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前面一篇关于Python变量的文章中,更多地结合对象的内存结构及字节码指令,来看不同代码针对不同的类型的对象的不同效果。
今天这篇文章中,想对新手在使用Python变量中,可能遇到的其他困惑,再展开来说一下。
大概分为这几个模块:
1、几种变量赋值操作
2、Python中的变量作用域
3、变量赋值实例
几种变量赋值操作
赋值语句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赋值的代码,我们一般叫做“赋值语句”。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来说,在编程语言中,语句与表达式是有区别的,表达式是有结果值的,可以作为赋值语句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其他语句中的组成部分。但是,赋值语句就不可以了,赋值语句就应该是一个单独的代码行,而不应该,也不能出现在其他语句或者表达式中。
# 赋值语句
# a equals 10
a = 10
print(a)
# 表达式可以单独写,虽然没有啥意义
a * 2
# 表达式可以作为赋值语句的一部分
# b equals a multiply 2
b = a * 2
# 赋值语句不能作为其他非赋值语句或者表达式的一部分:
# c = (b = a) * 2
赋值表达式(海象操作符)
有时候存在一些场景,我们需要先进行赋值操作,然后对变量的值进行比较或者进一步处理,这时候就需要拆开来写:
goods_count = {
'apple': 5,
'banana': 0,
'orange': 1
}
apple_cnt = goods_count.get('apple', 0)
if apple_cnt > 3:
print(f'可销库存:{apple_cnt},不需要补货')
else:
print(f'可销库存:{apple_cnt},需要补货了')
本着“能用一行代码搞定的,绝不应该写两行”的理念(瞎说的),Python从3.8开始,引入了新的语法,叫做“赋值表达式”,不同于赋值语句,赋值表达式是可以出现在其他语句中的。
赋值表达式使用的操作符,叫做海象操作符,可以意会。
使用赋值表达式改写一下:
goods_count = {
'apple': 5,
'banana': 0,
'orange': 1
}
# 赋值表达式:apple_cnt := goods_count.get('apple', 0)
if (apple_cnt := goods_count.get('apple', 0)) > 3:
print(f'可销库存:{apple_cnt},不需要补货')
else:
print(f'可销库存:{apple_cnt},需要补货了')
链式赋值
不同于之前读书那会儿,学习C,新手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链式赋值,但是,这在Python中是允许的
a = b = c = d = 10
print(a)
print(b)
print(c)
print(d)
Python中的变量作用域
有时候,明明变量有的,解释器跟看不到一样,愣是报错。
有时候,明明对变量重新赋值了,也没有报错,确又没有赋值成功。
如果是一个不理解Python解释器逻辑的Python新手,会觉得Python解释器就好像眼睛不太好使的病人……
在编程语言中,一般都有一个作用域(Scope)的概念。简单理解,就是变量能发生作用的范围。变量的作用域决定了变量在程序中的可见性和生命周期。不同的编程语言中,关于变量的作用域的设计可能会有些细微的差别。
作用域类型
在Python中,主要有四种作用域,范围从小到大,依次为:
- 局部作用域(Local Scope):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仅在函数内部可见
- 嵌套作用域(Enclosing Scope):在嵌套函数中,外部函数的变量,对内部函数可见
- 全局作用域(Global Scope):在模块级别定义的变量,在整个模块中可见
- 内置作用域(Built-in Scope):Python内置的变量和函数,如print、len等
LEGB规则
Python查找变量的顺序遵循LEGB规则:
- L(Local):首先在局部作用域查找变量
- E(Enclosing):如果在局部作用域中找不到,则在嵌套作用域查找
- G(Global):如果在嵌套作用域中找不到,则在全局作用域查找
- B(Built-in):如果在全局作用域中找不到,则在内置作用域查找
如果这些作用域中都没有定义名称相同的变量,那么程序就会抛出NameError异常。
变量赋值实例
对变量的使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读,一种是写(重新赋值)。
关于变量读的操作,应用前面的LEGB规则就行了。
但是,对于变量的写,就有些不太一样了,要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变量已经在定义在当前作用域中,那么直接把新的值交给它即可;
2)如果当前作用域中不存在这个变量,那么即便外围作用域中有同名的变量,Python还是会把本次的赋值操作当成是变量定义来处理。这时会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效果,也就是说,Python会把包含赋值操作的这个函数当成新定义的这个变量的作用域。
# 全局变量
a = 10
print(f"Global Scope: {a}")
# 定义函数,改变a
def change_a():
# 局部变量a的定义及赋值
a = 20
print(f"Local Scope: {a}")
# 调用函数,改变a
change_a()
# 查看全局变量a的取值
print(f"Global Scope: {a}")
输出结果:
新手可能会认为这种赋值规则比较奇怪,但是Python是故意这样设计的。这样,才能防止函数中的局部变量污染外围模块。
假如不这样做,那么函数里的每条赋值语句都有可能影响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这样不仅混乱,而且会让全局变量之间彼此交互影响,从而导致很多难以探查的bug。
设计思想是好的,但是,现在问题来了,要怎么从局部作用域来修改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呢?Python中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global关键字声明引用全局变量:
# 全局变量
a = 10
print(f"Global Scope: {a}")
# 定义函数,改变a
def change_a():
# 声明引入全局变量 a
global a
a = 20
print(f"Local Scope: {a}")
# 调用函数,改变a
change_a()
# 查看全局变量a的取值
print(f"Global Scope: {a}")
输出结果:
关于变量的使用及作用域,暂时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的内容,在后面介绍到函数、闭包等,还会有所涉及。
标签:11,看得见,apple,变量,Python,作用域,print,赋值 From: https://blog.csdn.net/dqrcsc/article/details/140305282