空
tail->next = newNode; // 当前尾节点的next指向新节点
tail = newNode; // 更新尾指针为新节点
}
return head; // 返回链表的头节点
}
若输入数组为 {1, 2, 3, 4}
,则通过尾插法创建的单链表为:
Head -> 1 -> 2 -> 3 -> 4 -> NULL
单链表历遍
int main() {
int arr[] = {1, 2, 3, 4};
Node *head = CreateListTailInsert(arr, 4);
Node *p = head->next; // 遍历链表输出
while (p != NULL) {
printf("%d ", p->data);
p = p->next;
}
return 0;
}
输出:
1 2 3 4
3. 单链表的插入操作
插入操作是向单链表中某个指定位置插入一个新节点的过程。它需要根据指定的插入位置,调整链表中相应节点的指针,确保链表结构的完整性。
插入步骤
假设单链表的节点定义如下:
struct Node {
int data; // 数据域
Node *next; // 指针域
};
-
找到插入位置的前驱节点
- 从链表的头节点开始,依次遍历,找到插入位置的前驱节点(即目标位置前一个节点)。
- 如果目标位置是第 1 个节点(即插入头部),则前驱节点是头节点。
-
创建新节点
- 为新节点分配内存空间,并将插入的值赋给新节点的
data
。 - 将新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插入位置的原节点(即前驱节点的next
所指向的节点)。
- 为新节点分配内存空间,并将插入的值赋给新节点的
-
调整指针
- 将前驱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新节点,从而将新节点插入到链表中。
- 将前驱节点的
-
检查边界情况
- 确保插入位置合法(如目标位置不超过链表长度)。
- 注意处理空链表的特殊情况。
C++实现
以下为单链表插入操作的伪代码(以第 pos
个位置插入值 value
为例):
void Insert(Node *head, int pos, int value) {
// 找到插入位置的前驱节点
Node *p = head;
for (int i = 0; i < pos - 1 && p != NULL; i++) {
p = p->next; // 遍历链表,找到第 pos-1 个节点
}
if (p == NULL) return; // 检查插入位置是否合法
// 创建新节点
Node *newNode = new Node();
newNode->data = value; // 赋值新节点的数据域
newNode->next = p->next; // 新节点的 next 指向插入位置的原节点
// 修改前驱节点的指针域
p->next = newNode;
}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
int data; // 数据域
Node *next; // 指针域
};
// 插入函数
void Insert(Node *head, int pos, int value) {
Node *p = head;
for (int i = 0; i < pos - 1 && p != NULL; i++) {
p = p->next; // 找到前驱节点
}
if (p == NULL) return; // 检查位置是否合法
Node *newNode = new Node();
newNode->data = value; // 创建新节点并赋值
newNode->next = p->next; // 新节点的 next 指向原节点
p->next = newNode; // 前驱节点指向新节点
}
// 打印链表
void PrintList(Node *head) {
Node *p = head->next; // 跳过头节点
while (p != NULL) {
cout << p->data << " ";
p = p->next;
}
cout << endl;
}
// 主函数
int main() {
// 创建链表
Node *head = new Node(); // 创建头节点
head->next = NULL;
// 添加初始数据
Insert(head, 1, 1); // 插入到第1个位置
Insert(head, 2, 2); // 插入到第2个位置
Insert(head, 3, 3); // 插入到第3个位置
// 插入新的节点
cout << "链表插入前: ";
PrintList(head);
Insert(head, 2, 4); // 在第2个位置插入4
cout << "链表插入后: ";
PrintList(head);
return 0;
}
运行结果:
链表插入前: 1 2 3
链表插入后: 1 4 2 3
4. 单链表的删除操作
单链表的删除操作是指移除链表中的某个节点。为了保证链表结构的完整性,删除一个节点后,需要调整相邻节点的指针并释放被删除节点的内存。
删除步骤
假设单链表的节点定义如下:
struct Node {
int data; // 数据域
Node *next; // 指针域
};
-
找到删除位置的前驱节点
- 从链表头节点开始,依次遍历,找到目标节点的前驱节点。
- 如果目标节点是第一个有效节点,则前驱节点是头节点。
-
调整指针
- 将前驱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目标节点的后继节点(即目标节点的next
所指向的节点)。
- 将前驱节点的
-
释放被删除节点的内存
- 删除目标节点,释放其占用的内存,避免内存泄漏。
-
边界检查
- 确保删除位置合法(不能超过链表长度,不能为负值)。
- 对空链表或删除超出范围节点的操作需要提前判断。
C++实现
以下为单链表删除操作的伪代码(以第 pos
个位置的节点为例):
void Delete(Node *head, int pos) {
Node *p = head;
for (int i = 0; i < pos - 1 && p != NULL; i++) {
p = p->next; // 找到前驱节点
}
if (p == NULL || p->next == NULL) return; // 检查位置是否合法
Node *delNode = p->next; // 标记要删除的节点
p->next = delNode->next; // 前驱节点指向后继节点
delete delNode; // 释放删除的节点
}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
int data; // 数据域
Node *next; // 指针域
};
// 删除函数
void Delete(Node *head, int pos) {
Node *p = head;
for (int i = 0; i < pos - 1 && p != NULL; i++) {
p = p->next; // 找到前驱节点
}
if (p == NULL || p->next == NULL) return; // 检查位置是否合法
Node *delNode = p->next; // 标记要删除的节点
p->next = delNode->next; // 前驱节点指向后继节点
delete delNode; // 释放删除的节点
}
// 打印链表
void PrintList(Node *head) {
Node *p = head->next; // 跳过头节点
while (p != NULL) {
cout << p->data << " ";
p = p->next;
}
cout << endl;
}
// 主函数
int main() {
// 创建链表
Node *head = new Node(); // 创建头节点
head->next = NULL;
// 插入初始数据
Node *p = head;
for (int i = 1; i <= 3; i++) {
Node *newNode = new Node();
newNode->data = i;
newNode->next = NULL;
p->next = newNode;
p = newNode;
}
// 打印链表
cout << "链表删除前: ";
PrintList(head);
// 删除第2个节点
Delete(head, 2);
cout << "链表删除后: ";
PrintList(head);
return 0;
}
运行结果:
链表删除前: 1 2 3
链表删除后: 1 3
5. 查找操作
单链表的查找操作分为两种情况:
- 按值查找:根据给定值,找到链表中第一个匹配该值的节点并返回。
- 按位置查找:根据给定位置,找到链表中对应位置的节点并返回。
无论是哪种查找方式,都需要从头节点开始依次遍历链表,直到找到目标节点或者链表末尾。
按值查找步骤
- 从头节点的下一个节点(第一个有效节点)开始遍历链表。
- 将每个节点的
data
域与目标值进行比较。 - 如果找到值相等的节点,返回该节点的地址。
- 如果遍历完整个链表未找到,返回
NULL
。
按位置查找步骤
- 从头节点的下一个节点(第一个有效节点)开始遍历链表。
- 使用计数器记录当前节点的位置。
- 当计数器等于目标位置时,返回该节点的地址。
- 如果遍历完整个链表未找到,或目标位置超出链表范围,返回
NULL
。
C++实现
按值查找
Node* FindByValue(Node *head, int value) {
Node *p = head->next; // 从第一个有效节点开始
while (p != NULL && p->data != value) {
p = p->next; // 遍历链表
}
return p; // 返回找到的节点地址,若未找到返回 NULL
}
按位置查找
Node* FindByPosition(Node *head, int pos) {
Node *p = head->next; // 从第一个有效节点开始
for (int i = 0; i < pos - 1 && p != NULL; i++) {
p = p->next; // 遍历链表
}
return p; // 返回找到的节点地址,若未找到返回 NULL
}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
int data; // 数据域
Node *next; // 指针域
};
// 按值查找
Node* FindByValue(Node *head, int value) {
Node *p = head->next; // 从第一个有效节点开始
while (p != NULL && p->data != value) {
p = p->next; // 遍历链表
}
return p; // 返回找到的节点地址,若未找到返回 NULL
}
// 按位置查找
Node* FindByPosition(Node *head, int pos) {
Node *p = head->next; // 从第一个有效节点开始
for (int i = 0; i < pos - 1 && p != NULL; i++) {
p = p->next; // 遍历链表
}
return p; // 返回找到的节点地址,若未找到返回 NULL
}
// 打印链表
void PrintList(Node *head) {
Node *p = head->next; // 跳过头节点
while (p != NULL) {
cout << p->data << " ";
p = p->next;
}
cout << endl;
}
// 创建链表(尾插法)
Node* CreateList(int arr[], int n) {
Node *head = new Node(); // 创建头节点
head->next = NULL;
Node *tail = head; // 尾指针指向头节点
for (int i = 0; i < n; i++) {
Node *newNode = new Node();
newNode->data = arr[i];
newNode->next = NULL;
tail->next = newNode; // 尾节点指向新节点
tail = newNode; // 更新尾指针
}
return head; // 返回头节点
}
// 主函数
int main() {
// 初始化链表
int arr[] = {10, 20, 30, 40, 50};
Node *head = CreateList(arr, 5);
// 打印链表
cout << "链表内容: ";
PrintList(head);
// 按值查找
int value = 30;
Node *node1 = FindByValue(head, value);
if (node1) {
cout << "按值查找: 值 " << value << " 的节点地址为 " << node1 << endl;
} else {
cout << "按值查找: 值 " << value << " 未找到" << endl;
}
// 按位置查找
int pos = 3;
Node *node2 = FindByPosition(head, pos);
if (node2) {
cout << "按位置查找: 第 " << pos << " 个节点的值为 " << node2->data << endl;
} else {
cout << "按位置查找: 位置 " << pos << " 不存在" << endl;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假设链表为 {10, 20, 30, 40, 50}
:
输入查找值为 30
,位置为 3
:
链表内容: 10 20 30 40 50
按值查找: 值 30 的节点地址为 0x55d8b7f04b60
按位置查找: 第 3 个节点的值为 30
输入查找值为 60
,位置为 6
:
链表内容: 10 20 30 40 50
按值查找: 值 60 未找到
按位置查找: 位置 6 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